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不接受敌人投降的事件?

韦金侠


一般来说,战场上的将军都喜欢招降纳叛,因为那样一可以减少己方士兵的伤亡,二可以节省弹药,三可以瓦解敌人军心、起到示范作用,四可以兵不血刃、减少有关地区的生灵涂炭、避免玉石俱焚。

兵法上叫攻心为上,不战而屈人之兵,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是战场最好的结局。

可是什么都有例外,当敌人举白旗的时候,有的指挥官宁愿拿己方士兵的性命为代价也不愿意接受去对方投降,真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吗?

你别说,还真有。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澳大利亚有个将军就是这样一个奇葩,他曾经在一场战斗中放下狠话,不接受跟他作战的日军投降,坚决不允许自己的部下受降。

这个将军一下命令不要紧,日军18万士兵几乎是无一生还。澳大利亚人民知道此事后不但没有责怪他,反而说他做了件好事,对他赞不绝口。。

这个奇葩将军不是别人,正是澳大利亚二战中唯一的元帅,他叫托马斯·布莱梅。


德国纳粹的元帅大多都出身名门,要么是贵族后裔,要么是将门虎子,而这个布莱梅生澳大利亚的平民家庭,他的父母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农民。但他从小勤奋好学,满腹经纶。

1906布莱梅投笔从戎成为一名军人,五年后在印度奎塔参谋学院任军官,后来因为工作出色荣升为英国战时内阁的作参谋。看到这里大家一定会纳闷,布莱梅不是澳大利亚人吗,怎么去印度当兵,还去英国任职?

因为澳大利亚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印度也曾是英国的殖民地。当时是一战前夕,澳大利亚和印度还是英国的殖民地,所以布莱梅就在这两个国家服役。

二战爆发的时候,布莱梅已经是一名中将了。他临危受命被任命为司令官,指挥澳大利亚师团去中东作战。1941 年他又带领队伍去希腊抗击德军的入侵。


1942 年布莱梅回到祖国澳大利亚,任澳大利亚集团军司令担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

同年9 月,布莱梅荣升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地面部队司令,他指挥澳军巴布亚与日军开展生死搏斗,对不可一世的日军进行沉重打击,粉碎了日军南下的计划。

日军把澳大利亚的惨败发泄在新加坡的澳大利亚人身上,他们在新加坡遇到澳大利亚人无论什么职业,无论男女老少一律格杀勿论,先后有九千多澳大利亚人在新加坡被日军屠杀。

消息传到前线,澳大利亚官兵义愤填膺、群情激奋。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布莱梅更是怒发冲冠,他下令今后所有战役不接受日军投降,不要一个日军战俘,无论什么情况都不能违抗命令。

二战后期布莱梅指挥的几个澳大利亚师在太平洋战场上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几次战役中,穷途末路的日军请求投降,澳大利亚师团都装作没有看见继续穷追猛打,打得日本兵哭爹喊娘、惊恐万状。绝望的日本兵心惊胆战、非常可怜。


但澳大利亚军人丝毫都没有手软,谁让日军当初那么残忍,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虽然战后日本政府对澳大利亚军队的做法提出多次控告,但都是无果而终。因为澳大利亚军队只是不接受投降,并没有杀战俘。在战场上如果人家不能确定你是真投降还是诈降,就只能继续开火,毕竟真假投降没法认定,没有什么硬性的标准。

除了澳大利亚将军布莱梅,我军也有不许敌人投降的战例。

解放战争解放青海的时候,最高统帅就向人民解放军下达了对青海的马步芳匪徒无差别对待、格杀勿论的死命令。

因为马步芳在青海的时候,甘当蒋介石的忠实走狗,他在那里制造白色恐怖对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采取了斩尽杀绝的政策。


尤其是对于战争中的红军俘虏马步芳更是毫不留情、残酷折磨,最后一律杀害,还在闹市暴尸。更有甚者,他还纵容部下对俘虏进行屠杀大赛,挖心掏肝,下酒狂欢。

所以我军统帅下达的命令没有人提出非议,这叫善恶到头终有报,一报还一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1949年9月青海解放,马步芳军队被全歼,可惜匪首马步芳逃亡埃及,后来蒋介石任命他做了台湾驻沙特的“大使”。1975年,马步芳在沙特病死,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小约翰


