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先南後北統一中國的策略是不是錯了?

自立124


從實際效果來看,趙匡胤先易後難的策略顯然效果並不好

北宋的建立源於陳橋兵變,原後周大將趙匡胤黃袍加身逼迫後周小皇帝退位,自己當了皇帝。當時北宋的地盤不大,也就是中原一帶,而巴蜀,江南,嶺南都是政權割據,北方更是有著強大的契丹政權以及打不死的小強北漢,因此擺在北宋君臣面前的第一個難題就是如何一統中華,成就千秋霸業

為何要先南後北的兼併土地,趙匡胤可能有自己的考慮

在經濟上,北方一直是貧瘠之地,並且契丹不是小族,和北方的契丹戰鬥可能會長年累月,必然在經濟上造成嚴重擔負,持久看來不利於統治;而南方一直是經濟興旺,物產豐富的富饒之地,是我國的糧倉,很具有戰略意義,並且由於南方的國小兵寡,能夠兵貴神速,不會勞民傷財。


當然了,這種策略在穩定壯大北宋政權的同時,也使得北宋時刻面臨著北方遼、金的侵略

北宋的領土是大一統王朝中最小的,從它丟失了幽雲十六州來看北宋也可以從大一統帝國中除名。自宋太宗後,北宋的軍隊積貧積弱,由於丟失了北方的燕山、陰山山脈控制權,北宋不但缺少騎兵,而且也很難擋住契丹女真的騎兵集團衝鋒,從這一點來看,趙匡胤如果在宋軍戰鬥力旺盛的年代,一開始就滅掉了契丹,北宋的結局可能會改寫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北宋是在後周諸將發動“陳橋兵變”,擁立趙匡胤為帝,進而建立的宋朝。其統一天下的策略是“先南後北”,以當時的區域格局下,這個戰略是非常正確的。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加以闡述:


一、以“收復”中原文化為戰略先機

趙匡胤是在後周的政治軍事基礎之上所建立的北宋,其後周的勢力範圍正是在(山東、河南、河北、山西大部等)中原地區。

在後周以北,是以遊牧文化為主的契丹人和“佔據太行山之天險”以太原為中心的北漢;以南,則是從唐朝舊地的分裂出的諸多“軍閥”王朝,在社會基礎上,與後周同屬漢唐文化。

所以在宋朝建國一開始,趙匡胤便推進了統一全國的進程。先後消滅南平、後蜀、南漢三國,緊接著又擊敗了勢力較為強大的南唐。在此之後,位於南方的吳越與福建、漳泉等地的地方“軍閥”勢力也紛紛倒向宋朝,最後滅掉了北漢,實現基本統一全國。

由此可見,先向南推進的統一策略,在很大程度上,“文化的統一”成為了“收復”漢唐舊地的戰略基礎。


二、以“平原”肥沃土地為戰略轉機

趙匡胤所建立的宋朝之所以採用“先南後北”的統一策略,還有一層“平原”因素在裡面,以後周為根基的南方大部分割據勢力,土地肥沃,利於耕作,而這正符合以農耕經濟為核心的社會發展。而對於後周北方的北漢和契丹部落,要麼佔據黃土高原和太行地勢,要麼是草原和荒漠,土地貧瘠,對於崇尚農耕文化的中原王朝來說,先征戰北方,只會“勞民傷財”,而拿下南方的割據勢力肥沃的土地,是顯然“利大於弊”的。由此可見,土地經濟會為趙匡胤“先南後北”的統一策略帶來戰略轉機。


三、以“長城”燕山海河為戰略緩衝

在後周晚期,契丹人時常南侵,使得舊唐遺留的北部“長城”地帶天然防禦工事已經失守,而在北宋建國之時,太行、燕山、海河等北部邊疆的天然地形優勢,依然可以為宋朝“先南後北”的統一策略,提供一段時間的戰略緩衝。


所以,綜上所述,從多方面來考慮,趙匡胤的“先南後北”的統一策略,都是明智的可行的戰略。


草竹道人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講一個小故事。

趙匡胤黃袍加身之後,重用了趙普,封賞文武百官,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收拾眼下的爛攤子,畢竟國家還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

