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雷火”,武漢還有這樣一家醫院

與火神山、雷神山一樣,泰康同濟(武漢)醫院承擔了千餘名病患救治任務,但它不是十天建成的。如果不是這次疫情,這家投資近40億、建設3年的民營綜合醫院,將在4月以“國際標準”形象開業應診。

疫情爆發後,尚未完工的泰康同濟火線開業,短短一週,奇蹟般地完成了“拆家式”改造,為武漢的新冠肺炎患者提供床位超1000張。這家“軍民共建”的新醫院,成為了武漢抗疫主戰場的重要力量。截至3月12日24時,累計收治1619人、治癒出院609人。

1 【第一次改造】

危急時刻的病床

走在泰康同濟(武漢)醫院(以下簡稱泰康同濟)的大樓裡,會有點迷惑,藍色玻璃包裹的成片大樓,廊橋連著廊橋,闊大的門診大廳,鋪著大塊暖色調地毯,不像醫院,倒更像一片功能齊全的現代商務區。習慣了長途旅行的人,甚至可能會想起星級酒店辦理check-in 的大堂。這裡的總體設計參照了美國醫院,沒有圍牆。

除了“雷火”,武汉还有这样一家医院
除了“雷火”,武汉还有这样一家医院

泰康同濟是泰康保險集團投資近40億新建的大型民營綜合醫院,與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以下簡稱武漢同濟醫院)合作管理。如果完全建成,醫院床位數將達1600張。醫院工作人員介紹說:“我們是國際標準,從硬件水平,設計格局,在國內都是首屈一指的,定位是既服務基本醫保人群,也提供高端醫療服務。”

醫院原計劃今年3月底4月初才開業,因此,大樓外的空地,依然是1月21日全院放假時的工地模樣。當時沒人想到,19天后,這裡會火線開門迎診,從尚未完工的綜合醫院,變成高標準臨時傳染病醫院,提供的床位數超過1000張,與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相當。

除了“雷火”,武汉还有这样一家医院

圖片來自黃宇

對泰康同濟重症監護室護士長曾敏來說,這一切來得非常突然,但並不意外。曾敏有13年重症監護室護理工作經驗,2003年曾在廣東參與非典抗擊工作,至今記得當年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到賓館接診一個個發熱患者的畫面。

新冠肺炎爆發後,1月23日,也就是封城首日,曾敏就向護理部主任發信息,申請加入抗擊疫情的工作。也就是從那時起,曾敏開始頻繁地跟同行和朋友聯繫,學習新冠肺炎的病理、治療、護理和防護知識,其中,對院感方面的知識,曾敏尤其關注。院方當時已經陸續請了外部專家和內部院感團隊做全面培訓,但曾敏自己還是反覆跟同行確認,“進門前全身噴灑的消毒液是什麼?”,“ICU裡面的護士,是在床邊記錄病歷,還是把防護服脫下以後,到外面記錄?”在她看來,這些細節的問題,將決定醫護人員能否萬無一失。

彼時,武漢最緊缺的是醫院和床位。2月2日,泰康保險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陳東昇向政府主動請纓,為新冠肺炎患者提供床位。2月6日,曾敏得到通知,醫院需要改造成“方艙”模式的傳染病院區,選址就在門診大樓。武漢的情況已經非常危急,“應收盡收”的目標已經提出數天。曾敏的丈夫就在社區做志願者,他看到的情況卻是:依然有很多居民無法得到救治,有人在醫院排隊要排上好幾天。

在這種情況下,泰康同濟所有員工從全國各地逆行返漢,泰康集團在漢的八家兄弟單位亦伸出援手,一起加入醫院改造,肩挑手扛,只用了3天時間,就將門診大樓改造完畢,並完成了1至4樓、500張病床的佈置。產科主任許小平當時也參與了搬運,她私心裡其實還有點心疼,因為其他方艙裡用的床,是行軍床的標準——而泰康同濟的這些病床,卻都是從住院大樓搬過來的,可以自動升降,近一萬元一張。

除了“雷火”,武汉还有这样一家医院除了“雷火”,武汉还有这样一家医院

圖片來自黃宇

1月10日一早,醫院正式接收病人,第一天就收治了99位病人。其中一個40多歲的女性患者,曾敏印象很深,那名患者從症狀來說並不算嚴重,但一見到曾敏,就跟她說,“我在家裡等了太久,我太絕望了,現在總算能住院了。”那一刻,曾敏體會到了多一張病床,對武漢人來說意味著什麼。