丨937年,西路军北上抗日,在青海,遭遇马家军主力。西路军奋勇还击,英勇抗敌,由于孤军深入,寡不敌众,失去强有力的后援,在弹尽粮绝中走向彻彻底底的惨重大失败。马家军战力强悍,以凶猛著作。马家军以逸待劳,以十分精锐之师,痛击我疲惫之师西路军,西路军军长被马家军活捉,被绑在发烫的大炮筒上,活活烫死,震动而死。被俀的红军达五千人,大多被残酷杀害。少数女红军被迫做了马家军的军官们的老婆。我军在平津战役后,在国军那里缴获了大量冲锋枪和一大批重炮,让我军的质和量得以飞跃和提高。在彭德怀统一指挥下,3O万大军分三路进军并进攻马家军。过去,马家军骑兵部队对西路军造成重大伤亡。这次,马家军骑兵部队全部死在,葬身在我枪林弹雨中。我军重机枪,重炮对马家军来说是噩梦,是失败和耻辱,让马家军彻彻底底走向毁灭。马继援的部队十分反动,端着大刀长矛作万岁死亡大冲锋,全死在冲锋的路上。在我军优势兵力强大攻击下,马家军死的死,伤的伤,溃不成军。马占芳和马继援父子解散残余部队,逃到沙特,狼狈不堪,在悲伤中悲痛地死去。致此,我中国人民解放军报了马家军那一箭之仇,血债血还,重创并歼灭了马家军大量部队。马家父子如惊弓之鸟,狼狈逃到海外,在伤心痛苦中悲惨死去。


中国美6220


最典型的应该是那个以“除生我者及我生者外无不奸”的青海王—马步芳了吧,这货绝逼是个变态狂,是禽兽,恶魔,畜生,辣鸡的代名词,连自己的侄女,姑姑都没逃脱他的淫掌,然而最让人唾弃还是对西路军俘虏的残暴,西路军在西进途中遭马步芳骑兵团袭击,2万西路军有1.5万被马步芳军队屠戮或俘虏,保守估计俘虏西路军人数至少六千起步,马步芳对待这些西路军战士的手段是男的活埋或者被当活靶练习射击,西路军女战士被强奸蹂躏然后坑杀,马步芳的种种行径令人发指,比小鬼子还没人性,比731有过之而无不及,后来在解放战争中国名党军队节节败退,纷纷缴械投降时,M主席亲自下令,所有国名党军官只要投降,rmzf敞开怀抱欢迎归降,唯独不接受马步芳投降,要悉数缴杀!

这在解放战争乃至抗日战争应该只此一件,再说点后话,有句话叫“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

在这货身上算是应验了,马步芳逃到台湾后又辗转去了埃及,在当地买了两栋楼,一栋自己住,一栋给200余随从和下属住,公寓内的豪华程度甩当时的埃及皇宫几条街,后来埃及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紧接着建交,马步芳重金贿赂台湾的国名党高层,某得一份沙特外交大使的差事,在沙特平安度过残生,七十三岁时死了。


互助欧巴


解放战争中,我军唯一一次不接受敌人投降的解放战争,当时位于西北的马家军,我军中央领导明确规定务必全歼马家军,不接受马家军的投降,因为即使在我看来这种做法也是十分正确的,当时青海甘肃在马家军的统治之下,是苦不堪言,尤其是我们红军曾经受到马家军的屠杀,对于我们的红军战士那是一个黑暗的时代。

在青海统治的马家军,可谓是无恶不作,他们把我们的红军战士俘虏后,进行惨无人道的虐杀,尤其是他们的将领更是无恶不作,他们已经丧失了作为军人了本性,他们虐待我们的红军战士,杀人比赛等等。



在解放青海的时候,中央领导明确的提出了务必全部歼灭敌人,不接受任何人的投降,给我们的红军战士报仇,这一做法是正确的,因为马家军已经丧失一个中国人,甚至一个人的本性,他们是军人中的败类。

澳大利亚不接受日本的投降


日本在澳大利亚可谓是无恶不作,对澳大利亚本土居民进行惨无人道的屠杀,到日本对全世界宣布投降的时候,澳大利亚方面却不接受日本的投降,对于日本战俘澳大利亚军方把他们处于绞刑或者枪毙,可见澳大利亚人民对于日本军方的残暴统治的痛恨,它也是唯一一个不接受日本投降的国家。


历史小呆呆


“欺人太甚,是可忍,孰不可忍!告诉张国华、何家产、丁盛,要打歼灭战,还是那句老话,关门打狗,一个不漏!”



