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历史上的很多游牧民族都喜欢发动战争?

洪浩江苏南通


游牧民族有“马背上的民族的美称”,是以畜牧业为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民族。给人的感觉他们随草而居,居无定所,落后野蛮,好勇斗狠。其实这是我们的误解,游牧民族有着他们自己独特的生存智慧和文明累积,他对大自然的理解与敬畏是超前的。祖祖辈辈一代一代传下来,他们懂得保护稀缺的水资源,懂得轮换使用不同的草场放牧,懂得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所以才被无知的人误解为居无定所,他们的智慧也让他们形成独特的文化,繁衍发展,甚至还出现了伟大的蒙古帝国,大清王朝。

不过,话又说回来,中国北方大部分都是游牧民族,他们的资源却是匮乏。资源的大小和地盘大小成正比,然而他们势力范围没有城墙保护,只是自己靠着是武力的大小来维持着自己的利益。他们在长期的抢占别人和被别人抢占地盘的反复厮杀中形成了习惯,因为只有强大的人才能保护地盘和资源,有了地盘和资源才能生存下去。游牧民族善攻不善守,历史记载,北方游牧民族掠夺边关之后往往会自动退却,从来不占城池,也许他们也知道占了城也守不住。过一段时间换个地方继续掠夺,似乎把南边富饶的城池也当场他们轮换放牧的草场。所以一直以来北方少数民族都是当朝的边疆之患,从没停止过。




行云流水的坦克


要解答这个问题,先提一句《冰与火之歌》中的铁群岛家族箴言:强取胜于苦耕,世界历史上的游牧民族都是信奉这一箴言,发动战争以掠夺为生,这是他们生存的环境和性格决定的。

不像农耕民族,游牧民族大都生活在草原、戈壁上“逐水草而居”,住的是容易拆迁的帐篷,居无定所,流动性很大,因为没有土地耕种,不会被土地约束,因此国境也是随着迁移而定,这种流动必然意味着侵略。

游牧民族的迁移主要靠马匹,在工业时代之前堪称最有效率的交通工具,骑马牧牛羊是人人必会的技能,再加上经常打猎精于骑射,这样一支庞大的骑兵就形成了,虽然人口不多,但人人皆兵,这样数量上就很可观了。

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游牧民族并不是天天都过着“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浪漫田园生活,而是极易遭受天灾,一场雪灾就可让牲畜大量冻死,因此要有饭吃,就得去抢别家的牲畜,所以征战不断,而且都是生存之战,这样最后能活下来的都是真正的强者,如匈奴的冒顿,蒙古的铁木真,个性坚忍凶悍,渴望征战掠夺,这是游牧民族的天命。

有骑兵有强者,又有对外扩展以改善生存环境的天然渴望,不发动战争干啥子去?旁边的农耕民族,就相当于虎狼之侧的肥羊,味美多汁又个性孱弱,正好下手。于是乎战争就开始了。

总体来看,游牧民族发动的战争大多意味着文明的倒退,所到之处城池被毁,良田荒废,人口大量死亡,对很多发达的农耕文明意味着毁灭性的打击,如蒙古大军在欧亚大陆横行造成了千万级乃至上亿人的损失。

但历史也有两面性,没有游牧民族的千万里征战,东西方文明就不可能融合交汇,而文明的流动是人类这个命运共同体不断进步的必要条件,如阿拉伯文明也是从游牧开始的,最后玩升级,成为影响世界的高级文明,当然也有把自己玩废掉的,如蒙古,各汗国遍布欧亚但最后都土崩瓦解,除了将基因洒遍欧亚非,其他并无贡献。

最后提一句,游牧民族的升级版其实是海洋民族,就像开头说的铁群岛,现实如维京人,英吉利人,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把马换成了船,大陆平原换成了辽阔大洋,最终用枪炮和贸易改变了世界,这才是终极升级版。


