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menta 與豐田在高精度地圖達成合作,資本押注會到來嗎?

Momenta 與豐田在高精度地圖達成合作,資本押注會到來嗎?


Momenta憑什麼成為豐田在地圖自動化平臺上的首選?

在汽車智能化的混沌戰役中,不少傳統主機廠展露出了重回賽道制高點的野心。

在新興科技公司不斷冒頭並佔有一些技術優勢的情況下,傳統車企與新興科技公司的南北聯合也不失為一個好的作戰方法。

3月18日,雷鋒網新智駕獲悉,國內的自動駕駛初創公司 Momenta 正式宣佈與豐田達成戰略合作,為後者提供基於攝像頭視覺技術的高精地圖及更新服務。

雙方表示,將共同推進豐田的自動化地圖平臺(AMP)在中國的商業落地。

從此次合作來看,Momenta 的技術是得到了豐田實實在在的肯定。那麼 Momenta,憑什麼在眾多玩家中成為豐田在地圖自動化平臺上的首選?

Momenta 吸引豐田的關鍵詞:量產、低成本

就 Momenta 自身而言,它給自己的定位是兩條腿走路,即實現量產自動駕駛,與實現針對出行服務車輛的完全無人駕駛。

當然,Momenta 在當下可量產的自動駕駛,顯然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無人駕駛,其主要目的是為用戶帶來最大化的連續自動駕駛時長體驗。

因此,從 Momenta 2019年3月發佈的可量產自動駕駛方案 Momenta Mpilot 來看,主要是針對自動駕駛系統能夠代替駕駛員的三大高頻場景:

  • 面向高快速封閉結構化道路的自動駕駛方案Mpilot Highway;
  • 面向泊車場景的自主泊車方案Mpilot Parking;
  • 未來面向城區場景的Mpilot Urban;

重要的是,這套系統的採用的高精地圖基於視覺方案形成,通過結合深度學習的感知技術和視覺建圖定位技術(SLAM),僅使用攝像頭、GPS、IMU等消費級傳感器,就可實現自動化的高精地圖建圖,其地圖的相對精度可達10cm級別。


Momenta 與豐田在高精度地圖達成合作,資本押注會到來嗎?


而在實現低成本的同時,Momenta 高精度地圖的內容豐富程度上也不輸於人。

其地圖技術涵蓋豐富的道路信息,不僅包括如交通牌、路杆、車道線、紅綠燈、道路標識等幾何要素,也包括道路級、車道級別的語義連接關係和語義信息。此技術可以廣泛適配多種量產傳感器,以實現大規模低成本的商業應用。

如果用兩個關鍵詞來總結這套地圖方案的商業表現,就是量產與低成本。這兩點對於想在智能汽車上大象轉身的傳統主機廠來說確實是一個巨大的吸引力。

另外,在 Momenta 看來,一張高精度地圖完成繪製交付並非代表一段工作的完結,而是地圖更新閉環的開始。假如一張高精度地圖無法保證持續更新,這意味著從發佈之日起,它的價值就會持續降低,信息滯後的安全風險會持續升高。

因此其自動化地圖生產線能夠對大數據進行高效處理,保證地圖的鮮度,從而為如定位、規劃、控制等不同自動駕駛功能提供鮮活、安全的地圖。

總地看下來,無論是 Momenta 在高精度地圖的技術研發,或是基於高精度地圖的自動駕駛方案,都比較契合主機廠推出新車的需求,因此能夠吸引到豐田也就不足為奇了。

Momenta 補全豐田國內佈局

另一方面,豐田在自動駕駛上一直秉持的也是跨越式與漸進式的自動駕駛並進路線。其在公共領域的自動駕駛研發直接從L3起跳,私家車領域的則是從L2級逐步向上迭代。

在高級自動駕駛上研發上,豐田成立了自己的自動駕駛子公司TRI,並與軟銀結盟成立出行公司。另外,豐田還通過不斷的投資來加強對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

此前,豐田在國內已經投資了滴滴與 Pony.ai 。Momenta 雖然也成為其國內自動駕駛軍師團的一員,但與前兩者在業務上並無衝突之處。

豐田與滴滴的合作意在網約車市場,與 Pony.ai 則是專注於高級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

從技術路徑來看,豐田的跨越式與漸進式並進路徑與Momenta的“兩條腿走路”理念較為一致。與 Momenta 在高精地圖的自動化平臺的合作,有望為其量產車型帶來更多自動駕駛技術方面的突圍。

從這個意義上看,Momenta 的入局更像是填補豐田在國內投資了滴滴與 Pony.ai 之外的空白。

Momenta 也表示,在和豐田的此次合作中,雙方將發揮各自優勢,相信會對推動兩條腿戰略有著重要意義。

不過,豐田與Pony.ai、滴滴達成合作時,都是資本投資與業務合作兩者並行。

此前也有消息傳出,Momenta獲得了豐田的資本青睞,但消息的真實性還有待確認。究竟豐田與 Momenta 只是單純的業務合作,還是業務與資本的雙重押注,不妨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