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一喷三防”工作刻不容缓,农民必须高度重视

最近长江流域小麦锈病进入高发期,条锈病、赤霉病是长江中下游和黄淮海平原地区小麦春季常见病害,对小麦产量和质量影响危害性极大。据农业农村部预测,今年小麦条锈病、赤霉病在黄淮以南偏重发生流行风险大,河南省已经发布预警,为此,农民近期抓紧晴好天气防治。去年我们当地用三唑酮喷雾防治两次了,条锈病还是没有彻底根治,这是为什么呢?

小麦“一喷三防”工作刻不容缓,农民必须高度重视


一、锈病、赤霉病的症状与传播危害后果

锈病是小麦叶片感染病毒后叶片上有铁锈般黄褐色病斑,有的呈条状,有的呈圆形,有的呈不规则形状,发病初期,叶片枯黄,后漫延至整株叶片、整片地小麦叶片,使小麦枯萎枯黄,锈病病菌是靠空气传播,高温高湿、雨水偏多、阳光寡照环境下容易传播流行。锈病大多发生在封行后,防治上应该在封行期——孕穗期重点防治。小麦赤霉病在小麦花期侵染,灌浆期才显出症状,成熟期才成灾见危害后果,多发生在齐穗期,靠空气传播病毒,由于到成熟期才能见症状,很多农民错过了最佳防治期,防治效果不明显。小麦锈病、赤霉病如果不及时防治,会造成籽粒不饱满,籽粒有红色或灰黑色病斑,品质下降。穗粒重、千粒重明显下降,减产10%——30%左右。

二、小麦锈病、赤霉病防治时间与防治办法

小麦锈病当前黄淮以南地区是最佳防治时间,去年我们当地农民用三唑酮喷雾防治2次,锈病防治不佳,当时正好农技人员在田间地头指导农民春耕春管,农民纷纷围上来咨询,原来呀,我们当地农民年年都用三唑类农药防治小麦、水稻病害,三唑酮用了十几年了,农艺师说,病毒可能产生耐药性了,防治效果不佳,建议农民用多种农药混合制剂喷雾防治效果可能好一点。用乙唑醇+多菌灵;戊唑醇+三唑酮;甲基碗菌清+甲基恶霉灵来防治试试。我们当地农民按照农技人员建议,每亩地喷雾30公斤——50公斤药液,小麦锈病得到有效扼制,小麦正在恢复生长。当前还是要锈病、赤霉病一起统防统治、群防群治,可以采用无人机统一防治效果好一点。赤霉病最佳防治时间在齐穗期,要见花打药,早防早治,以防为主。喷雾药液每亩50公斤,防止药液喷不到茎秆底部,漏喷,喷不到现象。另外,继续加强清沟沥水、通风散湿,增强光照,切断传播源。进入4月份是小麦赤霉病、锈病防治关键期,农民要在当地植保网点农技人员指导下进行防治,切不可存在侥幸心理。等出现症状了再防治就晚了,记住要见花打药。

小麦“一喷三防”工作刻不容缓,农民必须高度重视


三丶“吃一堑,长一智”今年农民防治上购买新药防治,锈病得到彻底根治,效果立竿见影。

今年我们当地农民从农资经销商哪里购买了新农药,已经喷雾防治一次,没有了锈病症状,小麦生长良好。同时,农民注重农药混合使用,现在打一遍药基本上就扼制住了锈病。小麦锈病、赤霉病防控时间紧,技术要求高,只有预防才能控制病害流行,一家一户进行防治,空气中病毒随风吹过,仍然会感染,因此,我们这边农民都集中在这几天喷雾防治。小麦“一喷三防”应该对症下药,不能什么病害都用三唑酮,也不能习惯用三唑酮,不愿更换新药,长期使用一种农药,病毒会产生耐药性。到现在为止,没有听说农民用药后,条锈病仍然流行,我去了我们当地小麦地,小麦长势良好,丰收在望。今年我们当地农民采取的是混合制剂喷雾较多,“吃一堑,长一智”,农民不再在农药上“从一而终”的使用了,防治效果立竿见影,得到农民认可。

四、病虫情报

农业农村部消息,2020年全国小麦主要病虫害总体呈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预计8.4亿亩(次),其中病害发生4.6亿亩(次)左右。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江汉平原黄淮南部、西南和面北部分地区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6000万亩,目前,汉水流域、西南北部麦区小麦条锈病不仅明显重于上年,也明显重于重发的2017年,对安徽、江苏、河南、山东、河北、湖北春季流行构成较大威胁。虫情就是命令。小麦“一喷三防”工作刻不容缓,必须引起广大农民高度重视,近期,必须对小麦锈病、纹枯病、赤霉病全面防治一次。农业农村部还要求,各植保网点、农艺师要加强指导,群防群治,统防统治。当然,小麦锈病、赤霉病可防可控的,尤其是赤霉病,长江流域每年都会发出预警,小麦赤霉病并没有传播流行,只要我们加强防治,做好春管,赤霉病、锈病一定不会偏重发生。

小麦“一喷三防”工作刻不容缓,农民必须高度重视


五、防治方案

(1)每亩用45%戊唑醇25克+咪鲜胺25克兑水1000倍液喷雾。

(2)25%氰烯菌酯10毫升+15%三唑酮70克兑水800——1000倍液喷雾。

(3)45%戊唑醇25克+15%三唑酮70克兑水1000倍液喷雾。

(4)45%戊唑醇25克+25%乙唑醇25克兑水1000——2000倍液喷雾防治。

农民还要清沟沥水、通风除湿、中耕除草,对小麦田秸秆要清理无害化处理,稻茬要采取措施灭茬。

以上纯属长江三农当地农民防治经验分享,仅供参考,在小麦锈病防治上,还是遵从当地农艺师指导意见及时防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