老胡说史


游牧民族好战,也可以理解为游牧民族的军事性,而其成因是复杂的。其最底层而最深刻的原因在于他们“逐水草而居”为基本生产形势、以骑射为基本生产技术的游牧经济生活,这种独特的游牧经济生活孕育、培植了游牧民族迥异于农耕文化内容的特质和传统。

一、游牧经济的单一性,促使游牧民族向外征战,形成军政合一、兵牧结合的体制

家畜是游牧民族赖以生存的主要财富,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活资料几乎都仰来家畜。但事实上,一切生活用品都依赖家畜的纯粹意义上的游牧业并不存在,因为牧民毕竟不能一年四季都“食畜肉,衣皮革”,他们无论如何也需要一部分粮食、丝帛等农产品和受工业品。

虽然游牧民族自己也经营一些粗放农业和简单的家庭手工业,但游牧经济本身的流动性不可能给予这些行业以大规模发展的机会,其结果必然导致游牧民族农业生产和工艺文明的落后。历史上游牧民族原因更农耕民族展开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的原因也在于此。

但在封建时代的政治经济制度下,农牧民族间的贸易并不是经常顺利得以保持下去的,在贸易过程中必然要产生许多难以解决的矛盾和冲突,而当矛盾激化导致双方关系破裂时,在经济生活上严重对外依赖性的游牧民族必然要依靠其强大的军事机动性大肆掠夺了。

历史上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在历史上频频发动战争,其原因能够归纳为:

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是深深根植于他们的经济体系之中,即游牧经济类型的单一性造成的游牧民族对农耕地区物质资料的觊觎是促使他们频繁发动战争的主要原动力之一。对农耕文明的抄掠,是游牧民族改变他们因游牧经济单一性造成的窘迫物质境遇的一种措施和最便捷的经济补救手段。因此,游牧民族频繁外征,呈现出一种军事性,是与他们的这种经济生活有关的。

我们还可以从游牧民族对掠夺物的分配形式来看其军事性的全民性认可。游牧民族首领对掠获物并不是全部吞没,而是每一个参加掠夺的游牧成员均可从其战利品中分得一份。

匈奴人的法律规定:“其攻战,斩首虏赐一酒,而所得获因予之,得人以为奴婢。”柔然则规定:“先登者赐以获。”突厥人:“抄掠资财,皆入将士”。蒙古人:“虏掠之前后,视其功之等差,前者插箭于门,则后者不敢入。”

所得虏获要按一定比例分配给所有参战人员,最好是“没有人没有分到”。对战利品的这种分配制度,激励游牧民们具备“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的兵牧合一的双重本领。

同时,这种分配形式所决定的共同经济利益,使草原上的不同游牧部落或部族很容易冲破种族和地域界限迅速形成部落联合制国家,继续掠夺。甚至有时暴风骤雨般席卷世界大部分地区,创建囊括众多部族的草原帝国。而掠夺一旦停止时,他们也就做鸟兽散,强大游牧帝国也随之土崩瓦解,烟消云散。游牧民族以兵牧合一和向外扩张为特点的军事性在此过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游牧经济的流动性,为游牧民族实行军事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前文已述,家畜是游牧民族最重要的财富,因此家畜繁殖得多而快,游牧民族就生活殷富,游牧部族和国家就强盛;反之就会衰微,甚至走向衰亡。正如史书上所说的:“突厥兴亡,唯以羊马为准。”

但是,牲畜的饲养和反之在很大程度上是利用自然而不是改造自然,它对自然条件具有严重的依赖性,需要丰富的水草和适宜的气候,限制特别大。在古代生产力较低的情况下,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特别小,一旦遭遇风灾雨雪,严寒旱疫,牲畜大量死亡,生产受到破坏,社会经济即趋萎缩,人民饥饿困毙,不足也濒于灭绝。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获得丰美水草的牧场,就意味着游牧民族发现了延续生命的源泉,失去则要陷入“六畜疲赢,人皆菜色”,乃至整个部族走向消亡的厄运。牧场——家畜——生命,这是摆在古代游牧民族面前永恒的主题。