實際上,當時從社區來到泰康同濟的病人,很多人的氧飽和度已經低於90%了,算重症患者;有一名患者,一下車幾乎就倒在了地上;還有兩名老年患者,年齡已經超過90歲。如果按照當時方艙只接受“18歲至65歲確診輕症患者”的標準,這些病人,醫院都可以拒絕。但曾敏和同事們全都收下了,“那種情況下不可能拒絕”。收下病人後,除了為他們儘快聯繫轉院,醫護人員們還緊急佈置了一間搶救室,7張病床上,包括監護儀、氧流量表、心電除顫儀,氣管插管,所有的急救設備都用上了。

在護理這些病人的過程中,曾敏感受最深的,是同事們的專業和擔當。她說,接手病房時,很多人其實都是第一次接觸傳染病,有護士因為不習慣防護服的悶熱,第一天就在病房裡暈倒了。但僅僅在一到兩天的時間裡,大家已經細化出詳盡的制度流程,“比如什麼時間段為病人測體溫,測血壓,測氧飽和度,一天測多少次,醫生的醫囑怎麼執行,邊做邊理順,只要有了制度流程,所有人都能迅速執行。”

除了“雷火”,武汉还有这样一家医院

△ 醫護人員幫部分病人解決個性化需求

圖片來自黃宇

實際上,泰康同濟從4年前組建以來,招聘的醫護人員,之前大都在武漢同濟醫院或外地醫院規培、進修,為籌備3月底的開業,1月2日大部隊才真正迴歸醫院,進行開業前的磨合和準備,同科室裡的人,還沒有真正一起在臨床上合作過,外科室的人,幾乎都不認識。

“說實話,我到現在都不知道有些人長什麼樣,因為一直戴著口罩、護目鏡,還穿著防護服,我只知道他的名字,知道他在上班,如果他脫了防護服,在路上跟我打招呼,我也不認識他們,但我又感覺對他們已經很熟悉。”曾敏說。

除了“雷火”,武汉还有这样一家医院

△ 迅速組成的醫護人員團隊

圖片來自黃宇

2 【第二次改造】

軍民共建

2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來到泰康同濟視察指導。考察後,2月13日醫院再次“升格”,正式確定為參照武漢火神山醫院運行模式,中央軍委增派軍隊醫療隊進駐支援,承擔確診患者醫療救治任務,將陸續投入860張重症病床資源。

2月13日當天下午,泰康同濟就拿到了湖北省衛健委核發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成為非政府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這意味著,這家原本定位為營利性醫療機構的醫院,徹底改變了營業性質。

“危難當頭,匹夫有責。這個時候國家要徵用資源,我作為一個公民,一個企業家,就應該站出來。”泰康保險集團董事長陳東昇告訴本刊,這也是為了儘快收治新冠肺炎患者,臨時作出的一個重要決定。“ 我跟同事們講,這次疫情救援花了多少成本,一切都不用想。能作貢獻,我們就感到特別欣慰。這個時候就應該全國上下統一,不分體制內與體制外,打一場人民戰爭。”

除了“雷火”,武汉还有这样一家医院

△ 中央軍委增派軍隊醫療隊進駐支援

圖片來自黃宇

收治中、重症患者的病區被確定在兩座住院大樓,軍隊到來之前,泰康同濟需要完成這裡的改造和準備工作。他們只有2到3天的時間。這裡的改造遠比門診大樓複雜艱難,除了清掃建築垃圾,打隔斷,安裝門,補足水電工程,補充馬桶、淋浴間,更換合適的照明燈具外,最難改造的有三部分:一是ICU負壓病房;二是檢驗科室;三是消毒供應中心。

負壓病房指的是,在特殊裝置下,病房內的氣壓低於病房外的氣壓,只有外面的新鮮空氣可以流入病房,被患者汙染過的空氣則不會洩露出去,只能通過專門的裝置過濾淨化後排放到安全的區域。泰康同濟ICU原本有一間負壓病房,可入住一個病人,但現在,26張病床的ICU,全都需要改成負壓病房。

這一部分最困難的是,要把整個ICU病區全部重新打穿重裝,同時在室內安裝50米長的風管,形成排氣風道。當時武漢市面上根本買不到合適的風管,最後,工程師只能將原先各病房的地下風管拆了,拼接成了一根合格的長風管,完成了負壓病房的改造。

