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有眼光的岳父是谁?

汉家历史


这个问题如果放到中国历史上,那我认为就是南北朝时期,北周的独孤信了。

独孤信,生于北魏,起于西魏,死于北周。

生前官至拜柱国大将军,迁尚书令。

独孤信有7个女儿,其中4个皇后,历经3朝。

1,大女儿,嫁给了北周皇帝,明帝宇文毓,号明敬皇后。

因为是皇后父亲,独孤信被追封为卫国公。

2,四女儿嫁给了,同为八柱国的李昞,然后生下了李渊,就是后来的唐高祖。李渊称帝后,把自己母亲追封为元贞皇后。

因为是皇后父亲,唐朝建立后,独孤信被追封为梁王。

3,五女儿嫁给了,上柱国宇文述,后来生下儿子,宇文化及。宇文化及杀了隋炀帝,自立,追封自己母亲为后。

4,七女儿,叫独孤伽罗。就是后面鼎鼎大名的独孤皇后,隋文帝杨坚的皇后,隋炀帝杨广的母亲。为文献皇后。

因为是皇后的父亲,被追封为太师,赵国公。

因为独孤信是三朝老岳父,

加上一个人可以说是直接影响到了三朝的发展和传承,影响到后面隋唐的产生和中华的发展。

所以独孤信可以说是最有眼光的岳父了。





乌鹊桥上的映山红


挑选女婿是一个岳父眼光的重要体现,现在讲究恋爱自主,可是在古代的时候,女儿的出嫁完全是由父亲决定的,所以父亲的眼光直接就决定了女儿的命运。那么历史上谁才是最有眼观的岳父呢?

我认为最有眼光的人应该是郭子兴,能把女儿嫁给一个乞丐出身的小子,这心得多大啊?

如果你熟悉朱重八,也就是朱元璋,应该就会明白这位岳父的独到眼光。

重八是大明王朝的开创者,而他的起点绝对是中国历代开国之君里面最低得。他早年的经历那是要多惨有多惨,家里是贫农,大小只能给地主家放牛。而后来当地闹饥荒,父母都被饿死了,连口棺材都没有。

从家里人都被饿死以后,重八又做起了一个和尚,但是当时饥荒比较严重,就算是寺院这种慈善机构也不能让重八蹭饭吃,所以他又开始游历生活。

历经众多挫折以后,他来到了郭子兴驻守的地方,郭大帅在当时也算是一个人物,重八也想跟着他混。不过刚到城下以后,大帅的手下就把重八当成间谍给抓了起来。

眼看着近三百年明朝就要被提前终结,但是老郭看到重八的面容以后犹豫了,因为他决定重八本人的形体和样貌非常有特点,将来一定可以有很大的成就。加上乱世需要笼络人才,郭大帅也就给了重八一个生路,并且让他担任了一个比较小的官职。

郭子兴这个人其实没有特别大的能耐,可重八却是能力比较强的人,两个人相处久了以后,郭大帅越来越发现这个人不一般,为了自己以后的发展,也为了彻底把重八留在自己的阵营之中,老郭果断出手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对方。准确来说是养女,他的好朋友去世之前把女儿交托给了他,从小带到大,感情还是很深的。


虽然老郭本人并不怎么滴,心胸也比较狭窄,最后也没有特别好的下场,但是人家这种选女婿的眼光还是不得不服的。要知道当时的重八虽然能力很强,但地位却并不太高,在乱世之中能力强的人多了去了,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投资是正确的,但是老郭的这次投资的确中奖了,能把女儿嫁给开国之君,有几个人才能走如此眼光?

从后来的记载来看,也正是老郭这次的决定,才改变了重八日后的命运走向,他的整个势力就是以老郭的队伍为基础发展的,哪怕是在建国以后,这位被“投资”的女儿也给重八带来了巨大的帮助,她就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马皇后,如果每个时期的后方都有这么一位皇后,那么乱政的现象也就不复存在的。

所以老郭的这次投资,无论是对自己家而言,还是对重八和明朝而言,都带来了非常大的好处,估计他自己都没预想过,自己的行为能让这种“双赢”局面的出现。所以把最有眼光的岳父头衔颁发给他,也应该是再合适不过了。


白话历史君


我觉得最牛最有眼光的岳父是独孤信

他一生有7个女儿,7个女婿中有3个嫁给皇帝,而且他的两个外孙更是不得了,成为千古一帝。

独孤信的大女儿,嫁给了宇文毓。宇文毓在娶独孤信的大女儿前,只是一个小官。幸运地是,他被独孤信看中,独孤信认为他日后必定成大器。于是,将自己的大女儿嫁给了他。

因为这件事,当时很多人都还议论说宇文毓根本不配。然而,孤独信的眼光的确毒辣,宇文毓后来果真成了大器,成为了北周的第二任皇帝,而独孤信的大女儿也顺利的成为了皇后,是为北周的明敬皇后。

四女儿被他许配给李昺。李昺的父亲李虎和独孤信同朝为官,二人皆是西魏柱国大将军。所以说对于李家和独孤家来说,两家联姻可以称得上是门当户对、强强联手。

而李昺虽然在仕途上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但是他却生了一个牛气的儿子李渊。而后李渊创立唐朝,登上皇位以后,便追封父亲李昺为唐世祖,追封母亲为元贞皇后。

最小的女儿,则是嫁给了隋文帝杨坚,这个皇后比较厉害,在现在来说是个妻管严,不让隋文帝碰其他的女人,还“虚嫔妾之位,不设三妃”不过她还是比较有头脑,对隋文帝杨坚的帮助也不小!

