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之恋》到《傲慢与偏见》,三个角度看不同文化下的婚姻命运

文|涵玉

《倾城之恋》和《傲慢与偏见》两部作品所处的时代相差甚远,一个产生于1943年的中国,一个产生于18世纪末期的英国。两者虽然看起来没有什么联系,但张爱玲和奥斯汀都在探讨着一个主题——

婚姻命运。


在我看来,张爱玲的小说,与很多女性作家的作品相比,具有更为鲜明的女性主义特征,她把眼光投向了婚姻和爱情以及女人的挫折和处境,营造出一个充满女性气息的世界。《倾城之恋》里通过白流苏的人物形象了塑造一个女性努力追求婚姻的主题。

《倾城之恋》到《傲慢与偏见》,三个角度看不同文化下的婚姻命运

离婚后白流苏看破世态炎凉,决定脱离父权统治不屈与之斗争,理性做出自己的选择。她结识了从国外回来富贵多金的范柳原,把自己当做一场赌注,远赴香港,想要争取一场合理的婚姻。

两个人都为了个人利益心怀鬼胎,但战争刚好给了他们一个相处的机会,让他们彼此打开心房,成就了一段姻缘。

故事的结局虽是圆满的,但不免有些悲剧和苍凉。这个故事把“深爱只是谋生”体现的淋漓尽致,也展现了张爱玲对于那个时代爱情的看法。

无论在哪个时代里,婚姻和爱情永远是大家探讨的主题。时代让大多数女性把男权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在西方,这种人生信条也同样存在。

《傲慢与偏见》所处的时代是工业蓬勃兴起的英国。金钱在作为婚姻的物质保障远远大于两个人爱情基础,

但同样是在女性需要依附男性生存的时代,奥斯汀却展现了与张爱玲不一样的婚姻观。

《倾城之恋》到《傲慢与偏见》,三个角度看不同文化下的婚姻命运

主人公伊丽莎白知道在婚姻中经济保障有多重要,但她更看重两个人是否互相尊重,是否人格平等,婚后生活是否幸福。

故事的结局都是好的,白流苏和伊丽莎白虽然都得到了婚姻的保障,但奥斯汀塑造的《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有一个美好的结局,拥有让人期待婚姻的美好愿景;而在张爱玲《倾城之恋》这里,却塑造了一个被圈定的悲哀结局。

接下来,我将从三个角度浅析中西方不同文化下的婚姻命运。

一、从相同的主题看两位主人公不同的婚姻命运

《倾城之恋》和《傲慢与偏见》这两部小说都是讲述了婚姻和爱情的故事,两位女人公的社会意识和社会地位是相近的,并且都凸显了极强的女性意识,并最终获得了幸福。

但因为张爱玲和奥斯汀的成长环境不同,因为塑造出人物形象也不同,故事的结局一个极具悲凉,一个美满幸福。

《倾城之恋》到《傲慢与偏见》,三个角度看不同文化下的婚姻命运

张爱玲常联想到“一个美丽而苍凉的手势”

,这是她从小父母离异,加之家族的败落经历让张爱玲在以后的人生中有了很大的阴影,而她的个人经历又是“从青春期开始,每一个阶段的追求,都是青春未完成”。

这也造就了张爱玲对人生有一种悲凉的气息,对人心和命运的理解也是极度悲观的,她笔下的人物充满了欲望和追求,不论结局好坏,都避免不了苍凉。

《倾城之恋》中说:

“流苏离了婚再嫁,竟有这样惊人的成就,难怪旁人要学她的榜样。”

“范柳原现在从来不跟她闹着玩了,他把他的俏皮话省下来说给别的女人听。那是值得幸庆的好现象,表示他完全把她当做一家人看待,名正言顺的妻,然而流苏还是有点惆怅。”

更显示了无尽的悲凉气息。

结局以圆满收场,但难以逃脱生活的怪圈和命运对人的捉弄。

而奥斯汀则不同,18世纪正处于英国的

“理性主义”时代,她的笔下常常表现出对婚姻的理性和尊重,探索女性在过程中如何认识现实,认识自我。

奥斯汀的家庭社会地位很高,父亲是当地的教区长,博学多才,有很高的文化素养。而她的母亲家庭富裕,自身的修养也很高,奥斯汀虽然没上过学,但由于家庭氛围,自身的修养也是极高的。

奥斯汀笔下《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聪明,理智,见解独到。在面对富贵多金的达西求婚时说:

