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 OKR 不是績效管理

上一篇讀書精華,我們說 OKR 是一種結構化目標管理方法,用來對齊和協同目標的。

同時說 OKR不是績效管理,與薪酬和獎金脫鉤。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先看看績效管理是什麼?

傳統的績效管理具有三種目的:對齊目標,激勵淘汰,提升員工能力水平。


我們從“對齊目標”來看,這一點是 OKR 和傳統績效管理共有的。

區別在於,傳統績效管理,目標與激勵直接掛鉤。這實際導致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這個問題就是:下屬在利益導向下,期望制定容易實現的低目標。這是和上級期望的高產出直接矛盾的,和公司發展背離的。

這個問題直接導致大公司各種低下的performance。

OKR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所以 OKR 是必須和激勵淘汰劃清界限的


事實上目標和激勵原本就應該分開的,這是公司運營決定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再來看看傳統績效管理的另外一個困境。

假設制定完績效之後,到年底發錢了,有可能出現以下兩種情況。

情況A:之前的目標定低了,大家都拿了S,但公司實際業績並沒這麼好,競爭對手比你厲害一萬倍,公司沒錢發獎金。

情況B:之前的目標定高了,我們高估了競爭對手,大家都拿的C,但公司的超大獎金池要怎麼下發?

這兩種極端化的情況,本質上指出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完全正確的契合形勢的目標制定是不存在的。就好像經濟和股市無法預測一樣。

這個事實在成長性行業(比如互聯網行業)或是激烈競爭行業是非常明顯,很多公司的業務在一年內可以發生鉅變。

所以可行的績效激勵,只有271這種排名。不管獎金池大小,我只要按照271的規則把錢發下去就完事了。

271和目標完成有關係嗎?並沒有一分錢關係。

271只是一種相對排名,至於排名的人,有可能全部完成目標,也有可能全部沒完成。


這樣子我們就看清楚,OKR 和績效管理的關係了。

公司或者團隊應該怎麼玩?OKR當作目標管理,271用來區別考評發錢和淘汰。

(PS:至於員工提升,所有的OKR過程,或者271過程,以及日常工作過程,都應該貫穿員工提升。)


FAQ:我們發現OKR僅僅對齊目標方向,但是卻並沒有對齊目標預期?這對向上管理是不利的呀。

A:我覺得這單恰恰是OKR的優勢所在。OKR是用來突破預期的

首先,我們看看,預期準確嗎?我們對目標的預期就好比預測股市,大部分時候是不準的。既然不準,對齊了也沒有用。

其次,即使你制定一個“相對合理”的預期,其實對努力的主動性是有很大的挫傷的,遠遠比不了高目標的激勵效果。

最後,我們說一下向上管理預期這件事。這事對下屬有利對老闆和公司其實是不利,所以我認為並沒有那麼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