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学.第五十九篇》述而(一)

《悟学.第五十九篇》述而(一)

悟学.十八子20200204丑

论语. 述而第七.新解读(一)

7•1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译文】 孔子说:"继承传统而不创立新义,信奉并喜好古时候的准则,私下自比于老彭。"

【集解】包曰:『"老彭,殷贤大夫,好述古事。我若老彭,但述之耳。"』

【唐以前古注】郑玄曰:『老,老聃。彭,彭祖。(释文引)比于此二人者,谦。』 皇疏曰:『述者,传于旧章也。作者,新制作礼乐也。孔子自言,我但传述旧章,而不新制礼乐也。夫得制礼乐者,必须徳位兼并,徳为圣人,尊为天子者也。所以然者,制作礼乐,必使天下行之,若有徳无位,既非天下之主,而天下不畏,则礼乐不行;若有位无徳,虽为天下之主,而天下不服,则礼乐不行,故必须并兼者也。孔子是有徳无位,故述而不作也。窃,犹盗也。老彭,彭祖也。年八百岁,故曰老彭也。老彭亦有徳无位,但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孔子欲自比之而谦不敢灼然,故曰窃比也。』

【集注】述,传旧而已。作,则创始也。故作非圣人不能,而述则贤者可及。窃比,尊之之辞。我,亲之之辞。老彭,商贤大夫,见大戴礼,盖信古而传述者也。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皆传先王之旧,而未尝有所作也,故其自言如此。盖不惟不敢当作者之圣,而亦不敢显然自附于古之贤人;盖其德愈盛而心愈下,不自知其辞之谦也。然当是时,作者略备,夫子盖集群圣之大成而折衷之。其事虽述,而功则倍于作矣,此又不可不知也。

南怀瑾《论语别裁》:我们研究孔子思想,知道孔子自己很谦虚,他说我述而不作。什么叫述?就是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保留传统的文化,就所知道的,把他继续起来,流传下来,好比现在说的,散播种籽,没自己的创作,不加意见。孔子的删诗书、定礼乐、系易辞、著春秋等六经文化的整理,只是承续前人,并没有加以创作。但是他有个态度,信而好古,不是迷信,是真信,加以考证过的真信。

李泽厚:"老彭"是什么人?众说纷纭,没有结论,有人说是老子。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述而不作"四个字。孔子梦周公,重礼制,信而好古,的确是古代氏族传统的顽强的承传人和护卫者,孔子对此是非常自觉的。但任何"述"中都有"作",孔子以"仁"解"礼",便是"作"。实际上孔子是"述而又作"。"述"者"礼"也;"作"者"仁"也。"作"是为了"述",结果却超出了"述"。

7•2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 孔子说:"默默存思所见所闻,认真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而不倦怠,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多少?"

另一种释义:孔子说:"静默(体会)而记住了它,学习而不会满足,教诲人而不倦怠,这对于我有什么难的呢?"

南怀瑾《论语别裁》:"默而识之",学问要靠知识来的。作学问要宁静,不可心存外务,更不可力求表现,要默然领会在心,这是最要紧的。

"学而不厌",他自己说作学问的志趣永远不厌倦。

"何有于我哉?"翻成白话,便是说,我没有什么学问,只不过到处留意,默默地学习中,我把它强记下来;求学问不厌倦;教人也不厌倦;但是除了这三点以外,我什么都不懂,什么都没有。就是这个意思。可是这三点都是真学问,我们大家都很难做到,所以我认为这篇是第一篇《学而》的引申注解。

7•3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译文】孔子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知晓了义理不能转变观念,不好的地方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

【集注】尹氏曰:「德必修而后成,学必讲而后明,见善能徙,改过不吝,此四者日新之要也。苟未能之,圣人犹忧,况学者乎?」

7•4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译文】孔子闲居时,仪态舒缓,神色和悦。

【集注】燕居,闲暇无事之时。杨氏曰:「申申,其容舒也。夭夭,其色愉也。」

7•,5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译文】 孔子说:"我衰老得很厉害了,我好久没有梦见周公了。"

周公:百度百科:[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周公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奠基人。周公一生的功绩被《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周公摄政七年,提出了各方面的带根本性典章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长子继承法和井田制。周公七年归政成王,正式确立了周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这些制度的最大特色是以宗法血缘为纽带,把家族和国家融合在一起,把政治和伦理融合在一起,这一制度的形成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周族八百年的统治奠定了基础。

周公的成就从流传下来的历史文献来看,主要为军事上,周公在周王朝立足未稳的情况下,二次克殷,统一东方,建立以成周为中心的军事中心;政治上确立了以宗法制度为核心的嫡长制以及分封制;文化上制礼作乐集周礼之大成。

《尚书大传·康浩》称:"周公居摄三年,制礼作乐。周公将作礼乐,优游之三年不能作,君子耻其言而不见从,耻其行而不见随。将大作,恐天下莫物品知也;将小作,恐不能扬父祖功业德泽。然后营洛,以观天下之心,于是四方诸侯率其群党,各攻位于其庭。周公曰:'示之以力役且犹至,况导之以礼乐乎?',然后敢作礼乐。"制礼作乐,是周公一生最主要的功绩之一。