上述几句话出自毛主席之口,他为何动怒?为何不接受对方的投降?

【边境生事】

印度独立前长期受英国殖民,而英国凭借自己的强大国力在世界上为所欲为。英印政府利用中国与印度未正式划定界线,擅自主张划定了“麦克马洪线”,企图侵蚀西藏领土。

印度独立后,以“麦克马洪线”为由,侵占藏南部分领土,此时中国正在进行抗美援朝战争,无暇顾及。随后印度变本加厉,在中国领土内建立了前沿哨所,1959年8月25日印军在朗久地区向中国工作队开枪射击,两军第一次发生了较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印度借机掀起了反华浪潮,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偏袒印度,想要制裁中国,此时尼赫鲁在国际上声望比较高。



【无需再忍】

一味的忍让、克制并没有让印度满足,继续向中方提出领土要求,并打死打伤中方军民。中央领导开会研究,毛主席最后拍板,要给印度一点儿颜色看看,同时也是给予幕后的黑手警告。

1962年中印边境战事爆发,毛主席亲自部署,他深知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军事手段有时候比外交谈判更为有效。必须给印度军队当头一击,打击对方的嚣张气焰。而印度方面对自己的军事实力过于自信,他们不知道中国的抗美援朝是如何把美国打回谈判桌的。

边防战士克服严寒极端天气,在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等人的指挥下,捷报频传。



【务必全歼】

印军战事失利,他们不甘心失败,企图调集王牌部队“杰特联队”来收复失地。

1962年11月16日深夜,周总理将这一情况汇报给了毛主席。周总理特地向主席介绍了这支部队的背景:这是一支英国殖民期间组建的王牌部队,有100多年历史。参加过两次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镇压过太平天国运动。其间于1860年10月与英法联军一道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1904年又参与入侵中国拉萨……。

没等周总理介绍完,毛主席拍案而起,大声命令道:“欺人太甚,是可忍,孰不可忍!”毛泽东接着说道:“告诉张国华、何家产、丁盛,要打歼灭战,还是那句老话,关门打狗,一个不漏!”

经历过清王朝列强横行的年代,毛主席更能体会弱国被欺,这才有了动怒的一幕。最后,恶贯满盈的“杰特联队”被中国军队全歼,让张狂的印度人、让尼赫鲁颜面扫地。




总结

无论是炮击紫石英号,抗美援朝,还是中印自卫反击战,毛主席面对西方列强所表现出的强者风范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


历史的发生


我觉得中国军魂就是血债必须血来偿,决不含糊。

1937年初,西路军兵败祁连山下,20000多西路军将士中,阵亡11000多人,被俘5000多人,历经千辛万苦回到延安的4000多人,在李先念带领下最终到达新疆的只有400多人。被俘的红军中,又有大部分被极端反动的马家军残忍地杀害了,被俘女红军战士的遭遇则更加悲惨,只有少数侥幸未死的被马家军军官纳为小妾。

这是红军历史上所未有的血海深仇,后来毛主席对西路军总指挥徐向前说:西路军的仇一定要报。1948年12月25日,曾经指挥马家军对红军穷追不舍的马鸿逵,马步芳在中共中央公布的43名国民党战犯中位列第39,40位。


1949年,我第一野战军得到华北野战军第18,19兵团增援后拥有40多万大军,在兵力上对马家军已形成优势,在彭德怀司令员指挥下向马家军盘踞的宁夏,甘肃,青海三省发起进军。战前毛主席专门给彭总发报,一向主张对敌宽大的毛主席也说对顽固的马家军应当少投诚,少改编,言下之意,即是消灭为主。

