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遠程辦公,管理大師明茨伯格給管理者的5個建議

關於遠程辦公,管理大師明茨伯格給管理者的5個建議

現在,全國人民都在家抗擊新性肺炎,不少公司都延遲上班,選擇在家辦公。


在非常時期,避免集會,減少傳播,就是為國家做貢獻、保障自身安全的最好手段。


而利用互聯網遠程辦公就可以在這個前提下讓我們保質保量地完成工作要求。


不過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加拿大管理大師明茨伯格為互聯網辦公環境下的管理者提出以下5點建議。以下,Enjoy:


關於遠程辦公,管理大師明茨伯格給管理者的5個建議

作者 | 明茨伯格

來源 | 定位戰略(ID:Dingwei_zhanlue)


有一種明顯的變革正深刻影響著管理的所有特徵——互聯網,這種新興的交流方式使得信息傳播的速度和數量均得以大幅度提升。


互聯網對管理的直接影響也一樣引人注目。


No.1 節奏與壓力


電子辦公既加快了管理工作的節奏,也加大了管理者的壓力。同時,電子辦公也給管理工作造成了更多的干擾。


當然,很多人都是成批處理電子郵件的。但是,由於管理者對即時信息的特有偏好,他們總會忍不住時常去看看他們的郵箱、微信、釘釘等。不僅如此,他們還總是讓電腦一直開著,以便在看到“您收到一封新郵件”的提示後及時做出反應。另外,口袋裡的手機更是他們連接“地球村”的拴繩——干擾不斷、不勝其煩(我聽說過這樣的事,有人居然在週日晚上10:30接到週一上午8:30開會的郵件通知)。


關於遠程辦公,管理大師明茨伯格給管理者的5個建議

2005年6月21日,美國某出版公司的一位編輯在發來的郵件中寫道:“現今的管理者正忍受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多的干擾。繁多的電子郵件就是最大的干擾因素……這讓他們不得不為此分神。”


另外,我還要引用一位首席執行官在接受一家報社採訪時說的話:“你無處可逃。你躲到哪裡都沒用,根本沒有時間好好思考。”當然,只要你願意,你還是可以躲到某些地方去思考的。


No.2 務實取向


對於管理者來說,他們總是偏向於採取實質行動,並沒有跡象表明電子郵件本身會降低這種務實的行為取向。


事實恰恰相反,說起來頗有些諷刺意味,表面看來,電子郵件是與實際行動脫節的(印象中管理者總是整日坐在電腦屏幕前),但它卻總是迫使你採取更多的行動


可以說,管理者因此正忍受著無盡的煎熬,人和電腦也都因此備受摧殘。


No.3 口頭交流是管理特徵


可以肯定的是,花在互聯網上的時間越多,就意味著花在其他事情上的時間越少,所謂的其他事情也包括口頭交流。每天除去工作時間就剩那麼幾個小時,我們還要拿出部分時間來睡覺和陪伴家人。


關於遠程辦公,管理大師明茨伯格給管理者的5個建議


因此,我們不禁要問,所有這些是否都已被互聯網所困擾?換句話說,管理工作本來就壓力不小,互聯網是否讓管理者的處境雪上加霜了呢?是不是有太多的管理者還在想著魚和熊掌兼得呢?


關於以上幾個問題,我們依然沒有確鑿的證據可以得出確切的答案。不過,我們還是有質疑的空間。儘管電子化辦公的交流方式少了一些口頭交流中的隨意,但它可能更加雜亂無章和流於形式。


照此發展下去,網絡交流就會導致一個通病——一味服從,以求速成。


No.4 橫向聯繫是管理的必需


直接隸屬於某位管理者的員工人數相對較少,且通常是固定的幾個人。這一點不同於組織以外的人際關係網。工作之外的交際圈很大,而且通常沒有限制。


因此,一方面,互聯網這種新的溝通媒介使得人們更加容易結識新朋友,與老朋友的聯繫也變得更加方便、快捷。另一方面,互聯網也有可能導致管理者過於關注外部關係的拓展,而忽視組織內部的交流與溝通。


互聯網會削弱管理者與其部門和組織內部人員之間的緊密關係嗎?鑑於管理者可支配的時間有限,我們或許會認為這種結果在所難免。


No.5 管理的控制力


最後還有一個問題,可能也是最有趣的一個問題:互聯網是增強還是減弱了管理者對於工作的控制力?


顯然,這完全取決於管理者本人。


和大多數技術一樣,互聯網的運用有好處也有弊端。你可能盲目依賴互聯網,最後受制於互聯網。或者,你清醒地意識到互聯網的利與弊,合理地運用互聯網進行有效的管理。

我撰寫這部分內容旨在提倡和鼓勵後面一種做法。


關於遠程辦公,管理大師明茨伯格給管理者的5個建議

不管怎麼說,互聯網顯而易見的優勢依然具有壓倒一切的說服力——不妨想想電子郵件和互聯網在獲取信息、傳播信息方面的高效,再想想管理工作中的巨大壓力和快節奏、及時回覆他人的迫切性以及常常縈繞在心頭的那種唯恐失控時的揪心和恐慌。

互聯網使管理者產生“一切盡在掌控之中”錯覺的同時,是否也剝奪了管理者的控制權?


互聯網可能會將讓管理者極度抓狂,在他們慌亂之時,造成管理上的失效。流於形式,脫離實際,墨守成規,這些無一不是管理中的大忌。


在印度的時候,我曾遇到這樣一件事:一家高科技企業,因為幾天的電子郵件系統故障,他們正在進行的一個國際項目變成了一場噩夢。難道就因為電子郵件系統發生幾天故障,他們就無法管理了嗎?難道就是這種所謂“高效”的管理方式反而使他們與管理實踐脫節了嗎?


也許,這些“無所不聯”的管理者實際上已經與真正關鍵的東西脫離了聯繫,對互聯網的過分的依賴正在毀掉管理實踐本身。



作者簡介:亨利•明茨伯格,加拿大蒙特利爾麥吉爾大學管理學院克雷霍恩講座教授。他主要研究管理和組織問題,重點關注管理工作的性質、組織的形式以及戰略形成的過程。他向執行經理人推廣一系列管理碩士項目。他本人的教學活動主要是組織管理人員研討會和指導博士生。


他獲得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的科學碩士和博士學位,還獲得麥吉爾大學的機械工程學位,期間在加拿大國家鐵路公司進行運營研究。他還榮獲加拿大國家勳章和魁北克勳章,並獲得過16所大學的榮譽學位。此外,他還擔任過戰略管理協會主席(1988~1991年),現任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管理學院第一位)、美國管理學會會員和國際管理學會會員。2000年,他被美國管理學會授予“傑出學者”稱號。


本文摘編自《管理進行時》,“定位戰略(ID:Dingwei_zhanlue)”經出版方授權首發。轉載請與我們取得授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