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三月》:電影般的畫面,蕭紅對自己愛情觀的反面詮釋

小城三月裡,春風從窗戶進來拜訪,溫柔拂面,和春風作伴而來的是陽光,我坐在地板上,沐浴在暖陽裡,一口氣讀完了這篇小說,讀後陷入了沉思。一篇短短的小說,一萬二千多個字,如散文般優美,平淡樸實的文字,講述了我和翠姨在小城的多姿多彩的生活,以及翠姨那淒涼哀婉的愛情。


《小城三月》:電影般的畫面,蕭紅對自己愛情觀的反面詮釋

蕭紅,民國四大才女之一,被譽為“20世紀三十年代的文學洛神”。深得魯迅器重,亦父亦友,魯迅曾為蕭紅成名作《生死場》作序,並運作出版,稱她為“中國最有前途的女作家之一,很可能成為丁玲的替代者”。

《小城三月》是蕭紅的絕唱,作品發表於1941年8月,蕭紅於1942年1月香港病逝,曾寫下:“半生盡遭白眼,身先死,不甘不甘”。這簡短的一句話,概括了作者命運的不濟,人生的坎坷。小說以蕭紅體獨特的散文敘事的寫法,用第一人稱,“我”一個天真,稚氣,懵懂的女中學生的口吻來講述了我和翠姨的日常生活,我們一起睡覺聊天,一起在小城裡購物,一起唱歌吹樂器,一起看花燈,通過我的觀察,知道了翠姨的心底秘密。“我有一個姨,和我的堂哥哥大概是戀愛了。”


《小城三月》:電影般的畫面,蕭紅對自己愛情觀的反面詮釋

蕭紅的作品,多少都有點她兒時的烙印,無論是《生死場》還是《小城三月》。文學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作品裡多少都有作者童年的影子,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的看法與見解。翠姨是一個不敢衝破世俗的女人,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對於暗戀的男人,不敢去表白,去追求,寧可抑鬱而死。在對待愛情方面,蕭紅卻恰恰相反,敢愛敢恨,敢於打破世俗的枷鎖。接受過“五四”新思想的蕭紅對封建包辦婚煙是強烈的反抗,離家出走北平求學,回家後,被軟禁十個月,不準出門,在那個封建時代,蕭紅的舉止成了全家的恥辱。

下面我將講述蕭紅寫這篇作品的高明之處,這篇作品就是一個很好的電影劇本,一幕幕的如放電影般出現在眼前。一出場就是北方小城三月美景,“三月的原野已經綠了,像地衣那樣綠,透出在這裡、那裡。”草兒頭頂著脹破了種粒的殼,鑽出地面,蒲公英發芽,羊咪咪的叫,烏鴉繞著林子飛,楊花滿天飛,石子打船的聲音。小說一開始就是散文式的場面描寫,這就是蕭紅的特色“蕭紅體”,緊接著敘事,電影主角翠姨登場,“翠姨生得並不是十分漂亮,但是她長得窈窕,走起路來沉靜而且漂亮。”同時用另一個配角翠姨的妹妹,來襯托翠姨的優雅。


《小城三月》:電影般的畫面,蕭紅對自己愛情觀的反面詮釋

通過細節描寫,翠姨渴望愛情,想作新時代 的女性,卻始終沒有去爭取,只是單相思我的堂哥。作者通過童真的眼,觀察翠姨的生活細節,和翠姨到街上去買絨繩鞋,沒有買到,翠姨就會聯想到是自己命不好,自己是寡婦的女兒,她自己一天不知道要背多少遍,翠姨就是這樣一個被封建思想毒害了的人,渴望有美好的愛情,卻不敢勇敢的邁出去。翠姨和表哥在房間裡,被我看到了,他們兩個心裡都慌,堂哥下棋卻總輸給了我。這是翠姨兩個獨處的鏡頭,他們兩個雙方都有好感,卻始終不敢表白。還有一個是鏡頭最後翠姨快死了,堂哥去看她,”他剛一伸出手,翠姨突然地拉住他的手,而且大聲的哭 起來了,好像一顆心也哭出來了似的。”翠姨恐婚,拒嫁,自己單相思的人來了,忍不住悲傷起來了,可惜的是堂哥卻不懂翠姨的心,在那個封建社會,翠姨是有婚約的人,堂哥也不敢冒被別人指責的風險,所以心中有情,卻不敢勇敢去愛。


《小城三月》:電影般的畫面,蕭紅對自己愛情觀的反面詮釋

作者沒有用很多的語言去描繪翠姨和堂哥的愛情,卻讓我們讀罷後掩卷沉思,為翠姨和堂哥而惋惜。這是一種很朦朧的愛情,以兒童獨特的眼光觀察,講述的愛情,所以並沒有用大人的口吻去寫成年人的愛情,這也是這編經典小說的成功之處,平淡無奇,卻意味深長。兩個戀愛的人連一句我愛你都沒說,也沒有一個擁抱,一個親吻的描述,卻能通過幾個細節的描述,講清楚了翠姨和堂哥的愛情。例如:“惟有翠姨一個人站在短籬前面,向著遠遠的哈爾濱市影痴望著。”這樣的一個背影勝過千言萬語,展現出了對堂哥的想念。喜歡一個人想他的時候也是對著他所在的方向痴望著,還有一個鏡頭,“不過哥哥講故事的時候,翠姨總比我們留心聽著。”這就是用的電影跳躍式的幾個鏡頭,意境悠長。


《小城三月》:電影般的畫面,蕭紅對自己愛情觀的反面詮釋

蕭紅的《小城三月》是對自己愛情觀的肯定,不懼世俗的流言緋語。為什麼在身患重病的情況下,蕭紅又寫出了這樣一部經曲作品,看似很平淡,只是很普通的敘事,及小城的景物描述,家庭生活的的記述。文中的字眼甚至找不到什麼描寫愛情的句子,讚美愛情的句子,卻講述了一個淒涼的愛情故事,控訴了腐朽的封建思想,導致了翠姨的悲劇。我們知道蕭紅的愛情觀正好與小說中翠姨恰好相返,蕭紅拒婚離家出走,二次懷著前任的孩子嫁人。在那個時代,在別人的眼裡看來,蕭紅的婚煙生活是最讓人指責的。學者張耀傑說:

“蕭紅有文學才華,但做人不及格。”當然這是獨家之言,這是對蕭紅婚戀觀的看法。蕭紅也曾說:“也許,每個人都是隱姓埋名的人,他們的真面目都不知道,我想,我寫的那些東西以後會不會有人看,但是我知道,我的緋聞,將會永遠留傳。”蕭紅自己也知道,她的緋聞將會永留傳,所以寫了《小城三月》通過翠姨的悲劇來告訴世人,如果蕭紅當時和翠姨那樣不敢去奮爭,也將是翠姨那樣的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