但草原对于游牧民族来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恩赐。随着游牧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家畜的大量繁殖,各部族恐怕就不能像原先那样随意迁徙到他们所看中的任何一片优良牧场上放牧了。所谓游牧并不是漫无边际地在广阔草原上随家畜逐水草过着流浪生活,而是不同游牧部族在各自的“分地”内依季节的变化过着有组织有规律的迁徙生活。

游牧地的划分,给游牧民族的活动以一种限定。但是游牧民族不会因此而永远安分守己在各自的狭小游牧地内活动。首先是由于游牧经济对大自然的强烈依赖性,当连续几年风调雨顺而牲畜大量繁殖,原游牧地牲畜容纳量超载时,游牧民族必然要把目光转向临近的游牧地;另一方面,一旦遇到风雪严寒的凶年,牲畜大量死亡时,游牧民族也会向外寻求水草;加之草原水草分布的不均衡以及各部组原占有游牧地广狭程度地不同,所以这些因素不可能使游牧民族在自己那一块游牧地老实呆着,于是向外扩张,争夺更辽阔更丰美的牧场构成了游牧民族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

这种情况在游牧奴隶制国家形成时更为突出。因此,游牧地划分的同时也为各部之间争夺游牧地的战争埋下了火种。

三、游牧民族最基本生产工具弓马,为游牧民族军事性形成提供了绝好辅助条件

具有真正意义的游牧生活,应该是从骑马术的反开始的,因为骑马术的反才使游牧民在广阔草原上进行大规模远距离迁徙成为可能。

同时,骑马术的发明所带来的又一重大结果是,它使人的主观能动性与马的快速性和灵活性有效结合起来,产生出强大的军事机动力,为游牧民族横刀立马驰骋疆场提供了在冷兵器时代最强大军事攻击力。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坦克出现才得以告终。

骑马术的发明,使游牧民族转化为“对定居民族的军队来说,几乎是不可战胜的”的战士,并彻底改变了此前游牧民族无法与拥有众多人口、强大经济实力和高度发达农耕定居文明的农业民族相抗衡的历史。

与骑马术并重的是射箭术。谈及弓箭,就不能不提游牧民族使用弓箭进行围猎的问题。这与游牧民族军事性特点的形成有重要关系。

游牧经济其实脱胎于狩猎经济,但由于游牧生产对草原生态的破坏不大,各种野兽仍以草原为栖息地,因此游牧业即使发展到相当发展的阶段,狩猎业仍然是游牧民族的重要生产辅助手段和生活来源。同时也是最隆重的娱乐活动和最重要的军事训练活动。

狩猎经济如此重要,决定了弓箭在游牧民族中的重要价值,匈奴人发明了“号箭”(响箭)鸣敌,突厥人制造出“射程、弓力和命中率比古时更完善的”木质、骨质镶拼而成的M形弯弓,这些都反映了游牧民族很高的制作技术。

弓箭在游牧民主的频繁使用和改进,使他们被农耕民族誉为“控弦之士”或“马上弓手”,游牧帝国被称之为“引弓之国”。

同时,弓箭为游牧民族带来的一个重大影响是,它为游牧民族弯弓跃马,博取烈烈武功提供了在古代社会中使用起来最为灵便的远射程武器。弓箭武装了游牧民族,成为他们的常用武器之一。游牧民族的生产工具弓箭,也和战马一样,使游牧民容易转化问战士,为游牧国家军事性的形成提供了显著的辅助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游牧民族好战,即使只从经济角度阐述也有很所层原因,况且除了以上谈及的一些经济形态原因外,还有其他许多非经济因素参与,使得整个问题复杂化。如军政合一制度的建立,也是游牧民族奴隶制形成时期游牧统治者组织游牧民为其掠夺更多财富的一个重要决策;北方草原的寒冷气候对游牧民的血气充盈、彪悍尚武性格的塑造也发挥了一定作用。

