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如果能重來,我再也不玩命攻打高句麗

有一位歷史學家說過:秦始皇做過的事情,隋煬帝多半也做了,卻沒有焚書坑儒;隋煬帝做過的事情,唐太宗多半也做了,卻沒有開鑿運河。但是,秦始皇和唐太宗成了千古一帝,隋煬帝卻遺臭萬年。

如果知道自己被後人這麼評價,一向自詡要“功蓋三皇五帝”的隋煬帝恐怕要跳起來跟那些歷史學家好好地辯論一番。

隋煬帝:秦始皇有一統六國之功,可我帶兵南下滅陳,一統全國,又向西攻滅吐谷渾,又將東南領土推進至印度的安南、佔婆(今越南)還有臺灣,為我華夏開疆拓土數千裡。他有“焚書坑儒”之過,我卻大力“興辦學校,推行科舉”。再來說說李世民,沒有我強力開鑿的大運河,打通的西部走廊,唐太宗的“貞觀之治”都得畫上問號。你們說我算昏君嗎?

我真的是被冤枉的

影視劇刻畫的隋煬帝形象永遠具備三個特點:奸險狡詐、貪玩好色、暴虐成性,還有種種關於他”弒君奪位”的傳說,這些素材多取自於唐朝魏徵編寫的《隋書》。改朝換代之後,後朝人為了證明自己政權的合法性,總是極盡全力地汙衊前朝,歷朝歷代皆是如此。不過我們仍可以從一些蛛絲馬跡中來探究歷史的合理性。

隋煬帝:如果能重來,我再也不玩命攻打高句麗

我的皇位名正言順

楊堅的老婆獨孤皇后是個非常有個性的強硬女人,把自己的老公楊堅守得嚴嚴實實的,她不僅不容許楊堅納妾,也看不得其它男人納妾。有一次,楊堅看到一個長得非常漂亮的宮女,沒忍住就臨幸了。獨孤皇氏知道後直接帶人結果了這個宮女,楊堅雖然氣得不行,也只是出去溜達兩圈又乖乖回來做皇帝。

隋煬帝:如果能重來,我再也不玩命攻打高句麗

太子楊勇好色,喜好奢華,納妾的同時還把自己的原配晾在一邊,為人處世非常張揚。獨孤皇后多次勸導,楊勇頂嘴之餘依然我行我素,放到現在就是個十足的熊孩子。楊廣跟楊勇則不一樣,處處低調著來,在父母面前恭恭敬敬,生活作風儘量簡樸,關鍵是他還有個知書達理的好老婆-蕭氏,婆媳關係處理得相當好。

兩相對比,獨孤氏看太子楊勇是越來越不順眼,覺得二兒子才是自己的好孩子。楊堅夫妻兩討論自己兒子的時候也多是覺得楊廣怎麼怎麼好,楊勇怎麼怎麼差。

有一年冬至,百官們朝見完隋文帝后跑到太子府,太子楊勇竟然毫不避諱,穿上禮服接受大臣的朝拜,而且還大張旗鼓生怕別人不知道。這一下可把楊堅惹惱了,接受百官朝拜是皇帝才能做的事你這樣做是不是盼著我早點死啊!自己的兒子如此不懂禮數,獨孤氏趁機旁敲側擊一下,楊堅就下定了換太子的決心。

隋煬帝:如果能重來,我再也不玩命攻打高句麗

誰能做下一任太子呢?自然是打過仗又比較孝順節儉的楊廣。

楊廣穩穩當當地當了四年太子,沒聽說有什麼過錯。坊間傳言,楊堅最後關頭髮現了楊廣的真面目,想要重新召回廢太子楊勇,楊廣獲知消息帶兵逼宮,逼死楊堅。

來看看楊堅實怎麼發現楊廣的真面目的,一個宮人不小心把楊素給楊廣傳遞消息的信送到楊堅所在的仁壽宮,被楊廣調戲的妃子跑到楊堅面前狀告太子無禮。

這裡面就有疑問呢?事關身家性命的信楊素怎麼會敢給一個宮人去送?如果有什麼機密信息,楊素面陳不是更好。楊廣登上帝位都已經是臨門一腳的事情,會在最後的關頭跑過去調戲父王的妃子,不是給自己找事嗎?再看那些反叛隋朝的人,有誰是以”楊廣弒君奪位”的理由來為自己的反叛行動正名的,李淵在起兵的時候都把楊廣尊為”太上皇”。