1949年8月12日,第一野战军以5个军15万人的兵力包围了马步芳的老巢兰州,而马步芳之子马继援指挥的马家军在反共宣传和极端宗教思想灌输下十分疯狂,不仅死守阵地,甚至成群结队挥舞大刀,大喊口号向解放军阵地反扑。


我军在平津战役结束后已得到大批美式装备加强,特别是冲锋枪与许多重炮,第19兵团司令员杨得志,第3军军长黄新廷,第6军军长罗元发,第63军军长郑维山等均是百战骁将,特别是郑维山将军本身就是当年西路军的幸存者,打马家军更是不遗余力,解放军沉着冷静,稳扎稳打,以绝对火力优势炸得马家军血肉横飞,尸横遍野。

郑维山将军

8月25日凌晨,解放军对兰州展开总攻,第63军以重火力掩护一举夺占窦家山,第4军经血战重挫马家军,占领沈家岭,25日上午,马继援眼见兰州外围阵地全被解放军占领,预感到大势已去,遂率残部狼狈出城西逃。敌人败逃经过黄河铁桥时,遭到我第3军勇猛追击,坠河淹死者不计其数,8月26日,解放军全部肃清城内残敌,解放兰州。

兰州战役歼灭马家军27000多人,基本歼灭了马步芳的主力,为12年前牺牲在西北戈壁的红军先烈报了血海深仇。


每日一段历史


俄式报复:飞行员被杀,俄特种部队反杀恐怖分子,不接受投降!

去年二月,俄军飞行员菲利波夫驾驶的苏-25战机,在叙利亚西北部执作战行任务时,不幸被便携式防空导弹击落。菲利博夫跳伞逃生,坠落在极端组织“征服阵线”控制区内。虽然,他已向俄军基地报告了自己所在位置,但很快就被恐怖分子包围。

菲利波夫用自己身上的手枪,坚持与恐怖分子坚持战斗。在耗尽自己的子弹后,意识到突围无望的菲利博夫,不想死在恐怖分子手上,于是毅然引爆随身携带的光荣弹,壮烈殉国。

菲利波夫殉国一事激起了俄罗斯国内人民的巨大愤怒,普京强硬表态,派遣特种部队对该地区的恐怖分子发动报复式打击,并且明确指示,不接受投降,一个不留!

俄罗斯真不亏是战斗民族!面对敌人的挑衅,俄军向来态度强硬,作风硬朗。而这种直接粗暴的俄式报复,战斗民族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当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年仅18岁苏军女英雄卓娅,被德军残忍绞杀。之后,对于杀害卓娅的德军197步兵师第332团,苏军也同样采取“不接受投降,一个不留”的态度。

1945年,苏军攻入柏林,那支曾经杀害卓娅的德军,也被红军包围。在弹尽粮绝下,他们曾向苏军提出投降请求。然而,他们的投降请求被朱可夫元帅断然拒绝。为了给卓娅报仇,朱可夫直接下令前线苏军,不惜一切代价,务必全歼了这支德军,一个不留!



这些历史要读


不接受敌军投降的战例,有几个网上一直是广泛传播的。

一个是国军将领孙立人在滇缅战场上拒绝日军投降,下令将日军俘虏活埋。

二是澳大利亚拒绝了新几内亚的20万日军投降,将其在包围圈中活活困死、歼灭。

三是国共内战中解放军在进军西北时,拒绝了马家军的投降。

四是斯大林签署命令要求苏军拒绝接受德国国防军步兵197师332团的投降,因为该部德军杀害了18岁的苏军女游击队员卓娅。

但是很遗憾,前面两个故事都是谣言,第四个故事则没有找到斯大林下该道命令的直接证据。

倒是东汉末年曹操一直是“围而后降者杀”的方针。在他看来,被围困到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投降的,显然不是诚心投降,被迫成分太多,接受这样的投降,不确定因素太多。

