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说话晚、结巴、大舌头都是怎么回事?家长的做法很重要

开篇前提个问,宝宝开始学说话了,你是希望宝宝先喊“mama”还是“baba”呢?

宝宝说话晚、结巴、大舌头都是怎么回事?家长的做法很重要


妈妈们常会“柠檬酸”一把,怀胎十月,生产的是我,喂奶的是我,宝宝的第一句当然应该是我。

宝宝说话晚、结巴、大舌头都是怎么回事?家长的做法很重要

可实际上,宝宝的语言发展到底是怎样的情况呢?真的会如你所愿喊出那个词吗?

又有一些妈妈们会“玻璃心”一把,老操碎心。

孩子差不多1岁了,还不说话,不会成哑巴了吧?

会说话的时候,又怕口齿不清,怕他结巴,或是大舌头。

别急,下边我们一起看看宝宝的语言发育轨迹吧。

1、宝宝语言发育轨迹

最近,小初迷上了一部BBC拍摄的纪录片《北鼻的异想世界》,片中挑选了2000多个小北鼻进行研究,第一集就提到了婴儿的语言发展。

宝宝说话晚、结巴、大舌头都是怎么回事?家长的做法很重要

绿色的曲线代表着一个语言能力强的宝宝,一岁到两岁间词汇量的积累情况。橘色的线代表正常宝宝,蓝色的线代表发育迟缓的宝宝。

数据发现,18个月大的时候,语言能力较强的宝宝可以掌握200个单词,半年后,词汇量增长了一倍还要多,大概450个单词左右,也就是说,每天会掌握一个新单词。

我们再来看看婴儿不同年龄段的发育情况,也许你就安心一把了。

  • 0-3个月:

第一声啼哭就是最早的发音,会简单的发音。1周到1个月,就可以通过不同的哭声表达他们的需求。

  • 4-6个月:

会发出单音节词,无意识地发出“ba”、“ma”等音,并且逐渐发出比较复杂的声音。

  • 7-9个月:

宝宝会模仿父母的声音,想要东西时,会发出声音引人注意。

  • 10-12个月:

宝宝会有意识地叫爸爸、妈妈,并逐渐会说几个单字,甚至说一些莫名其妙的难懂话。

  • 12-18个月:

能够理解200个词和词组,能说50-200个词,在18个月的时候进入词汇爆涨期。

  • 18-24个月:

能够理解语句关系和语序,掌握重组发音和表达意图的能力。

  • 24-36个月:

能够理解复杂的句子,推导语法结构和规则。

现在,宝宝的语言发育进程清楚了吧?你所担忧宝宝的说话晚、结巴、大舌头,我们现在一一解决。


2、多迟才算语迟?

人们常说,贵人语迟,宝宝晚说话代表聪明。

看完上述进程表,这句俚语应该不攻自破了吧,没有按照该进程发育的宝宝,妈妈们可要当心了。

要知道,像2岁时语言发育迟缓的宝宝们,3-4岁时能达到正常水平的,只有50%的概率。

而宝宝语迟的时间底线是36个月,这时候不仅仅是语迟,还很可能是360度的全方位发育迟疑,至少比生理年龄落后11个月。


宝宝说话晚、结巴、大舌头都是怎么回事?家长的做法很重要

为了防止宝宝语迟,你必须及早杜绝所有发生的源头:

  • 家里人有各种方言或者不同语种。
  • 爸妈工作忙,顾不上与宝宝“咿咿呀呀”的互动。
  • 沉迷电子游戏、电视,不利于宝宝锻炼语言。3岁以下宝宝每天看电视超过2小时的话,会严重影响认知发育。
  • 听力障碍、脑发育迟疑、语言表达障碍、孤独症等概率原因。

如果实在无法自主判断宝宝语迟的原因,必须求助专业人士,早发现,早治疗。


3、孩子说话结结巴巴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国王的演讲》,影片里的国王患有口吃,以致每次演讲都大出洋相。

造成他口吃的原因,一方面是父亲过高的期待,另一方面来源于从小欺负他的保姆,被迫由左撇子变成右撇子的他留下了童年阴影。

宝宝说话晚、结巴、大舌头都是怎么回事?家长的做法很重要

口吃的原因相当复杂,与生理和心理都有关系。而8%左右的孩子曾经出现口吃,而这个比例在成年人中只占1%左右。也就是说,大部分孩子长大就好了。

怎么知道自己的宝宝会不会成为那1%呢?

以下可能是高危人群:

  • 口吃的状况持续一年以上。
  • 有口吃 / 言语障碍家族史。
  • 孩子表达不清晰,导致情绪焦虑或暴躁。
  • 口吃时有伴随症状(如眨眼、点头等肢体动作)。
  • 家庭或生活环境变化(如父母离异、搬家、换幼儿园等)。
  • 孩子性格偏敏感,或者过分追求完美。

如果不幸宝宝得了口吃,请务必寻求专业治疗,口吃并不丢人,越早重视,宝宝恢复正常的机率会越高哦。

家长此时的操作非常重要,建议这样做:

  • 家长控制自己的焦虑,别发泄在孩子身上。
  • 避免过多提醒孩子,会加剧他的焦虑。
  • 说话速度和处事节奏放慢。
  • 多给孩子回应时间,避免打断。
  • 降低孩子的完美主义倾向,鼓励孩子接受失败。
  • 不要强迫孩子说话。


家长与宝宝的互动有所调整,同时也要记录宝宝的口吃情况,在接受专业治疗时,可以提供非常重要的数据哦。


4、不可爱的宝宝语——大舌头

说话吐字不清,发音器官生理异常或发音气流方向排出异常,很有可能就是俗称的“大舌头(黏利根)”。

形成因素有可能是遗传的,也可能是先天性生理发育不良。

可是骇人听闻的是,老一辈爷爷奶奶居然还会认为,孩子大舌头,剪掉就好了,还说自己动手就可以了。天呐撸,太可怕了!

宝宝说话晚、结巴、大舌头都是怎么回事?家长的做法很重要

大舌头的临床表现为舌系带过短。正常的情况下,舌系带是附着在舌腹中后部的,但如果这条结缔组织黏的太近于舌尖的部位,就会使舌头活动受到限制。

宝宝说话晚、结巴、大舌头都是怎么回事?家长的做法很重要

异常的舌系带会在宝宝伸舌时因为牵拉而出现一个凹陷,呈“W”字型,如图所示。

约有5%左右的新生儿会出现舌系带短,但大部分会在4-5岁逐渐发育完善。临床上,除非存在明显的吸吮困难,一般不建议新生儿期或是婴儿期就进行手术治疗。

最后提醒一下各位家长,宝宝语言发展有自己内在的规律,也存在个体差异。体格健全的孩子,只要在正常的生活环境中成长,都能学会语言。


各位宝妈宝爸,给点耐心与鼓励,多和宝宝互动说说话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