一日,趙匡胤對趙普說:我打算先收復北邊的後漢和遼國,再橫掃南方各部,你覺得這個計劃能成功嗎?趙普半天沒有回答,趙匡胤靜靜等著,越到後來,臉上的笑意越濃。最後趙普說:我覺得這樣並不妥當,北方遼國鐵騎太過強大,又有燕雲十六州作為屏障,以我們現在的實力,勝算不大,倒不如先易後難,平定南方作為保障,再征戰北方。平定南方是勝券在握的,之後打北方即使不成功,我們也不至於腹背受敵。

趙匡胤聽了十分高興,告訴趙普說:我其實也是這樣想的,但是怕你迫於我的威嚴,不敢說實話,所以故意反著說。如果你剛才順從我的觀點先北後難,我非撤了你不可。既然現在你這麼說,說明我沒有用錯你。至此,趙匡胤格外倚重趙普。

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北宋兩個重量級的人物,在沒有事先交換意見的情況下,不約而同地認為先南後北的政策是正確的。

趙匡胤自幼熟讀兵書,又是節度使出身,稱帝之前一生都在帶兵打仗,並且戰功赫赫,集理論和實踐於一身,還有誰比他更清楚當時的局面?他會不知道先打南好還是先打北好?

後來實際證明,先南後北的策略是非常正確的,如果先打北方,歷史或許從此改變了。





秦曰漢雲


宋朝先南後北的戰略是否正確,首先要從北宋統一戰爭說起。為什麼要先南後北,北宋建立於公元960年,周邊除當時有大唐變後梁,後唐,後晉,後漢,還先後存在著,前蜀,吳越, 楚,閩 ,南漢,荊南(南平),後蜀,南唐,北漢等國家和割據政權,還有907年建立北方大國,遼國等十一個國家和政權和宋朝共存。

北宋的北方正是北漢和強國遼。而南方的割據政權相對弱小。又因怕喪失北漢這一宋與遼朝的緩衝帶會引起激烈衝突。宋太祖進行了綜合考慮,決定一方面要避免與遼朝的全面衝突,一方面可以利用南方的財力,人力,為將來的統一戰爭作支撐,於是宋朝的統一戰爭基本以“先南後北”為主線展開。制定了防止北方北漢南進掠奪,防禦遼國進攻的穩定北方方針。

在北宋統一南方各國,又滅北漢後,先後發動了兩場對遼戰爭,意圖恢復燕雲十六州,但均告失敗!宋朝損失巨大,從而改變了宋遼兩國的戰略格局。宋朝以大一統的全國之力北伐,都未成功。說明了當時遼國實力的強大。如果宋太祖當初選擇先北後南,估計中國古代史很有可能就沒有宋朝一說了。



水泊梁山上立大旗


在當時的時局和強弱對比之下,宋朝先南後北統一中國的策略是完全正確的。

北宋的建立

  其實早在北宋建立之前,在北方迅速崛起的後周就提出過一種思想:要通過先易後難的原則完成統一戰爭。

  公元960年,後周的禁軍將領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趙匡胤黃袍加身登基稱帝,建國號為“宋”,後世為了和趙構南遷之後所建立的“宋”相區別,趙匡胤建立的這個“宋”史稱北宋。

  北宋建立之後,北宋君臣銳意進取,特別是趙匡胤,誓要完成後周世宗柴榮的未竟之業。

  趙匡胤雖然是篡奪了後周的帝位,但卻繼承了後周世宗銳意進取、統一天下的理想。

  憑藉著後周打下的堅實基礎,一繼位之後隨即便開始部署統一戰爭。

統一的方略

  北宋建立之後,關於統一的方案,無非就是兩種:先北後南,以及先南後北。

  對於兩個方案,趙匡胤也反覆加以比較,兩者之間孰優孰劣,趙匡胤當時也一時難以拿定主意。

  有天夜裡,趙匡胤冒著大雪來到趙普家中,和趙普、趙光義商量起統一的方略。那天夜晚,君臣三人熾炭燒肉,在趙普家中吃肉喝酒,然後就討論起平定天下的方略。

《宋史》卷二百五十六•列傳第十五•趙普:(趙匡胤)因與普計下太原。普曰:“太原當西北二面,太原既下,則我獨當之,不如姑俟削平諸國,則彈丸黑子之地,將安逃乎?”帝笑曰:“吾意正如此,特試卿爾。”