放射科的改造同樣麻煩,泰康同濟原來已經有一臺256排高端螺旋CT機,可用於拍胸片,但尚未進行系統化調試安裝。確定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後,2月22日,醫院又接收到一臺捐贈的CT機,加上後期政府調配的一臺移動方艙式CT機,目前醫院實際已經有3臺CT機可供使用。

泰康健投醫療運行保障部總經理劉衛國告訴本刊,在安裝那臺受捐CT機前,醫院裡的備用CT機房還未完成防輻射裝修,只能臨時把體檢中心已有防輻射條件的DR機房裡面的機器拆了,再把CT機裝進去。但裝的過程並不順利,DR機房在二樓,DR機和CT機的輻射劑量和重量不一樣,都需要專業評估,評估完才決定將二樓落地窗敲掉,然後用吊車把機器吊上去,結果敲掉第一面窗戶後,才發現吊車停靠的地面太軟容易陷落,只好敲掉另一扇窗戶重新施工。

消毒供應室按三區兩通道,入口和出口是反的,需要找到旁路把順序倒過來。經過多次現場調研,走流程,幾經周折、反覆與院感做技術溝通,最後形成了滿足院感和消毒供應流程的、非常特殊的消毒供應室。

除了“雷火”,武汉还有这样一家医院

圖片來自黃宇

這種不斷拆借、破壞的改造,被泰康稱之為“拆家式改造”。正是為了在這種大敲大改中完成高效率作業,2月13日,劉衛國從北京趕到武漢支援後就沒有離開過,現場督工,現場拍板。2月14日,醫院在一片接近工地的形態中揭牌,泰康健投武漢項目管理中心總經理王成林回憶:“當時雖然站著,但我已睡意濛濛,眼皮都抬不起來了。” 實際上,當時整個泰康前前後後投入的300多人裡,至少有一半以上,48小時沒有合過眼了。

軍隊醫療隊在2月14日醫院揭牌後進場。當時,泰康同濟的醫護人員也和其他志願者一起,本已將600張政府臨時調集的簡易床搬運到住院大樓,安裝好後準備當病床用。但軍方到來後發現,簡易的“行軍床”並不符合要求,需要更換。而當時,湖北全省都找不到一張新病床了,更何況一下要600張。

最終,600張病床是在河北唐山找到的,總價超過200萬。劉衛國記得,當時各部門、各層級的領導都在一個微信群裡,從確定訂單到付款,只花了1個小時,就完成了流程。病床於2月16日下午到達武漢。是夜,軍方與泰康的工作人員一起,連夜安裝完畢。

劉衛國說,後來隨著患者數量的增加,呼吸機、空氣消毒機這類醫療或輔助器械,只要有貨,他們就會立即下單,立即付款,不惜一切代價。為了儘可能多地為患者爭取生存機會,泰康保險集團採購的兩臺ECMO(體外膜肺氧合,俗稱“人工肺”) 也從北京裝車火速發往武漢。

最終,經過緊張的改造,2月17日,醫院開始正式接收中重症新冠肺炎患者,門診大樓內的臨時病房也完成交接,由軍隊醫護人員接管,泰康同濟則負責全院的後勤保障。

用泰康保險集團總裁劉挺軍的說法,從這一階段起,醫院進入了“軍民共建時期”。

除了“雷火”,武汉还有这样一家医院

△ 醫院每日例會,對出現的問題當場解決

圖片來自黃宇

3 【無名的逆行者】

短短一個月,泰康同濟收治的患者累計已經超過1300人,每日在院患者千人左右,在整個武漢的定點醫院中,收治數量名列前茅。這樣一座龐大醫院的運轉背後,是一個強大卻無名的後勤保障和運維服務團隊。

這裡每天會產生210桶左右的感染性醫療廢棄物,需要人工處理。很多大型設備也是臨時安裝的,如高低壓電路、中央供氧系統、熱水和蒸汽鍋爐,正常情況下,這些設備都需要經過充分的安裝調試,才能平穩運行。疫情之下,雖然能夠緊急上馬,但維修工作量巨大。

