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味道:山芋粥 · 雪裡蕻

1

霜降到,起山芋。起就是把藏在田壟裡的山芋起起來。用鐮刀將土上的山芋藤和山芋秧子隔斷,清運走,一般是給牲畜做飼料。藏在土裡的山芋,一般用鐵鍬挖,亦可以用犁鏵。一顆根下一嘟嚕,一母帶九子,大大小小,很是養眼。


巢湖味道:山芋粥 · 雪裡蕻



運回去秋曬,一邊曬一邊晾,立冬前入窖。窖山芋的叫山芋窖,一般挖在山邊,在屋子裡打也行,旱井似的,窖門用稻草塞上,稍微漏點空氣,防止山芋燒死了。

山芋收漿後,煮山芋粥吃,大米用秈米和粳米,黏一點的米就行。山芋大的放一個,山芋小的放幾個,用刀切成塊狀,拳頭一般大。過去用土灶慢慢熬,燒柴或者大糠。現在方便了,用高壓鍋壓,燒電或者氣,廚房裡不能斷人,煮山芋粥是經驗手工活,不難。食材的搭配、水多水少,火候的分寸,總之,實踐出真知。家務勞動成就一鍋香甜可口的山芋粥。山芋粥煮好了,要冷卻一會兒,鄉諺曰“心急吃不了山芋粥”。等粥冷的時候,可以爆點小菜,雪裡蕻或者醃白菜,用菜籽油,裡面放幾個幹辣椒。

過去窮,一干兩稀,早晚都要吃山芋粥,活命而已,但是記憶中的山芋粥是溫暖而溫馨的,現在想起來,心裡還是燙的。現在富裕了,可是我們卻老了,老了就要多吃粥,養生且好消化。

無意間看到一篇美文,寫粥的,宋宛丘張耒《粥記》,“立冬後,每日晨起,煮一鍋山芋粥,配醬菜吃,中和而不寡淡,谷氣便作,所補不細,柔膩平滑,充飢又養胃,實乃秋冬一情趣。”

2

雪裡蕻,是芥菜的一種,小葉多莖,莖多挺拔。一到冬天,時令“小雪”的時候,家鄉的大街小巷裡,隨處傳來賣雪裡蕻菜的吆喝聲,“芥菜——小葉菜——雪裡蕻菜”,“沒打藥水的雪裡蕻菜”。


巢湖味道:山芋粥 · 雪裡蕻



我們這雪裡蕻菜都是玉米或者早稻收穫完後點的,生長期兩個月,自然日照,撒點草灰或者複合肥,不打農藥。處暑種,立冬起。小雪醃,冬至吃。醃製個把月,雪裡蕻就出味了。用養水罈子醃,一直能吃到來年春季。鄉居人家,一到冬天,哪家廚房裡,不藏著幾罈子醃製好的雪裡蕻菜。隨吃隨拿,大雪封門的時候,靠它滋味!

環巢湖地區農村冬天有醃製小菜的傳統。雪裡蕻菜是家鄉人一年四季都青睞的“下飯小菜”。相比之下,醃青菜容易爛,變質,有股臭味,口味重,一般人不喜歡吃。所以,雪裡蕻菜便成立大眾小菜,說它是“大眾情人”,也未嘗不可。

雪裡蕻菜可以單吃,也可以混吃,配千張(一種豆腐皮)、臘肉絲、豬大腸、黑魚、竹筍、鱅魚、泥鰍,葷素均可以。我最喜歡的是“雪菜大腸”和“酸菜魚”。大腸味道衝,雪菜清香爽口,食神是怎麼發現這道美味的。酸菜魚,酸酸的,辣辣的,鮮鮮的,魚的柔滑,菜的爽脆,可謂天作之合,成人之美。

最近和一個食客聚餐,他點了一道菜《九轉大腸》。菜上來了,我一看,什麼九轉大腸,就是雪菜大腸而已。這個食客笑著說,“它有九味。祝先生你吃吃看,看能吃出來幾種味道?”我們佐酒而談,外面雪花點點,屋裡熱氣騰騰。酸、甜、辣、苦、鹹、麻、鮮、香、嫩,你別說,雪菜大腸真有九種味道。雪菜遇到的豬大腸,好比《西遊記》裡太上老君煉就的九轉仙丹了。

一個是平民的,一個是神仙的;一個在人間,一個在天堂。

3


冬天的大眾食譜——雪裡蕻絕配山芋粥。冬天養胃,養生,宜靜不宜動。難免不了要喝粥的,當綿稠的粥滑進胃裡,渾身上下都變得熱絡起來!粥味寡淡,需要配菜。在我們這,喝粥就要配上小菜子,吃一口粘稠香甜的粥,再夾上一筷子鹹淡酸辣可口的小菜子,當真是絲絲入口,美到了心裡。


巢湖味道:山芋粥 · 雪裡蕻



每年秋冬之際,我最愛山芋熬製出來的稀飯,配上一碟幹辣椒爆炒的雪裡蕻,真是舌尖上的美味!盤子裡的雪裡蕻和辣椒醬紅綠相間,綠色的蔥花點綴其中,吃上一口,既有辣椒醬的麻辣又有雪裡蕻的清香。食材搭配雖然簡單,吃出來可是不一樣的味道。

山芋粥,雪裡蕻,秋冬際家鄉人餐桌上的最愛!

最憶是巢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