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人的私家书房,比先锋书店更有南京味,你在这里读过书吗?

行摄逆旅,谢谢你看我写景的第14天。

二楼南书房

是谁家的二楼?又是谁的南书房?

南京人的私家书房,比先锋书店更有南京味,你在这里读过书吗?

“消失在街头巷尾的书店”

旅居南京多年,每次转身离家就像背着故乡的壳缓缓爬行。

记忆中,小巷里书店的幡旗迎风招展,旗下总有匆匆走过的路人,和三两个远处跑来的小孩。他们脸上洋溢着团团的笑,直钻进书店的帘子里,小巷又归于寂静。

南京人的私家书房,比先锋书店更有南京味,你在这里读过书吗?

破门槛,老帘子,旧书柜,纸张的霉味,只要想起那个门板书店,就立马映射到眼前。你想忘也忘不了。

悄然坐在南京的角落里,看它车水马龙,万家烟火萤萤;昨日满身斑驳的老楼消失的地方,又冒出了新楼;商场里所谓书店富丽堂皇,大卖流行书。不经黯然迷惘,那个少时失落的书店现在又流浪到哪里了?

南京人的私家书房,比先锋书店更有南京味,你在这里读过书吗?

“不灭的理想 不关灯的书房”

2014年,南京秣陵路上,一幢民国抗日将领的宅院,一扇二楼的小玻璃窗,一个名叫陈烨的南京小伙,轻轻按下老式开关,一盏永不熄灭的昏黄灯影在巷子里亮起。

南京人的私家书房,比先锋书店更有南京味,你在这里读过书吗?

二楼南书房,一个宛如稚子蹒跚般可爱的小书房闯进南京人的生活里,它就像清晨秦淮河上的水汽,暗夜拉长的灯影,平静地融化在南京人的日常起居里。

南京人的私家书房,比先锋书店更有南京味,你在这里读过书吗?

二楼南书房是南京第一家24h营业的书店,但它却没有任何盈利来源,纯粹的公益性书店,除了多数的藏书来自陈烨,其他的资金和用品均来自书友的众筹。在这里借书也很方便,缴纳押金成为会员后,店内的书籍就可借回家。

南京人的私家书房,比先锋书店更有南京味,你在这里读过书吗?

“凡是伟大,必然甘于平凡”

从张府园地铁出来,沿着萧索的街头,一边寻找,一边行走。

早年的建筑风格让南京的街头随手一拍就是ins风美照。学校的红墙旁,银杏树黄叶飒飒,只要姿势找的好,也能拍出网红级的打卡照。

南京人的私家书房,比先锋书店更有南京味,你在这里读过书吗?

在这样充满美感的街头行走,你很难想象,二楼南书房会在一个破旧的民房间。灰不愣登的矮墙,崎岖不平的路面,矮小拥挤的民居,让每一个前来探店的人心里嘀咕不已:二楼南书房真的在这里吗?

南京人的私家书房,比先锋书店更有南京味,你在这里读过书吗?

小区两进的大门内外挂着李清照的诗句,原来,他们也曾在这片区域居住。

顺着抹灰的水泥墙走到院门口,仿制的民国路灯,早已褪色的木质门牌,剥落漆皮的院门,院内湿雨打下一片残花落叶,花架上的盆栽凋零枯萎。

南京人的私家书房,比先锋书店更有南京味,你在这里读过书吗?

南京人的私家书房,比先锋书店更有南京味,你在这里读过书吗?

原来的衰败不堪诗社也焕然一新变做管理处。

南京人的私家书房,比先锋书店更有南京味,你在这里读过书吗?

“所有消逝的色彩 又在记忆里传承”

顺着水泥台阶直上二楼,一扇木门上贴着民国海报,[今日营业]。缓缓拉开那扇木门,屋内熏暖的热气融化了一身冬寒。

南京人的私家书房,比先锋书店更有南京味,你在这里读过书吗?

灰砖垒叠的前台贴有篆刻的书店logo,两位店员坐在高宽的前台后安静读书。靠窗的柜台上堆满了各种书籍,但它却没有让人感觉乱糟糟,相反,那种书香意气更浓烈了。

南京人的私家书房,比先锋书店更有南京味,你在这里读过书吗?

从右手边的过道走,推开了乌漆木门。彷佛时光大门重启,书香味从门缝中弥漫出来。

南京人的私家书房,比先锋书店更有南京味,你在这里读过书吗?

门后是一面到顶的书柜,摆满了各类文艺书籍。

这些书以出版社为索引分门别类放好。左手边临窗放了一张老木桌,作为书桌。正前方的窗户下摆放了一个邮局筒,一张椅子,昨夜倒班的店员正酣然入睡。带着些许心疼的轻声慢步,在木地板身上却丝毫不显。

南京人的私家书房,比先锋书店更有南京味,你在这里读过书吗?

南京人的私家书房,比先锋书店更有南京味,你在这里读过书吗?

南京人的私家书房,比先锋书店更有南京味,你在这里读过书吗?

或许是来的时间不巧,正值雨后,天气湿冷。书房里除了东倒西歪补眠的店员就只剩空调[呼呼]运转的声音。

南京人的私家书房,比先锋书店更有南京味,你在这里读过书吗?

穿过一道小门,就进入了另一间稍微大点的房间,朝南开了两处窗子,窗下均摆了民国风的沙发,桌摆件和落地灯。一处空墙上还挂上了民国大师的人物油画。

南京人的私家书房,比先锋书店更有南京味,你在这里读过书吗?

屋内的人都在睡觉,窗外的空调外机呼呼作响,只有我徘徊在三间房里。就像当年阴雨连绵时,在家闲居的民国人一样。

“书店永远不会在人类舞台上谢幕”

在这里,我想大概是读不下去理工科的书籍的,甚至敲代码你都能感觉到格格不入,除非你能敲出读诗般的节奏。在这里,适合读一读南京的春夏秋冬,适合读一读张爱玲,张恨水的小说。从中窥探出那么一丝丝缠绵悱恻的民国风情,让久压在书扉中的气息在这一刻复活。

南京人的私家书房,比先锋书店更有南京味,你在这里读过书吗?

听说书店的创始人依然在其他地区的老旧建筑中开设了分店,让同样满是沧桑的屋檐隐匿书本的光芒,于岁月中安置心灵的归属。

南京人的私家书房,比先锋书店更有南京味,你在这里读过书吗?

在当今浮躁繁华的社会,知识付费的潮水刚刚褪去,付费自习室又悄然来临。人们对知识的渴望,对提升自我的渴望,驱动我们越来越需要二楼南书房的存在。

南京人的私家书房,比先锋书店更有南京味,你在这里读过书吗?

我们希望偌大的城市能够有一张安心读书的桌椅,有一间寂静无声的书房。

而二楼南书房,你会开到我家的楼上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