  趙普明確表示,他反對先北後南的策略,而是主張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方法。趙普也說了他的原因,如果北宋攻打北漢的話,肯定會與北方的契丹人發生衝突,這樣一來,別說平定天下,光對付強大的契丹人就非常棘手。

  反之,如果採取先南後北的策略,將南方形如一盤散沙的諸國逐一消滅,再反過來對付北方這個彈丸之地,自然是簡單易行。

  這個策略,也正是趙匡胤所想。

當時的形勢和強弱對比

  • 宋遼實力對比

  趙匡胤建立北宋以後,可謂是百廢待興,不僅先要平定內部的動亂,還得應付周圍的各股勢力。

  當時的北宋,遠沒有那麼強大,北宋當只是繼承了後周的疆域,其統治範圍主要侷限在中原一帶,控制的地盤,東南抵達長江,西南和佔據巴蜀的後蜀毗鄰,而在它的北方,北漢佔據著今山西北部,而幽雲十六州則控制在契丹人手上。

  在軍事上,此時的北宋,其兵力不過12萬,主要還都是以步兵為主。

  在北宋的北方,契丹人建立“遼”政權,是北宋的最大威脅。

  北宋建立的時候,此時的契丹已經建國44年,而且在五代時期,契丹就以強有力的實力深刻影響著五代的更替。

  此時的契丹皇帝,是號稱“睡王”的遼穆宗耶律璟,他在位的時候雖然極為昏庸,但此時的契丹軍隊號稱有50萬精騎,而且手下戰將如雲,統治疆域也是極為遼闊。

  兩相比較之下,要論人力、物力和軍事力量,北方的契丹可以說是直接碾壓北宋。

  所以,如果北宋敢動契丹的小弟北漢的話,定然會惹來一頓暴揍,趙匡胤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政權,分分鐘就會被契丹一頓修理,甚至還會有亡國的危險。

  所以要先北後南的話,其困難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 南北實力對比

  北宋雖然實力比契丹要差,但是以北宋在中原的實力,無論是人力、物力、財力還是軍事力量上,絕對是遠超南方諸國。

  當時的南方,政權並立,彼此之間更是爭鬥不休,內部也是一片的昏暗腐朽。

  南方的一系列政權,兵微將寡打仗不行,但他們的經濟非常繁榮,財政又極其充裕。

  所以兩相比較之下,自然是先南後北最為簡單直接,而且吞併了南方之後,也能順勢吞併了南方的財富,擴充財源、擴充人口。

  等南方消化之後,北宋自然而然就擁有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力量瞬間倍增,自然而然就有了向契丹叫板的力量,到時候再揮師北伐,自然而然就可以一蹴而就完成統一。

南北用兵

  • 平定南方

  趙匡胤定下了先南後北的統一方略之後,隨即決定首先消滅荊南的“南平”和湖南的“武平”這兩個政權,並於公元963年一舉佔領荊湖。

  這一策略,直接導致了後蜀政權和南唐、南漢政權徹底斷絕了聯繫,而且也使得後蜀政權陷入到了被北宋政權三面包圍的困境當中。

  公元965年十二月,趙匡胤發動兩路大軍伐蜀,前後歷時兩個月,就完成了對後蜀的征討戰事。

  接下來,趙匡胤就瞄準了割據嶺南的南漢政權。公元970年九月,北宋派出大將潘美和尹崇珂征討南漢,次年二月北宋佔領廣州,南漢亡。

  這時南方的政權也就僅存吳越、南唐和泉漳三個政權。看到北宋的強大,南方一系列政權的被滅,這三個政權自知不敵北宋。

  公元975年,北宋經過一年的戰爭,滅亡南唐,

  公元977年,佔據泉、漳二州的割據勢力“清源軍”獻地降宋。

  公元978年,最後一任吳越國王錢弘俶獻地降宋,吳越國亡。

  • 平定北方

  當南方一系列政權被逐一平定之後,北宋的實力也迅速強大起來,此時的北宋皇帝已是趙匡胤的弟弟宋太宗趙光義。

  公元979年正月,趙光義親自出徵,派遣大軍從東南西北四面圍攻太原。

  同年三月,契丹當即發兵救援北漢,卻因為在石嶺關受阻,被早有準備的北宋軍隊擊敗於石嶺關。

  而此時,宋軍四路大軍猛攻太原,北漢最後一任皇帝劉繼元被迫投降,北漢滅亡。

  至此,歷經後周世宗、宋太祖而宋太宗三代人花費了近30年時間,終於將傳統的漢人地區重新一統,結束了自唐末以來的割裂局面。

  不過,在此時的北方,尚有燕雲十六州還在契丹手上,西北又被西夏佔據,雲南還有一個大理政權,北宋所建立的疆域版圖,遠比其他時代的大一統王朝要小得多,這當然就是後話了。

