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為何被稱為“隋煬帝”——權力巔峰的理想主義文人

楊廣為何被稱為“隋煬帝”——權力巔峰的理想主義文人


楊廣為何被稱為“隋煬帝”?

隋帝楊廣的諡字為“煬”,所以被稱為隋煬帝。

楊廣在江都兵變後,被宇文化及叛軍殺害。其時天下已經大亂,各有朝廷,互不買賬。按照正統來說,應該是沿用隋恭帝楊侗對他的追諡“明”皇帝,廟號世祖,即稱之為“隋明帝”。但是誰說了算已經不是末路王朝能做主的,各路叛軍紛紛追諡,以顯示自己的正統帝業。夏王竇建德追諡為“閔”皇帝,而唐高祖李淵則追諡為“煬”皇帝。

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而這場天下逐鹿最終是李淵取得了勝利。因此,所有史書就都按照唐之正統稱楊廣為“隋煬帝”。

何為“煬”?

煬,本意是用火炙烤、烘乾,熔化金屬。而在《諡法》中:

好內遠禮曰煬,去禮遠眾曰煬,逆天虐民曰煬,好大殆政曰煬,薄情寡義曰煬,離德荒國曰煬。

楊廣為何被稱為“隋煬帝”——權力巔峰的理想主義文人


李淵追諡楊廣使用了這個字,是一種批評,也是對自己起兵反隋的一種政治申明。為上奢侈暴戾,好大喜功,逆天虐民,天下人可共誅之。那麼我作為你的表兄弟,帶頭起義反對你就是順天應民了,取代你也是人心所歸。

所以,這些東西,多多少少是一種政治態度、一種宣發手段。只不過李淵走向了勝利,並且將中華帶入了有漢以來的另一個盛世王朝,所以他說的都是對的。

那麼隋煬帝的“煬”冤不冤呢?

其實在諡號裡面的那些論法,集中到一點就是“濫”,什麼事情做過頭了,沒有節制,就是“煬”。從各種說法來看楊廣登基之後的作為,說他沒有節制並不過分。

這只是楊廣的一個方面,後世集中誇大了這一特點。其實在唐朝官方對楊廣的評價並沒有後來的不堪,那些聲色犬馬、活色生香的窮奢極侈,大都來源於唐民間傳奇——當然,官方不會為了一個前朝的反面形象去說什麼。唐朝的《隋書》其實對他的正面評價不少,當然也有負面評價,但主要是無節制地浪費國力,以至於拖垮了整個國家。所以楊廣後來的形象先是在民間濫觴,最終到了司馬光的《資治通鑑》,將他用正式文獻的方式給定了性——這就是個暴君。

楊廣為何被稱為“隋煬帝”——權力巔峰的理想主義文人


唐朝官方的客觀評價

其實我們認真思考,就會發現後世的評價日益走偏,唯有最靠近的《隋書》相對比較客觀。

說楊廣嗜殺?哪個生逢亂世的封建帝王不嗜殺?否則何以立足?所以《隋書》不說他這個。因為和楊廣比起來,李世民的“玄武門之變”和登基之路更加血腥而狡詐。

說楊廣聲色犬馬,可他和蕭後的感情卻一直很好,直到被殺。至於後宮三千,哪一個皇帝不是這樣呢?所以《隋書》也不說他這個。

說楊廣窮兵黷武?哪一個有志向的帝王不是這樣呢?漢武帝不也敗光了文景之治的家底?滅吐谷渾、討占城、征討契丹,大宴突厥、征討流求、三徵高句麗,若不是國力不繼,民亂、叛軍四起,哪一樣不是帝王偉業?好大是有的,但是殆政,楊廣真算不上。

