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琦1.3亿买了问题楼盘?购房注意脚下坑

那厢“李佳琦1.3个亿买了上海云锦东方二期的豪宅”的网络话题还未散开,这厢就有网友爆料
李佳琦买的云锦东方也曾陷入维权风波


据《华夏时报》2018年11月和2019年6月的报道,云锦东方5幢某业主,花费4000万元购买的精装样板房遭受“水淹”产生质量问题,还潜藏着房屋未进行“分户验收”的疑点。


上海豪宅维权,深圳豪宅也不甘落后。


深圳湾顶级豪宅——恒裕滨城二期就曾陷入舆论漩窝。


2018年9月,一条视频在朋友圈流传开来。内容是业主因不满 " 房屋漏水、墙纸发霉,价值 30 万的世界顶级冰箱品牌换成 3 万元的博世冰箱 " 等问题,怒而前往开发商恒裕维权。


你看,有钱人花数十万一平买的房子尚且偷工减料,普通人买房更得多做功课了。


今天是一年一度315,回顾一下,你的买房路上可有踩着坑?


承诺不兑现,迟迟不交房,精装变惊装,退房登天难....


李佳琦1.3亿买了问题楼盘?购房注意脚下坑


你走过最长的路,是开发商的套路吗?


“无理由退房”后悔药
香不香?


如果要给2020年初楼市最火事情列个排行榜,“无理由退房”绝对稳坐Top3。

我们来聊聊一笔小钱认购一套房的发展情况:

1.你是真的喜欢这套房,无论何种认购都会选择它。

那么皆大欢喜,如果交房顺利,退房的事情就基本不存在了。

2.这房子不是很喜欢,不过价格还可以,可以无理由退房就先认购一套吧,骑驴找马。

之后你很淡定地去找销售退房退钱,销售也会很淡定地告诉你,“无理由退房”不是你想的这样的,我们有规定....没有其他违约的情况才能退。

3.你不是满意这房子,不过你深信“无理由退房”,相信大品牌的力量,认购之后按照销售给的程序一步步交首付做按揭......


那么,恭喜你,购房成功。


这个时候突然想起来开发商承诺过你可以无理由退房的,但是认贷不认房的城市,尽管你在申请退房之后拿回了购房本金,再打算买房时你的首套名额已经没有了喔。

几十上百万首付白给人用了一两年,还丧失了首套名额,代价这么大,想想还是算了不退了吧。

在“无理由退房”宣传下交钱认购的,希望你们是真心喜欢这房子。


宁信这世上有鬼
不信销售那张嘴


地段偏僻=“告别闹市喧嚣”;周边嘈杂=“坐拥城市繁华”......

但凡买过房或者看过房的,一定都对这套说辞不陌生。

买房子跟结婚一样,男人婚前对你信誓旦旦,婚后怼你“不要活在童话里”,离婚时恨不能将你扫地出门。

买房前销售说绝佳地段坐等升值,绝版风景不可复制。

订金一交,“合同都是一样的,不用修改,所有业主都没有意见,不会有问题的,你放心。”


到期交房,“没有的事,我们样板间就是这样的,合同里没有约定用这个牌子,不喜欢您可以自己花钱重新装修嘛。”

市场上出现的开发商在销售广告中作出的虚假承诺案例层出不穷,尤其是集中在期房销售。

在购房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无论是沙盘、宣传资料,还是售楼人员的口头承诺,都难以作为消费者维权的依据。

销售说得天花乱坠,不如合同上白纸黑字。

一切不写入合同的承诺都是耍流氓。

签订购房合同是为了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所以合同事大,要警惕所签合同可能存在的一切陷阱。

一定要了解清楚购房合同及附件的每一条内容,是否存在权利义务不对等、空白条款藏玄机、交房日期不明确等等。

在签署合同时,购房者需要注意区分交付款项是属于购房定金,还是购房订金,或是购房意向金。


精装省心
但请警惕精装变惊装

很多人嫌装修麻烦直接买精装,有些地方则根本买不到毛坯全是精装。

德国门窗变义乌制造;洋房栏杆变自来水管。“货不对板”在精装交房时太过常见了。

所以为了保证自己的合法利益免受侵害和更好地维权,购房者在选房之初就应做好防范。

参观样板间时,可以关注一些样板间的家电品牌、层高、面宽等详细情况并尽可能保留一些视频、语音等凭证。(许多楼盘不让顾客在参观样板间时携带手机,朋友们记得提前做好准备。)

在签订购房合同时,要对降标产生的问题如何解决提前做好约定。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精装大部分签的双合同,这其实对购房者来说隐藏了更大的风险。

装修合同是由开发商代签的,作为真正购买装修服务的业主实际上并无话语权。

一旦这种双合同出现问题,购房者维权简直不能更难。

比如一套500万的房子,其中400万是商品房买卖合同中约定的房款,另外100万是装修合同的约定房款。

如果出现交房延迟或者其他楼盘问题,开发商绝对是按照400万元来赔偿的。


学区房须多求证
谨防学位不翼而飞


不少楼盘虽然与学校的地理位置相邻,但孩子的学籍能否划入该片并不确定。


有些楼盘与学校仅一墙之隔,也不能划入该学校就读。


学区房也需要有“资格认证”,而且学区房不等于划片房。

学区房政策越来越复杂,规划也向来多变。很多楼盘都出现过买房时宣传与最终学校或学区不一致的情况。

如果是冲着规划学区而特意选择某个楼盘,就更加不要嫌麻烦,一定要亲自到相应官方网站,或者咨询教育、规划部门,求证学区基本信息。

上学事大,万一实际情况变,需要再另做教育投资就得不偿失了。

另外,学校性质是私立还是公立,是什么级别的学校,师资力量如何等等都需要查证清楚,就算有钱也莫要盲目消费。

除了通过外部信息渠道进行相关信息确认;在合同签订时,需要注意涉及到自己主要权利(如学区、地铁等)与义务的承诺,一定要明确写进购房合同,并约定承诺无法实现时的解决办法。

房子不光是房子,也承载着一家人一辈子的幸福。准备买房的朋友一定要慎之又慎,做足功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