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历史知识说出来你自己都不相信?

只读帖不评论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你能相信,朝鲜的明成皇后可能是被日本浪人奸杀的吗?

但事实很可能就是这样。

甲午战争以后,满清战败,失去对朝鲜的支持。本来利用中国对付日本的闵妃,就失去了后台。

日本于1894年在朝鲜扶植起以金弘集为首的亲日内阁。

闵妃不死心,开始试图通过沙俄推翻亲日政权。

沙俄认为朝鲜有不冻港,符合俄国的需要,开始支持闵妃。

1895年7月闵妃势力在俄使韦贝的支持下,发动宫廷政变,推翻金弘集亲日政府,并组建李允用亲俄政府。

此举,就是闵妃的大昏招。

因为当时沙俄的势力并没有进入朝鲜,相反日本在甲午战争胜利以后则在朝鲜掌握了实际的军权。

闵妃此举其实是玩火自焚。

10月8日,日本公使三浦梧楼与朝鲜亲日派发动宫廷政变,唆使日本浪人和400名日本守备队员,打着大院君的旗号,攻入景福宫杀死闵妃,并焚尸,推翻亲俄内阁,史称“乙未事变”。

8日凌晨,朝鲜大院君指挥日本浪人进攻景福宫。

朝鲜守备队发现是日本人进攻,不敢抵抗,四散逃走,宫中守备队长洪启薰被杀。

400多名日本刺客冲入景福宫以后,只剩下美国教官戴伊、宫内大臣李耕植,指挥着20名侍卫进行抵抗,然而瞬间就被击败。

李耕植被杀死在国王高宗面前,闵妃则伪装成宫女,试图逃走。

但逃亡期间,闵妃被刺客认出,拖到后院用武士刀活活砍死。

动手的是日军少尉宫本竹太郞和其他几人。

因为闵妃童年时候患有天花,太阳穴上有天花的痕迹,很容易辨认。

然而,闵妃还并不是被杀这么简单。

当时闵妃43岁,据说皮肤仍然白皙,就像少女一样。

闵妃中刀受重伤后,一个日本浪人竟然扯开她的衣服,对她进行了强奸,至少是猥亵。

当时资料记载:把王妃扯着头发拉出来,用刀刺了二三次,又剥光她的衣服,作了局部的检查”。所谓的“局部的检查”其实就是“强奸”(闵妃当时一息尚存),一说因为时间急迫没有强奸,但对闵妃进行了猥亵。闵妃由于濒于死亡,无法抵抗。