而独孤信的两个外孙,一个是杨坚,一个是李渊。这两个外孙都是皇帝,在中国那可是妇孺皆知的人物。

这么出息的外孙,可谓好不得意啊,史上最牛最有眼光的岳丈非他莫属!


爱历史的圆脸怪


北周独孤信,必须拥有姓名。

独孤信是西魏、北周时期的众臣,八柱国之一,宇文泰、宇文护都非常重视他。到了北周时期,他已经拥有二十来个孩子了,其中妾室郭某,特别能生,生了八个人。独孤信的所有女儿,都嫁的非常好,非富即贵吧,其中三人,还分别做上皇后。

1.长女,嫁北周明帝宇文毓,明敬皇后是也。宇文毓本是宇文泰庶长子,宇文觉退位以后,被宇文护推向帝位。

2.四女儿,追封元贞皇后,嫁给了唐国公李昞,虽说当时她丈夫只是个国公,但好在老四生的孩子厉害,即李渊。隋朝灭亡,李渊李世民父子建立大唐,就是以当初的封地为国号命名的。

3.老七嫁给了杨坚,也就是未来的隋文帝。

所谓“眼光”,要根据女婿未来走向分析。独孤信厉害就在于,他嫁女儿时,女婿们还没那么有出息,例如宇文毓还不是皇帝,唐国公也很老了,杨坚只是个贵公子,没有事业。等到多年以后,再看局势,整个独孤家可是间接掌握了天下。


青简拂尘ls


前面有人说是郭子兴,有人说是独孤信。我的认为应该是汉高祖刘邦的岳父吕文吕太公。为什么这样说呢?我在这里仅据《汉书》、《资治通鉴》、《明史》等史书记载将刘邦、朱元璋等娶妻的简要经过介绍出来,请小编和读者自己评判看我说的对吧!

吕公(?—公元前203年),名文,字叔平,单父(今山东菏泽单县)人,人称之“吕公”。当地有名的富绅。因躲避仇家,先暂住在至交好友沛县县令家里,后移居沛县(今江苏徐州丰县),成为沛县有名的大财主。人们因吕公是县令好友至交,纷纷前来祝贺,吕公便设宴答复。县令将筹办宴会的事情交给主簿萧何负责。因来客很多,萧何宣布:凡不满千钱者下堂就坐。当时身无分文的泗水亭长(相当于今天的城管小头目)刘邦(前256-前195年,那时还叫刘季)在礼帐处高喊:“泗水亭长刘季,贺钱一万”,便直接走向上堂。吕公一听便亲自上前迎接,萧何怕出洋相,赶紧解释:“刘季平时爱说大话,少干实事,您别放在心上”。萧何说这话没有错,刘邦父亲刘太公就常骂刘邦:“你这个无赖,不事家产,比你二哥差远了”。吕公见刘邦气宇轩昂,非常高兴,不仅没有生气,反而请他上席就坐,就这样,刘邦白吃一顿酒席。

席散人走,吕公将刘邦留下,提出将女儿吕雉(前241-前180年)许配为妻。刘邦此时的年近三十,比吕雉大了足足十五岁,私生活也比较乱,虽未成亲却有一私生子(即长子刘肥)。吕夫人却很不乐意:“算命先生说这个女儿以后大有出息,你怎么将她嫁给一个无赖”?但吕公决意已定,不可更改。奇怪的是,吕雉却毫无怨言,坚定地跟随刘邦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你看,仅凭一面之交,就敢将女儿嫁给这个身无分文的“无赖”。吕公这是什么眼力价儿?

那么,我们再看看朱元璋娶马皇后(马秀英)时期的情况:马秀英刚生下不久,母亲就离世了,父亲马公(大财主)为避世仇,将马秀英托付至交好友郭子兴【(1302年-1355年),定远(今安徽定远)人,元末群雄之一,江淮地区的红巾军领袖,是后来使明太祖朱元璋后来能崛起的关键人物】。马秀英与朱元璋成亲时,朱元璋已经是郭子兴“作战英勇、每战必胜”的爱将,在红巾军中崭露头角。由于郭子兴性情暴躁,气量狭小,在别人挑唆下,将朱元璋关了起来,不给饭吃。马秀英一次烫伤了前胸,偷偷将热饼子送给朱元璋吃。你看郭子兴有吕公的眼力吗?可见郭子兴当时不仅对朱元璋十分了解,而且是自己的爱将,才将干女儿托付于他的。若朱元璋还是叫花子,没有军功、战绩,他能把自己的干女儿嫁给朱元璋吗?

