历史上真的有“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时代吗?

用户69331504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历史典故上有;汉•贾谊《新书•先醒》:“百姓富,民恒一,路不拾遗,国无狱讼”。意思是说,东西掉了没谁拥为已有,夜里不用关门没有人去偷。历史上祥和美好的太平生活,一定是盛世,才会出现的。

对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种社会现象,实是求事的说,理想主义占据着很大意识形态方面的诉求;无论人们过什么样的生活,期盼祥和美好,始终是人们的愿望!

六十年代初,这种生活现象是如何解释呢?那时候大集体大锅饭,干活挣工分,粮食红薯除了应交公粮与生产队留下的口粮丶牲口粮及打河工吃饭,剩下的按工分分下来就所余不多了。那时真是夜不闭户,不用看就知你还能凑合多久。路不拾遗嘛你也没什么掉的,爱占小便宜的人家看不起,真是“贼来不怕客来怕”!六十年代初是百分之百的计划经济,叫干啥干啥,大家共同认为社会主义就是好!

能吃三顿饱饭就心生高兴,甚至是莫大的幸福。对于什么是生活该如何生活,人们还处于懵懵懂懂的状态。究竟是什么所期盼的文明祥和?美好的生活还有多久,确实应该去,冷净地思考。


老荷666


毛主席光明时代就是,大公无私,人人争做好事,学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为共产主义贡献力量!








寻找同路人8


有,本人小70经过,毛泽東那时优就是,人们品德特好,互相帮助,一人有困难大家帮,虽穷点但精神食粮很充满,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大众,为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吃最大苦人们也高兴。


用户7435162994716


中国有没有路不拾遗 夜不闭户的时代?

古代唐朝的贞观之治,清朝的康乾盛世,中国解放后的五十年代,也是中苏友好时代。

中国的五十年代是离我们最近的中国发展最快的时代,中国一穷二白刚从战争创伤中走出来,连一根钉子都不会制造,东北除外,东北地区是中国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中国百分之九十五的工业集中在东北地区。

上海,武汉,只有轻工业,纺织工业,和一些日用品工业。

苏联的援助,全国各地铺开,使每一个省都有自己的配套成龙的工业体系。

中国人民的忘我的热情,只知道为了民族国家,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工作不计报酬,许多工程都是人民的义务劳动完成的。包括许多的大型水利工程。

中国人那个时代,四万万同胞同一条心,就好像一个人一样。没有私利观念,当然夜不闭户,路不拾遗。那个时代的年轻人已经百年,许多人,今天已经不在了,他们已经离开了我们,他们是我们的父辈,和爷爷辈。中国的国民经济基础是他们奠定的。

今天,我们诉说着他们的故事,许多年轻人不相信,但是却是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主流。

这种精神会不会回来呢?

会的!

看见今天的年轻人,他们文明的精神面貌,奠定了将来的文明中国。

80后,90后,00后,这一代的年轻人,已经比他们的父母要有文化多了,也文明多了。在他们身上看见了将来的中国,看见了康乾盛世,看见了中国的五十年代。


宝树白石


本人经历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就是这样,当年毛主席有一首诗,前两句是:春风杨柳万千条,6亿神州尽舜尧。真实地记录了这时候的社会情况。


真相探索者


答:确实有!在毛泽东时代!小偷也有不多而且是挂了名的,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公安人员很少介入!


孙惠群


真的有那个时代,从解放初到文化革命时期,准确的说,就是毛泽东时代,那时国家及人民很穷没有值钱东西可偷,更重要是人民道德观念强,思想品德好,最好出行就是自行车,不论你放在家或是商店外肯定不会丢失,当时人民苦点,但心情好没后顾之忧,所以经过那时代的人都很怀旧,实事求是的说那年代生活幸福指数跟现在没法比较,我们生活在当代感到非常兴运


尚男56392631


从五几年到七九年我们那里都是这样。那个时候,我是民兵营长每家根本就没有关过门,整个地区都是这样,我们是中国第一个国营农场汉南农场。当时我们那里非常的富裕,家家户户粮油布匹用不完。从来没有谁家被偷个。不管是谁,在路上捡到了,钱和财务都要上交,给集体和公安。


飞天小蚊子431


毛时代基本上就是日不闭户,夜不关门。只有很个别小偷儿,根本没有抢劫诈骗犯,社会公平公正廉明平安。


创想奇谈


我是50后,我来说说: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传说,盛世唐朝有之。不可不信,不可全信,但我亲眼看到的,六几年,七几年,真实再现,人民生活水平不算高,偷走东西的事,在我身边没发生过,拾到东西,失主来找马上返还。人们扑实思想纯洁,那都是学雷锋,学"老三篇"的年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