“你十足狂妄自大,自私自利,看不起别人,哪怕全天下的男人都死光了,我也不愿意嫁给你”。

《倾城之恋》到《傲慢与偏见》,三个角度看不同文化下的婚姻命运

能够看出伊丽莎白注重两个人的精神共等与相互尊重,可以说奥斯汀通过一个人性的塑造为女性树立了一个导向作用。

张爱玲所处的成长环境让她塑造出一个具有悲情主义色彩的白流苏的人物形象;而奥斯汀所处的理性时代和家庭氛围的影响下,塑造出睿智聪慧的伊丽莎白的人物形象。可见,一个人所处的时代和成长环境是多么重要。

苏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一书中写到:

那些创伤对成年子女所表现的症状惊人的相似:自尊心受损以及由此引发的自我毁灭式行为。几乎所有人都或多或少地感到自己毫无价值、不讨人喜欢而且一无是处。

我们很多人在原生家庭的影响之下,慢慢影响到自己的价值观和个体需求。这些关系会对自己的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

而成长环境也会慢慢渗透到婚姻观里,塑造出一个自己潜意识思维的人物性格。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指出: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

《倾城之恋》到《傲慢与偏见》,三个角度看不同文化下的婚姻命运

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

张爱玲在家庭氛围的影响下,对于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方面极度重视,在马斯洛的层次理论中也就是尚且停留在温饱阶段;

而奥斯汀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由于家庭氛围的温暖非常充实,她得到外部温饱阶段的满足后,会逐步寻找社会需要个尊重需要,也就是小康阶段。

所以,才造就出两种的人物命运。我们能够看出,这个人所处时代和家庭氛围的营造多么重要。张爱玲和奥斯汀的所处的时代和成长环境不一样,也就造就出世俗中悲剧和喜剧,也是冷和暖,两种截然相反的色调。

二、从两位主人公相同的反抗看不同的婚姻命运

莎士比亚曾说:

要是在我们的生命之中,理智和情欲不能保持平衡,我们血肉的邪心就会引导我们到一个荒唐的结局;可是我们有的是理智,可以冲淡我们汹涌的热情、肉体的刺激和奔放的淫欲。

《倾城之恋》和《傲慢与偏见》中的主人公都对于当时的时代做出了反抗。但一个精明于算计,认为“婚姻是长期的卖淫”;一个却以“互相尊重,人格平等”为前提,因而结局一悲一喜。

《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出生于腐朽的旧上海,香港的战争并未把她塑造成革命女性,而是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新女性”下的“旧女性”。人精神的堕落和人性的脆弱悲凉导致了旧式的文化素养。

张爱玲告诉我们,如果想要抗争男权社会,就要通过精明的算计和冷漠的人心。

面对丈夫公然纳妾,抗争的白流苏提出离婚,回到了娘家。面对哥哥嫂嫂的暗地里的欺辱,流苏隐忍面对,直到哥哥花完她的钱冷眼面对时,白流苏意识到,自己在娘家已经没有什么温暖存在了,甚至有可能连活路都没有了。

在徐太太给她介绍富贵多金的范柳原时,流苏答应了,为了以后的生活能够有一个更好的保障。她选择了抵抗,跟范柳原远赴香港。

哦,也许你不在乎,根本你以为婚姻就是长期的卖淫。”

在流苏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也充分体现了张爱玲在抗争过程中对于爱情和人性的讽刺。

《倾城之恋》到《傲慢与偏见》,三个角度看不同文化下的婚姻命运

这让我想起了《白发皇妃》中的容齐,具有顽强意志的人物。他的一生都在同命运斗争,费劲了心思想让自己心爱的人好好活着,努力做一个利国利民,受他人敬仰的君王。可是否无法逃脱命运的残忍,最终血防干再无反抗之力。

而《傲慢与偏见》伊丽莎白在面对父权统治下的社会时,却拥有着独立思考,冷静判断的思维。伊丽莎白的这种女性意识也正常奥斯汀所期盼的。

伊丽莎白在面对凯瑟琳夫人的轻蔑时,伊丽莎白勇敢的维护自己的尊严,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打败”了凯瑟琳夫人。并说出:

“在对待您的侄子向我求婚这件事上,我认为我们是平等的,他是以为绅士,而我是绅士的女儿,如果你的侄子都不介意我的家庭背景,社交圈子,那它们就什么也不是。”