随后,日本人将闵妃放火焚烧灭迹,烧成只剩下几根骨头后就扔到了乾清宫前的荷花池-香远亭里。

看看,堂堂的明成皇后,下场如此凄惨。


不过,话说回来,闵妃也并非善类。

高宗曾经一度非常宠爱尚宫李氏(李顺娥),很少同闵妃见面,更不同房。

李顺娥还生育了儿子,闵妃对此极为恼怒、仇恨。

在掌权后,闵妃对李顺娥通下毒手。一说闵妃鉴于李顺娥也为高宗生了皇子,不便于杀掉,就对她施以专门对女性酷刑,导致后者女性私处损坏严重,无法和高宗再进行夫妻之事。

李顺娥为此备受打击,出现了严重的精神问题,长达7年没有开口说话。


萨沙


我来说两天条和手术有关的。

一、关羽一边刮骨疗伤,一边继续吃喝

三国时期,一次和曹军打仗,退兵的时候,关羽不小心右臂中了敌人的毒箭。因为打仗,草草包扎了伤口,结果每逢刮风下雨,就疼痛难忍。

军医再次仔细检查后,对关羽说:将军,您这个毒箭上的毒已经渗透到骨头里面去了。必须把骨头破开,把这个毒刮掉,才能除根。

当时关羽正在大帐中,请大家吃喝玩乐,听闻此言后,直接对医生说:动手吧。你割你的,我吃我的……

结果在没有麻醉剂的情况下,关羽同志一边左胳膊鲜血狂飙,流的到处都是,一边继续用右胳膊割肉,和大家大碗喝酒……

联想到我们现在打篮球,胳膊上被蹭伤一点点,都疼得不行。对比之下,关羽真可谓壮士。

二、杨继盛在牢房中,在昏暗的灯光下用瓦片割烂肉和筋

杨继盛是明朝嘉靖年间的一个小官(兵部武选司员外郎),1553年,他挺身而出,弹劾当朝首辅、大贪官严嵩,被抓进大狱,严刑拷打。

在狱中,他创伤发作,疼的半夜醒来,决定自己给自己做手术。他把瓷碗往地上一摔,然后用手拿着瓷碗碎片,聚精会神的割两腿上的腐肉。肉被割完了,筋和骨膜连在了一起,他又用手把筋拉住,用瓷片隔断……



一名狱卒,佩服他的忠义,在旁边手持煤油灯,帮他照清楚里面的烂肉。看到杨继盛如此做法,内心深受震撼,手不停的发抖。杨继盛于是说:别抖,请拿稳点!否则我看不清楚里面的腐肉!

三、两个谁更牛?

同样的刮骨疗伤,关羽和杨继盛都做到了常人无法做到的,都是英雄。

但我觉得,杨继盛条件更艰苦,毅力也更令人钦佩一些。

第一,环境。关羽是在大帐中,而且是白天,光线充足。杨继盛是在牢中,夜晚,一丝微弱的灯光。

第二,手术工具。一个是专业专业工具,一个是瓷碗碎片。

第三,手术氛围。一个有专业医生主刀,周围有酒有肉;一边是自己动手割自己,周围安静一片,没有任何其他可以分散自己注意力,让自己没那么疼的东西。

牛娃点评:

英雄不问出身。杨继盛各方面和关羽相比,完全处于下风。可是,在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方面,二人不分伯仲。

历史记住了武圣关羽,却也留下了杨继盛的光辉形象。也许,他没有关老爷那么出名,可他们,是同一层级的人物。

因为,他们都是英雄,国之栋梁。


执着的放牛娃


长征的部队越走越多,绝对是一个奇迹。

中央红军长征从1934年10月开始,一方面军出发前有8万人,到达只有不到一万人;四方面出发有8万人,到达不足4万人(西征又损失惨重);二方出发约两万人,到达约1.2万人。整个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之后每个方面军都有严重的损失,但是有一支单独参加长征的部队,他的人员数量,却越来越多,它是徐海东大将率领的红二十五军。

1934年11月16日,根据中央命令红二十五军主力从河南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向北方桐柏山区进行战略转移,部队出发前的总兵力为2987人。部队出发前进行了整编,将两个师缩编为3个步兵团和1个手枪团,以简化指挥层次,名义上程志华担任军长,实际军事指挥有徐海东负责。

并且出发前红二十五军同国民党军东北军一零七、一一七两个师和河南军阀刘镇华部两个师打了一仗,仅机枪就缴获了100多挺。也因为此,红二十五军长征开始后第二天,红军便顺利通过平汉线,开始进入桐柏山区。到达桐柏山区的红二十五军很快发现这里离武汉太近,敌我力量悬殊,并不具备建立根据地的条件。

经过讨论,随军行动的鄂豫皖省委决定改道进入豫西伏牛山地区。为了更好的进入伏牛山区,徐海东率领部队先是回头击溃了一直跟随在后的国民党追剿部队刘桂堂部,后亲自带队佯攻枣阳,迫使国民党军主力回防,再虚晃一枪,率队急行三天三夜,进入了伏牛山地区边缘,最后经过一番激战,打败了驻守伏牛山口的西北军老将庞炳勋,全军得意进入伏牛山。

