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5個習慣,父母請一定要“逼”孩子養成!孩子將受益終生

孩子的教育應該是從小開始的,但是,現在的爸爸媽媽都希望給孩子充分的自由,覺得“只要他喜歡就好。”

有三位父親經常到廟裡為兒子祈福,天長日久感動了菩薩。有一天他們同時被菩薩請去,允許他們從眾多的寶物中每人挑一樣,回去送給兒子。

第一位父親挑了一隻鑲嵌著寶石的銀碗,第二位父親挑了一輛包滿黃金的馬車,第三位父親挑了一付鐵鑄的弓箭。得了銀碗的兒子每天熱衷於吃喝,得了金馬車的兒子喜歡在街市上招搖,得了弓箭的兒子整天在山間狩獵。多年後,三位父親去世,愛吃喝的兒子坐吃山空,把碗上的寶石摳下來變賣,最後不得不手端銀碗討飯吃;愛招搖的兒子每天從金馬車上剝點金子,換回糧食辛苦度日;會打獵的兒子練就了一身狩獵好功夫,經常扛著獵物回來,一家人有吃有穿。

這個民間故事的寓意是樸素而深刻的:作為父母,如果我們留給孩子的只是一些消耗性的財富,是不可靠的;只有給孩子留下一些生產性、創造性的財富,才是真正對他們負責。

那麼到了今天,什麼是我們能送給孩子、可保障他們一生的財富呢?教會孩子這7個好習慣,就是對孩子真正的負責。

這5個習慣,父母請一定要“逼”孩子養成!孩子將受益終生


1、培養孩子抗挫折能力

如今,大多數父母的關注點都在孩子的智商教育上,他們常常忽略了挫折商的教育。

就比如孩子快放學的時候,我們都能看到校門口早早地就已經站著很多父母,更吃驚的是,孩子只要一見到家長,就會馬上把書包遞過去。

有一次我問了一位媽媽,她說:“現在一個書包十幾斤,孩子學習已經很累,這些我們大人應該代勞。”

可是,人一生比書包重的東西多了去了,今年不讓他背四兩,將來如何負千斤呢?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年輕人的自殺數有25萬,其中不乏一些有志好青年。他們就是因為一次的挫折失敗想不開就放棄了自己的生命。

家長們在孩子上初中之前,一定要努力提高孩子的“挫折商”,畢竟從上初中開始,孩子面對的壓力就會越來越大。

家長們可以這麼做:儘可能地鼓勵孩子嘗試新鮮事物;引導孩子接受不是最好的結果,告訴他們享受過程更重要;多帶孩子出去見見世面;挑戰有難度的任務,培養孩子正視失敗和總結經驗教訓的能力;告訴孩子不要因為一點小事就亂髮脾氣,控制情緒才能掌握人生;多訓練孩子的耐力,比如長跑。

2、在錯誤中反思自己

孩子在生活中做錯事,在學習中做錯題是常見的事,如何做到下不為例,這就需要孩子能在錯誤中反思自己,從而徹底改正過來。

當孩子做錯事時,爸爸媽媽請別光顧著責怪他,不妨這麼反問:“你知道自己哪裡做錯了嗎?”

等孩子回答後,認真和孩子約定:“那下次我們記住這個教訓,不要再犯了好嗎?”

對待學習也是,懂得反思的孩子能夠及時總結,查漏補缺,大大減少錯誤再次出現的幾率。

從長遠來看,這能夠“縫補”知識漏洞,給孩子的學科打下牢固的基礎。

作為家長,我們必須銘記:

與其為孩子留下萬貫家財,不如幫助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

多一種好習慣,孩子就會多一份自信心;

多一種好習慣,孩子就會多一份成功的機會;

多一種好習慣,孩子就多一種享受美好人生的能力。

這5個習慣,父母請一定要“逼”孩子養成!孩子將受益終生


3、自己的事自己做

很多家長怕把事情交給孩子做的話,孩子會搞砸,可是誰第一次做事不是迷迷糊糊的呢?

