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一囚犯,死前留下一首詩,朱元璋聞之大怒,立馬處死監斬官

古人云:“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這並不只是說著玩的,而是非常有道理的一句話。古代有不少開國皇帝,在坐上皇位之前,把部下都當作兄弟一樣對待,苟富貴勿相忘之類的話掛在嘴邊。但是,在登基稱帝后,往日的好哥們就成了最大的威脅,若是能主動辭官歸隱的話,或許還能保全性命,否則結局就尷尬了。


明朝一囚犯,死前留下一首詩,朱元璋聞之大怒,立馬處死監斬官


朱元璋在位時期,有幾件比較知名的大案,比如今天要說的藍玉案,由於此案牽連較廣,先後後上萬人被處死。這些被殺的人當中,大多都與藍玉有關係,但有一人比較特殊,只因為曾經為藍玉題了一幅畫,就被錦衣衛抓進大牢,不久後被斬首示眾,不是一般的憋屈,此人就是孫蕡。

孫蕡,明初廣東南海平步人,長相非常英俊,性格比較豪爽,最讓人佩服的是,他自幼飽讀詩書,寫詩文從不打草稿,而且質量都很高,頗有魏晉時期的文風,在家鄉小有名氣。洪武三年,明太祖朱元璋下旨恢復科舉制度,天下的讀書人紛紛進京趕考,儘管此時孫蕡已經三十三歲,不安於現狀的他,也來到了京城參加考試,憑藉著過人的才華,輕而易舉地考中進士。


明朝一囚犯,死前留下一首詩,朱元璋聞之大怒,立馬處死監斬官


隨後,朝廷就授予他官職,孫蕡十分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工作,做事相當的努力,不久後就升職了。有一年,由於被同僚牽連,按照大明律法,孫蕡不僅被削去了官職,還成了城牆的修建工,每天累的上氣不接下氣。一次他在幹活的時候,為了給自己和工友解悶,就唱起了家鄉的歌曲,恰好被前來巡視的明太祖聽到,覺得此人挺有才,孫蕡得到了赦免,一段時間後重新被朝廷啟用。

吃一塹長一智的孫蕡,以後做事更加的小心翼翼,害怕再次被來去修建城牆,那就生活實在是太苦了。俗話說,怕什麼來什麼,孫蕡自己倒是沒犯什麼錯,史書記載“復坐累戍遼東”,也就是說,他還是被別人給牽連的,這下還不如上次,被髮配到遼東戍邊,估計孫蕡內心的陰影面積無法計算,甚至開始懷疑人生。


明朝一囚犯,死前留下一首詩,朱元璋聞之大怒,立馬處死監斬官


不管日子多苦,習慣了都一樣,孫蕡就是這麼想的。戍邊的生活別有一番樂趣,即使沒有樂趣也要找樂趣,畢竟不知道啥時候能離開此地,只是他沒有想到,離開之日便是他人生的終點。藍玉本為朝廷大將,深得皇帝的器重,而且他的外甥女是太子妃,他則是名副其實的皇親國戚。但是,藍玉做人太過高調,仗著卓著的戰功,幾乎是目中無人,最後被以謀反的罪名誅殺並抄家。

錦衣衛在抄藍玉家的時候,發現了一幅畫,畫上赫然寫著孫蕡的名字,二話不說就把孫蕡從遼東抓了過來。在被砍頭之前,孫蕡內心是絕望的,但他知道沒人能救得了自己,留下了一首絕筆詩:“"鼉鼓三聲急,西山日又斜。黃泉無客店,今夜宿誰家。”


明朝一囚犯,死前留下一首詩,朱元璋聞之大怒,立馬處死監斬官


這首詩很快傳到皇帝朱元璋的耳中,他了解事情的前因後果之後,認為才子孫蕡真的有點冤,但人死不能復生。朱元璋越想越生氣,就把監斬官就叫來,然後憤怒地問道:“既然你知道孫蕡如此有才華,為何不及時向朕稟報。”監斬官心想:你也沒說讓我稟報啊,怪我咯?但他只能在心裡想想,跪在地上不敢說話,朱元璋大手一揮,讓侍衛把監斬官拉出去處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