1935年初,在鄂豫陕省委领导下,红二十五军开展了创建鄂豫陕根据地的斗争。徐海东和吴焕先、程子华等同志率领部队开展游击战争,粉碎了敌人的反革命“围剿”,广泛发动了群众,建立了革命政权,使红二十五军发展到三千七百余人。

1935年7月15日,原鄂豫皖省委交通员石健民从上海经西安到达红二十五军驻地,带来了党中央的文件,并确切证实了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川西会师和准备北上的消息。当晚,鄂豫陕省委在长安县沣峪口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立即派红二十五军北进,迎接中央红军北上。

7月16日,徐海东等率领红二十五军开始再次踏上征途。这一次,他们一路势如破竹,占领胡宗南部后方大本营天水,夺取大量物资,并进军西安城下,迫使国民党军抽调大量部队迎战,从而减轻了中央红军的压力。在25军西进的过程,红二十五军的政委吴焕先壮烈牺牲,红二十五军进行改组,由徐海东任军长,程子华任政治委员。

9月15日,红二十五军先头部队与刘志丹率领的陕北红军会师,第一支远征而来的红军最终到达了陕北。到达陕北的红二十五人员有约3800多人,比出发时候的2987人多了800多人,是长征过程中唯一部队人员增加到队伍。

红25军长征历时10个月,途经安徽、湖北、河南、陕西、甘肃5个省,转战近5000公里。它是在与中共中央长期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单独转移并先期到达陕北的一支红军队伍。毛泽东曾称赞红25军的远征为中国革命立下了大功。


帝国烽火


靖康之变后,作为囚徒的宋徽宗,居然在金国的监牢中,9年时间生了14个孩子。

公元1127年,历史上出现了极为耻辱的一幕-靖康之变。金国人大军南下,灭掉了北宋,曾经繁华一时的都城-汴梁沦为人间地狱,而北宋最后的两位皇帝-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俩被俘,除他们外,还有许多皇室宗亲和王公贵族及其家眷3000多人也被俘了,一起被押往金国。

虽然一路上死了很多人,但是宋徽宗、宋钦宗倒是活到好好的,活着到了金国,在行为牵羊礼之后,金国高把这些皇亲国戚全部关押起来。

不过为了以示金国对宋朝皇帝的恩德,金国人留了几十个原北宋宫女给宋徽宗,由她们照顾宋徽宗的生活。

囚徒生涯显然不好受,于是宋徽宗只好和宫女们拼命生孩子玩,他人生最后的9年都是在监牢中渡过的,然而就是在这9年时间里,他生了14个孩子,据《靖康稗史笺证·宋俘记》称,宋徽宗“入国后,又生六子八女”。

被俘的前几年,金国人对宋徽宗还算不错,所以宋徽宗有力气生那么多孩子。后来,金国人又将宋徽宗和宋钦宗转移至五国城继续看押,宋徽宗的随从顿时少了很多,待遇大不如从前,弄得宋徽宗叫苦不迭。


宋徽宗在五国城又被关押了五年,“坐井观天”,受尽屈辱而死。


袁卫宇


古代没有钟表,记时工具很特别,竹竿和沙漏。“日上三竿”表明太阳已经升得老高老高,下地干活或读书都迟了。“更长漏永”形容漫漫长夜,失眠睡不着觉,辗转反侧。两个成语分别提到两个记时工具,竹竿和沙漏。

更让人无法相信的是,古人晚上要打更。还把大约两个小时分为一个时辰,一天十二个时辰。

半夜0/24时为“子时”,凌晨2时为“丑时”,凌晨4时为“寅时”,早上6时为“卯时”,上午8时为“辰时”,10时为“巳时”,12时为“午时”,下午2时为“未时”,下午4时为“申时”,傍晚6时为“酉时”,晚上8时为“戌时”,晚上10时为“亥时”。可见“从巳时直杀到未时”相当于现在的“从上午10时直杀到下午2时”。古代把晚上戌时一刻作为一更,亥时三刻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更,丑正二刻为四更,寅正四刻为五更。

最无法理解的是“把一夜分五更,按更击鼓报时,两更之间有五点。”半夜打更敲鼓,还要不要人睡觉啊!