终日使用刀剑屠宰家畜和捕杀野生动物为生的日常生活内容,对游牧民族残忍性和嗜杀性的形成也不无影响;游牧经济的流动性导致游牧民族文化积淀的困难所带来的游牧民,不存在农耕民族那样“仁义礼智信”等精神和道义上的束缚,以及艰苦的游牧流动性生活磨练出坚韧不拔的精神等因素也都助长了他们的尚武精神。


江畔初见月


1、生活方式和性格。马上民族,居无定所,

2:生产资料匮乏,能够掠夺。

3、生态环境与一个民族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是息息相关的

游牧民族贵族对中原财富奴隶女人的需求欲望膨胀。

在学术中对游牧民族所下的定义是特指依季节的变化逐水草而居的内蒙古草原牧民.游牧文化,以游牧为生,流动不固定,与自然界接触更为直接,更容易受自然灾害的影响。生产设备相当简陋,经营非常粗放,基本处于靠天养草和靠天养畜的落后状态。

水草丰美,就在这里支帐篷牧马放羊,吃得差不多了,就收帐篷寻找下一个好地方。而换地方容易发生冲突,造成战争。

游牧民族对世界的影响

1、第一次:是公元前18世纪印欧人对文明世界的进犯。

2、第二次:是公元4、5世纪匈奴人、印欧人对文明世界的进犯。

3、第三次:是公元13世纪蒙古对世界文明的进犯。

每一次战争都是文化上的交流,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动。





以史为心


战争,谁都不想看到,谁也不想参与。谁都不希望有战争,战争带来的生灵涂炭以及战后的家园重建,心理建设等大大的影响着人们更加珍爱和平。所以,大家都呼吁和平,希望世界永远和平!

那么历史上不光是游牧民族爱发动战争,好战的个人主义也爱发动战争,为了本国的利益不得已发动战争。

游牧民族之所以发动战争这要和这个民族的生活习性说起。

游牧民族指的是以游牧为主要生产生活方式的民族,游牧民族没有固定的居所。所以他们的活动范围很大,经常随着季节变化或者大自然的变化而迁移,这样难免与周边国家产生联系。

就以中国历史上的游牧民族来说吧,它们的活动范围紧挨着中原地区。所以他们也能看早中原地区的发展,大家知道,游牧民族生活的区域都是偏远的草原,那里物资匮乏,生活环境恶劣。这也就导致了游牧民族也会觊觎中原的丰富物产和生活环境。

所以,当他们骚扰边境能得到一些丰富的物产后便容易一发而不可收拾。久而久之。中原就好像仓库一样,需要的时候就来取点。

一方面,因为生活方式的不同,所以北方游牧民族的身体素质普遍要比中原地区的人要好,这也就造成北方游牧民族的战士作战能力比中原地区的战士作战能力要强很多。它们有能力打赢战争。

另一方面,因为游牧民族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所以游牧民族的青壮年每一个都是天生的骑兵,而中原地区不仅骑兵质量和数量都比不上北方游牧民族,就连战马也要差很多。它们有发动战争的装备能力。

第三个方面,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条件太过于恶劣,特别是在冬季的时候天气更加寒冷。待在原地一定会被冻死,所以南下寻找生活机会,他们有发动战争的愿望。

第四方面,中原地区的王朝通常都不会太强大,除了少数几个朝代的著名将领能给与有力反击,其他大部分时候都是在挨打,这就给了游牧民族发动战争的信心。

不是每一个民族或者国家都喜欢发动战争,战争要的是结果,但谁也不会享受其中的过程。


品读历史者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中原王朝和游牧民族的冲突从未停止,主要是由于双方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自然条件导致双方发展走上了不同方向,游牧民族几乎就是贫瘠、落后、野蛮的代名词,而中原王朝恰恰相反,它代表了富饶、先进、文明。所以,中原王朝和游牧民族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贫瘠VS富饶