多給他一些嘗試的機會,慢慢地,你會發現孩子的能力超乎你的想象!請讓孩子養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好習慣。

在孩子學會自理之前,父母要做的是放手。特別在孩子進入小學後,起床問題,疊被子,整理房間,收拾書包等這些事情就不要再為孩子包辦了。

爸爸媽媽可以為孩子舉辦“小儀式”慶祝孩子的長大,然後提醒孩子:

“你現在走進小學,已經是小大人,以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爸爸媽媽相信你能做好。”

培養孩子自信樂觀的心態把自己關在屋裡哭、大米有一次考試考砸了,就生悶氣,不想學習、不想說話、不想吃飯,這種狀態持續了兩三天。

現在大米也要上初中了。初中是從能力上拉開差距的第一個階段,入學前幫孩子合適“定位”很有必要,心態上要鼓勵孩子自信。

家長自己也要放鬆,幫助孩子沉住氣,牢記“笑到最後的才是笑得最好的”。一個比較好的辦法,就是培養孩子的幽默感,用輕鬆詼諧的對話氣氛,減輕壓力、加油鼓勁兒。讓孩子學會坦然面對學習、生活中的小挫折,是成長的第一步。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更好地成長成材!

4、培養孩子適應新環境的能力

學會適應新環境的過程就是一個戰勝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過程,同時也是孩子走向成熟的必然經歷。

我們都還記得第一次送孩子上學的場景。孩子哭得特別大聲,一瞬間就心軟了,想把孩子帶回家。可是,所有的家長也都知道,如果不狠心,那麼孩子也就永遠沒有成長!

我們都知道,以後孩子還要適應各種各樣的環境,比如第一次離開家鄉求學,第一次走出校園,第一次踏入工作崗位……這些都是他必須獨自面對的。

所以,做家長的不妨狠心一點,創造與孩子適當分離的機會;然後引導孩子關注新環境,並及時表揚孩子在新環境中的進步。

這5個習慣,父母請一定要“逼”孩子養成!孩子將受益終生


5、培養好的學習習慣

1、提前預習的習慣。

由於學前教育不均衡,剛入學的孩子學習的起點參差不齊。幫助學習“暫時落後“的孩子迅速趕上去的最佳途徑是預習。

通過預習,不但可以縮短孩子在學習上的差距,使他在課堂上顯得更自信,更有勇氣,而且可以讓孩子自己摸索出一條學習的路徑,積累一些自學的方法。

2、及時複習的習慣。

據研究證明,人的記憶分三個階段:瞬時記憶、短時記憶、長時記憶。

上課時認真聽課就是把知識從人的大腦中由瞬時記憶變成短時記憶,及時複習可以使知識從短時記憶轉化為長時記憶。

3、主動識字的習慣。

對大多數一年級孩子來說,學習的最大困難是識字,而大量、機械的識字不但枯燥乏味,還會使孩子失去學習語文的信心。

多采用兒童詩識字、韻語識字、詞串識字、閱讀識字等途徑,能為學生識字提供多樣的語境,有利於激發孩子主動識字的願望。

新詞彙的學習來源於孩子與新事物的接觸,當下疫情階段,孩子們都宅在家裡,家長也可以通過一些科技手段來陪伴孩子一起學習,可能會發現很多更好的啟蒙教育方式。

心理學研究表明:復現形式越多越新,記憶的效果越好。

4、經常閱讀的習慣。

當孩子有閱讀的願望時,家長和老師要及時抓住這個時機,儘可能提供一些適合孩子閱讀的材料。如兒歌、童謠、童話、故事及淺顯的五言古詩,也可以是幼兒園已學歌曲的歌詞、民歌、民謠和一些外國的優秀兒童作品、中國的《三字經》等。

