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家务和不做家务的孩子,差距居然这么大

在你眼中,学霸是怎么样的?

当然是拥有超高的智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能。

但最近一条新闻却让我大跌眼镜,没想到学霸也有不会的东西。

前不久在一档综艺节目中,北大本科毕业、清华读研究生的李永乐这位名副其实的“学霸”却自嘲自己动手能力差。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有一次他家里空调坏了,找师傅修了2小时也没修好,最后发现是空调遥控器电池没电了。

据他“坦白”,他还很害怕到饭店点菜,因为不知道该怎么点。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位“学霸”生活自理能力如此“无能”呢?

原来从小父母都教他只需要安心学习,其他什么都不要管。

新闻一出,关于孩子做家务这事,又一次引发热议。

同样是关于做家务,我还看到另一则视频:一个两岁大的小朋友,因为疫情宅在家里,跟着妈妈学做家务。

两个月时间学会了洗衣、刷碗、做花卷、擀饺子皮等,其中他最喜欢的是包饺子。

在做家务的过程中,小小的她掌握了很多本领。

所以别小看做家务这事,假如一个人懂得怎样劳动又热爱劳动,那么他将体会到更多快乐和成就感。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的一家被称为“美国史上最牛华人家族”,兄弟三人都是美国名校毕业的博士。

而这优秀的背后就离不开朱妈妈的教育方式,她的秘诀之一就是每个孩子都必须从小学习下厨、做家务。

她说:“很难想象那些只会念书,连煎蛋、煮蛋都不会的孩子,会懂得怎么做实验。”

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今天,很多父母都忽视做家务这门“充满烟火味”的教育了。


做家务和不做家务的孩子,差距居然这么大


做家务和不做家务的孩子,差距居然这么大

不要怕孩子双手磨出老茧

做家务的孩子更独立

前不久,十岁女孩给做公交车司机的父母送饭的事情登上了热搜。

女孩的父母每天早出晚归,中午只能吃方便面凑合。

懂事的女孩很心疼他们,每天中午都会为父母做热腾腾的饭菜独自送去。

小小年级的她已经能烧不少拿手好菜了。

这个独立的女孩,和前不久襄阳的刘女士在朋友圈给大一的女儿招聘保姆,帮她洗衣做饭的新闻形成强烈的对比。

一个是如此独立,而另一个却是如此依赖父母。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不要把孩子保护起来而不让他们劳动,也不要怕孩子的双手会磨出硬茧。”

最近正是非常时期,宅家的黄磊“黄小厨”又凭着一手好菜,登上热搜,成为宅家好男人的模范之一。

大家都以为他宠溺妻儿,我却发现他教育孩子,绝非一手包办,而是选择放手,给孩子证明自己的机会。

通过微博一张张照片我们可以看出。

黄磊从“给孩子做饭”到“跟孩子一起合作”再到“孩子独立完成”,无不体现他的良苦用心。

独立的孩子更易获得成功,我们做不到一辈子保护孩子。

让孩子拥有独立的能力,是他们未来成长中最大的底气。


做家务和不做家务的孩子,差距居然这么大


做家务和不做家务的孩子,差距居然这么大

习劳者方知他人辛苦

做家务的孩子更懂感恩

作为父母我们总想给孩子最好的,也总想为他们承担所有,下面这些话是否特别耳熟。

孩子幼儿园:“你好好吃饭就可以了,家里的活妈妈来干。”


孩子上小学:“你赶紧写作业吧,学习也累的,啥也不用干了。”


孩子上高中:“你好好学习就可以了,要高考了压力这么大,干什么家务。”

久而久之孩子觉得家务都是爸妈的事,和自己无关。

就像我表姐,她也是把孩子宠上天的妈妈,甚至连女儿学校的值日生都会去替她干。

长期以往,女儿没有任何愧疚理所应当享受着这一切。

记得有一次表姐得了急性阑尾炎,疼得直流汗。

没想到女儿回家看到妈妈如此难受,第一句话却是责怪妈妈为什么不准备晚饭。

表姐当时又疼又气又懊悔,对孩子掏心掏肺,怎么就换来如此狼心狗肺呢!