最為詬病的是大運河。可這是民生工程啊,相當於今天的高速公路。而且這大運河也並非就是他開始修的,早在隋朝之前就開始了,一直到唐朝還在修,甚至元朝還在修。

楊廣為何被稱為“隋煬帝”——權力巔峰的理想主義文人


楊廣的問題在於沒有綜合考慮國力,建國之初應該是先休養生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把國力搞上去才能著手搞這些工程,像漢武帝,就是虧了有祖宗的積累。

這些東征西討,運河宮殿的修建,大量透支了國家勞動力,在我們今天,可能體會不到這種大工程對一個社會的影響力,因為現在有很多專門的人才從事建設。而在古代,所謂徵用勞役,實際上都是徵用農民,一旦大量的農民前去勞役,甚至死去,那麼對應的就是一個主要勞動力喪失的家庭破裂,社會最基礎的結構被大量打碎,同時因為勞動力不足,直接影響到糧食生產。

糧食不夠了,肚子吃不飽了,自然就造反了。

這些都是因為楊廣過度透支老百姓的勞動力,也就是國力,唐朝人總結出來的好大喜功、奢侈浪費並非單指他對物質的浪費,更重要地是浪費了整個國家、社會的資源,最終導致了社會體系的崩潰。

所以,一個“煬”字是適合楊廣的。這也體現了唐人治史的嚴謹客觀,遠比後來宋人要好得多。宋人愛說道理,愛發評價,還愛根據自己的喜好下判斷。

楊廣為何被稱為“隋煬帝”——權力巔峰的理想主義文人


理想主義者的悲劇

我們脫離開固有形象來看楊廣,就會發現他和歷史上少有的幾個人物何其相似。都曾經站在權利頂峰,都曾經叱吒風雲,都曾經為天下殫精竭慮,最終都事敗人亡,負面評價到正史都不願提及他們。

這正是“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第一個是王莽的新朝,第二個是楊廣的隋朝,第三個是王安石的熙寧變法。

這三個人的經歷相似,結局相似,口碑也相似。王莽死後頭骨被當做酒杯,隋煬帝留下萬古差評,而王安石由於並非權利最頂峰,待遇比前兩位要稍微好一點,站在他的角度思考的人也多一點,但還是被人罵作獾子精亂世,一個人背下了北宋覆滅的黑鍋好多年。

其實他們都是超越現實的理想主義者。

新朝的託古改制,是王莽為緩和西漢末年日益加劇的社會矛盾,而採取的一系列新的措施。隋煬帝的各類大手筆行為,其實都是國家應該做的。王安石的熙寧變法,從今天來看,更是對極了,而且很多都實現了。但是在當時,都無一例外的失敗了。

這只是一個原因,時機不對。

理想主義者光想做得最好,滿足自己的各種規劃。如果是個普通人,這種理想沒問題,因為你沒有多大的權利,調動不了多少資源,會受到現實的打擊。但是王莽、楊廣是皇帝,王安石是皇帝所倚重的改革小組組長,為了做到最好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反而導致、加速了國家的衰亡。

楊廣為何被稱為“隋煬帝”——權力巔峰的理想主義文人


隋朝唯一的大詩人

這一點離題有點遠,就不詳述了。但是我們說詩歌史,隋朝實在太短。魏晉南北朝詩人如秀木成林,唐朝詩人如過江之鯽。這兩個詩歌史上輝煌的時代在隋朝的聯繫,就落到了楊廣這個“美姿儀,少聰慧”的皇帝身上。

如果說隋朝只有一個大詩人,那就是楊廣。

他承上啟下,跳出南北朝迷離之風,有南朝清麗而不頹靡,開啟盛唐文學先導。

當然,他不是有意的,他是個皇帝,寫詩對他來說,只是個才情表露的小玩意。

但是他在詩歌史上的地位是關鍵的,不可撼動的。也正因為這一點,唐朝人其實對他的評價是客觀的,在文學上,楊廣是不少詩人的偶像。

隋煬帝楊廣,是一個帶著理想主義,衝到權力巔峰的文人。

楊廣為何被稱為“隋煬帝”——權力巔峰的理想主義文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