我们常常看古装电视剧,晚上有个老人打个灯笼,边走边打鼓、边吆喝:“天干物燥,小心火烛”。那么问题来了:古人为什么半夜要打更?除了报时,还有其他哪些用途。

古人打更是有讲究的,除了装束完备,还要声音宏亮,喊的内容也有变化。一更天喊“天干物燥,小心火烛”。二更喊的就是“关门关窗,防偷防盗”。三更喊的是“平安无事”。四更已经凌晨一二点,喊的是“天寒地冻”。五更三点到五点,要喊“早睡早起,保重身体”。

从喊的内容可以看出,古人晚上打更,除了报时,还有维护治安的作用。如果有小偷,更夫这么一喊,对小偷有震慑作用。不过,让人无法理解,更夫这么一喊,睡觉的不也被喊醒么?要是有失眠的,不更苦了么?

这让我想起一件事,五年前夏天在医院守病人。晚上十二点前,护士每两个小时测一次体温。本来天热烦躁,刚睡着又来测体温,让人不胜其烦。好在十二点过,护士就不来了。更夫每两个小时敲一次,把睡着的给敲醒,感觉不可思议。

哪位朋友来说说,更夫半夜把睡着的敲醒,是不是太过分。更不可思议的是,这陋习居然被大众接受,并流传那么广那么久。


蜀中梁哥哥


说两件事情。

一、皇帝办裸体展,模特竟是宠妃。

在中国古代的数百位皇帝当中,其中不乏昏庸变态的。北齐皇帝高纬,堪称第一。



高纬有一宠妃,名叫冯小怜。身材十分火辣性感,凹凸有致,五官精致,皮肤白皙,堪称人间尤物。在朝堂之上,高纬也是经常将她搂入怀中,卿卿我我,毫不避讳。经常整的大臣们是面红耳赤,好不尴尬。按说,这已经够出格的了,可高纬还觉得不够。他认为好东西就应该拿出来大家一起分享。



为此高纬特地办了一次展览,展品就是他的爱妃,冯小怜。只见冯小怜脱光了衣服,躺在一个展台上,不断的变换着各种妖娆的姿势。大臣们则排着长长的队伍,花费千金后,才可以进入展馆,高纬则在门口堂而皇之的卖起了门票。

二、女到15不嫁人是犯罪。

女子15岁嫁人,在今天那绝对是犯罪,18岁才算成年,20岁之前不允许结婚。可在古代,女子到了15岁还不嫁人,那算犯罪,不仅要罚款,家人和亲戚朋友还要受到连坐。



在当今社会,大龄未婚女青年不在少数,选择不婚的女性也是大有人在,在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今天,这可苦了不少男同胞。

你知道吗?在汉惠帝时代,法律明确规定,女子在15岁以上,还不嫁人要罚款600钱,到后来的宋朝更是规定,女子到了15岁不嫁人,家人坐之。这不简简单单是罚款的事情,家人还要面临牢狱之灾。

你怎么看?


波波戏说历史


“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乘法口诀我们从小就背,但是,关于乘法口诀的历史你知道吗?给你一分钟,你先猜猜,它产生于何时?

答案也许你根本想不到,秦朝就有乘法口诀了!