记得李玫瑾教授曾经在课上说过这样一句话:

“如果孩子从来都不承担家里的事,对家庭都没有责任感,那么你怎么指望他会体谅你的辛苦,有困难的时候帮助你呢?”

记得曾看到条新闻,七岁男孩赵泽华,放假的时候,每天六七点钟便到父母的店里帮忙,一天要擀500张包子皮。

面对记者的采访,他说:“通过这几天劳动,才知道父母非常辛苦。”

你让孩子拖地,他才知道拖地的辛苦,才会想起妈妈要拖地,还要煮饭、洗衣服岂不是更累。

所以习劳的人才知感恩,你让孩子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他才能理解你的辛苦。

要么他每天在那里看电视,怎么能体会到做家务的不易呢?


做家务和不做家务的孩子,差距居然这么大


做家务和不做家务的孩子,差距居然这么大

烟火味的教育

就是让孩子爱上做家务

平时做家务的孩子,不但更独立,懂得感恩他人,美国发展心理学家Richard Rende(理查德·兰德)很早就断言,做家务的孩子还更优秀。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也对全国2万多名家长和2万名小学生进行的家庭教育状态做过一次调查,结果显示:


在孩子专门负责一两项家务活的家庭里,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为86.92%;


而认为“只要学习好,做不做家务都行”的家庭中,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仅为3.17%。


因为劳动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和手段,也是孩子在体格、智慧和道德上臻于完善的源泉。

但现在孩子普遍都不太爱做家务,令很多家长都很头疼,其实让孩子参与到家务中并不难。

一、人人参与,把家务变得有趣

如果孩子小,对家务活会有抵触情绪,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将家务活变得有趣。

朋友有个不错的方式,就让孩子爱上了做家务。

她和女儿会先将孩子也能独立完成的家务都写在纸条上,写好后放到彩色盒子里,然后他们开始抽签,抽到什么做什么。

做完一项,再开始二轮抽签,直到完成当天的大扫除任务。

现在每次说大扫除,孩子都主动把彩盒拿出来开始抽签,甚至会跟她比赛,谁做得比较快。

喜欢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运用游戏的方式,能有效引导孩子欣然参与家务劳动。


做家务和不做家务的孩子,差距居然这么大


二、根据孩子的年龄手把手教授,花时间训练

孩子不是天生就会做家务,如果不希望打击孩子做家务的积极性,家长一定要根据他的年龄安排适合的家务,同时一定要手把手教会他怎么做。

具体什么年龄做什么家务,下面的家务图可以作为参考。

做家务和不做家务的孩子,差距居然这么大

做家务和不做家务的孩子,差距居然这么大

做家务和不做家务的孩子,差距居然这么大

做家务和不做家务的孩子,差距居然这么大

做家务和不做家务的孩子,差距居然这么大


以此类推,循序渐进,让孩子收获劳动的喜悦。

三、肯定孩子的付出和贡献

父母的赞美和鼓励是孩子前进的最大动力,当孩子能够完成自己的家务任务时,家长一定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

但记住,“好话再多不为过”,这句话不适用于夸奖孩子这件事儿。

父母应该视孩子的表现来夸奖他们,如果过度赞美,就过犹不及了。

有三种赞美的话术,对孩子很有用。

描述型鼓励:我看见......(孩子的具体行为)

感谢型鼓励:我谢谢......(孩子具体的付出和贡献)

信任型鼓励:我相信......(孩子的能力)

记得有一次双休,孩子开始整理自己的房间,整理完后,他很自豪拉我进屋看他的成果。

我对孩子说;“哇,瞧你的房间明显整齐多了,学习用品和玩具都分类放好了,如果你每周都能整理一下,妈妈就不用这么辛苦了,我相信你一定能做的很棒。”

孩子听了我的话非常开心,表示愿意每周都自己整理房间。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一句赞美的话很可能点燃孩子做家务的兴趣,让孩子更有动力。

相信每一位父母都希望为孩子挡风遮雨一辈子,但却忘记那句老古话,溺爱享乐酿苦果;勤劳素朴造贤才。

所以,爱孩子,请适时放手。


一个知道如何淘米烧饭、料理自己生活的孩子,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以后的日子不会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