  

結語:

  在當時的時局和強弱對比之下,北強南弱的局面,既適用於遼宋,也適用於宋和南方諸國。

  在當時來說,採取向南後北、先易後難的打法,無疑就是最優的選擇。

  反之,如果首先和北方強大的契丹相爭,無疑將陷入困難重重的局面,而且也會將新興的北宋政權陷入到了危險的境地,這樣一來,統一的時間會變得更加漫長。

  所以,兩相比較之下,先南後北的統一策略是極為正確和明智的選擇。

參考資料:
《宋史》

善發歷史說


我認為有以下三點失誤:

一、“先南後北、先易後難”逐步統一的戰略決策失誤

從宋朝以前的歷代皇帝如何統一中國的成功做法來看,長城以北是大患,秦朝有蒙恬大將守著北方,漢武帝時有衛青、霍去病等人鎮守北方,唐朝李世民親率大軍征戰北方。故如果不把北方先弄好,天下將不得安定。

北宋把北面戰略屏障要地“燕雲十六州”都還沒收復,就採取“先南後北”的戰略,輕視了北方民族善騎曉射,兵貴神速,英勇善戰的戰鬥力。致使北方鐵騎順利踏入中原,發生了“靖康之恥”這樣的奇恥大辱。

二、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給自己挖坑

“杯酒釋兵權”是把雙刃劍,看似趙匡胤鞏固了自己的皇權,其實是失去了一批能征善戰的將軍,實際等於在自殘斷臂。解除將領的兵權解甲歸田,又沒有培養出新的軍事將領接班人,靠誰去抵禦外族侵擾,又怎麼能夠完成國家統一大業?

三、重文輕武,以文治國的政策錯誤

宋朝重視文臣,打壓武將,“佑文抑武”的國策,軍事將領減少,士兵不重視訓練,軍隊戰鬥力減弱。而不懂軍事的文官控制軍隊,武將頻繁調動,致使宋朝與遼、西夏、金的戰爭連連敗北,無力解決邊患。

文以治世,武以安邦。文武並重,綜合治理才是國運昌盛、百姓安居樂業、天下太平的王道!


祁連魯冰


顯德七年,後周趙匡胤假借低於契丹入侵為名,率軍離開都城,之後大軍行至陳橋地區後,趙匡胤煽動手下發動了“陳橋兵變”開始了謀權篡位之旅。之後趙匡胤率軍返回開封,京城守將石守信、王審琦開城迎接趙匡胤入城,脅迫周恭帝禪位。當時的周恭帝年僅七歲,根本做不了什麼主,當時監國的符太后眼看已經無力迴天了。所以也就投降了趙匡胤,並且舉行了禪讓儀式。同一時期趙匡胤稱帝建立了宋朝。

宋朝建立後,趙匡胤並沒有天真的以為天下太平了。要知道雖然趙匡胤建立了宋朝結束了五代時期。但在中原地區之外還存在著許多割據政權,如南平、武平、後蜀、南漢、南唐、平海軍、吳越、北漢等地方割據政權。而這些割據政權基本上都處於南方之地。北宋初期面臨著一個很艱難的局面。南方割據政權林立,北方又面臨著遼朝和党項人的威脅。所以這個時候的趙匡胤是非常煎熬的。

正所謂“君憂臣辱,君辱臣死”。眼看趙匡胤對於強敵林立如此的發愁,趙匡胤的忠心馬仔丞相趙普建議趙匡胤先加強中央集權,改革軍制,發展生產,鞏固自身統治地位,之後又給趙匡胤制定了“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全國統一戰略思想。為何要先南後北呢?南方雖然割據勢力林立,但他們的整體實力並不強,以宋朝的實力可以輕易的擊潰他們。更重要的是南方割據軍閥互相之間都彼此是敵人。所以這也就杜絕了他們聯手對抗宋朝的可能性發生。如此一來宋朝率先平定南方割據軍閥就十分的輕鬆了。平定南方之後,再以舉國之力對抗遼朝,宋朝就會更加的有把握。

