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主管,如何带队成事?掌握5个能力,拥有职场横向领导力

这是3个单独隔离的房间,每个房间都有人在填写问卷,正在做一个行为心理学实验。

突然,3个房间里都开始升起浓烟,并且越来越重。其实,真正的实验目的是测试人在突发事件下的反应和行为:

  • 第1个房间的设定是单独1个被试者,结果75%的被试者马上离开了房间
  • 第2个房间的设定是3个被试者,结果不到40%的被试者会离开
  • 第3个房间的设定是1个被试者+2个实验人员假扮的“托儿”,这两个“托儿”会在烟雾起来的时候,毫无反应,坦然自若地填写问卷。结果,仅仅只有10%的被试者会离开

这就是心理学家约翰·达利和比伯· 拉坦纳设计的经典心理学实验:烟雾室实验。这个实验是为了研究一个现象:旁观者效应。

旁观者效应也称为责任分散效应,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

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

因为前者独立承担责任,后者期望别人多承担点儿责任。“责任分散”的实质就是人多不负责,责任不落实。

“旁观者效应”在职场中屡见不鲜,工作时我们深受“扯皮专业户”、“甩锅专业户”的困扰。

这些困扰很大程度上是由责任不明确,而员工又各怀小心思,目标不一致导致的。很多公司,现在都实行以“项目制”为核心,旁观者效应让我们在没有实权、而又需要带领团队作战的时,常常感到有心无力。

怎么办?

首先,我们需要展示我们可以带领大家走向成功,使同事们信服于我们。

其次,把团队成员的个人利益纳入整体利益中。这种利他主义,使同事们诚服于我们。

最后,通过反馈的艺术,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真诚,使同事们悦服于我们

今天,我们来谈谈能达到这三种效果的“横向领导力”。

我,不是主管,如何带队成事?掌握5个能力,拥有职场横向领导力

01 “横向领导力”是我们升职加薪的利器

我们都知道目前的领导结构是纵向领导结构,也就是自上而下,层级式的领导结构。层级式的领导结构,给了领导者们绝对的领导权。这种领导权让领导者在开展工作时,会轻松很多。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处在一个没有正式任命领导者的团队中,这个时候没有绝对领导权,就会出现“旁观者效应”,比如跨部门合作、项目经理在领导一个项目时。这些情况下,我们需要的是横向领导力。

所谓横向领导力就是在没有正式职位的情况下,影响同级别的同事完成一个共同的目标,以达到改善团队执行力的目的。

垂直式领导在领导员工时,靠的是权威,也就是绝对领导力。而横向领导在领导员工时,靠的是高效合作,是一种自然领导力。

横向领导力是升职加薪的利器,但是在操作横向领导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造成困难也有多种原因:

  • 容易被同事认为是在指责他们的工作
  • 给人无形中造成一种权利不平等的感受
  • 没有把自己的建议讲清楚,引起同事的误解
  • 如果只是简单给出方法和策略,并不是好办法,因为同事们没有参与感,不会认真执行
  • 只是想法,还未投入到实践中进行检验,不能使人信服

面对这种困境,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横向领导力:不是主管如何带人成事》这本书给了我们答案。这本书的第一作者罗杰-费希尔,他在书中讲述了五项关键能力:

我,不是主管,如何带队成事?掌握5个能力,拥有职场横向领导力

五项能力:

  • 目标整理术。制定一个目标体系,包括长期、中期和短期的具体目标,让同事认同这个目标体系,使之成为共同的目标。
  • 思考整理术。运用“饼图思考”等一系列思考管理工具,规划完成目标的具体步骤,并努力实现共同思考。
  • 计划修正术。将思考和目标结合起来,开始行动;在行动过程中,时刻根据现实情况修正共同的计划。
  • 激励管理术。给团队成员分配其能力范围内最重要的工作,给他表现机会,乐见其成功。
  • 反馈的艺术。不论目标是否顺利完成,寻找每个团队成员的闪光点,及时地表达感激之情,让同事们保持愉快的心情。

通过目标整理术、思考整理术、计划修正术,使我们具备成功者的素质,让同事们信服我们。通过激励管理术,使同事们诚服于我们。最后,通过反馈的艺术,使同事们悦服于我们。这样,我们就可以克服“旁观者效应”,带领大家做好项目或工作。

我,不是主管,如何带队成事?掌握5个能力,拥有职场横向领导力

02 目标整理术:把团队拧成一股绳

目标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觉得迷茫、焦虑的很大原因是因为我们对自己没有规划。同理,对于一个团队而言,拥有一致的目标至关重要。没有共同目标,大家就会往不同的方向发力,最终结果就是没有发力

