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学.第117篇》阳货(五)

《悟学.第117篇》阳货(五)

悟学.十八子20200304子

论语. 阳货第十七.新解读(五)

17•11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译文】孔子说:"礼呀礼呀,难道只是说玉帛吗?乐呀乐呀,难道只是说钟鼓吗?"

毛子水译:「孔子说:"礼的意义,难道只在玉帛上吗?乐的意义,难道只在钟鼓上吗!" 」

【集解】郑曰:「玉,圭璋之属。帛,束帛之属。言礼非但崇此玉帛而已,所贵者,乃贵其安上治民。」

马曰:「乐之所贵者,移风易俗,非谓锺鼓而已。」

【唐以前古注】皇疏引王弼曰:「礼以敬为主,玉帛者敬之用饰也。乐主于和,钟鼓者乐之器也。于时所谓礼乐者,厚贽币而所简于敬,盛钟鼓而不合雅颂,故正言其义也。」

又引缪播曰:「玉帛礼之用,非礼之本;钟鼓者乐之器,非乐之主。假玉帛以达礼,礼达则玉帛可忘;借钟鼓以显乐,乐显则钟鼓可遗。以礼假玉帛于求礼,非深乎礼者也;以乐托钟鼓于求乐,非通乎乐者也。苟能礼正,则无持于玉帛,而上安民治矣;苟能畅和,则无借于钟鼓,而移风易俗也。」

《论语别裁》:「孔子动辄教人学礼乐,这个礼并不是普通的礼貌,所以我们强调说它就是文化的精神、文化的哲学。孔子这里说,礼,并不只是送火腿,这是情礼的一点表达而已,主要在文化的精神,乐也并不只是唱歌跳舞,是把人的精神,升华到永远乐观的境界。」

17•12 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 yú)之盗也与?"

【译文】孔子说:"外表严厉而内心懦弱,用老百姓的话说,这种人就像是挖洞穿墙的小偷吧?"

【集解】孔曰:「荏,柔也。为外自矜厉而内柔佞。为人如此,犹小人之有盗心。穿,穿壁。窬,窬墙。」

【唐以前古注】皇疏:「言其譬如小人为偷盗之时也。小人为盗,或穿人屋壁,或踰人垣墙,当此之时,

外形恒欲进为取物,而心恒畏人,常怀退走之路,是形进心退,内外相乖,如色外矜正而心内柔佞者也。」

17•13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译文】孔子说:"貌似忠厚、取悦众人的老好人,是道德的败坏者。"

【集解】周曰:「所至之乡,辄原其人情,而为意以待之,是贼乱德也。」一曰:「乡,向也,古字同。谓人不能刚毅,而见人辄原其趣向,容媚而合之,言此所以贼德。」

【集注】「乡原,乡人之愿者也。盖其同流合污以媚于世,故在乡人之中,独以愿称。夫子以其似德非德,而反乱乎德,故以为德之贼而深恶之。详见孟子末篇。」

《孟子·尽心下》节选:「……万章问曰:"孔子在陈,曰:'盍归乎来? 吾党之士狂简,进取不忘其初。'孔子在陈,何思鲁之狂士?"

孟子曰:"孔子'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狷乎! 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孔子岂不欲中道哉? 不可必得,故思其次也。"

"敢问何如斯可谓狂矣?"

曰:"如琴张、曾皙、牧皮者,孔子之所谓狂矣。"

"何以谓之狂也?"

曰:"其志嘐嘐然④,曰:'古之人! 古之人!'夷考其行,而不掩焉者也。狂者又不可得,欲得不屑不絮之士而与之,是狷也,是又其次也。孔子曰:'过我门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其惟乡原乎! 乡原,德之贼也。'"

曰:"何如斯可谓之乡原矣?"

曰:"'何以是嘐嘐也? 言不顾行,行不顾言,则曰,古之人,古之人。行何为踽踽凉凉? 生斯世也,为斯世也,善斯可矣。'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原也。"

万章曰:"一乡皆称原人焉,无所往而不为原人,孔子以为德之贼,何哉?"

曰:"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孔子曰:'恶似而非者:恶莠,恐其乱苗也;恶佞,恐其乱义也;恶利口,恐其乱信也;恶郑声,恐其乱乐也;恶紫,恐其乱朱也;恶乡原,恐其乱德也。'君子反经而已矣。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矣。" 」

【译文】万章说:"一乡的人都说他是老好人,他也到处都表现得像个老好人,孔子却认为他是偷道德的贼,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是啊,这种人,你要说他有什么不对,又举不出例证来;你要指责他却又好像无可指责。他只是同流合污,为人好像忠诚老实,行为好像清正廉洁,大家都很喜欢他,他自己也以为很不错,但实际上,他的所作所为却并不合于尧舜之道,所以说他是'偷道德的贼'。

孔子说:'厌恶那些似是而非的东西:厌恶杂草,怕的是它搞乱禾苗;厌恶花言巧语,怕的是它搞乱正义;厌恶夸夸其谈,怕的是它搞乱信实;厌恶郑国的乐曲,怕的是它搞乱雅乐;厌恶紫色,怕的是它搞乱正宗的红色;厌恶好好先生, 怕的是他搞乱道德。'君子的所作所为不过是为了让一切回到正道罢了。回到正道,老百姓就会振作起来;老百姓振作起来,也就没有邪恶了。"