為什麼要說先易後難呢?因為雖然北方只有遼朝一國,但其實力甚至於遠超出南方眾多軍閥的力量。柿子撿軟的捏,這是人之常情。況且相較於北方的苦寒之地來講,南方自古都是魚米之鄉。大軍征伐就必不可少糧草軍械。如果拿下南方在攻打北方,對於宋朝的朝政壓力來講也要小很多。而且在柴榮時期,趙匡胤也曾跟隨過柴榮出征遼朝。遼朝如何難對付,趙匡胤也心知肚明。

當年柴榮繼位後準備要掃平天下的時候,大臣王樸也曾給柴榮獻上《平邊策》,其中率先提出了“先易後難”的主張。也就是說先攻下江南與嶺南,也就南唐和南漢。之後再取巴蜀之地的後蜀。其後是遼朝的燕雲之地,最後是河東之地的北漢。當初柴榮就是按照這個政策執行的。所以說趙匡胤未必沒有效仿柴榮的意思。畢竟當年柴榮戰無不勝可是大大折服了趙匡胤的。事實也證明了,“先北後南,先易後難”的政策並沒有錯。但再好的政策也需要人去執行,為什麼趙匡胤平滅南方割據政權那麼容易,但面對遼朝就不行了?原因還是實力不如人家。這和政策沒有什麼必然關係。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評論支持一下。


小小小百科全書


先南後北政策是北宋初期的軍事方針,就是面對著由五代延續到今的長江以南的十國政權,以及身處地理位置較北的北漢以及遼國,以太祖趙匡胤的想法:是先平定南方然後再和北漢、遼國交鋒。

可是這一政策卻隨著趙匡胤的死去而胎死腹中,接任的趙光義政治、心機都勝於其兄,可就像孫策、孫權兄弟一樣,趙光義的軍事成績卻十分薄弱,雖然滅了一個內亂不止的北漢,可也兩次敗在遼國手中,甚至自己還身中兩箭,最後還死於箭瘡發作。

此後終北宋一朝則再也無法跨越太行山一步,在地理上被遼國、金國以居高臨下之勢強勢壓制著,加上宋朝已失去了自漢朝以來的中原屏障,故在軍事只能一直處於被動防禦,很難主動出擊了。作為最有機會奪回幽雲十六州的趙匡胤,他在建立宋朝後所採取的“先南後北”政策到底是不是一個失誤呢?


一、“先南後北”其實是自後周世宗柴榮就訂下的策略,作為全面接手後周資源的北宋,趙匡胤必須按照這策略繼續走下去

由於柴榮是繼承了他養父郭威的帝位,所以在他剛繼位的時候,柴榮就率著大軍和北漢打了一場硬仗:高平之戰。此戰使得背後有遼國撐腰的北漢國力大損,此後自後周到北宋初期再也無力南下和中原王朝爭鋒,可是柴榮也無法一口吃掉整個北漢,所以在他的召集令下,後周大臣分別上書闡明“南北攻略”,決定是“先南後北”還是“先北後南”。

  1. 北漢雖然被打趴了,可在他背後還有一個正值強盛階段的遼國,當年五代中最強大的後唐都不是遼國的對手,唐末主李從珂還被逼得自焚了,此事離柴榮時代也不過才十幾年,經歷了戰亂、百業待興的後周是不是遼國的對手?這是一個不容出錯的問題;
  2. 當時長江以南還盤踞著殘存的十國政權:西南後蜀,東南南唐、吳越,更南邊南漢、閩,就連處於交通樞紐的荊州都有一個荊南勢力在盤踞著,其中以南唐勢力最強,是柴榮最擔心的後顧之憂;
  3. 當時的後周不止外患嚴重,還有內憂,最重要的就是柴榮的帝位問題:畢竟他只是郭威的侄子兼養子,可是郭威還有其他的侄子和女婿等等,這些人都掌握著兵權,也都在看著柴榮,所以柴榮在對待南北攻略時必須嚴格再嚴格,作戰一輸的話就不止輸掉戰事,可能連帝位也輸了。
在柴進的召集令下,自翰林學士徐臺符以下二十多人,各自就《為君難為臣不易論》和《平邊策》兩個題目做文章,闡述了“南北攻略”孰先孰後的可行性,其中比部郎中王樸的《平邊策》最讓柴榮滿意,也就因此定下了“先南後北”的戰略:

