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洵:《權書》10篇之《心術》,決勝只在談笑間

《大決戰*遼瀋戰役》快結束的時候,衛立煌坐在被炸得飛沙走石的指揮部裡自言自語道:“毛澤東此人,他好像是在填詞作詩一樣,把種種奇思妙想用在東北大戰指揮上。他竟置長春、瀋陽於不顧,用牙籤一插,取得了錦州……”

蘇洵:《權書》10篇之《心術》,決勝只在談笑間

填詞作詩靠的是“心境”,就是“現量”氣度的自然抒發,字面只能是一種“氣象”的表達,究竟這個“氣象”怎麼來的,那就只能是真正撐得起的人才能有所體會。衛立煌沒有體會過,只能稱之為“種種奇思妙想”。

莊子雲:“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

“虛而待物”即是“中空”而應變,表現在人身上就是一個人的氣場。能容納的越多,氣場越足,一切盡在掌握,也就是“心之體”,再起用就是“心術”。

《心術》的內容及論點

“為將之道,當先治心。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麋鹿在眼前來來回回而目不轉睛;然後才可以判斷利害,方能禦敵。但凡用兵必定要師出有名,否則雖利勿動。並不是行動本身會有什麼害處,而是以後自己可能會被打得措手不及——今天我可以為了利益隨時打你,明天你也可以隨時打我,防不勝防。所以,只有正義才能激發將士的鬥志,知為何而戰方能致勝。” ——這是總綱。

《心術》整體下來是把為將者應當具備的素質以及整個作戰階段各種心理上容易出現的有利和不利情況推演了一遍,並提出了對治的策略。

蘇洵:《權書》10篇之《心術》,決勝只在談笑間

小勝益急,小挫益厲,所以養其氣——取得一點小勝容易滋生傲慢情緒,而一點挫敗又容易怒而興兵,所以能沉住氣就非常關鍵。

見到蠅頭小利不可輕舉妄動,很可能是對方做餌,見到小的損失也不可輕舉妄動,自己也得向對手做餌。既然能做到不因些許得失自亂節奏,就可以駕馭成敗得失了。只有確保自己的長處能按照自己的控制節奏有效發揮作用才能百戰百勝。所以,只有做到“靜”和“忍”才能看得準,打得狠。

所謂“誘敵深入”,別看能在電視上能分得清清楚楚,甜頭真落自己頭上就會給自己百般開脫。反常為妖,等到回過神來覺得太“順利”的時候就已經晚了。

敵我雙方都有長短,當我拿長處去克對方短處,對方是肯定不會跟我一較高下的;同樣,我方的短處也會遮蔽起來,不和對方硬碰硬,對方又能怎麼樣呢?

蘇洵的對策是:我方應該在短處上故佈疑陣,使對方打探不到真實情況而退卻;而在長處上要多加隱蔽,反而要向對方示弱,使對方深信我的長處根本沒有或者不足為慮,這就是長短術。

蘇洵:《權書》10篇之《心術》,決勝只在談笑間

正反“長短術”的兩例

策論結尾處道出了制勝法寶,要深藏不露、揚長避短,實際上道理也就是這麼簡單。只不過“三歲孩童都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不去踏實做自然會覺得道理很飄。

我以前曾認為只有現代人才會犯“愛表現”的毛病,老闆、家長都在激發員工、孩子的“表現欲”,實際上自古就沒斷過。吃大虧的往往就是被對手抓住某個突出的點而不知,反而是被對手不斷“養”大這個弱點,同時對手會深深隱藏並持續積累自己的優勢,從而被一擊而潰。

最早用這招的名人要數春秋時候的鄭莊公,為了除掉弟弟共叔段,放任其胡作非為,最終共叔段徹底犯眾怒而他再名正言順、義正言辭地出兵征討。還有越王勾踐,迷惑對手用得最徹底的就數他了,以“十年生育,十年教訓”而最終復國。

只不過和鄭莊公一樣,這種彈性極大之人必也不會是一個尋常意義上的好人。所謂“邪人用正法,正法亦邪”, “心術”不正“法”就無所謂好壞了。

“玩”的奧妙

只是如何才能不被對手抓住弱點,就要靠平時的修煉。也就是要會“玩”,事事都在“玩”,對手只能看到自己的“玩”而弄不清自己真的在乎什麼,如此還從哪裡突破呢?

蘇洵:《權書》10篇之《心術》,決勝只在談笑間

《易》雲:“玩索而有得。”

作為易學大家,蘇洵在尚未寫完《易傳》的時候已經病重,於是命蘇軾“述其志”來完成。蘇軾的一生可謂風雨飄搖,但那不過是在外人看來罷了,他可是實實在在“玩”了一輩子。

眾所周知,蘇東坡是個出了名的吃貨,在他被貶到嶺南的時候不但沒有唉聲嘆氣、怨天尤人,反而越來越享受生活。“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玩得開心,不想走了。而他在玩的時候又特別認真,東坡肉就是認真玩出來的,這可能就是他遺傳自父親的基因了。

蘇洵就很喜歡玩,遊歷名山大川,廣交高人賢士。“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是玩,“依稀似曲才堪聽”是玩,“遊於藝”還是玩。“認真而不較真,玩耍而不放任”方為“中道”,非如此必落“執魔”。

一本正經皆是心中沒數的緊繃,事事論理都是毫無擔當的推卸,一些沒嗜好的“好男人”還在困惑為什麼自己找不到女人……

蘇洵:《權書》10篇之《心術》,決勝只在談笑間

所謂“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情也”,渾身上下都透著“沒意思”,表裡內外都是緊張兮兮生怕別人說一句“不對”者的“真情”又在哪裡?

在別人的評判裡,在別人的臉色裡,甚至在別人的一次急促的呼吸裡。

做個妙人

玩不出名堂的不會有突發奇想,更不會出奇制勝。蘇洵若是科舉考出來的甚至不可能寫策論,蘇軾是科舉出身,雖然個人的盛名已經千古流傳,但卻只能“受”,而不是個能“出主意”的人。

蘇洵:《權書》10篇之《心術》,決勝只在談笑間

倘若是蘇洵與王安石同朝,倒是有可能會幫王安石出主意,變革正是蘇洵之所願。

“認真的時候要玩,玩的時候要認真”方能得其真意,落兩頭皆是執著。向回拉,到了最合適的位置就是“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這便是最強的“心術”。

蘇老泉雲:“仲尼之說,純乎經者也;吾之說,參乎權而歸乎經者也。”

歸山深淺處,須盡丘壑美。

快去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