目标整理术就是帮助团队成员制定一个共同目标,这个目标应该符合三个标准:激励同事们的士气、提供衡量成功的某种标准和提供当前应该努力的方向。因此我们应该帮助团队成员制定鼓舞人心的长期目标、路标式的中期目标和可以即刻着手实现的短期目标。这需要我们这样做:

  • 制定目标时,让团队成员共同参与进来,允许大家畅所欲言
  • 制定目标时,共同讨论此项任务对部门或者公司的战略价值是什么
  • 共同讨论领导者们对此项任务的最终期待是什么
  • 通过此次讨论,让大家制定出自己的短期目标,确保团队成员知道其他任何一个人的短期目标
  • 制作团队目标时,确保团队成员的个人目标是团队目标的一个子集

03 思考整理术: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实际工作时,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思考这些问题时,很容易陷入随意思考,我们的思绪可能会兜圈子,反复考虑已经考虑过的问题;还有可能会忽略重要的问题。特别是人越多,思维越混乱,这也是我们无法快速制定解决方案的原因。

针对这种情况,作者提出了一个系统化思维工具:饼图。所谓的饼图,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四象限。它利用横轴和纵轴把一个圆形分成四个部分。横轴上面是概念和理论,下半部分是实际的问题,也就是现实世界。而纵轴的两边,左边代表过去,右边代表未来。

我,不是主管,如何带队成事?掌握5个能力,拥有职场横向领导力

第一象限:数据,代表了我们收集到的信息和了解到的具体问题,是过去和现实的交集;

第二象限:分析,通过理论分析,我们抽象出的导致目前情况的原因,是过去和理论的交集;

第三象限:方法,分析原因之后,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是理论和未来的交集;

第四象限:下一步行动,为了把方法落地,得出的具体步骤或者计划,是现实和未来的交集。

利用饼图思考工具,我们把过去、现在和未来结合在一起,同时把现象、理论和实际行动结合在了一起。

饼图思考的四大步骤,能让我们条理清晰的确定真正的问题是什么、导致问题的本质原因是什么、解决问题的方向是什么以及我们的下一步行动计划是什么。

04 计划修正术:不断对标目标,避免偏离轨道

明朝有一个著名的思想家王阳明,他一生的思想成果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通俗的意思就是我们的想法或者计划要和行动保持一致。也就是说想法和行动不应该割裂开来,而应该不断相互交互,用想法指导行动,同时用行动不断修正我们的想法。

在工作中也是如此,计划赶不上变化快。没有完美计划,在执行计划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正计划。

罗杰.费希尔教授在书中指出,计划修正术就是简单的工作模式:准备——行动——总结

我,不是主管,如何带队成事?掌握5个能力,拥有职场横向领导力

1、做好准备

良好的准备工作应当包含一份书面计划,包括工作内容和一些预期结果

2、及时行动

不要等到万无一失才开始执行我们的计划,及时行动应该是计划的一部分

3、及时总结

可以准备一份问题清单帮助我们总结:

  • 哪些方法看上去比较奏效?
  • 我可以在哪些方面改变做法?
  • 我能从目前的工作获得哪些指导?
  • 这些指导可以用于目前的工作吗?
  • 可以用于未来的工作吗?
  • ......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不断循环重复准备--行动--总结--准备--行动.....在这个循环中,不断利用目标整理术、思考整理术和计划整理术,使我们走向项目成功有了坚实的基础。而带领大家走向成功的素质,是项目管理者的首要素质。

我,不是主管,如何带队成事?掌握5个能力,拥有职场横向领导力

05 激励管理术:有效激励,让团队成员保持战斗力

当我们独自工作时,工作状态会有高峰期和低谷期。进入低谷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觉得工作没有意义、工作不具有挑战性、工作成果没有及时反馈等。当许多人共同工作,问题就更多了:有人感觉自己受到了冷落;我们把责任推给别人;我们对任务的分配存在问题;人们在群体中的紧迫感不是很强;存在横向比较以及责任分散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有效激励团队成员呢?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激发团队的战斗力。

第一:满足同事们对工作的隐形价值的要求

我们都关心工作的隐性价值:人们对工作的投入程度,取决于这份工作的隐性价值。这些隐性价值包括:尊重、自主性、影响和效果。

  • 尊重:我们对其他人的看法,会影响他们对自己的看法。如果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工作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那么我们会变得更加快乐,工作也会更加努力。
  • 自主性:如果我们能自由选择工作方法,我们就会对工作产生更高的自主意识,从而更加努力工作。
  • 影响和效果:我们想知道自己的努力是有效果的,如果能看到、触碰到、测量、计算出我们的劳动成果,我们会获得更大的满足。