乃命承旨徐臺符已下二十餘人,各撰《為君難為臣不易論》、《平邊策》以進。其略率以修文德、來遠人為意,為蒨與竇儀、楊昭儉、王樸以封疆密邇江、淮,當用師取之。世宗自克高平,常訓兵講武,思混一天下,及覽其策,欣然聽納,由是平南之意益堅矣。

在柴榮的攻勢下,南方後蜀、南唐接連戰敗稱臣,柴榮不止得到了在後晉時期,後蜀乘機奪取的陝西、甘肅的四州之地全數迴歸中原。

而南唐的長江以北地區也歸入了後周國土,濠州、泗州、楚州、海州、天長、靜海軍等地接連投降,淮河一帶盡入柴榮手中,南唐元宗李璟割四州之地求和,去帝號,稱江南國主,改用後周紀元等。

柴榮親征的每次戰役,毫不例外地都帶著趙匡胤,他對柴榮攻南所得到的勝果瞭然於心,這一點也堅定了他執行“先南後北”戰略的決心。比起柴榮來,趙匡胤的帝位來得更加名不正言不順,他和柴榮一點關係都沒有,所以他必須擺明立場,嚴格執行柴榮時期就制定下來的各種政策,包括“先南後北”的軍事攻略,以安撫柴榮留下來的朝廷班子。

二、柴榮已經幫助趙匡胤開墾了荒地、種了種子,趙匡胤此時不收更待何時,而且他也急須一場絕對的勝利來穩固自己的帝位

在後周世宗柴榮去世後三年,此時的趙匡胤也已經黃袍加身,建立北宋了,處理了後周內部不服從的武將,進行了一輪調整後,此時的北宋已經解決了內部矛盾,開始要把矛頭指向外部了。對趙匡胤來說,他雖然在“南北攻略”的問題中有點猶豫,可趙普一出馬,“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北宋戰略就這樣定下來了。

而趙普的依據依舊是後周時期王樸留下來的《平邊策》:

  1. 自古以來都是先易後難的,柿子先選軟的捏,南方最強的後蜀、南唐都已經臣服於後周,實力不復從前了,其餘各國都是蕞爾小國,一旦搞定了蜀、唐,南方很容易就平定了;
  2. 趙匡胤以宋代周,不止一開始就有李筠、李重進的叛變,南方各國也大可藉著“為周世宗報仇”的藉口出兵,畢竟他們都在一定程度上臣服了後周,趙匡胤必須先解決他們才能安心處理北方事務;
  3. 北漢自從高平之敗後已經無法對中原用兵,遼國此時也正處於人稱“睡王”的耶律璟的統治下,對外擴張腳步放緩,此時正是趙匡胤收割柴榮所種糧食的最佳時期。對趙匡胤來說,他對南方的局勢比對北方更加熟悉,敗後蜀、南唐之戰中都有他的身影,他對平定南方有著絕對的信心。

在趙匡胤的指揮下,宋軍在南方戰事可謂是勢如破竹:先攻佔了處於荊州要害的荊南和武平軍,接著六十天滅亡後蜀,這個時間僅花費了三年不到的時間,比柴榮攻打後蜀四州和南唐江北之地的速度還要快。

至於柴榮、趙匡胤喉中鯁骨的北漢朝廷,趙匡胤也完全不用擔心,因為當時的北漢朝廷是一個叫郭無為的武當山道士在執政,郭無為最開始的意願就是投靠郭威為中原政權效力,只是郭威不喜歡他就把他趕走了。後來郭無為投靠了北漢,做到了宰相,輔佐北漢三帝,權勢滔天,而郭無為對北宋的獻媚,讓趙匡胤動起了改變戰略的想法。

公元968年,趁著北漢內亂,趙匡胤派大將李繼勳、曹彬兩路出兵北漢,兩個月不到就兵臨首都太原城下,可是此時北漢朝廷又發生了一件大事:司空郭無為被北漢末帝劉繼元幹掉了。這個本想開門投降的宰相大人,為了迎宋軍入城,甚至發動政變,殺了北漢景帝劉繼恩,可是後來又被他一手扶立的末帝劉繼元殺死。