汉初大思想家贾谊评价周公曰:"文王有大德而功未就,武王有大功而治未成,周公集大德大功大治于一身。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

7•6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译文】孔子说:"立志于道,据守于德,依傍于仁,优游于六艺。"

李泽厚译:孔子说:"志向于道,根据于德,依靠于仁,娴熟地掌握技艺。"

南怀瑾《论语别裁》:假如有人问,孔子的学术思想真正要讲的是什么?可以大胆地引用这四句话作答,这就是他的中心。也可以说是孔子教育的真正的目的,立己立人,都是这四点。

"志于道",可以解释为形而上道,就是立志要高远,要希望达到的境界。这个"道"就包括了天道与人道,形而上、形而下的都有。

"据于德"是为人处世的行为,古人解说德就是得,有成果即是德,所以很明显的,孔子告诉我们,思想是志于道,行为是依据德行。

"依于仁",仁有体有用。仁的体是内心的修养,所谓性命之学、心性之学,这是内在的。表现于外用的则是爱人爱物,譬如墨子思想的兼爱,西方文化的博爱。"依于仁",是依傍于仁,也就是说道与德如何发挥,在于对人对物有没有爱心。有了这个爱心,爱人、爱物、爱社会、爱国家、爱世界,扩而充之爱全天下这是仁的发挥。 。

"游于艺"的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如无高远思想就未免太俗气,太现实的人生只有令自己厌烦。没有相当的德行为根据,人生是无根的,最后不能成熟。如果没有仁的内在修养,在心理上就没得安顿的地方。没有"游于艺",知识学问不渊博,人生就枯燥了。所以这四点统统要,后人对这四个重点都有所偏重,其实讲孔子思想,要从这里均衡发展。

7•7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译文】孔子说:"只要自愿给予束脩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

【集解】孔曰:"言人能奉礼,自行束修以上,则皆教诲之。"

【唐以前古注】郑玄曰:「束修,谓年十五以上也。」皇疏:此明孔子教化有感必应者也。束修,十束脯也。古者相见必执物为贽,贽至也,表己来至也。上则人君用玉,中则卿羔,大夫雁,士雉,下则庶人执鹜,工商执鸡,其中或束修壶酒一犬,悉不得无也。束修,最是贽之至轻者也。孔子言:人若能自施贽行束修以上来见谒者,则我未尝不教诲之。故江熙云:"见其翘然向善思益也。古以贽见,修脯也。孔注虽不云修是脯,而意亦不得离脯也。"

7•8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 孔子说:"不冥思苦想不启发,不郁积难言不开导,举一个方面不能进而理解其他方面就不再讲解。"

【集解】郑曰:"孔子与人言,必待其人心愤愤,口悱悱,乃后启发为说之,如此则识思之深也。说则举一隅以语之,其人不思其类,则不复重教之。"

【集注】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物之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反者,还以相证之义。复,再告也。上章已言圣人诲人不倦之意,因幷记此,欲学者勉于用力,以为受教之地也。

南怀瑾《论语别裁》:这里是说教育方法的原则。所谓"愤",就是激愤的心情。对于不知道的事,非知道不可,也是激愤心理的一种。如有一件事,对学生说,你不行,而他听了这句话,就非行不可,这是刺激他,把他激愤起来。"启"就是发,在启发之前,先使他发愤,然后再进一步启发他。

第二就是引起他的怀疑,"悱"就是内心有怀疑、不同意。譬如说古人这样讲,就告诉他这值得考虑。孔子所谓"当仁不让于师",韩昌黎所谓"师不必贤于弟子",老师不一定完全是对的,不是光靠服从接受便行,如果呆板的接受,学问会越来越差的。多怀疑就自然会去研究,"发"就是研究。"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而且要多方面看。一桌四角,讲了一角,其余三角都会了解,那么他可以回来,"复也"就是回来。回到哪里?回到思想智慧的本位,就是回到自己智慧的本有境界。所以在教育方面,一定要激发他愤、悱的求知欲。我们看儿童的教育,有的孩子,对什么事情都不服气,而做家长的,总是希望孩子服气,尤其老一辈的人,往往把自己的经验看得非常重要,希望孩子接受。实际上要使孩子服气,接受上一代的经验,在教育方法上,必先使他能愤、能悱才行。

有感:《雍也》第21章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本章孔子继续谈教育方法,提出了“启发式”教学思想: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当下盛行的“填鸭式”,“应试式”教育,是否符合教学的应有规律?值得我们深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会愤、才会悱。“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才有启、才有导、才能得。

《悟学》的宗旨:通过领悟、参悟、感悟上下五千年的国学经典,取其精华,结合当下社会实践,学以致用。让国学中深邃的哲理及丰富的人生成功与失败经验总结,指引我们现实的工作、生活。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本账号,看《悟学》系列之第六十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