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背圖》-第二十九象:大明朝最幸福的時代,三棵楊樹功不可沒


《推背圖》-第二十九象:大明朝最幸福的時代,三棵楊樹功不可沒

第二十九象 壬辰(仁宣之治)

讖曰

枝發厥榮 為國之棟

皞皞熙熙 康樂利眾

頌曰

一枝向北一枝束

又有南枝種亦同

宇內同歌賢母德

真有叄代之遺風

金聖嘆註解:此象主宣宗時張太后用楊士奇、楊溥、楊榮叄人,能使天下又安,希風叄代,此一治也。時人稍士奇為西楊,溥為南楊,榮為東楊。


《推背圖》-第二十九象:大明朝最幸福的時代,三棵楊樹功不可沒

“枝發厥榮,為國之棟,皞皞熙熙,康樂利眾。”是說楊樹生長的很好,成了國家的棟樑,對人民有大貢獻。

“枝向北一枝束,又有南枝種亦同。宇內同歌賢母德,真有三代之遺風。”這是說三個偉大人物都是同宗的,都姓楊,他們的為政真帶有三代(夏商周)的遺風啊。唯一不對的是“一枝向北”找不出“北楊”來,只有西楊,全世界都稱頌這位偉大的母親-張太后。

三棵楊樹說的是楊榮、楊士奇、楊溥。他們都是明朝的五世老臣,歷經建文帝朱允炆、成祖朱棣、仁宗、宣宗、英宗。

《推背圖》-第二十九象:大明朝最幸福的時代,三棵楊樹功不可沒

楊榮(1371—1440),原名楊子榮,建文二年(1400年)進士,入翰林院。最有智慧的一位,先後五次隨朱棣攻打蒙古,在最後一次攻打蒙古朱棣途中死亡,楊榮怕底下人發生兵變,便秘不發喪,私下回朝見太子,商討讓太子明仁宗朱高熾順利登基。

楊士奇(1365—1444),名寓,字士奇,號東里。在仁宗期間對朝中出現的花天酒地現象向仁宗諫言,仁宗聽後改善;在宣宗時期發現有很多貪官汙吏,便開始追查此事,同時還為老百姓請命做了許多對社會有利的事情。

楊溥(1372-1446),與楊榮同為建文二年進士,同入翰林院。三位當中最苦的一位,早年出身貧寒,後來有了一定的權力和地位後深知一切來之不易,行事謹慎,得到了當時的好評。他以表率作用讓大家覺得他不急不躁、辦事讓人放心。

《推背圖》-第二十九象:大明朝最幸福的時代,三棵楊樹功不可沒

這個時代大明朝最幸福的時代,即使是最能鑽空子的史學家在這段時間裡也找不出可以做文章的花樣。宣宗十年,國泰民安,除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朝野沒什麼大動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