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積食了,不想吃藥,中醫有辦法

小兒積食是因小兒餵養不當,內傷乳食,停積於腸胃,脾運失司所引起的一種小兒常見的脾胃病證。主要表現為腹部脹滿、大便乾燥或酸臭、矢氣臭穢、噯氣酸腐、肚腹脹熱,手心腳心發熱。小兒各年齡組皆可發病,但以嬰幼兒為多見。常在感冒、洩瀉和疳症中合併出現。脾胃虛弱,先天不足以及人工餵養的嬰幼兒更容易反覆發病。少數患兒食積日久,遷延失治,脾胃功能嚴重受損,導致小兒營養和生長髮育障礙,形體日漸羸瘦,可轉化成疳,故前人有“積為疳之母,無積不成疳”之說。疳症也就是現在的蛋白質營養不良症,嚴重的影響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對此我們除去藥物治療,也可以進行穴位和推拿按摩幫助孩子有效緩解症狀。

小兒推拿的手法應以輕柔為主,不要一味的追求效果,用太重的手法,會讓孩子感到疼痛或害怕,一開始要讓孩子能適應推拿的手法和按摩。

推拿頻率

基礎保健:可每天推拿一次

系統調理:每週一至二次

疾病狀態:每天2-3次都可以

1、清胃經(約100~300次)

位置:大拇指橈側面,腕橫紋到指尖,脾和胃連起來清。向外清。

作用:清胃熱、瀉胃火、導積滯、降逆止嘔。

小兒積食了,不想吃藥,中醫有辦法

2 、 清大腸經(100~500次)

位置:位於食指橈側面,食指間至虎口成一條直線。(從虎口到指尖向外為清)

手法:用一隻手托住孩子的手掌,暴露橈側緣,然後用另一隻手的拇指螺紋面從孩子手掌虎口推向食指指尖。

作用:清利腸腑、除溼熱、導積滯

小兒積食了,不想吃藥,中醫有辦法

3、揉板門(100~500次)

位置:位於手掌大魚際中部

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化滯

小兒積食了,不想吃藥,中醫有辦法


4、順運內八卦(100~300次)

位置:內八卦位於手掌面,以掌心為圓心,從圓心之中指橫紋內2/3和外1/3交界點為半徑,作畫圈狀。

作用:寬胸利膈、理氣化痰、行滯消食。

小兒積食了,不想吃藥,中醫有辦法


小兒在推拿操作時需要注意的是:1.一定要使用推拿介質(能發揮推拿和藥物的綜合治療作用,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也能滑潤、保護皮膚,使手法更加靈活自如。)一般的介質選擇根據實際病理來定。2.由於孩子皮膚嬌嫩、細膩,所以在為孩子推拿時要注意手法,強調輕柔、滲透,要求輕快柔和,平穩著實。3.推拿時要注意孩子體質,看是否適合推拿(如皮膚燙傷、燒傷,心臟病,骨折等都不適合進行推拿)。總之一句話,給孩子推拿時手法一定要輕快柔和,並讓孩子能愉快的接受為準!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