在实战中,曹操有好几次拒绝投降、屠尽敌方军民的实例。

屠徐州

因为老父曹嵩命丧徐州。陶谦暗中授意也好,部下见财起意也罢,反正是给了曹操攻打徐州的“借口”。第一次准备不足,第二次就大开杀戒,沿路的城池都惨遭屠戮,和陶谦在彭城一战,更是打得泗水断流。

屠雍丘

起因是张邈站到了吕布阵营,本来可以托妻献子的张邈居然“跳反”了,这让曹操好生恼火。而张邈的弟弟张超以及家属都在雍丘,曹操也没有放过他们的意思,说好了“围而后降者诛”,何况围攻了几个月,雍丘也剩不了多少人。

屠彭城

其实还是徐州,只不过这次对面是吕布,曹操对徐州是志在必得,吕布还差点把曹操老家兖州给端了,那新仇旧恨就一起算了吧。彭城位置很关键,吕布军的抵抗也很顽强,上一次徐州屠杀就是此处,这次又回味了一遍,城破时,死伤枕籍。

屠柳城

曹操远征乌丸,对外作战是可以彰显军功的,所以曹操也没心慈手软,还有人为他歌功颂德,缪袭专门写了《屠柳城》。不知道是屠了20万乌丸,还是只诛灭了乌丸高层。

屠兴国

这次执行人是夏侯渊,纵横雍凉的夏侯渊。他展示了一次经典的“千里奔袭”,先败韩遂,又在兴国收拾了一票氐人。《曹操传》用了个“屠”,《夏侯渊传》则记载氐人不是跑路就是投降了,随后夏侯渊又转战高平,这些俘虏莫非被就地解决了?

军师联盟剧照

还是夏侯渊,屠兴国后,十月夏侯渊又出击了,目的是收拾在枹罕作乱30余年的宋建。夏侯渊是以寡敌众,只用一个月就大破拥有数万兵马的宋建,结局是宋建与他手下的“官员”团灭,夏侯渊自此“虎步关右”。

屠河池

本来曹操是去打汉中的,但是氐人在中间碍事,他们偏偏把路给堵了,第一次曹操是把氐人打跑了。等部队行进到河池,发现氐人又来了,看起来还是不服气于是曹操用一场屠杀教育他们。

屠宛城

这回是曹仁出手,因为徭役太重,宛城守将侯音索性造反了,还顺便招呼了关羽,想加入蜀国阵营。但是显然侯音没能等来关羽,就被曹仁攻破了宛城,对于这群“叛臣贼子”,曹仁显然是下了狠手。


毛剑杰


这个抗战时期就很多阿!

1. 1944年11月10日,日军攻陷桂林,广西省绥靖公署高级参谋史蔚馥被俘。日军第13师团师团长赤鹿野设宴劝降。史拒绝投降,于席间痛斥日军种种暴行。赤鹿野恼羞成怒,下令将史押出,乱刀刺死。史毫无惧色,慷慨就义。

2.刘景良 山东保安第4师师长 刘将军长期出现在网络盛传的投敌名单上,实际上1944年被日军俘虏,表示“宁愿一死,决不投降,最后被害!

3.新29师少将副师长黄永淮 一号作战城破后,率部突围,遭到日军拦截。战斗中,黄永淮负伤遭日军俘虏。当日军刺杀被俘官兵时,他奋起抢夺武器反抗,搏斗中遭日军杀害,

下面是中条山会战不愿投降的将军

唐淮源 第3军中将军长 中条山会战,陷入日军四面包围之中,三次突围均未成功。唐淮源仰天长叹一声:“我如何能作俘虏?”遂举枪自尽,时年56岁。

李石安少将 黄埔四期 第12师政治部主任 中条山会战被俘虏,李乘敌人不备,从墙角下操起斧头,突然向敌审讯官砍去。敌人一拥而上,他持斧头与日兵10余人展开搏斗。因寡不敌众,被日军乱刀刺死,其妻朱波君连同几个月的婴儿也同时遇害。

张世惠少将:第14集团军参谋处处长 中条山会战,1941年5月16日被俘虏后拒绝回答问题被害

金崇印少将 第17军参谋长 中条山会战受伤被俘,不肯投降,1941年 7月16日被害

梁希贤 新编第27师少将副师长 中条山会战 新27师在师长王竣、参谋长陈文杞牺牲后,副师长梁希贤承担起指挥重任,继续率领部队死守太寨村。10日上午,日军将太寨村占领。 梁希贤带领剩余士兵打算渡河撤退,但当部队行至黄河渡口南沟时,岸边并无足够渡船。而身后日军即将尾随而至。梁希贤感到事已不可为,为免被日军俘虏,他跳入黄河自杀!