銳意進取

隋文帝楊堅治國注重”穩”,一小步一小步地往前邁,緩慢地積累實力,再找個機會上釋放出來。他兒子楊廣正好相反,大踏步地往前邁,要實現功蓋三皇五帝的偉業。

關隴集團是楊堅崛起所倚重的核心勢力,長安是關隴集團的政治勢力中心。楊堅在一統全國後就不得不面對一個影響帝國長遠發展的問題,關隴勢力與南朝勢力和山東勢力的融合。關隴集團有一個特點,權臣把皇帝換掉是家常便飯的事,比如宇文覺奪取西魏元氏政權,北周宇文護連續換掉三位皇帝,楊堅奪取北周政權。如果不能掣肘關隴集團的勢力,保不定自己哪一天就被人給換了。

隋煬帝:如果能重來,我再也不玩命攻打高句麗

楊堅萌生了想要遷都洛陽的想法,洛陽處在中原戰略要地,遷都此地可以西控突厥、東撫齊魯、北定遼東、南接淮揚,最適合作為全國的商業中心和政治中心,更重要的是可以藉助山東勢力和南朝勢力來制衡關隴勢力。

但是,楊堅的性格比較保守,覺得關隴集團還是他最依靠的勢力,不想一下子彎轉得太大,於是只在長安城附近修建了一座大興城。

楊廣年輕氣盛,覺得關隴集團也就那麼回事,沒有那麼多顧及。做皇帝不到一年,就開始風風火火地開展興建東都的工作,不僅如此,為了充分拔高洛陽中心城市以及全國的交通樞紐中心的地位,楊廣同時開展了挖掘隋朝大運河的浩瀚工程。

隋煬帝:如果能重來,我再也不玩命攻打高句麗

隋朝大運河示意圖

隋煬帝:如果能重來,我再也不玩命攻打高句麗

隋唐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南至會稽,北到涿郡(今北京),全長2700公里,跨越地球10多個緯度,縱貫在中國最富饒的東南沿海和華北大平原上,經過浙江、江蘇、安徽、河南、山東、河北、北京七個省市,通達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海河五大水系,是中國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動脈。

開疆拓土

《隋書》如此評價隋煬帝的理想:建立“轢軒、唐,奄吞周、漢”的偉大業績,當一個“子孫萬代,人莫能窺”的千古一帝。雖然隋煬帝沒有明確說過這樣的話,但是從他的帝王年號”大業”來看,他是很想建立前無古人的功業的。

“開科舉,建學校,收藏書”不過是內政的小試牛刀,他想要的是開疆拓土的偉大功業。為了打通同西域國家的貿易通道,隋煬帝派兵攻滅吐谷渾,拓展土地千餘里。而後又把戰爭的鋒芒指向東南,使大隋王朝東南領土疆域擴大到印度支那的安南、佔婆(今越南地區)、及臺灣等地。

過去的輝煌來得太容易,隋煬帝的內心很膨脹,自負的認為沒有任何敵人可以打敗他,直到碰上了高句麗。

隋煬帝:如果能重來,我再也不玩命攻打高句麗

高句麗是一塊心病

高句麗是隋朝邊境新崛起的小霸國家,每次趁著中原混亂的時候就喜歡咬上幾口,掠奪點人口、財貨啥的,很早之前就侵佔了原屬於中國的遼東地區。隋文帝時期,高句麗衝擊隋朝遼西軍事駐地被擊退,事後隋文帝派人征討高句麗,無奈路途遙遠,糧草供應不上,加之陰雨連綿,最終作罷。

隋煬帝:如果能重來,我再也不玩命攻打高句麗

高句麗

老子未了的心事由兒子來實現,何況如果真的能打下高句麗,不就解決了自曹魏以來困擾歷史君王的高句麗之患,這可是能向歷史吹噓的大功業!