郭無為一死,劉繼元立刻向“父親”遼國請求援軍,遼軍和北漢軍的堅守使得宋軍無法再進軍一步,而且內應已死,宋軍面對堅固的太原城只有兩種辦法:強攻或是撤軍。可是此時宋朝的後方也起了硝煙,滅蜀之後由於當地官員治理不當,引起了蜀地百姓的造反,一連兩年把趙匡胤鬧得焦頭爛額,所以強攻是不可能的事,就只能撤軍了。

之後趙匡胤還親征過一次,雖然在遼軍的幫助下,宋軍無法拿下太原城而撤軍,可是經過了數場大戰後,北漢已是名存實亡,再也無力對北宋造成任何影響,就順手牽羊把太原城周圍州縣一萬多戶的百姓遷入內地,進一步打擊了北漢的經濟、人口。

而且北漢雖弱,可他始終能起到一個緩衝地帶的作用,而遼朝此時的睡王耶律璟也因作惡多端被清理了,剛繼位的耶律賢也致力於處理睡王留下的各種禍患,不思南下,北宋的北方邊疆趨於平安,趙匡胤於是就再把眼光瞄準了東南地區。



三、經過了北漢失利的現實後,趙匡胤只能繼續執行“先南後北”的戰略,這一點不能說是趙匡胤錯了,而是當時的局勢所決定的

早在趙匡胤建國初期,就在帝國金庫中另外設立了“封樁庫”,每年的財政節餘全部封入“封樁庫”,作為以後向遼朝用兵或是收回幽雲十六州的資本:

  1. 為了儘快填補“封樁庫”的金銀,光靠國家每年的節餘根本無法完成,所以趙匡胤必須從富庶的南方下手,特別是後蜀、南唐這兩個最強大的勢力,比如後蜀末主孟昶就“封庫存以降”,保留了一大筆軍費給趙匡胤;
  2. 對趙匡胤來說,遼國雖然手握了北宋防守命脈幽雲十六州,可是遼國對北宋的方針一直都是秉承著遊牧民族的風格,乘機割一下草谷,打一下秋風,遼國並沒有徹底滅亡北宋的心思和能力;
  3. 可南唐這些割據勢力就不一樣了,只要給他們機會和時間,北上徵宋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他們不止要錢,而且還要趙匡胤的命和權力,所以趙匡胤不能給他們時間和機會,必須儘快解決掉。

趙匡胤此人雄才大略,並不是一昧固執己見的人,當看到北漢內亂的時候,他就及時改變了做法,從先南後改為了先北再南,這些都證明了他在軍事和政治上的先知灼見。雖然北漢還是沒拿下,可宋軍也沒有遭到過大的損失,就連遼國接派兩位國家第一戰將:耶律休哥和耶律斜珍出馬,都佔不到宋軍的便宜,而且遼軍之所以出兵,多數是因為北漢以重金請求才出兵的,他們用意不在宋,更多的是在北漢的那點請求款和每年的“保護費”。

所以趙匡胤才能自信滿滿地說:

石晉割幽燕以賄契丹,使一方之人獨限外境,朕甚憫之。欲以斯庫所蓄滿三五十萬,即遣使與契丹約,苟能歸我土地民庶,則當盡此金帛充其贖值。如曰不可,朕將散滯財,募勇士,俾圖攻取耳。

反倒是南方僅剩的南漢、南唐倒是越來越耐不住性子了:在宋軍攻打西南時,南漢後主劉鋹就多次派兵入侵桂陽等地,都被北宋潭州防禦使潘美擊敗了,而南唐更是兇猛,在後周時期就連滅馬楚、閩國,雖然被柴榮打敗,勢力被控制在長江以南地帶,可難保他們不會越過長江北上威脅北宋,所謂“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就是這個道理,與其日夜擔憂南唐北上,倒不如北宋直接南下把他滅掉更好。

總結:趙匡胤的先南後北戰略既有其傳承性,也有其局勢性,這是趙匡胤作為柴榮部將,跟隨其南征北戰後而得出的結論。

雖然後世的我們在開了上帝視角後,認為趙匡胤在開國之初沒有盡全力拿下幽雲十六州,導致後面一直被遼、金、蒙古壓著打,可要明白的是,這一切未必就是趙匡胤的鍋。自漢高祖劉邦以來,哪一位開國帝王不是先安內再攘外的,像兩漢之契丹、隋唐之突厥、明朝之蒙古,這些都是帝王在平定內部後才有空去理的事。