这主要是由于气候原因造成的,北方游牧民族一直以游牧为生,并不是他们看不到农耕文明的先进性,而是由于气候原因导致他们生活的土地根本没办法种庄稼,他们只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游牧生活方式,这是一种被动的选择,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正因为游牧是一种较为落后的生产方式,再加上时不时的天灾,导致北方游牧民族极为贫瘠,百姓只能为了生存而挣扎。

而反观中原王朝,同样由于气候原因的影响,大部分地区都是极为适宜种植庄稼的,这就造成了中原王朝以农耕为主的生活方式。农耕显然要比游牧更加先进一些,因此即使处于战乱年代,处在百业荒废的时期,相较于北方游牧民族,中原王朝还是要富饶的多。

为了生存而挣扎的贫困人群,旁边恰恰生活了一大群富户,这岂能不产生冲突?

落后VS先进

正如前文所说,北方游牧民族大多数时期都在为了生存而挣扎,这种情况下他们是根本没有办法去搞建设和发展的,再加上游牧民族需要经常迁徙,所以游牧民族的城市化水平极差,而城市化水平则完全反应了一个民族的发展水平,从这一点上来讲,游牧民族在社会的各个方面,无疑是全面落后于中原王朝的。

而中原王朝则不同,农耕社会比游牧民族无疑稳定了很多,因此中原王朝除了少数时期因战乱导致的大规模人口迁徙外,极少出现迁徙的情况,因此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甚至从唐宋时期就已经开始出现百万人口规模以上的城市。同样由于较为富足的原因,中原王朝的科技、文化、教育、娱乐、商业等各方面,是要完全碾压北方游牧民族的。

落后的文明羡慕不羡慕现金文明?答案是肯定的,谁不想过上舒服的日子。所以,大多数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在强盛起来后,无疑都选择了南侵。

野蛮VS文明

这则是由于文明的生存方式决定的,由于草场能够养活的动物有限,这决定了游牧民族更多是以部落形势生存的,而这又导致游牧民族除了契丹、辽国、蒙古等少数时期,在大多数时期都处在分裂状态。而这些部落又因为生存资源的问题,经常爆发战争,这导致游牧民族极为善战,且发动战争以掠夺为主,通常采取的都是以毁灭和掠夺为主,而不以建设和统治为主的野蛮战争方式。

中原王朝再次相反,由于生活方式的不同,中原王朝更多以聚居为主。这种情况下,中原王朝作战通常以占领和统治为主,这同样决定了农耕文明更为强大的同化能力,这是保证中原王朝在较长时期内能够维持和平和统一的根本。

野蛮的掠夺和文明的同化,同样决定了双方之间的矛盾,即使蒙古和后金能够占领中原,但要统治中原王朝,他们同样需要转化为农耕文明,而这也导致他们最终被中原所同化。





月夜luck


我认为跟他们的生存环境,所受的教育,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

游牧民族指在草原上游牧而生的民族集团,在中国农耕民族的统一是在秦朝,而游牧民族的统一是在元朝。历史上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冲突和融合伴随着中国古代北方边境历史的始终,造成了中国文明的变迁。其中匈奴是中国游牧民族的代表,之后还有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

生存环境

游牧民族生活主要是靠放牧为生,追逐水草而居。但是他们所处的环境气候比较恶劣,特别是寒冷的冬季,一场大雪下来 ,他们的牛羊可能就都死了。为了生存,他们就会对我们相对富庶的农耕民族发动战争,劫掠物资来生存。

教育

在马背上射箭是极难练就技艺,匈牙利有位马术大师致力于恢复匈奴人的骑射技术,却在练习无马镫骑马时连续多日尿血。而游牧民族「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可谓真正的「童子功」。他们善于弓马骑射,行动迅速,但不事生产,又向往我们的各种各样的生活物资。劫掠的传统就一代一代传承下来。