李泽厚记:「"乡原",即好好先生也。唯唯否否,含含糊糊;左右既逢源,摇摆又不倒;名誉归,人缘好;大家都喜欢,自己也"完满"。」

《论语别裁》:「我们中国人经常骂人乡原,什么是乡原?乡就是乡党,在古代是普通社会的通称。这个原字,也与愿字通用。原人就是老好人,看起来样样好,像中药里的甘草,每个方子都用得着他,可是对于一件事情,问他有什么意见时,他都说,蛮有道理;又碰到另一方的反对意见,也说不错。反正不着边际,模棱两可,两面讨好。现在的说法是所谓"汤圆作风"或"太极拳作风",而他本身没有毛病,没有缺点,也很规矩,可是真正要他在是非善恶之间下一个定论时,他却没有定论,表面上又很有道德的样子。这一类人儒家最反对,名之为乡原,就是乡党中的原人。孔子说这一类人是"德之贼也",表面上看起来很有道德,但他这种道德是害人的,不明是非,好歹之间不作定论,看起来他很有修养,不得罪人,可是却害了别人。总要有一个中心思想,明是非,如此才是真正的道德。」

17•14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译文】孔子说:"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

【集解】周曰:「闻之于道路,则传而说之。」

《论语讲要》:「道,听到了,就在路上传说,此为有德的人所不取。孔子教育,重要的是道,道须在闻后认真地学习,如果只是耳闻口说,便是无道可言。又以教人而论,必须温故而知新,这才能作人师,如果闻道之后,不加以温习,就说给他人,那不是教人,而是害人。」

《论语别裁》:「道听涂(途)说这句话,就是告诫我们,不管读书做学问,或者道德修养、作人处世,都要深入求证,不能胡乱相信传闻。」

有感:"谣言止于智者!"

17•15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译文】孔子说:"能与鄙夫一起事奉君主吗?他在没有得到时,总担心得不到。已经得到了,又怕失去它。倘若他担心失去,什么事都会干得出来。"

【集解】何曰:「患得之者,患不能得之也,楚俗言也。」郑曰:「无所不至者,言邪媚无所不为也。」

【集注】胡氏曰:「许昌靳裁之有言曰:『士之品大概有三: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富贵而已者,则亦无所不至矣。志于富贵,即孔子所谓鄙夫也。

评析:这种患得患失的鄙夫,纯为贪图个人名利,未得时,想尽方法,一定要得到,既得,又想尽方法保持不失,这种人可以为国家、企业办事吗?从政者、企业管理者当以此为戒。

17•16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

【译文】孔子说:"古时候民众有三种毛病,现在恐怕连这些毛病都没有了(更差了)。古时候的狂放纵言行(不拘小节),现在的狂放荡无礼(无法无天);古时候的矜持方正峭厉,现在的矜持蛮横胡闹(盛气骄横、愤世嫉俗);古时候的愚昧正直,现在的愚昧却是欺诈啊!"

【集解】包曰:「言古者民疾与今时异。肆,极意敢言。」孔曰:「荡,无所据。恶理多怒。」马曰:「廉,有廉隅。」

【唐以前古注】皇疏:「古谓淳时也,疾谓病也,其事有三条,在下文也。今谓浇时也,亡无也,言今之浇民无复三疾之事也。」

「一也,古之狂者恒肆意,所为好在抵触,以此为疾者也。荡无所据也,荡犹动也,今之狂不复肆直,而皆用意浇竞流动也,复无得据杖也。

二也,矜庄也,廉隅也,古人自矜庄者,好大有廉隅,以此为疾也,李充曰:"矜厉其行向廉洁也。"今世之人自矜庄者,不能廉隅,而因之为忿戻怒物也,李充曰:"矜善上人,物所以不与,则反之者至矣,故怒以戻与忿激也。"

三也,古之愚者不用其智,不知俯仰,病在直情径行,故云直也。今之世愚,不识可否,唯欲欺诈自利者也。」

又引江熙曰:「今之民无古者之疾,而疾过之也。」

【集注】「气失其平则为疾,故气之偏者亦谓之疾。昔所谓疾,今亦无之,伤俗之益衰也。狂者,志愿太高。肆,谓不拘小节。荡则踰大闲矣。矜者,持守太严。廉,谓棱角陗厉。忿戾则至于争矣。愚者,暗昧不明。直,谓径行自遂。诈则挟私妄作矣。范氏曰:"末世滋伪。岂惟贤者不如古哉?民性之蔽,亦与古人异矣。"」

《论语别裁》:「……事实上我们知道,这三点等于是观察人的六个大原则。我们读到这种地方,要特别注意,这是对于一个人的看法。很多人都讲究看相,这就是"相法",不过这个"相法"不是看五官和掌纹,而是看神态,看他的作人做事,就看出来了。当领导别人,或与人交往的时候,部下同事狂一点没关系,有时还蛮欣赏其狂,就怕不够狂,有本事不妨狂一点。如果是狂而荡,就问题严重了,狂到不守信诺,乃至把公家的钞票用光了,对什么事情都乱来,就要不得。有才的人多半狂,爱才就要懂得欣赏其狂,不要希望别人和自己一样,自己不喜欢的,不必要求别人也这样做,但是要提防他,不可失诸荡,这个狂就是人才。

自我傲慢,有个性就是矜。自矜值得欣赏,一个人没有个性、不傲慢,就是没有味道。每个人都有他独立的个性,但有适当限度。假使傲慢而变成愤戾之气,到处怨恨,没有一个人、一件事使他满意,即使他单独自处,也会跟自己过不去的,那就过于愤戾,这很不好。愚、老实没有关系,可不要故玩老实,伪装老实,所谓"貌似忠厚,心存奸诈。"那就大成问题了。这狂、矜、愚三条,有相对的六点,外在是观察别人,内在是反观自己修养的准则,都要注意的。」

《悟学》的宗旨:通过领悟、参悟、感悟上下五千年的国学经典,取其精华,结合当下社会实践,学以致用。让国学中深邃的哲理及丰富的人生成功与失败经验总结,指引我们现实的工作、生活。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本账号,看《悟学》系列之第118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