武士敏 98军军长 中条山会战后向北突围打游击,遭遇八路挤压在某村!日军沁河作战意外发现武士敏,日军劝告投降,反遭98军攻击,武士敏突围中殉国

冯汉英少将(追) 第42师第247团团长 随武士敏被突围被俘 ‌被俘后夺刀刺杀日军军官

下面是被俘虏后不投降。但比较滑的

谭友佛 第三军参谋长

1941年5月,第3军在中条山作战失利,唐淮源不愿被俘受辱,选择了自杀。谭友佛留守军部,获悉军长殉职消息后带领残部突围,遭日军冲散被俘。谭被俘虏后没有投降,但也没有对抗!日军审讯他就避重就轻,唬弄过去!先被关押。后被交给汪精卫,谭找机会溜走,又回归了军营


毕梅轩 第1战区第6游击纵队少将司令,没有像其他人与日军不共戴天,受到审讯时满肚子抱怨,抨击地方军和中央军待遇如何如何不公,送到收容所后还乖乖的参加了培训班。但在1942年“结业”之后,毕梅轩立即化妆逃走。后面又回到洛阳第一战区长官部归队!

还有很多,你们自己找去


幻想or梦想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叶成焕作为我军在红军和八路军时期的优秀将领,打仗有勇有谋。1938年5月,时任八路军129师772团团长的他在指挥著名的痛歼日寇的长乐村战斗中,身先士卒,壮烈殉国。刘伯承师长闻讯,连叹一颗将星陨落。可就是这样一位战将,也曾经做过一件严重违反纪律的事。优待俘虏是中国工农红军的一贯政策,从井冈山开始,“白军兄弟,缴枪不杀,不搜腰包,给钱回家”就成为红军最有利的攻心战口号,得到了最严格的执行。

但是,红军历史上也曾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屠俘事件,策划者之一就是叶成焕。最近,曾任红93师师部交通队(特务连)长的老红军秦忠同志在其回忆录中,披露了这一事件的始末。

偷渡失利1935年3月,为与中央红军会师,红四方面军发起了西渡嘉陵江战役。根据徐向前总指挥的命令,红93师应先行偷渡,在嘉陵江西岸建立坚固的滩头阵地,迎接主力过江。红93师师长陈有寿、政委叶成焕接受命令后,经过反复研究,把偷渡地点定在了剑阁以北江段,这一地段水流湍急,对岸是石崖山地,并不十分利于进攻。红军的作战意图是利用该段江面狭窄的特点,使用仅有的几条木船出其不意,夜袭偷渡。入夜,被誉为“夜摸常胜军”的红93师274团在团长易良品的指挥下开始了行动。该团2营4连作为尖刀连首批登船。仅用几十分钟,4连的七八十名勇士就已顺利登岸。

可是,就在此时,敌江防部队发觉了,刹时,西岸无数火力点开火,轻重机枪子弹雨一般撒向江心的红军返航木船,船工纷纷中弹,渡船无一幸存。红军93师集中全部火力在东岸掩护,4连的登岸部队也奋勇攻击。但敌工事坚固又居高临下,4连勇士无法抢占有利地形,只能在低洼处背水还击,完全被敌火力压制。我东岸兵力虽多,可苦于没有渡船无法增援;火力虽猛,可夜间向对岸山地射击根本谈不上准确性,真是鞭长莫及。几小时后,西岸的枪声低沉下来,东岸的红93师也停止了射击,战场死一般寂静。 

 