再有他们崇尚强者,认为弱小就应该臣服强者。我们在体质弓马都跟他们有一定差距,所以对征服我们,他们很有兴趣。

时代背景

纵观中国历史,但凡中原有着强有力的政权,游牧民族都不会来招惹我们。如秦汉隋唐,国力强盛,他们就臣服,国力哀弱,他们就来侵占劫掠。游牧民族不讲道义,讲究实际利益。

游牧民族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它自身的侵略性。我们中华民族就是农耕与游牧民族不断融合而发展起来的。现在随着时代的进步,游牧民族越来越少,已经逐渐消失了。


V度


抛砖引玉,这个问题也好解答。这里从一个草原游牧骑手的视角,假设几种情况:

情况1:古代高原。有一天你的朋友从牧场转场回家,忽然一个人骑马过来,告诉你的朋友,原计划许配给他的女人被别的部落抢走了。你的朋友该怎么办?

情况2:你的朋友带着人去那个部落理论,结果去的人全都失踪了,你的朋友的部落该怎么办?

情况3:你带着人去草原上寻找你的朋友,结果发现他死了,身上有箭伤,你该怎么办?

情况4:你回到部落,大家都问你,你的朋友不明不白的死了,你要不要给他报仇?而你知道,杀你朋友的人和你的部落是世仇,他的老婆就是被你的弟弟抢走的,很可能他制造这一切就是为了让你和你的家族、你的部落难堪,你该怎么办?

情况5:你做好准备为你的朋友报仇,结果当天遭遇了雪灾,你的牛羊全都死了,你的部落的孩子没有饭吃,你该怎么办?

情况6:你跑到边关请求南边的官员给你们救济,因为你不在可以互市的草原首领的大名单里,属于没有资格互市的人,南边的官员根本不敢理你,理你的话就是走私,是资敌。你怎么办?

情况7:你回到草原,快要饿死了,这时候听说别的部落有肉和奶酒,大家准备一起动手解决快要饿死的问题,邀请你一起去,否则抢回来也没有你的份儿,你怎么办?

情况8:你们袭击了有储备的部落,杀死了那个部落的勇士,抢了粮食,报了仇,你们该怎么办?是原地解散,还是继续做大做强?

情况9:你成了一个大部落的勇士,继续过你的日子,手底下有效忠于你的人。你不想打仗了,这时候你手下的人跑来告诉你,他们被别人抢了,如果你不给他们报仇,他们就离开你,你怎么办?

情况10:你去找最大的部落首领仲裁,结果他们偏袒你的敌对部落,你怎么办?

情况11:有一天你睡觉起来,效忠你的人告诉你,因为你不想报仇,不想替你的手下撑腰,他们投靠了你的敌对部落,现在就在半路,要不要把他们追回来,否则你的人会越来越少,你怎么办?

情况12:你派人去追,发现你的敌对部落埋伏在半路,这是一个圈套,你怎么办?

情况13:你召集人马击败了敌对部落,这时候最大的部落派人过来,要求你和他们结盟,去攻打西边的部落,你怎么办?

情况14:你觉得应该先和西边的部落联络一下,你派出使节去西边,结果西边的人觉得你是个野蛮人,他们把你的使节杀了,脑袋交给南边的官员,你怎么办?

情况15:你整顿人马准备防御作战,结果发现无险可守,除了草原就是马,你只能发动突然袭击才有活路,你怎么办?

情况16:你派人去南边联络,要求南边交出你的使节的脑袋,严惩西边部落的肇事者,南边的官员说,这是误会,我们也不想接手这个烫山芋,南边要你亲自去一趟,解释清楚。你怎么办?

情况17:你害怕有去无回没有去。但是你的弟弟为了夺取你的地位,跑去和南边联络,还被封了官,你怎么办?

情况18:你派兵去攻打你的弟弟,结果你的人马愤怒至极,要求攻打南边,给他们个教训,你怎么办?

