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的时间观念大人怎么让他养成?


小孩的时间观念大人怎么让他养成?

时间,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是物质的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时间概念包含时刻和时段两个概念。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过程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确定时间,是靠不受外界影响的物质周期变化的规律。例如月球绕地球周期,地球绕太阳周期,地球自转周期,原子震荡周期等。爱因斯坦说时间和空间是人们认知的一种错觉。

时间记录生命的长度

爱因斯坦在相对论中提出:不能把时间、空间、物质三者分开解释。时间与空间一起组成四维时空,构成宇宙的基本结构。时间与空间在测量上都不是绝对的,观察者在不同的相对速度或不同时空结构的测量点,所测量到时间的流逝是不同的。广义相对论预测质量产生的重力场将造成扭曲的时空结构,并且在大质量(例如:黑洞)附近的时钟之时间流逝比在距离大质量较远的地方的时钟之时间流逝要慢。现有的仪器已经证实了这些相对论关于时间所做精确的预测,并且其成果已经应用于全球定位系统。另外,狭义相对论中有“时间膨胀”效应:在观察者看来,一个具有相对运动的时钟之时间流逝比自己参考系的(静止的)时钟之时间流逝慢。

时间是地球(其他天体理论上也可以)上的所有其他物体(物质)三维运动(位移)对人的感官影响形成的一种量。就今天的物理理论来说时间是连续的、不间断的,也没有量子特性。一些至今还没有被证实的,试图将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结合起来的理论,如量子重力理论、弦理论、M理论等,预言时间是间断的,有量子特性的。一些理论猜测普朗克时间可能是时间的最小单位。

时间本质是人类发明用以记录事物发展历程的工具,其主要目的是为人类更好的管理生产、生活秩序,比如年历指导农牧业生产、指导人类按不同季节播种;日时用以明确记录一天之中的早、中、晚,让人们对一天有明确的认识,同时也让人际间协作活动有更好的对标参照物。时间让人类分工、协作活动有了定量的标识,让人们能够按照统一的标准参与到分工、协作活动之中。

成长时间

认识时间

时间的本质是人类记录生产、生活的日程分段工具,年历将重复经历一个下雪季【实际是太阳从相对地球的最南端到达相对最北端,又回到相对地球的最南端的过程,也就是太阳从南回归线到北回归线又回到南回归线的一个周期】定为一年,一年又分为四段——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每段又分为三小段,即每个季度分为三个月;每个月又根际地球与月球的相对位置变化确定为30天,而每一天又根据地球相对太阳的位置分为24小时。

时间就是人类标准化分割生产、生活的工具,它让人们的生产、生活能够遵循一个统一的分段标准。认识时间,并不等于认识钟表读数,而是要告诉孩子生活分段的概念。因为我国采取的是统一的北京时间,在不同的地区同样的时间是不尽相同的,比如早上7:00在哈尔滨与乌鲁木齐就是完全不同的。这就需要结合太阳与本地区的实际位置关系进行认知,比如运用天亮的时间、午间太阳影子最短的时间、太阳落下的时间认知一日的24小时;运用月亮的圆缺规律认知一月的30天;运用季节冷暖变化认知年的概念......让孩子初步感知时间与现实生活的对应关系。

学习时间

运用时间

时间是生活中重要的东西,生命的基础就是拥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每个人的生活之所以存在差别,其根本就是运用时间的效率不同。引导孩子认知时间从与孩子一起坚守良好的生活作息开始,比如起床时间、早餐时间、午餐时间、晚餐时间、睡觉时间等等。让孩子在生活中形成相对时间观念,进而形成相对与自然天气的生物时钟。

时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我们能够看见太阳东升西落、花开花落,能够感知温度的高低、冷暖,能够看见潮涨潮落......但对于时间,却没有人能够看见它,更没有人能够控制它。时间无论您愿意与否,它都一刻不停歇的伴随着阳光向前,运用时间就需要从当前开始,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引导孩子掌握运用时间,就需要融入到他们的学习成长活动中去,与他们一同学习成长,比如与孩子一起约定起床时间、用餐时间、学习时间,然后与孩子一起坚持。

家庭教育就是和孩子一起成长,比如最近陪伴上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一起学习,我们约定早上7:00起床,然后到院子里运动半小时,8:00开始做早餐,9:00开始学习,每学习半小时后休息10分钟......在学习和休息期间都准时提醒孩子,引导孩子掌握相对时间长短,进而形成相对时间观念。而且孩子的思维极度活跃,他们瞬时记忆力很好,但忘的也快。所以,陪伴孩子需要有耐性,要给予孩子反复实践的机会。

人们常说:“教育孩子不是您讲了什么,而是您给孩子做了什么样的言行示范。”榜样的力量才是引导孩子成长最强有力的。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一定需要家长自己先具备时间观念,作息相对规律。正所谓:“正本清源,正人先正己”,育人同样需要先育己,家长成长为孩子学习模仿的榜样之后,一切教学活动都将变得轻松自然。

育邻人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孩子的成长如同百年大树,需要经历风雨。对于父母来说,需要您有足够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护。在很多人为陪伴孩子而选择回家时,我选择来北京做一项陪伴更多孩子的事业——育邻人: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探索以邻里互助,化解“独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难题,一项公益普惠的教育事业,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即为孩子们提供游戏、合作、共享成长空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