江畔惨剧  

拂晓,西岸又传来了嘈杂声,远远望去,满山都是持枪的白军。易良品团长一举手,“机枪准备”,所有东岸红军机枪都推弹入膛,等待他挥手下令。正在这时,大家听到了叶成焕政委撕心裂肺的大喊:“等等,不要开枪。”易团长将眼睛紧贴望远镜,高举的手缓缓垂下。原来在西岸的山崖上,白军正压着四五十名4连的被俘战士。倒春寒的季节,敌人剥光了战士们的衣服,五花大绑,喝令他们跪下。可被俘的战士无一下跪。敌人用大刀背、枪托猛砸勇士们的腿,许多人倒下了又站起来,没有一个人屈服、装熊。

恼羞成怒的敌人开了杀戒,大刀、刺刀向勇士们疯狂地捅、刺、砍、杀,鲜血溅满了山崖。

红93师暴怒了,许多战士没等命令就开了枪,易团长满面泪水破口大骂“狗日的,杀我的人。我要抓住你们,一定要碎尸万段。”陈有寿师长也登高大呼:“同志们,记住这血海深仇,我们一定要打过江去,抓住这股敌人决不轻饶。记住,红93师决不放过这股敌人,一定要报仇。  

血债血偿  

偷渡失利,徐向前总指挥把目光移到了江面宽阔但对岸地形平缓、敌设防不严的苍溪、阆中江段。3月28日,红四方面军兵分三路,在苍溪、阆中百里江面上发起了强渡作战。在强大火力掩护下,控制了巩固的登陆场,架设了浮桥,主力顺利过江。过江的红军主力势如破竹,横扫江防敌军,担任纵深穿插任务的红93师突进至剑阁火烧寺,一举击溃国民党军刘汉雄部一个旅,光俘虏就抓了一个多团。经审俘得知,该部就是杀害4连战士的那部分江防敌军。  

当天黄昏,红93师召开了紧急军事会议,会场警戒十分严密,参加者仅限各团领导和师部干部。叶成焕政委和师长陈有寿激愤地介绍了这次的俘虏的就是残害红4连战士的那部分敌军后,严厉地问与会官兵“大家说怎么办?”“这个仇一定要报,杀他狗日的。”易良品团长最先发言。

“对这股敌人决不轻饶,不杀他们,咽不下这口气啊。”整个会场群情激愤。

但也有人提出:“这群人都是俘虏,杀俘虏违反纪律怎么办?”

陈有寿师长红了眼睛说:“管他娘的,这个师长不当了,也要为我的弟兄们报这个仇。”

叶成焕政委也失去了往日的冷静和理智,他命令:“把俘虏分到各连去,对俘虏就说他们人太多,分到各连好吃饭。今天半夜,各连一齐动手,一个不留。出了事,我和师长顶着,与大家无关。”这种场合下没有人能保持清醒仇恨,俘虏分到各连后,命令被坚决执行了。   

深刻反省  

天亮后部队集合时,几百具俘虏的尸体躺满了空场。这时红四方面军徐向前总指挥和陈昌浩政委恰巧路过,看到此景非常惊讶,了解情况后他们大发雷霆:“杀俘虏违反政策的事,干这种事,要撤你们的职,关你们的禁闭。”军中无戏言,不久,红93师政委叶成焕、师长陈有寿被撤消一切职务,送红军大学学习。而这一严重影响“军誉”的事件,被严格保密,很长时间无人提起。  

“我当时只想着报仇,却没想到报仇的对象应是反动头子,而不是当兵的穷人,死在我们刀下的,大多是穷苦子弟的冤魂啊。”

恢复了理智的叶成焕很快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多次向身边的同志讲起此事,深以为诫。此后之至他牺牲,他的部队再没有发生过此类事件。

70年过去了,屠俘事件的几位责任人中,陈有寿师长在事件后半年因对张国焘路线存在疑问被迫害致死,叶成焕政委和易良品团长则在抗日战争中先后壮烈殉国。红93师的绝大多数官兵也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流尽了最后一滴血。重提旧事,丝毫无损于他们的英雄形象和旷世殊勋。

作为革命的幸存者,秦忠同志在耄耋之年不为尊者讳,忠实地记录历史,给党史、军史留下这段真实、鲜活、珍贵的一手资料。同样显示出一个老共产党员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高风亮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