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才是民国的传奇女神?


谁才是民国的传奇女神?


接触张爱玲很晚。


几年前,买过一本《色戒》,就像请了一位夫人回来。嘘寒问暖了一阵子,只读了其中的两篇,就是《色戒》和《留情》。从此就再也没有和这位夫人讲过话。


直到这次疫情突发,我被迫离开上海。就这样又与自己的书房见面了。当我重新拿出这本书时,才发现,已经有几年没有碰过夫人的手了。从此对她宠爱有加。


轰轰烈烈的爱的发生,就像舒舒服服地洗了个热水澡。一番云雨过后,我读懂了张爱玲,也读懂了我自己。


喜欢张爱玲,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但没想到的是,读完这部小说集,我就遇到了极具挑战性的《海上花列传》。


谁才是民国的传奇女神?


说起《海上花》,我不小心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我以为这部小说是张爱玲写的。直到读了胡适先生为它作的序,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一个清朝末年的小说。那一刻,我感到非常脸红。有想哭的意思,但却换了一副表情。认认真真的把胡适先生的序言看了一遍,才知道,作为一个北方人,想读懂这部小说,恐怕没那么容易。


这是我第一次在张爱玲面前,感受到压力。


我没有后悔把它带回家。如果不是因为它,我会永远不知道它的故事,也就不会从这本书里接触到胡适先生了。


比我直接去读《海上花列传》的原著好得多,甚至忘掉了这本书到底讲了什么。我只是读,感受书中的气氛,听见书中的对话,看见人物的表情,以及读到动情处,内心也会蠢蠢欲动。


读书这回事,不读便罢,一旦读懂了,心里难免会感到失落。因为,读懂你的那一刻,这么多年的辛苦奔波都值了。


读懂一个人,是感受到另一个世界的回应。一百年前的故事,凭什么感动我的心?你童年不幸,你父母不和,仿佛你的到来,就是为了写作。


谁才是民国的传奇女神?


还有什么是比我观察你们更值得反复进行的?我5岁能读《红楼梦》,7岁能写第一部小说。除了发展我的天才之外,我别无生存的目标。不是我选择了写作,是写作选择了我。


对比萧红在东北的悲惨境遇,张爱玲其实还有姑姑和母亲的爱。而萧红在很小的时候,带给她温暖的祖父就去世了。


我又想到了《呼兰河传》,不知不觉被萧红的句子感动了。


谁才是民国的传奇女神?


萧红比张爱玲大九岁,她们曾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而当时的萧红正躺在医院的病床上。


我被两个作家找上门,争着抢着要打动我的心。可是很抱歉,你们两个分别代表了两种力量,我爱廼莹,也爱张瑛。你们的作品,都让我看到了我自己的命运。但我仍为其中一个的早逝而感到悲恸,何止是悲恸?


多么了不起的一个人,你是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你怎能怀着未完成的遗憾离开我们? 你若还能再活一次,你还会选择像现在这样活着吗? 你也一定会慎重的选择自己的婚姻吧?


天才如你,落笔就有读者想要的内容,可谁能读懂文学背后的你的苦与痛?谁又能替你躲过渣男胡兰成?你最终还是折在两段不美好的婚姻中。而你,依然感谢这两个你爱过的男人。试问世间还有第二个张爱玲吗?


读懂了,比刀插在心里都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