第二:为每个人提供发表意见的机会

  • 任何决策、目标制定、方案讨论等,要保证让所有相关人员都能自由发表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 列出所有的工作任务,让大家共同参与工作的分配过程
  • 不要随意指责他人的工作方式
  • 给他人提建议时,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对方思考,不要直接告诉对方应该怎么做

通过激励管理术,使没有正式头衔的我们,进行有效激励,让团队保持战斗力。

我,不是主管,如何带队成事?掌握5个能力,拥有职场横向领导力

06 反馈的艺术:让团队保持高效运转

打棒球时,棒球选手自己看不到球棒,尤其是当他的注意力集中在投手身上时,所以他需要一名队友检查他的侧翼是否有问题。

在工作中,我们也很难客观理性的对自己的工作作出判断,所以如果我们能充当那名帮忙检查侧翼的同事,会对对方有很大的帮助。

实际工作中,我们很少甚至不敢给对方提建议,即使在对方主动询问我们的意见时,很多时候我们也会敷衍了事。但是如果团队成员能够实现有效的反馈,那我们的工作效率就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如何高效反馈?将感谢、建议和评价区分开。

第一:将你的感激表达出来,以提高人们的积极性

人们对感谢的需要是一种情感上的需要。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应该对人们付出的努力给予诚挚的感谢。面对糟糕的局面,更需要理解和支持。

  • 尽早感谢,经常感谢。感谢别人是没有时间限制的,我们应该随时花费片刻的时间去感谢别 人,一句“谢谢你,辛苦了”就可能改善他们的心情,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
  • 通过表达自己的感受来影响他人的感受。感谢的目的是改变他人对工作的态度。为 此,最迅速、最保险的方法就是将我们自己的态度表达出来。比如:“和你共事是我的荣幸”、“我理解你通宵工作的辛苦”、“努力工作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 寻找闪光点。当一个人知道自己的表现不理想,我们更不应该去揭他的伤疤。我们要表达自己的支持和同情,比如“我知道你的感受,我也做过同样的事情。只要把这类事情当做教训牢牢记 住,下次就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了” ,同时寻找对方的闪光点。

第二:提出建议,以改善人们的表现

表达感谢针对的是人,指导则相反。对事不对人的指导是最有效的

。当我们就事论事时,对方不会产生很强的抵触情绪。

采取对话的形式,说教并不是最好的指导方式

出建议时,我们不仅要提出自己的观点,还要了解对方的想法,所以应该以提问的方式循循善诱,启发对方的思考。我们在给出建议时,要牢记一个原则:我们是在帮助对方改变他的行为,而不是替他改变行为。要尽量采取积极肯定的形式,不要一次提过多建议,当建议太多时,对方会产生恐惧感。最后,建议越笼统,越有可能被对方当做指责,所以建议要具体

第三:仅仅在需要时进行评价

评价能让人们清醒过来,更加清晰的看到自己的工作表现,督促他们更加努力地工作。但是我们不能随意对他人进行评价,在不必要的时候评价别人,是一种“贴标签”的行为,并且容易导致刻板印象。

通过反馈的艺术,使我们在项目运作过程中,给人际关系不断增加“润滑剂”,让团队保持高效运转。

我,不是主管,如何带队成事?掌握5个能力,拥有职场横向领导力

总结:

在我们拥有绝对领导力的情况下,能把团队成员聚在一起干成一件事情是相对容易的。但是在没有权力或者只有微权力的情况,依然能大家凝聚在一起,通影响别人、组织别人做事,则需要让周围人信服、诚服和悦服。

目标整理术、思考整理术和计划修整术,能让周围同事看到我们专业的问题解决能力,给他们发出一个信号:聚拢在你的周围,你们更容易打胜仗。人们都是渴望成功的,这三大能力能让同事们信服于你。

激励管理术中,我们考虑了所有团队成员的意愿和想法,把团队成员的个人利益纳入整体利益中。这种利他主义,能让同事们诚服与你。

反馈的艺术,让我们发自内心的感谢、赞美同事们的付出和努力,同时让他们感受到了我们想要和对方一起进步、希望对方能通过本次任务提升能力的真诚,能让同事们悦服于你。

在团队合作时,灵活应用这五大能力,能让我们成为“无冕之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