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復工?做奔馳和坐奔馳的都撐不下去了


求復工?做奔馳和坐奔馳的都撐不下去了

​程某是北京一家高檔餐飲連鎖店的老闆。2019年12月,元旦前夕,由於這一年的收益不錯,同時也基於報稅的考慮,他為公司採購了5輛奔馳E級轎車、2輛奔馳S轎車、1輛奔馳-邁巴克S轎車。

計劃在農曆新年結束後的動員大會中,分別獎勵給5位業績突出的店長、2位公司高管,以及為自己換掉已經坐了多年的老款奧迪A8。

在除夕晚上,他在高管群裡發了一個新年紅包,數額不大,但祝福宏大:萬物更始,再創新開始!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一切的計劃是以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為開始。而他們的宏圖壯志,也是以閉店歇業為開端。


求復工?做奔馳和坐奔馳的都撐不下去了

曾經他以為,經營餐飲最大的成本是墊款和房租。但短短不到一個月的全員工資,就已經領他夜不能寐。現金流的斷裂,致使他與許多餐飲同行一樣,哪怕是借貸,所能應付的全員工資也只能維繫兩月。

高管停薪、員工半薪、四處借債……所有的應禁之法,都成為了眼下的應盡之法。現在枯魚涸轍,幾經商量,他決定開始靈活的變賣一些公司資產。那嶄新的8輛奔馳汽車,列在清理的名單前列。

二手車販隔著電話用一口彆扭的方言問他車是幾成新?他頓了幾秒,說是9.9成新,才不到兩個月,幾乎沒開過。車販又問了幾個問題,說道:不管你是2019年哪一月的車,只要過了12月,就統統按一年來折舊,市場都是這麼算的。

程某自然無法接受,他原本想說算了。最後卻說:那就這麼算吧。


1 來自奔馳的“求救信”

這兩天,一則新聞在網上刷屏。

大意是說,北京奔馳在2月6日向天津市政府以及天津武清區發函,請求特批其在天津武清的19家零配件供應商提前復工。函件中稱,若北京奔馳不能在2月10日全面復工,經濟損失每天將超過4億元。


求復工?做奔馳和坐奔馳的都撐不下去了


車企日子難過,這恐怕已經是所有人的共識,但究竟有多難過,人們並不是十分關心。

早在去年,除了中國市場一枝獨秀外,奔馳的全球市場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換來的也是十幾年來的罕見虧損。為了在中國市場百尺竿頭,來彌補全球市場的損失,奔馳也為中國消費者表達了自己的“誠意”,加長的GLC、國產的A35L、照顧二孩家庭的七座GLB……雖然全年也有諸多負面纏身,但也銷量遠超奧迪,僅次寶馬的新成績。

同時,為了減負,奔馳也為年虧損四十多億人民幣的smart找到了接盤俠吉利,希望以後能在中國市場的增長圖個吉利。一切的佈局都宣示著要在2020年大幹一場,沒想到剛一開始就大病一場。

當然,被疫情衝擊的車企不止奔馳一個,從上到下,從左都到右,無一倖免。尤其對於對中國市場以來尤為重要的德系和美系車企,都是來了一場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的極刑。


求復工?做奔馳和坐奔馳的都撐不下去了

最新研究顯示,德國汽車公司和供應商在中國工廠因疫情而停產,短期內無法恢復生產,這將嚴重影響車企的營業額。根據預計,德國車企每年在中國創造1500億歐的營業額,平均每日營業額6億歐,每日盈利6000萬歐。目前保守預計,因工廠停產每日虧損7200萬歐元。

相關人士表示,此次疫情將給德國汽車工業帶來重大損失,如果中國五分之一的地區因疫情隔離,德國車企2月份將損失25億歐元。

所以,不僅中國的汽車人急了,德國的汽車人也急了,已經有人開始呼籲德國和歐盟援助中國,因為德國車企2019年生產了1590萬輛汽車,三分之一的銷量來自中國。“德國和歐盟應該向中國提供醫療援助。這不僅是人道問題,更關乎於我們的經濟命脈”。


2 覆巢之下無完卵


唯一的好消息是,車企沒有坐以待斃。

在目前首批已復工的車企當中,包括上汽通用、東風日產、長安福特、一汽-大眾、上汽大眾、特斯拉、奇瑞、江淮、一汽紅旗等車企,都紛紛結合當地的政策要求與自身的情況,採取到崗上班、錯時上班、居家辦公、分區辦公等多種方式逐步恢復正常運行。

吉利汽車、長城汽車、比亞迪、蔚來汽車、上汽乘用車及上汽通用五菱等多家車企也宣佈部分復工,且視具體情況開啟“遠程辦公”模式。而地處廣州的廣汽豐田也宣佈,其在2月10日至14日期間不安排生產復工。

地處疫區核心的湖北東風雪鐵龍、東風標緻、東風本田、東風雷諾、東風風神等車企也對外表示了復工的時間。有的是不早於2月14日,有的是暫定2月17日,有的是根據政府的指示時間復工。

此外,除了武漢的汽車主機廠外,也在廣汽本田、華晨寶馬、北京現代、東風悅達起亞、廣汽傳祺、威馬等汽車品牌工廠的開工日期暫時定在2月17日前後,愛馳汽車則表示將暫緩復工。

不過同時也有個壞消息,儘管車企端逐漸解凍,但銷售端依然冰凍三尺。時至如今,全國經銷商的復工率僅有微不足道的19.8%,但這一數據的增長跟消費者的“禁足”率息息相關。消費者未來的購買慾或許會爆發,但短時間之內仍無法趕來輸血。


求復工?做奔馳和坐奔馳的都撐不下去了

而為了增加血源,一些聲音也呼籲放開汽車限購,讓那些被壓制的購買力來當一次活菩薩。汽叔估計這一願望十分渺茫,牽扯問題之多,相關部門也不太會去做這個順水人情。但這也說明汽車市場已經快到了彈盡糧絕的地步,不得不做這個白日夢,都開始說胡話了。

一個沒奔馳的人,為什麼要為做奔馳和坐奔馳的人去操心呢?賣慘的又不止汽車行業一個,為生計發愁的也並不只有汽車人。


因為,從小到程某這樣的個體,大到奔馳這樣的企業,我們能清晰的看到,此次疫情對經濟的波及是無孔不入的。它不僅在璀璨你的企業,也在折磨你的用戶。當你喘過氣來、捲土重來,恐怕更恐懼的是你曾經的用戶已經凋零、消亡,甚至不復存在。


剩下孤零零的你換了人間,然後在等待經濟復甦後所孕育的新受眾。只存新人笑,不見舊人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