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木萨尔山中野猪大如牛 清军以火炮围猎

清朝乾隆年间,新疆天山北坡一带野猪猖獗,一度影响了当地的农业生产和军民的生命安全。

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记载,那里的野猪,凶猛程度仅次于野牛,它们的毛革坚韧异常,枪子箭镞都不能入,牙齿比利刃还锋利,马足稍一接触就被咬断。

吉木萨尔山中野猪大如牛 清军以火炮围猎

吉木萨尔山中有一头老野猪,其巨如牛,人稍一接近就会被伤害。这头老野猪经常带着数百头野猪,晚上出来祸害庄稼。有一次,当地驻军参领(清代八旗甲喇额真职官的汉译名,正三品)额尔赫图牵七条狗进山打猎,突然与这群野猪相遇,七条狗瞬间被野猪吃掉,接着那头野猪露出利齿、嗥叫着向他们扑来,额尔赫图急忙用鞭抽马狂奔而逃,这才幸免于难。

纪晓岚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一个建议:栽植木头为栅栏,在其中隐藏火炮,等到这头老野猪带着野猪群出现时,就用火炮进行射击。有人质疑,假若一炮不中,那么这头老野猪的利牙拔除栅栏如摧枯拉朽,栅栏中的人就危险了。纪晓岚仔细一想,这个方案不可行,就中止了。

  后来,纪晓岚在返京的路上,以诗记载了围猎野猪的情形:“夜黑风高迅似飞,秋田熟处野猪肥。诸军火器年年给,不为天山看打围。”他在诗后注释补充:“野猪最为屯田之害,岁给火药防之。三台一巨猪,其大如牛。”(新疆资深媒体人:李云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