伊丽莎白丝毫没有被强权打败,而是义正言辞、坦坦荡荡地表明了自己的想法,进而获得对方的尊重和幸福的婚姻。

《倾城之恋》到《傲慢与偏见》,三个角度看不同文化下的婚姻命运

《肖申克的救赎》中最打动我的是安迪面对命运的不公平,奋力抗争的勇气。用他的多年的隐忍和坚持,向命运砸开了一个口子,换来了自由和新生。

由此我们能够看出一个人的抗争性尤其重要,我们也一样,在面对生活中的不公时,要不畏强权、懂得反抗。

奥斯汀认为女性在面对不公平的待遇时应该敢于争取,勇敢捍卫自己的尊严和幸福,男女从来都是公平的。而张爱玲的抗争行为则过于疯狂和激进,显示了天生的悲观和苍凉意味。

三、从相同的结局看俗世中悲与喜的婚姻命运

心理学中有个名词叫做“图式”,意思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社会知觉的基础是被认知事物本身的属性,但认知者的主观因素也会对社会知觉的过程和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

《倾城之恋》到《傲慢与偏见》,三个角度看不同文化下的婚姻命运

图式的主要特点是:

1.图式一旦形成,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2.图式决定着人做信息选择时相应的

内容和倾向偏好。

3.可引起新信息的加工.在原来图示的基础上,新的内容会被添加更新,形成新的认识。

4.可以预测事件的发展。

5.可激发性.图式一旦被启动,就会像程序一样被严格执行下去。

张爱玲和奥斯汀也有图式及特点的影响。她们当时所处的时代和环境对她们的人格有了很大的稳定性,让她们在已有的认知选择上有了更为明显的倾向性,经过时代和环境的洗礼,意识会不断更新,进而成就了两部作品中不同的艺术氛围。

《倾城之恋》和《傲慢与偏见》的结局都以圆满收尾。在两位女主身上,我们能够看到反叛传统且具有独立意识的新女性。不同程度的女性意识,白流苏的自我意识和伊丽莎白的女权主义都体现的淋漓尽致。

《倾城之恋》到《傲慢与偏见》,三个角度看不同文化下的婚姻命运

《倾城之恋》中白流苏虽然以婚姻为结尾,但女性被被动的命运却没有完全摆脱。流苏离婚后到娘家,后又逃离娘家跑到香港,始终没有逃脱现实的无奈。

我们能够看出小说中张爱玲对于人性的残酷解剖,让很多美好的东西都没有容身之地,结局是想象之中的荒凉,好像是命里注定的悲剧。

鲁迅中《死火》一书中提到:

在人类社会里,每一个人都只能在“冻灭”与“烧完”之间作出选择。也就是说,无论是努力奋斗,还是什么事也不做,最后的结局都是“死亡”,这是任何人都不能避免的命运。

就像流苏一样,无论怎么样努力抗争,都无法避免结局的悲剧性色彩。

而奥斯汀塑造的《傲慢与偏见》的日常生活却是一幅幅生动活泼的风俗喜剧。伊丽莎白无疑是最理想化的人物形象,在伊丽莎白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一种鲜明而亮丽的优雅气息,以及坚定、果断、自我意识强烈的新时代女性意识。

《倾城之恋》到《傲慢与偏见》,三个角度看不同文化下的婚姻命运

我们能够看到奥斯汀用温情的笔法,幽默的言语描述了一幅幅乡间趣事,在她的笔下,赋予了女主人公理性和智慧,不会因为经济地位完全放弃自我,而是努力的寻找自己心目中向往的男女平等的婚姻。在这个过程中,女主人公完善了自我,实现了被那个时代认可的婚姻。

法国女权主义者西蒙娜·德·波伏娃的《第二性》中说

女人不是生下来就是女人,而是后来才变成女人的。决定这种介于男性和割阉人之间的所谓具有女性气质的人,是整个文明”。

这种第二性在伊丽莎白身上体现的极为明显,对男女平等的大胆追求,促使她后来的美满结局。

相比较张爱玲的无奈悲凉,奥斯汀的笔调就更为轻松诙谐,一个几乎是毁灭的方式,一个用了乐观的态度,显示了较多的理性主义精神。

两部小说同样是描写日常生活中的婚姻生活,一悲一喜,一冷一暖的对比性极为强烈。但他们都借助了文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来思考如何实现男女意识平等的观念。


【结语】

《倾城恋人》和《傲慢与偏见》两部不同的小说,反映了相同的婚姻命运的主题,通过主人公抗争和结局呈现了不一样的女性意识。

主人公都显示着理性主义的精神,在不超出社会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的争取着生存的权利。奥斯汀这里象征着善良与平等的信仰,而张爱玲却是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两部不同的小说通过对婚姻命运的描写,给予了我们的启示尽在不言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