5、口語交際的習慣。

家長或老師在和孩子交流的過程中,要有“教育“的覺悟和意識,引導孩子用普通話交談,說規範的語言,培養孩子準確把握語言的能力。家長可以試試puppy cube智能投影儀上的豐富的故事內容,例如凱叔講故事這款app,是孩子聽故事,學知識的首選,適合全年齡段兒童,每個故事都聲情並茂,並且還會每天更新,每天聽完以後家長可以和孩子談論一下,他聽的故事裡發生了什麼。

這5個習慣,父母請一定要“逼”孩子養成!孩子將受益終生


針對以上這些習慣的養成,現在就來說說,為什麼我們要推薦puppy cube光影魔屏給各位家長啦,首先puppy cube是一款可觸控的桌面投影儀,它的厲害之處就在於它既是一個桌面投影,還具備平板電腦一樣的觸控功能,它可以把任何平面秒變為一個觸控屏,有如科幻片中的虛擬電腦一樣神奇。同時,puppy cube擁有專為兒童定製的內容平臺,包含了絕大部分主流的兒童教育APP和資源,這一點是手機和iPad都無法比擬的,可以說它說專為兒童設計的AI黑科技。

這5個習慣,父母請一定要“逼”孩子養成!孩子將受益終生


另外,現在很多孩子從小沉迷手機遊戲,已經成為家長最頭疼的問題。而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手機是為成人設計的一個私人智能設備,並沒有考慮到兒童使用的場景,例如:大部分內容都不適合兒童接觸,沒有考慮到孩子長時間使用對視力和身體發育的傷害,以及孩子沉溺於手機帶來的性格障礙等等。

puppy cube觸控投影這種獨特的交互方式,避免了屏幕光線直射入眼,投影光通過桌面或者牆面漫反射,再次進入眼睛,很大程度上減少了藍光輻射;同時,投射出23英寸的超大觸控屏,相當於4個12英寸的ipad,家長不用再擔心孩子長時間盯著一個小屏幕而損害視力。另外,它不再是一個私人設備,而是適合家長和孩子一起互動的家庭娛樂設備,而且是一塊把家中任何桌面和地面都變為可交互的屏幕,可以與孩子一起互動遊戲,陪伴學習,有了它,一家三口再也不會各自抱著手機了。

這5個習慣,父母請一定要“逼”孩子養成!孩子將受益終生


同時它還有時間管理功能,家長能夠對孩子的使用時間加以控制,引導孩子有計劃有節制的使用電子產品。

經過權威認證,光生物安全等級達到RG0無危害級別;同時可調節4檔亮度,在移動時自動關閉光源,避免光線直射入眼,最大程度上減少光線對小孩子眼睛的傷害。

這5個習慣,父母請一定要“逼”孩子養成!孩子將受益終生


puppy cube採用了基於安卓深度定製的交互系統,也就是說它可以完美兼容目前安卓系統的所有app,此外puppy cube還配備智能語音助手“巴迪”,結合獨有喚醒詞“你好巴迪”能夠實現更完美的人機交互體驗。不僅如此,它還可以同普通投影儀一樣,投在牆上最大到100英寸,完美滿足孩子輕鬆在家學網課的需求。

這5個習慣,父母請一定要“逼”孩子養成!孩子將受益終生


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養成一個習慣,就會不自覺地在這個軌道上運行,如果是好習慣,將會終身受益,孩子小時候是培養習慣的最佳時期,有一個公式:早期教育花一公斤的氣力=後期教育花一噸的氣力。說明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如:幾年前,當幾十位諾貝爾獎得主聚會時,記者問其中一位獲諾貝爾獎的科學家:“請問您在哪所大學學到您認為最重要的東西。”這位科學家平靜的說:“在幼兒園。”“在幼兒園學到了什麼。”“學到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夥伴,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做錯事要道歉,仔細的觀察事物。”這位科學家出人意料的回答,直接說明了兒時養成的良好習慣對人一生具有決定性的意義,當然,學習習慣的養成也是如此。puppy cube和所有父母一起為孩子養成好習慣而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