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探究:那些“玩命”吃“野味”的人,到底是怎麼想的?

不論是美國的蝙蝠俠,還是英國的吸血鬼,在我們這,他們的命運終將是一道菜,然後,被吃掉!同時奉勸蜘蛛俠、金剛狼、蟻人之流,務必珍愛生命,遠離野味市場。

為何我們如此痴迷於“野”味?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神秘力量,讓我們鋌而走險,就為了那一口並不好吃的“野”味呢?


深入探究:那些“玩命”吃“野味”的人,到底是怎麼想的?


貪吃野味是對自然的崇拜,還是中醫惹的禍?

國人的養生與健康理念,一直受傳統中醫潛移默化的影響。中醫歷經了幾千年的發展,從《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傷寒論》《千金方》到《太平聖惠方》等,各種中醫書籍汗牛充棟,浩如煙海。

中藥材的來源可謂廣泛,不僅包括了神農嚐遍的百草,還有不少動物也被納入藥方。舉例來說,“蛤蚧”是較常用的中藥,始載自《開寶本草》,因其叫聲而命名。其實“蛤蚧”就是我們俗稱的大壁虎,能補肺腎、止喘嗽,有滋補、強壯作用。中藥方里的動物還有不少,比如水曱甴、水蛭、土鱉蟲、刺蝟皮等等,品種多樣。


深入探究:那些“玩命”吃“野味”的人,到底是怎麼想的?


除了中醫藥典籍提到的各類動物及器官,民間對動物食補功效的迷信傳播,絕對充滿了自嗨的想象力。就拿老少爺們最熱衷的“壯陽”來說,從中藥鋪裡的虎鞭,到燒烤攤上的羊腰,心懷“吃啥補啥”的樸素真理,國人舉一反三的實踐能力得以極大釋放。說到這,我們似乎體悟到了吃“野”味的深層次理論來源,不過細想想,這是多麼荒謬可笑的偽科學食補論!

在充分肯定中醫藥臨床價值之外,中藥養生品成為魚龍混雜的偽科學重災區。馬菠蘿提醒大家,需要重新認知那些多年來一直被誤傳的知名動物養生品。名貴的魚翅,即鯊魚的鰭,形似粉絲,既沒有營養,也沒有什麼味道,其最主要的營養成分就是“不完全蛋白質”。人體對這類蛋白質的吸收利用率比較低,簡單來說,其營養價值還比不上雞蛋、牛奶和瘦肉。

冬蟲夏草被大眾認為含有兩種重要的抗癌物質:蟲草素和噴司他丁。但是最新的研究證明,冬蟲夏草中並不存在這兩種抗癌物質,也不能合成這兩種物質。被以訛傳訛,故意誇大功效價值的動物養生品還有很多,勸您及早認清,別再花冤枉錢交智商稅啦!


深入探究:那些“玩命”吃“野味”的人,到底是怎麼想的?


越“野”越貴,真是因為物以稀為貴?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為我們普及了“供求關係”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重要價值和意義。落在老百姓的吃喝方面,“供求關係”理論同樣體現出巨大的作用力。什麼樣的食材更難獲取,更稀少,自然就更“貴”。在而今一切向“錢”看的年代,價格越貴,也就意味著食客更有錢有身價。

當年風光一時的鮑魚、海參、魚翅系列,是八九十年代廣東沿海經濟發達地位的最佳體現。而今,澳洲的牛肉,冰島的大蝦等國際食材逐漸成為食客身價的體現。咱們不是崇洋媚外,來自五大洲四大洋的當地知名美食,除了價格昂貴之外,其品質與口味確實值得稱道。可說起最近讓人鬧心的這些“野”味,雖說也是物以稀為貴,可是論口味,平淡無奇,說功效,全是病毒,吃它圖個啥呢?


深入探究:那些“玩命”吃“野味”的人,到底是怎麼想的?


就拿這次當紅的蝙蝠來說,科學家稱其為移動的“病毒庫”。現在已知在蝙蝠體內有超過140種病毒,其中60種可以傳播到人的身體上,並且蝙蝠體內還有部分未知的病毒。像大家已知的SARS病毒、狂犬病毒、埃博拉病毒,均可存在於蝙蝠體內。地球上現有的數千種哺乳動物,蝙蝠是唯一具有飛翔能力的哺乳動物,也是一種非常古老的哺乳動物。蝙蝠在地球上發展進化了五百多萬年,為了不斷繁衍與適應環境,它們生出可怕的相貌,晝伏夜出,一身病毒,卻依然沒躲過我們這張吃四方的大嘴!

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洞裡爬的,只要是沒吃過的,能弄熟的,都被列到了“野”味菜單裡,且越稀罕越昂貴。說到底,只要能達到“顯身價,找刺激,搏出位”的目的,總會有投其所好的商人捧上菜單,越稀奇古怪,價格自然就水漲船高。至於好吃不好吃,有無營養價值,這都不是他們最關心的。話說回來,這也側面說明咱們國家確認富強了,有些老百姓確實富裕了,袁隆平老人家確實把這幫人喂的太飽啦!


深入探究:那些“玩命”吃“野味”的人,到底是怎麼想的?


我就好吃這一口,你管不著!

嘴是自己的,想吃啥就吃啥,似乎別人確實管不著。可是,人是社會性的動物,存在於社會關係中的“人”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您要是獨居在深山老林,與世隔絕,我們確實不該管您吃啥喝啥。但是,只要您住在人類聚居的地方,不論是城市裡的居民,還是鄉鎮裡的村民,不當的瞎吃瞎喝就會造成公共疫情的出現,害人又害己。

當初2003年的Sars病毒,不就是幾個嘴饞的廣東人吃了果子狸,禍害了多少人大家記憶猶新;而今2020年的新冠狀病毒,同樣是幾個貪戀蝙蝠野味的武漢人,十四億國人再次面臨疫情威脅。每天新增的死亡人數,每個悲痛欲絕的家庭,都是你們這些饞嘴的傢伙造的孽!


深入探究:那些“玩命”吃“野味”的人,到底是怎麼想的?


幾隻蝙蝠,不管吃出個什麼花樣,那才能花幾個錢。可這次新冠狀病毒帶給中國經濟的打擊,造成的GDP損失,何止千億。隨便舉幾個行業的數據為例,2019年大年初一的電影票房是14.58億元,而今年2020年1月25日大年初一,全國電影票房僅181萬元。2019年春節假期,全國旅遊接待總人數4.15億人次,同比增長7.6%,實現旅遊收入5139億元。今年2020年的春節旅遊檔期,為了防控疫情,絕大多數景點關閉,新春活動取消,可謂損失慘重。

請問那些貪吃“野”味的傢伙,你對得起自己的家人嗎?對得起自己的同胞嗎?對得起自己的祖國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