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便祕,乳果糖可以作為首選藥物!


一:乳果糖是什麼藥?

乳果糖是一種由D-半乳糖和果糖合成的雙糖,屬於滲透性瀉藥。

因為人體腸道內沒有相應的雙糖酶,乳果糖口服後在胃腸道幾乎不被吸收入血。乳果糖以原型到達結腸後,被結腸的菌群分解代謝為有機酸,導致腸道內的pH值下降,使水、電解質保留在腸腔中產生高滲透壓,從而增加糞便的體積。

這些作用會刺激結腸的蠕動,從而促進排便,緩解便秘的症狀,同時恢復結腸的生理節律。

乳果糖還是一種益生元,有助於促進腸道有益菌群的生長。在肝性腦病、肝昏迷或昏迷前期,乳果糖能促進腸道嗜酸菌(如乳酸桿菌)的生長,抑制蛋白分解酶和產氨細菌的增殖,減少內毒素的蓄積和吸收,從而發揮治療肝性腦病的作用。

基於以上作用,乳果糖在臨床上主要用於治療慢性或習慣性的輕度、中度便秘,也可以用於治療和預防肝昏迷或者昏迷前狀態。

由於療效好,作用緩和,安全性高,乳果糖已是目前臨床上使用最廣泛的瀉藥之一了。

二:乳果糖適用於哪些人?

► 急性、慢性或習慣性便秘患者。老年人、兒童、孕產婦及哺乳期的媽媽均可服用,是一款老少皆宜的瀉藥。

► 肝性腦病患者。

三:如何服用?

目前市場上的乳果糖均為口服溶液,不分成人或者兒童劑型,有袋裝的,也有瓶裝的,口感微甜。

不同廠家生產的規格有所差異,以100ml:66.7g規格的居多,其次為50%的規格。

乳果糖口服溶液的劑量因人而異,也因疾病而異,在服用前,注意詳細閱讀說明書中的“用法用量”一欄。

► 以100ml:66.7g規格的乳果糖為例,用於治療便秘時:

成人:起始劑量30~45 mL/日,維持劑量15~25 mL/日 ;

7~14歲兒童:起始劑量15 mL/日,維持劑量10 mL/日 ;

3~6歲兒童:起始劑量5~10 mL/日,維持劑量5~10 mL/日 ;

嬰兒:起始劑量5 mL/日,維持劑量5 mL/日。

乳果糖適宜在早餐時一次服用,如果劑量比較大,也可分為一日2~3次服用。

治療幾天後,可根據便秘情況酌減劑量。服用該藥通常1~2天就可見效,如果2~3天后仍然沒有明顯的效果,可以考慮增加劑量。

對於使用乳果糖的療程,沒有具體的限制,可每日服用,直至規律排便為止。

對於急性便秘患者,短期服用就可恢復排便規律。

對於慢性便秘患者,乳果糖的服用療程可以月為單位計算,有時需要用到半年甚至一年的時間。

現有研究表明,長期使用乳果糖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 用於肝昏迷及昏迷前期時:

起始劑量 :30~50 mL,每日3次。維持劑量需根據症狀調整:應調至每日最多2~3次軟便,大便pH值5.0~5.5。

► 服用乳果糖時還需要注意:

在合成乳果糖的過程中會殘留少量半乳糖、乳糖、果糖等可吸收的糖,伴有半乳糖血症的患者,乳糖酶缺乏或葡萄糖-半乳糖不吸收的患者,不建議使用該藥。

很多糖尿病患者擔心甜甜的乳果糖會升高血糖,在便秘的時候不敢服用,這種擔心不無道理。

但在便秘治療劑量下,乳果糖口服溶液中含有的可吸收糖含量很小(如15毫升杜密克中含10克乳果糖、1.5克半乳糖、1克乳糖和0.1克果糖,最多相當於約10.2千卡的熱量),不會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造成很大影響,糖尿病患者是可以安全使用乳果糖來緩解便秘的。

但部分廠家生產的乳果糖口服液中輔料含有蔗糖、焦糖等,可能會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造成一定影響,需要仔細查看說明書中成分表。

► 用於治療肝昏迷或昏迷前期的乳果糖劑量較高,此時可能會影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但只要密切監測血糖,也是可以謹慎使用的。

► 老年患者、全身狀況較差和服用乳果糖超過6個月的患者,需要定期檢查電解質水平。

► 乳果糖不影響營養的吸收。由於可導致結腸pH值下降,故可能引起結腸pH值依賴性藥物如美沙拉嗪失活。

四:不適用於哪些人?

► 乳糖酶缺乏或半乳糖血症者

► 腸梗阻,闌尾炎,不明原因的急性腹痛者

► 對乳果糖及其組分過敏者

五:重要不良反應和對策

乳果糖的安全性良好,由於不被吸收入血,幾乎不會引起全身的毒副作用。

個別患者治療初期可能會出現腹脹、噁心症狀,通常繼續服藥或用一倍水稀釋後可消失。

如果劑量高於推薦治療劑量則可能會出現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症狀,此時應減少用藥劑量或者停藥。

如果長期大劑量服用(通常僅見於肝性腦病的治療),患者可能會因腹瀉出現電解質紊亂,此時需要及時就醫以糾正電解質失衡。

六:特殊人群是否可以使用

6個月以上的兒童就可以安全使用乳果糖,但注意不同年齡兒童推薦劑量不同,詳見用法用量。

乳果糖的FDA安全性分級為B級,對胎兒無不良影響,可作為孕期便秘的首選瀉藥。

常規推薦劑量的乳果糖可安全用於哺乳期媽媽,用藥後不影響對寶寶的哺乳。

年齡不是使用乳果糖的限制,老年人也可安全使用乳果糖,但注意使用時間超過6個月時定期監測電解質。

七:是否會傷肝傷腎?

由於乳果糖口服後幾乎不被吸收,不會進入血液循環,也不需要肝臟代謝和腎臟排洩,因此不會傷肝也不會傷腎。

藥物不是治便秘首選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雖然乳果糖療效和安全性都可靠,但藥物並不是治療便秘的首選。

增加膳食纖維和水的攝入,增加運動等生活方式的調整,建立良好的排便習慣以及保持良好的精神心理狀態,是治療便秘的基礎措施。

當這些措施無效時,再聯合藥物治療或其他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