在湘西酉水之畔,有一个小镇——里耶。”里耶“是土家族语——“拖土”,即开垦土地之意。200年,一次偶然的考古发现,在里耶的一口古井中,发掘出大量秦代竹简,这其中,有一枚竹简就写有乘法口诀。

当然,秦朝的乘法口诀与现在的有所不同,但也只是在表达上,算法是没有问题的。

2200多年以前的乘法口诀表,竟与现今生活中使用的乘法口诀表有着这么惊人的一致,我们不得不佩服我们的祖先。这枚小小的竹简给世界算术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珍贵的实物资料,改写了世界的数学发展史,西方最早的乘法口诀表是在1600年前的,这证明中华民族发明乘法口诀表比西方早了600多年,灿烂的中华文明再一次得到了有力的证明。

这枚秦简木质,长23厘米,宽4.5厘米,两面刻字,是我国最早的乘法口诀实物。2012年9月,中国邮政发行过一套《里耶秦简》特种邮票(2张),其中一张就选取了这枚“乘法口诀”,另一张则选取了“秦历日”,均代表当时的科技文化水平。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袁世凯和朝鲜的故事很多人都听说过,自然也都相信。

但是,其中有两个细节却让人惊诧莫名。

一个是:

袁世凯在朝鲜帮助闵妃打败大院君的时候,只是一个23岁的三品青年武官。

而,闵妃也只是一个22岁的少妇,朝鲜民间传说袁世凯和闵妃不清不白,有暧昧关系。

可以确定相信的是袁世凯娶了闵妃的妹妹碧蝉为妻,碧蝉带了两个朝鲜丫鬟一起嫁给了袁世凯,这三个朝鲜女人替袁世凯生了15个儿女。

估计也就是因为袁世凯晚节不善,名声不好,娱乐文化界不敢演绎他的“光辉事迹”,多好的电视剧素材呀!

还有一个非男女问题的细节。

当年,状元张謇是吴长庆的幕僚长,曾经亲自教导过袁世凯读书,袁世凯于读书科举一窍不通,幸而张謇识人,发现袁世凯领军办事大有才能,极力向吴长庆举荐,才有袁世凯后来的机会。

去朝鲜的时候,张謇亦随军办事,曾经上书李鸿章——干脆效仿大汉朝在朝鲜建置玄菟、乐浪郡算球,袁世凯也极力附和老师,认为轻而易举之事。

当时,张謇29岁,袁世凯23岁,都好年轻呀!已经开始活跃在国际舞台上了。

被李鸿章斥责多事。

遂作罢!


葭明通半瓶历史


这个问题很有趣,我来回答!

中招了,同治皇帝死于性病“梅毒”

传染给同治皇帝的是谁,我估计他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得了这种病,他也不知道!当然了,这种病肯定不是宫里的妃子传染给他的。宫里面的妃子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生理上面肯定是没有疾病,更不可能有性病。因为,这种病是他在小妓院里厮混所得的。

当然了,很多人便会好奇,皇帝都后宫佳丽三千了,怎么还会去妓院呢,这实在是太令人难以理解了。但是,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图个新鲜,二是在皇宫非常压抑,这种压抑感主要来来自于他的老母慈禧太后,一个对权利有着极度渴望的女人。

同治皇帝在皇宫里面,那是处处都要听慈禧的,他活得很累,而且还没有权利。谁叫自己的老娘这么厉害呢,连先帝给他留下来的八大辅臣都能收拾的服服帖帖的。慈禧太后总是强迫同治皇帝做一些不喜欢的事情,包括在立后等方面。在宫内没权利,到烟柳之地总该有了吧,于是,同治皇帝经常跑出宫去,在外寻欢作乐。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终于,他中招了。

一采花大盗男扮女装,十年之间作案上百起

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一提起古代的采花贼,那立马条件反射就想起桑冲,此人可以说是采花贼中的“霸主”了!

