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情太拖拉?父母弄清這些問題,治好孩子的拖拉毛病

文丨大米粒媽媽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真是操碎了心。孩子的性格、表現,都讓父母十分掛心。成長不是一帆風順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會有各種問題出現。

有的孩子性格開朗活潑,父母會擔心孩子不夠專注,以後不能踏下心來好好學習。孩子文靜內向,父母又擔心孩子不擅長言辭,以後交際會出現問題。

孩子做事情太拖拉?父母弄清這些問題,治好孩子的拖拉毛病

案例

吳月的兒子曉宇今年上四年級了,孩子各個方面都很好,平時也很讓家長省心。不過吳月發現,曉宇有個地方特別不好,總是要讓家長老師說上幾句。

這個問題就是做事拖拉。每次吳月到學校接兒子,兒子都是最後一個從學校裡走出來的。問他在幹什麼,他就說自己在收拾書本,收拾得太慢了。

曉宇起床也很慢,每天都磨磨蹭蹭起床,最後連早飯都來不及吃就上學去了。在家吃晚飯的時候,曉宇也要花大概一個小時的時間,才可以完成吃晚飯這件事。

孩子做事情太拖拉?父母弄清這些問題,治好孩子的拖拉毛病

這還都是次要的,更關鍵的是曉宇學習上也拖延。寫作業成了拉鋸戰,寫一會玩一會,拖到很晚才寫完。這讓吳月覺得非常擔憂,這樣下去孩子成績能好嗎?

吳月也因此訓斥過孩子好多次,結果曉宇自己也挺委屈。他說媽媽我也想快點,但就是做不到。聽了孩子的話,吳月又不好意思深說了,但是以後怎麼辦呢?

分析

很多家長在看到孩子拖拖拉拉的表現時,會認為孩子有"拖延症",因此對孩子失去信心。其實只要找準孩子拖延的原因,就能夠改變孩子拖延的毛病。

孩子做事情太拖拉?父母弄清這些問題,治好孩子的拖拉毛病

有的孩子並不是故意磨蹭,他們自己也希望做事情快一點,但是就是沒辦法做到。這有可能是因為孩子的肌肉能力不足,無法快速完成一些動作和任務。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孩子的"防衛機制"在起作用。不止是孩子,很多成年人都會因為拖延而煩惱。懶惰而喜愛節約能量的大腦,迫使人出現了拖延的行為。

因為擔心被老師和家長責罵,孩子也會出現拖延的情況。有的孩子遲遲不願意做事情,就是因為他們感到了焦慮。這樣的焦慮形成惡性循環,越焦慮越做不好。

孩子做事情太拖拉?父母弄清這些問題,治好孩子的拖拉毛病

要想改變這樣的拖延問題,不僅僅要求孩子自身去努力,更需要家長給孩子提供支持和幫助。那麼面對孩子的拖延

家長可以怎麼做,來改善孩子的問題呢?

1) 培養孩子努力做事的意識

孩子之所以磨蹭,可能是因為他們並沒有意識到這麼做的後果。如果家長讓孩子體驗到磨蹭的結果之後,就會讓孩子更自律。

比如當孩子拖延著寫作業的時候,家長可以對他嚴厲批評,並給孩子一些小小的懲罰,讓孩子知道拖延做事是非常不好的,這樣的後果需要他自己承擔。

2) 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很多孩子之所以拖延,就是沒有強烈的時間觀念,他們覺得這件事今天做也行,明天做也可以,根本不用著急。

這樣的話,家長可以給孩子製作計劃表,讓孩子按照計劃表來做事情。如果不能按時間完成當前的這個事情的話,那麼後面的事情也都會耽誤掉。

孩子做事情太拖拉?父母弄清這些問題,治好孩子的拖拉毛病

3) 讓孩子適當放鬆

有的時候孩子不願意寫作業不願意讀書,也是因為他們比較疲憊了,沒有辦法一直做一件事。這個時候家長可以注意讓孩子勞逸結合。

比如當孩子疲憊的時候,可以帶著孩子出門做做運動。有的時候腦力的疲勞,只能夠通過運動來進行緩解。在經過運動之後,孩子的學習狀態才會更好。

這樣分析來看的話,孩子的拖延問題還是可以從細節上進行解決的。首先要弄懂孩子拖延的原因,然後從這些原因入手,讓孩子儘快擺脫拖延的困擾。

孩子做事情太拖拉?父母弄清這些問題,治好孩子的拖拉毛病

這個過程中,父母的作用是很關鍵的。在糾正孩子拖延症的問題上,父母要以身作則,自己做到凡事不拖延,具有強烈的目標感,才能夠給孩子帶來好的影響。

媽媽寄語

如果父母放任不管的話,孩子有可能越來越拖延,甚至完全沒有時間觀念。這不管是對孩子的成長,還是對孩子的學習,都是非常不利的。

尤其是在假期來臨的時候,很多孩子一放假就進入到了放養狀態,每天就是玩遊戲看電視,根本不會踏下心來做事情。等到開學了,孩子就會出現抓瞎的情況。

孩子做事情太拖拉?父母弄清這些問題,治好孩子的拖拉毛病

所以,當發現孩子出現拖延的苗頭時,父母就要加以制止。孩子都會出現懶惰的情況,偶爾的懶惰沒什麼,但是長期的拖延就不可取了。

今日話題:當孩子出現做事太磨蹭太拖拉的情況時,父母應該怎麼做,才能夠糾正孩子這一問題呢?可能每個人都有拖拉的問題,你覺得這是大問題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