隋煬帝徵發了百萬大軍進攻遼東,估計他也沒想真正用百萬大軍去進攻高句麗,只是覺著高句麗見到這百萬大軍一定會嚇得不戰而降,這樣正好能夠展示帝國天威。沒想到高句麗還很硬氣,就是不服軟。

隋煬帝:如果能重來,我再也不玩命攻打高句麗

不服軟怎麼辦?那就打唄。

隋煬帝:如果能重來,我再也不玩命攻打高句麗

隋煬帝派出宇文述九路大軍供三十餘萬人度過遼河進攻平壤,當時士兵身上所攜帶的物品是很重的,包括糧草、排甲、槍槊以及衣資、戎具、火幕,很多士兵難以負重前行,就把糧食挖坑埋了打算回來的時候再取,結果還沒走到一半隨軍的糧草就已經消耗得差不多了。高句麗知道了這個情況,不斷派兵前來騷擾,隋軍取得了七戰七勝的戰績,但是到了平壤城下士兵們基本上精疲力盡了。

宇文述看著眼前高大堅固的城牆,再看看面露飢色的士兵,無奈地搖搖頭直接退兵了。這個時候的高句麗軍隊可是酒足飯飽鬥志昂揚,在隨軍後面一路追殺,三十萬的隋軍在返回遼東城時只剩下2700百人。隋煬帝最後只得無奈地撤退。

出動百萬大軍都沒打下來,隋煬帝覺得面子丟大了,修養了半年左右又著手討伐高句麗。這一次親自到前線督軍,還給了諸將一個特權,你們自由發揮,不管用什麼方法只要拿下遼東城就行。眼看遼東城就要得手,這個時候楊玄感造反的消息傳來,隋煬帝不得不回軍平定叛亂。

第二次仍然沒有打下高句麗,隋煬帝的心裡憋著一股氣,屁大點的地方還這麼橫,我什麼都不幹就招呼你。過了不到一年,隋煬帝開始第三次征討高句麗。

這一次高句麗也陷入到內政疲敝的境地,隋朝名將來護兒擊破高句麗軍隊,打算乘勢直抵平壤城下,高句麗內部大亂,高句麗王高元不得不遣使請降。隋煬帝見目的已經達到,國內又被各路起義勢力攪的天翻地覆,下令撤軍。如果繼續打下去,高句麗就亡國了。

三次攻打高句麗幾乎耗盡了隋朝的國力,也直接帶出了隋朝積累日久的”民怨”問題,將整個隋朝拖入深淵。隋煬帝的意氣風發和高傲自負也在這三次戰爭中被打沒了,面對千瘡百孔的國家,隋煬帝已無心再重整旗鼓,只想留念於江南好風光裡苟延殘喘剩下的日子。

隋煬帝喜歡給自己定下非常宏大的目標,一旦定下目標就會快速強力去實施,完全不考慮實際的情況。他並非看不懂局面的人,只是在實施計劃的過程中急於求成,往往會採用過激的辦法。如果這些目標能徐徐圖之,一個一個來,千古明君他說不定還真能排得上號。

不過,隋煬帝有兩個致命的缺陷。作為權貴階級,他很輕視百姓在社會生產、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百姓在他的眼裡可以被當做奴隸一樣來驅使;自負的他很難聽得進別人的勸諫之言,認為自己能夠掌控一切。李世民後來也做了和隋煬帝同樣的事-攻打高句麗,不過有了前車之鑑,李世明選擇徐徐圖之,直到唐高宗年間,高句麗才徹底地亡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