这货是明朝时期的一个男人,不学无术,最喜欢干偷鸡摸狗的事情。有一天,这货突然听到有一个叫谷才的人,这人男扮女装,在一些大户人家里面侮辱妇女,屡屡得手。于是,桑冲很感兴趣,他便前去拜此人为师,向他学习方法,自己也想这么做。

学习了一段时间后,他便出山了。当然,他的目标和其师傅谷才一样,便是对一些妇女行不轨之事。桑冲也化妆,并且对一些针线活什么的已经非常的熟练,这使他更方便地潜入一些大户人家里面去。

他便假装是无家可归的女人,或者是被大户人家所抛弃的小妾,婢女啥的,乞求收留。随后,他便伺机而动,慢慢接近小姐,当然,理由都是自己非常熟练女工,针线活之类的。大户人家的小姐一般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啥的,很是天真,对他也没有防备之心。等只有他们两人的时候,桑冲便会露出他的真面目,对小姐动手动脚。事成之后,便会接口离开,寻找下一个目标!

这货屡次得手,十年之间祸害上百名女性,实在是可恶至极。关键是这些受到伤害的女人,没有一个敢报官的,原因很显然,在古代,哪个女子愿意承认自己被人玷污了清白呢!

最后,这货被凌迟处死了。


徐聊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你别看电视里把我国古代的厨师吹得多神奇,实际上就算是万人之上的皇帝,吃得还不如现在的普通老百姓好。什么,你不信?皇帝不是天天山珍海味大鱼大肉吗?怎么会没现在普通人吃得好?不要急,等我一点点给你分析。

一、首先是食材丰富度问题

举几个最简单的例子,玉米、土豆、西红柿、南瓜、菠萝、草莓、瓜子(指最常见的葵花瓜子)、四季豆等等,这些东西,原产地是美洲,一直到明朝末年才开始传入中国,也就是说,明朝和之前的皇帝,压根儿吃不到这些东西。而我们普通老百姓,想吃怎么办?去菜市场随便逛逛就行了……



事实上,我们现在日常生活中吃到的很多蔬菜、水果、肉类、饮料等等,都是古代皇帝吃不到的。

二、其次是食材新鲜感问题

正所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杨玉环喜欢吃荔枝,唐玄宗为了满足她,动用全国的力量,才从岭南快马加鞭运回来,以满足她的口腹之欲。可见,就算是杨贵妃,想吃荔枝也没那么容易的,而且吃到的荔枝还是在路上运了很多天的不新鲜玩意儿。

而现在,我们普通老百姓想吃荔枝,只要去水果店或者网购下单,很快就能吃到新新鲜鲜的荔枝,管饱,管鲜!不止如此,现在运输技术发达,比如内地人想吃海鲜,忍痛花点钱也能吃上很新鲜的食材,但古代皇帝,等你把海里的东西运到皇宫,只怕离发臭已经不远了。

三、再次是味道相关的问题

除了食材丰富度、新鲜感之外,还有个问题就是味道。那些电视剧和文学作品中,把御厨的烹饪水平形容得无与伦比,然而有一个很浅显的真理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技术再好,没有东西你也做不出来。这里说的东西,不止说食材,还包括调味品。


古人也是有调味品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但我们现代日常生活中所用的许多必备调味品,古代都是没有的。就举个最常见的例子:辣椒。辣椒一直到明朝才传入中国,也就是说,那之前的皇帝,是无法享受到辣味的。其他的味精、鸡精、蚝油等等,也都是现代社会的产物。

四、最后是烹饪手段的问题

还是举个简单的例子,古代没有高压锅,想吃炖排骨?炖牛肉……不可能,没有高压锅的话,牛肉排骨这些食材,就算要煮熟都要花很大力气。要想炖得现代这样入口即碎、收汁入味更是绝无可能。


又比如火锅,火锅的历史其实不短了,但古人的火锅和现代的火锅完全是两回事。古代生火可不像现在这样,用点天然气就好,无色无味。古时候烧起火来,既不方便,烟味还大。就算是皇帝,想吃一顿现在的普通火锅,只能是在梦中了


结语

总之,古代的皇帝,固然是九五之尊,只要能吃到的东西,想怎么吃怎么吃。只能说,如果单论数量,现代一般人肯定是比不上他们的。但如果论吃的质量,皇帝还真比不上现在的老百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