而柴榮、趙匡胤的先南後北政策也曾經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柴榮時期遼國已經有打算歸還幽雲十六州,以避鋒芒了,只是由於柴榮死得不明不白才作罷。在遼人眼中,中原王朝只不過是一個錢袋子,能掏錢就掏,掏不了就走,這是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之間的慣例,以遊牧為主的遼軍,初期骨子裡並沒有想要宋朝土地,可是到後面宋太宗、宋真宗的軍事弱智,才讓遼人起了統治中原的想法。

趙匡胤的先南後北方針其實是符合當時局勢的做法,南方在經過柴榮打擊後實力接連對後周、北宋稱臣,而北方的北漢和遼朝也多次被柴榮擊敗,北漢再也無法像後漢時期那樣給中原造成困擾,可同時也又起到了隔斷北宋和遼國的作用,所以趙匡胤不能過於直接了當地滅亡北漢,他並不希望和遼軍正面交鋒,以免南方出任何亂子,影響到自己本來就不穩的帝位。

作者/一貳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後亂編,喜歡點贊!


一貳一橙


宋朝歷史從公元960年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建立北宋,後經過數年討伐,完成了對全國的統一。

北宋以來一直採取消極防守崇文抑武策略,對西夏、契丹國用兵均以敗北收兵,此後很少再起干戈。

南宋於1126年-1127年在發生靖康之職後,雖有岳飛、韓世宗等民族英雄殊死抗敵,無奈朝廷腐敗,更有佞臣從中勾搭敵國,造成徽、欽二帝被金人擄去,宋朝皇都被迫南遷,從此南宋紀元開始,於公元1276年,南宋亡國於都城臨安(今杭州市)。

縱觀南北宋朝歷史變遷,其結論無非是歷史自有定數,天數變遷,時代更迭,任何人難逃天地人寰。


孤獨的行者001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一下。

北宋初年,當時的局勢對宋而言十分的不利。外部,各地群雄逐鹿互相爭鬥,北面的契丹更是迅速崛起,虎視眈眈 ,隨時有南進的可能;內部,大宋中央缺乏權威,武將們驕橫跋扈,如果沒有皇帝的威望,武將們將不會效忠政權的,這在當時五代十國的統治階層裡已經是難以處理的問題。鑑於此,宋太祖趙匡胤給自己和後代繼承者制定了著名的《先南後北》的治國方略。事實證明,這個方針是正確的,至少庇佑了宋朝百年基業。為什麼這樣說呢?且聽我來細說。

首先,北宋立國之初,我們漢人基本上已失去了優質的戰馬源產地,其獲得渠道非常有限。如果先從北方上打起,面對契丹的鐵騎,由於戰馬補充有限,步兵打騎兵 ,形式就不容樂觀。所以在沒有聚集足夠多的戰馬等物資時開戰,代價太大,且又勝算不大。所以宋太祖趙匡胤正是看準了其中的厲害關係,決定先不打北方。

其次 ,北方戰略要地燕雲十六州已淪於敵手,太原重鎮也在死敵北漢手裡。一旦先打契丹,難保三面腹背受敵,所以壓力太大,不確定因素太多。

再則 如果南方一直未統一, 北方一旦開戰後勤很有可能就會出現問題。富裕的南方將是大宋一統天下的有力保障,沒有糧草和兵械等戰爭物資的充分保障,統一天下就是一句空談。

最後,大宋立國時間太短,基礎不牢,一旦同北方開戰,稍有閃失,內部問題就可能要崩盤。只有不斷的勝利,人心才會聚集。相對於北方,南方更有把握打贏,正所謂未戰慮敗實乃老成謀國之道。宋太祖趙匡胤清醒的認識到了這些問題,給自己和繼任者制定了這一套《 先南後北》的戰略政策,還是十分正確的。雖然,後來證明大宋立國之初,契丹也非那麼的強大,等統一了南方,再想平契丹,最好的機會已經錯過了 誰也奈何不了誰,於是兩方對峙了幾十年,成為大宋沉重的負擔和最大的威脅。這些問題趙匡胤的繼承者趙光義等後人都沒有能力解決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