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以後,跨境電商賣家如何開啟2020新通道?

“我們認為中國跨境電商產業或將在2020年進入全新的階段——獨立站跨境電商。”

2018年下半年,隨著海外電商平臺規則逐步嚴格,各大主流電商平臺競爭激烈,大量品牌方/大賣開始將眼光重新投向獨立站,以獲取海外電商流量紅利。而2019年,整個中國跨境電商獨立站的發展也呈現出了五大趨勢。

復工以後,跨境電商賣家如何開啟2020新通道?

趨勢一:賣家角色愈發具象

1、平臺站玩家呈現差異化

平臺大賣:隨著平臺站競爭的白熱化和政策的逐步收緊,平臺大賣紛紛開始建立獨立站。但大賣獨立站的建立並不意味著放棄平臺站,平臺站在很長的時間內依舊是這些大賣商戶最主要的收入來源。

平臺中小賣家:在競爭和政策面前抗風險能力較小,正在考慮從平臺站往獨立站方向轉型,但面臨諸如資金成本、運營能力、專業人才、數據管控等重重困難。

工廠:作為跨境電商產業鏈的最上游,工廠對市場有最為直接的洞察,即商品本身。在目前國內市場趨飽和的情況下,部分工廠從平臺站代運營服務開始轉向獨立站,這也將催生未來幾年跨境電商獨立站代運營服務這個產業。

新進市場的玩家:隨著跨境電商行業的不斷成熟,競爭愈發激烈,新進市場的玩家將面對更大的挑戰,我們認為新進玩家應具備以下特質:有較為完善的供應鏈體系;品牌+精品策略;充足的資金鍊。

“你今年打算轉型做獨立站嗎?”

獨立站在近兩年的火爆賣家們有目共睹,有不少賣家已轉戰獨立站開始打造屬於自己的資源池,而現在還有不少賣家仍在遲徊觀望,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獨立站系統?平臺和獨立站之間有哪些區別和共同點?如何規劃獨立站?

獨立站與平臺對比及優勢

相較於平臺而言,大多數轉型或兼顧做獨立站的賣家看重的是獨立站的資源積累、抗政策風險,自我成長、客戶忠誠度等方面。往往獨立站賣家可以很好的將流量、用戶、市場以及銷售等數據沉澱在自己的資源池內,而在第三方平臺很難拿到這些數據。其次很多賣家轉型做獨立站是受平臺政策和產品限制的影響,如刪review、封號、禁售產品等等。而在客戶忠誠度方面,很多海外買家在做購買決定時都是基於產品、品牌以及隨之創造出來的內容,如廣告素材。而第三方平臺上,很多買家都是首先基於對平臺的信任,然後才是產品的選擇。

而第三方平臺的優勢往往在於平臺自帶流量,可快速獲取流量和對應訂單,而流量是自建站的短板,賣家必須從零做起,投放廣告,創作內容以吸引受眾。此外,在短期效應、操作容易度上,第三方的平臺都是佔有優勢的。

獨立站整體來說很難成為現象級的火爆,原因其實也比較簡單,就是相對來說門檻較高——流量。

那麼對於已經入場的賣家們來說,2020年的佈局思路,或者說有什麼可行性的商業模式?

參考的標準:逃離平臺,和平臺做差異化,針對大部分咱們中國賣家而言核心思路以這個方向成功概率會大很多!

復工以後,跨境電商賣家如何開啟2020新通道?

2019年獨立站局勢

回首2019年,獨立站呈現兩種模式

就拿Shopify的頭部賣家來說,經過調研目前主流的分為兩種:

1、D2C品牌賣家(國外為主)

2、新奇特爆款賣家、新奇特擦邊三四線賣家(國內為主)

3、賣家聚集地由珠三角/長三角地區向內陸地區的延伸

國內跨境電商出海始於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成熟的傳統外貿基礎為跨境出口電商轉型發展奠定良好基礎,這些區域賣家集中度均衡、賣家數量眾多、賣家品類以及目標市場多元,同時,雄厚的經濟基礎,高度集聚的產業資源、人才資源、良好的物流環境和完善的跨境電商服務體系也為行業的發展提供良好基礎。隨著一帶一路的發展,中國的中西部地區跨境電商行業也快速發展。在2019年的12月25日,國務院同意在石家莊、洛陽、太原、黃石、岳陽、瀘州、銀川等24個市設立新一輪跨境電子商務綜合實驗區,至此,全國的跨境電商綜試區達到59個(包括成都、重慶)。

趨勢二:獨立站電商的玩法越來越豐富

1、官網或品牌網站

適用於已在平臺站成為大賣的品牌方或廠商。這類網站短期目標以強化品牌為主,收入依然來自於平臺站,而長期目標應打造品牌,形成私域流量池,依靠品牌所帶來的長尾流量盈利。

傳統制造商擁有成熟的生產線與供應鏈方面的優勢。藉助海外電商平臺,製造商或貿易商通過鋪貨的方式在短期內獲取收益。但隨著中國商品被海外用戶所依賴,中國製造已經成為產品豐富性和高質量的標籤,中國理念以及中國文化的品牌輸出已經成為趨勢,越來越多的品牌商紛紛出海,在主動優化供應鏈,增加對品質控制的基礎上,實時把握消費者動態和需求,不斷推出新的品牌。我們熟知的Jollychic已經位居中東獨立電商市場交易量的NO.1,而AUKEY、TOMTOP、環球易購、ANKER等品牌也已經在各自的領域深入人心。

2、垂直精品網站

所謂垂直站,即獨立站內僅售賣一個大類別的產品,比如賣女裝的,網站內包括套裝、連衣裙、短裙、內衣等相關產品,也可以包括女裝配飾等。而精品網站,最好是具有相關性的產品系列,其中有若干款可以打造成為爆款的產品。

3、綜合類網站

多品類彙集的網站,賣家主要通過1688抓取貨物,從工廠或者速賣通進行商品採集,通過代發貨的形式進行鋪貨售賣。研究表明,這類網站主要為網絡採購或一件代發的渠道。

4、COD貨到付款模式

廣告主要以單頁的形式出現,以低價吸引受眾點擊並下單購買,對物流的依賴度非常高,且拒收率和退貨率也高;之前在中東、東南亞地區使用的比較多,但隨著行業成熟度的不斷提高,COD模式的使用率或將逐步弱化,並呈現較為明顯的地區差異性。

5、移動App模式

適用於大型品牌電商客戶,由於App的運營和維護成本較高,且對於品牌依賴性較高,因此不適用於普通中小賣家。

趨勢三:建站服務已經成為獨立站的剛需

獨立站運營的第一步是要建立屬於自己的網站,建站服務由此孕育而生。

據悉,目前國內最主流的建站工具是Shopify,依靠其豐富的建站和運營經驗,迅速幫助國內跨境電商賣家建立屬於自己的品牌官網。

數據顯示,截止至2019年底,Shopify在國內的客戶規模已接近10000家。除此之外,Wix、SiteBuilder、Volusion、Bigcommerce等公司也佔據了一部分市場份額,但由於產品本地化較弱,以及易用性等因素,體量較小。

總之,跨境電商獨立站發展已經進入快車道,預計在2020年必將達到一定的高度後,行業將迎來洗牌,目標市場、用戶行為、媒體流量、數字化工具應用以及資本推動等因素可能成為競爭的關鍵。

但換一個角度看,在這場競爭中,真正能賺錢的公司除了品牌商之外,還有可能是跨境電商獨立站產業鏈上的服務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