泰康同濟後勤保障部負責人張澤良告訴本刊,招人的工作極其艱難,一是因為疫情下,很多人難以返回武漢;二是因為很多情況下,工人需要進入“紅區”(隔離區)工作。

他記得,軍方剛接手時,門診大樓有一次馬桶堵了,保潔員搞不定,當時專業的工人還不到位,張澤良只好向有關部門借調了一個工人。當時,他讓工人先在清潔區掏了幾個馬桶熟悉疏通工具,一開始,工人挺驕傲,說自己從大年初一開始,就天天到處搞突擊,請張澤良幫他多拍幾張照片。

然而,在即將進入病區的路上,這名工人臉上的表情開始急劇變化,走得特別慢,開始罵罵咧咧。從患者入口進去時,因為與醫護人員的交接失誤,工人被滯留在了病區門口,他隔著玻璃,盯著病區裡的患者,獨自呆了10多分鐘。隨後,張澤良聽到了他摔工具的聲音。

張澤良那時才意識到,進入病區,對工人來說,的確是巨大的考驗。甚至,大多數人一開始並不完全瞭解自己的任務,“他們知道要上前線,但沒想過,要上到這麼近距離的前線。肯定是很害怕的。可能就像走夜路,一點光都沒有。”

從那以後, 每當有新的人員加入,做完動員後,院方都會安排人帶著他們去醫院各處一圈。為了給大家鼓勁,也為了做培訓,院方還協調到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的施工單位,專門借調了幾個進過“紅區”的工人,到泰康同濟帶了幾天班。

除了“雷火”,武汉还有这样一家医院

圖片來自黃宇

目前,醫院後勤團隊主要負責五個方面。一是工程保障:設備的巡檢、操作和維護保養,工程維修,零星改造;二是醫療廢棄物和醫療汙水處理;三是保潔和環境消殺;四是醫用織物的洗滌收發;第五則是工作人員餐飲保障。

這個70多人的團隊裡,有醫院的工程師、物業工作人員、集團兄弟單位支援的工程師,也有第三方合作單位。用張澤良的話說,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的雜牌軍,之前誰都不認識誰,但特別能打,特別敢衝。”在他們入場的10多天裡,進入紅區達100多次的人已經有20幾個,解決的大大小小故障達四、五百個。

在張澤良看來,工人面臨的暴露風險,實際上跟醫護人員一模一樣,但防護意識和知識儲備卻遠遠不及醫護人員,實際操練也不足,感染風險比醫護人員更大,所以除非絕對必要,他都儘量不讓工人到紅區去。即使去,也讓他們做好防護,儘量把當天同類型的工作攢到一起,集中解決。

為了讓工人方便領取任務,醫院還組建了一個維修服務中心,用原來打印輸液籤的便籤條,將每一個任務單獨打印出來,方便工人在紅區行動時,將便籤條貼在胳膊上,不落下任務。而每天在維修服務中心值班的,是8名來自不同科室的護理部主任。

泰康保險集團總裁劉挺軍說,在這場“國家抗疫戰”中,泰康同濟已經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肯定會成為最後一批撤退的醫院。疫情結束後,這家戰火中誕生的醫院將會重新裝修、改造,回到正常的綜合三甲醫院定位,但疫情留下的財富不會消失,“在火線上、在戰地上誕生,這就是醫院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所有參與的人,從骨子裡認同的是救死扶傷,這是無價的。”

除了“雷火”,武汉还有这样一家医院

△ 醫護人員連線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

採訪當天,坐在維修服務中心值班的是許小平和黃娟,她倆分別是產科主任和消毒供應中心護士長。從醫院改造之初,她們一直積極參加後勤保障和支援。她們當天統計的需求和故障包括:“裝掛衣鉤”,“床頭鈴壞了”,“通風口封條掉落”,“高溫蒸汽滅菌器漏水嚴重”,“8床衛生間洗浴噴頭無水”……這些細碎的問題,在抗疫時期變得格外重要,亟待解決,等待她們的又將是忙碌的一天。武漢的天陰著,卻不寒冷,畢竟,驚蟄已過,春天真的來了。

除了“雷火”,武汉还有这样一家医院除了“雷火”,武汉还有这样一家医院

△ 治癒出院的病人離開泰康同濟(武漢)醫院

圖片來自黃宇

(部分圖片來自泰康同濟(武漢)醫院)

策劃:三聯.CREATIVE

攝影:黃宇

除了“雷火”,武汉还有这样一家医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