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和酒有着不解之缘的女文人

那些和酒有着不解之缘的女文人

每逢男人劝女人喝酒时,总爱说:“喝!女人自带三两酒”。“自古文人爱美酒”,有不少女文人也不例外。


薛涛

那些和酒有着不解之缘的女文人

薛涛

唐代女诗人薛涛,早年随父薛郑入蜀,其父死后,她沦落为歌妓,居洗花溪,曾创制深红小笺写作,人称 “薛涛笺”。她常与元稹、白居易、杜牧等名士酬唱,成为冠绝一时的名妓。后来,她酒后投入一井而香消玉殒。后人用此井之水酿成美酒,号“薛涛酒”。


李清照

那些和酒有着不解之缘的女文人

李清照

宋时女词人李清照的词卓绝中华,但据王仲闻先生《李清照集校注》考证,她写的词一半以上与酒有关。看来杯中物不独男人喜好,即使文名冠绝一时的李清照也十分爱好。


大抵与她中年国运衰颓,世事多艰,且与夫君赵明诚别离颇多,独守空房有关。惆怅、哀怨和酒成了她日常的伴身之物,如闺愁常词《好事近》、《醉花阴》等,望在似醉非醉中得到短暂的安慰。


当代女作家中,也有不少喜欢饮酒的。


张爱华

女作家张爱华是很有酒量的,一次,60度的白酒她喝了六七两竟没有醉意,她的酒量到底有多大,连她自己也说不清楚,总之,不少男士都不是她的对手。


她觉得,喝酒以后,感觉要多浪漫有多浪漫,要多沉郁有多沉郁,像回到草原,起起伏伏心花怒放,想哭就哭,想唱就唱。更深刻的感受是,她认为,喝酒是一种人生经历,它是补充心智、补充生活重要的一课。


谌容

那些和酒有着不解之缘的女文人

谌容


女作家谌容就喜欢“李白式”的独酌,她最怕别人劝酒,想的是喝酒要有一个“自由”的环境,宽宽松松,谌容感慨地说:“哪怕不在月下,只要能安安静静地饮上一杯,……该是多么自由!”


宗璞

那些和酒有着不解之缘的女文人

宗璞


女作家宗璞说她虽“不善饮”,但却喜欢喝酒。童年时在昆明喝过黄酒,感受是“黄酒需热饮,特具一种东方风格”。她也喝过高梁白酒,那是1959年下放农村劳动锻炼一年期满回北京时,公社干部为欢送她轮番敬酒,她也就放开喝了。


宗璞对酒颇有好感,她说:“善饮者称酒仙,耽溺于饮者称酒鬼,没有称酒人的。酒能使人唤到仙和鬼的境界,其伟大可谓至矣,而酒味又是那样开卷有益,那样奇妙!”


琼瑶

那些和酒有着不解之缘的女文人

琼瑶


1988年4月27日至29日,台湾作家琼瑶偕丈夫,参观游览了著名的大足石刻和大足龙北湖风景区。她盛赞进入大足就如“到了佛国仙境”。参观了《宝顶山摩岩造像》和《北山摩岩造像》之后,下榻在大足宾馆。


她和陪同她一起参观的四川作家杨益言、高缨、傅天淋等同桌漫谈品酒,当看到大足地方名酒《笛女》时,她说“我本不喝酒,但这酒名太美好,这《笛女》不正是宝顶山的‘菩萨’吗?她都为这酒助兴,我也只好尝一点了。”品罢,这动情的作家乘兴赋诗一首,以赞《笛女》:


甘味也甘, 其名也美;闻之欲醉, 尝之欲仙。



本文图片部分源自网络,侵删。

本文转自《山东食品科技》杂志,作者:何京

原标题:《女文人与酒的故事》,略有删改,侵删。

往期精彩:

那些和酒有着不解之缘的女文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