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過這3種經歷的孩子,會形成心理創傷,長大後自卑、軟弱


有過這3種經歷的孩子,會形成心理創傷,長大後自卑、軟弱

小時候的經歷也許你已經不能歷歷在目,但是它並不見得就憑空消失,它只是進入了你的潛意識,成為了“操控”你的另一種隱形力量,讓你有某種特定的情緒,有某種特定的選擇傾向而已。

比如,有過下面這3種經歷的人,就會形成心理創傷,長大後自卑、軟弱:

1、被父母有意無意的“拋棄”的經歷

從現實層面來說,絕大多數情況下,父母是不會有“拋棄”孩子這一說的,本文是一種心理學的表述,是指父母在物理空間上離開孩子之後對孩子造成的心理感受。

比如,父母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把孩子交給親戚撫養,交給家裡的老人撫養,過一段時間又把孩子從親戚或者老人那裡接回來自己撫養,從而使得孩子不斷地體驗到分離和被拋棄。

我的一個來訪者,是一個大四的女生,她性格內向、敏感,極度沒有安全感,來到我的諮詢室,也是在她男朋友的極力推薦下才來的。

因為她和她男朋友的關係有很大的問題,她明明很喜歡他,但是動不動就會和他說分手,等到對方真的想分手了,她又苦苦哀求。

其實她的這種行為也不難理解,為了更好的說明這一點,我想大家可以想象一個場景:一個媽媽對一個孩子說,再哭,再哭我就不要你了,我就走了,你一個人去哭吧。

再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這是父母經常使用的威脅孩子的一種慣用語,給孩子傳遞的正是這種被拋棄感。那什麼樣的人更懂這種感覺呢?當然是小時候體驗過這種感覺的人,於是毫無疑問的她就會把這種方式拿出來,在自己的關係裡使用。

但是當她真正使用了之後,才發現自己最怕被拋棄,因為那喚醒了她幼年時的痛苦記憶,於是又苦苦哀求,不要對方離開。

有過這3種經歷的孩子,會形成心理創傷,長大後自卑、軟弱

2、被父母、老師或者其他人貶低、謾罵的經歷

我的一個來訪者李力(化名)一家廣告公司的設計師,他性格內向,一米八幾的個子有點駝背,為人沉默寡言。除此之外,他還有個特點就是不敢穿紅衣服,聽不得別人叫他大個子。

因為在他讀小學的時候,有個班主任老師總是叫他紅毛衣,或者大個子,而那個紅毛衣和大個子就是李力他自己。那時的李力數學不好,而那個班主任是教數學的,他之所以叫李力就是為了把他當作學習不好的典型,當眾批評,甚至當眾取笑。

李力告訴我,他永遠忘不了班主任說:“傻大個,你可以不用吃飯,節約點糧食餵豬,還可以賣錢”,他也忘不了每一次全班同學對他的嘲笑。

對李力而言那些人是多數人,他們是好學生,他們是自己的老師,也因此儘管他對他們有恨意,但是想到這些,他只能將恨意壓抑下來,於是那些恨意不能表達出來,就轉而攻擊自己,最終變成了責怪,變成了抱怨,變成了自暴自棄,變成了骨子裡的自卑和軟弱。

有過這3種經歷的孩子,會形成心理創傷,長大後自卑、軟弱

3、被忽視,不被看見的經歷

心理學家武志紅說生命的本質是被看見。植物向陽而生,對於一株植物來說,陽光就是屬於它的被看見,對於一個孩子而言,看見就是屬於他們的陽光。可以說小時候不被看見的孩子,經常被忽視的孩子,他是沒有被祝福的。

來訪者春燕(化名)是家裡的老大,家裡有五個女孩,一個弟弟,春燕就是經常不被看見的那個,她從小在外打工,供弟弟妹妹讀書,維持家用。在各種關係中,她特別能壓抑自己,也經常去迎合別人,甚至經常會去討好別人。

其實這樣做無非就是想被別人“看見”,因為看見才會感覺自己是存在的,因為她從小沒有被看見,沒有被回應,她的內心是匱乏的,缺什麼就會去主動尋求什麼,就會被什麼所牽制。春燕的性格特點,以及她的痛苦就是在尋求被看見,她的痛苦就是求之不得的結果。

所以說為要人父母的時候,請先去覺知一下自己有沒有做好這個準備,如果沒有,請記得敞開心扉,和孩子一起成長。畢竟你的今時今日的一些所作所為,是會影響孩子一生的,至少上述三種經歷,在還沒有固化下來的的時候,父母是可以改變,是可以阻止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