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幼兒園打架受傷,兩位媽媽不同的處理方式,對孩子影響大不同

孩子在上學過程中不可避免會跟同學發生一些矛盾,而作為孩子的引導者,家長如何處理這件事對孩子來說十分重要,它會影響孩子對事情的看法,還會影響彼此之間的關係。所以家長碰到這種事情後,一定要慎重處理。

兒子幼兒園打架受傷,兩位媽媽不同的處理方式,對孩子影響大不同

週五早上,林女士把兒子送到幼兒園後就趕緊去上班了,結果剛坐到工位上沒一會兒就接到老師的電話,說孩子在課堂上跟同桌發生矛盾,兩人打起來了,讓她快點到學校。林女士急忙請假趕到學校,發現兩個孩子都受了傷,兒子嘴角破了,對面孩子臉上捱了一拳。

本來林女士在來的路上還挺生氣的,看到這種狀況反而冷靜了下來,她先拍拍兒子的肩膀,然後去向老師瞭解事情的經過。得知兒子打擾了老師上課,首先讓兒子跟老師道歉,接著才去說打架這件事

兒子幼兒園打架受傷,兩位媽媽不同的處理方式,對孩子影響大不同

正好這時候另一位同學的媽媽到了辦公室,她進來後大聲斥責養孩子一點用都沒有,學習不好還打架,然後還想說更難聽的話。這時候林女士看不下去了,連忙攔住她說:“咱們現在就是來商量的,兩個孩子打架都有錯,可不能再罵了。”

後來兩位家長協商後,那位媽媽領孩子走的時候還是罵罵咧咧,孩子也沒有一點反悔的意思。林女士把兒子領回家後讓他反思自己的過錯,告訴他犯錯就罰,做的對就誇,兒子很快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表示以後再也不會做事這麼衝動了。

兒子幼兒園打架受傷,兩位媽媽不同的處理方式,對孩子影響大不同

成長過程中孩子們總會犯錯,但俗話說得好:“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因此家長怎麼通過孩子的錯誤來教育他們,讓他們的心理變得更成熟就顯得非常重要。 面對同一問題,兩位媽媽不同的處理方式,對孩子的影響也有很大的不同。

林女士的做法顯然是正確的,她先讓孩子向老師道歉讓孩子意識到要尊重老師,這樣孩子以後就不會再做出不合時宜的事情。接著又讓孩子反思,有獎有罰,不僅能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還沒有全盤否定孩子,讓孩子覺得自己被當成了大人,自己也會慢慢學著從大人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對成長有很大幫助。

兒子幼兒園打架受傷,兩位媽媽不同的處理方式,對孩子影響大不同

但另一位媽媽的做法就非常欠妥了,現在孩子都比較重視自尊心,她在老師、同學和其他家長面前責罵孩子,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沒有得到尊重,內心受到了屈辱,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只會更抵抗媽媽的說教。

而且媽媽沒有問清楚事情緣由就認定是兒子的錯,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在父母心裡壓根就是無藥可救的,降低他對自己的自信心,不僅會影響學習,還會影響親子關係。

兒子幼兒園打架受傷,兩位媽媽不同的處理方式,對孩子影響大不同

教育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不是讓孩子一味地學習,而是通過學習和生活讓孩子學到做人的道理。所以家長遇到孩子打架時一定要思考最優方案,好好和孩子溝通,而不是徹底否定他們,這樣反而會激發孩子的叛逆心,不利於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