情况19:你终究发现无论是谁都不可靠,可靠的只是胯下的战马,手中的弓箭。这时候最大部落的酋长亲自过来,对你说你的弟弟不该投靠南边。现在我们结盟,联合兵力去干掉你弟弟,你该怎么办?

情况20:忽然有个南边的谋士过来了,告诉你他算了一卦,你才是未来的王者。你的子孙将统治世界,他愿意帮你,学习文化,制定制度,直到你成为真正的征服者,你该怎么办?

情况21:你和南边来的谋士正聊着,忽然有人跑过来告诉你,北边陌生的军队在靠近,实力强大,我们需要寻找一片新的土地。

情况22:你率领你的部落西迁,饿得半死了,走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看见一片陌生而富饶的村庄,连人长得样子都不一样。你发现他们从来不知道如何应付弓骑兵,根本不堪一击,你该怎么办?

如果这一切都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你该怎么办?

……

茶余饭后博君一笑


有时聊人文历史


很高兴回答你的这个问题,当然我说的不一定对,大家有兴趣可以一起讨论。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搞清楚什么是游牧民族,以及有哪些特点?这样我们就更容易理解游牧民族为什么总是发动战争。

游牧民族顾名思义就是以游牧这种模式为主要的经济形态来产生的一种游牧文化。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态环境与一个民族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是息息相关的。

由于游牧民族主要在北方产生,当地相对土地资源贫乏、气候条件恶劣,所以游牧民族主要的以放牧为生,没有固定的居所、人的性格比较豪放、人的体格也比较强壮,由于骑术的普及战斗力也较强、制度管制相对松散、而且物资积累有限,也就是产生的剩余价值较少,所以需要不断的采取掠夺的生存方式。

我们中原民族主要是以农耕文明为主,相对于游牧民族来说,我们是定居的民族、产生的剩余价值也较多,所以我们比他们更早的产生了文明和政权。但是我们农耕文明的本质决定了我们是小农经济固守田地、由于地理条件决定我们的身体素质也有差距,而且我们由于专制政权产生较早,由于稳固统治需要,也不允许我们普通百姓具有很强的侵略性。

这样一比较就会发现游牧民族喜欢发动战争的原因了,就好比一个强壮带有侵略性格的人又没有吃饱饭,而邻居很有钱身体也不太好而且还怕事,这不是一个天然的狩猎对象吗。

历史上我们被游牧民族不断的袭扰和攻击,例如:汉朝白登之围、北宋被元灭国、明朝的土木堡之变等等。当然我们也战胜过游牧民族,例如:汉朝的霍去病、卫青、明朝的蓝玉等,但是直到清朝之后这个问题才从根本上解决。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书一本话一堆


就拿古代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来说吧


游牧民族的生产特性特别单一,能自我满足的也就是一些牲畜、肉、奶、木材、皮毛之类。但其他生活必需品,比如布帛、手工制品、金属制品、盐之类的玩意他们没有。在中原还是诸侯林立的时候能自然形成一种商业逻辑关系,毕竟草原上的马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各路诸侯都是要抢的,所以大家做做生意各取所需。比如说春秋战国或者是三国时期的游牧民族南下掠夺就很少,就是因为能做生意维系生计,就不用打仗这种不划算的手段。

当然,这不绝对。因为游牧民族本身就是以小部落形式存在,有时候觉得抢东西比买东西来的方便时,南下掠夺的事儿也稀松平常。但这种小部落性质的抢劫规模很小,闹腾不出啥。


但是,一旦中原统一,这事儿就微妙了。因为一旦中原有个统一政权以后,对草原的马匹需求量就减少,而且统一商业贸易这块也由一个统一的中原帝国说了算,商业逻辑关系就这么破了。那缺乏必需品的游牧民族就只能靠抢,而想打劫一个统一的中原政权,那就得让小部落先联合起来。这也是为啥从汉代起,北边游牧每次闹事儿都是以一个游牧帝国的形式入侵,而且影响很大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