最后,我们再看看孤独信家的“一门三后”情况。独孤信(502年—557年),原名独孤如愿,字期弥头,云中郡盛乐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鲜卑族。西魏、北周时期的重要将领,八柱国之一。独孤信的大女婿是北周明帝宇文毓,是当时西魏宰相、西魏的实际掌权者、北周开国文帝宇文泰(507年—556年)的儿子。四女婿是唐高祖李渊的父亲老唐国公李昺(李渊称帝时封为“世祖皇帝”)。也就是西魏、北周大将军李虎(独孤信的好友)的儿子。小女婿是北周八柱国之一的杨忠(独孤信的好友)之子、也就是隋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这样看来,独孤信并没有什么眼光,他们只是门当户对的政治联姻。只不过独孤信家是幸运的,一家出了三个皇后罢了。要说眼力还不及郭子兴,遑论比及吕公了。如果这三个女婿是身无分文、看大街的无赖,或者是穷叫花子出生的初露头角的下级军官,还是官阶较低人员的儿子,独孤信还会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们吗?看完这几段历史婚姻介绍、对比。你觉得我的观点正确吗?


聊以自娱2


导读:北周到大隋再到大唐,就是一群亲戚在争天下?天下乱局的幕后有着一位老岳父的成竹在胸的目光?

最会嫁女儿的老岳父,嫁女儿嫁出三个皇后,三个朝代!


《老岳父的一生》要说会嫁女儿,北魏的独孤信和民国的宋家在嫁女儿方面那是可以拼一下的,老龙今儿就来和大家说说这独孤家族如何通过嫁女儿来影响历史进程的,要说这独孤信北魏三大柱国之一,本身就是权臣之流,不过政斗失败被高欢架空了,他人呢又是个有着真性情的主儿。



据《北史》可知,高欢把持朝政惹得北魏孝武帝不满,请求宇文泰的帮助铲除高欢,在宇文泰的帮助下孝武帝还真的铲除了高欢,而独孤信作为宇文泰的得力干将也参与其中,后来孝武帝封独孤信为浮阳郡公,拜骠骑大将军、大司马,不过这宇文家也不是什么好臣子,掌握朝政后又篡魏立周,宇文泰又因“佐周代魏有功”,封了柱国大将军,成了朝廷最倚重的“八大柱国”之一,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 历史上这种能征善战、屡立奇功的武将能臣太多了,为什么独孤信这么特殊,那是因为他生了三个好女儿,父凭女贵嘛,他的三个女儿是北周明敬皇后、唐元贞皇后和隋文献皇后,都是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

老大是个可伶人


1:独孤信把自己得大女儿嫁给了宇文泰的长子宇文毓,加强君臣关系嘛,可以理解的,不过宇文毓这个时候是个地方官而已,不过人设很好做岐州刺史的时候便“有美政”的荣誉称号,算得上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这个时期的天下很有意思皇帝基本都是傀儡,权臣宇文护杀了傀儡皇帝宇文觉后,立宇文毓为新王,不过也是个傀儡,做了三年皇帝就又被宇文护弄死了,独孤信的大女儿在夫君做皇帝后也跟着水涨船高做了王后,不过也是个可伶的女孩子两个月后就死了,被追封为明敬皇后。

老二嫁了个耙耳朵


2:独孤信嫁女儿嫁的最好的就是自己的小女儿独孤伽罗嫁给了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独孤伽罗也是个传奇女子,嫁给杨坚后独孤信就因为政斗失败被杀了,她因为嫁给杨家逃过了一劫,夫妻两相互扶持建立了大隋的基业,她从小天赋异禀,很有政治头脑,在隋文帝杨坚面临是做权臣还是做皇帝得人生选择时,是她给了隋文帝不小的帮助,隋文帝称帝后,杨坚在朝堂处理政务,她随侯在朝堂只在,而且隋文帝做的决定要通过太监通报给独孤伽罗,所以人们将她与隋文帝并称“二圣”,而杨坚放到现在绝对是个耙耳朵疼老婆的主儿为了独孤伽罗甚至“虚嫔妾之位,不设三妃”!

老四生了个好儿子

3独孤信得四女儿嫁给了李渊的母亲,李渊称帝时她已死,李渊追封他母亲为元贞皇后,这么算起来从北周到大隋到大唐都是一群亲戚在打架,所以家天下的说法还是有道理的!


夏慈史


古代最负盛名、最有眼光的岳父当属吕雉的父亲吕太公了,他的女婿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汉太祖高皇帝刘邦。

据闻吕太公一家初抵沛县时,招待各路宾客,来的人多了自不可都居上位。便立下规矩“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不料刘邦来了张口就是一万钱,引得吕太公以为是贵人到访,亲自到门口迎接,这一见便惊为天人。

刘邦当时虽只是一普通人,但古代帝王特别是开国皇帝都非常人,即便是身份卑微时也不可轻视。尤其是一旦登顶九五后就会脱离人的范畴,进阶到神这个阶层,史书也会各种描写皇帝的非凡神迹。通常帝王降世都会霞光满天,赤光绕室,因位高权重所以连出生都会不同凡响。

对帝王的相貌史书也会大书特书,即便是再求实的史官对帝王的外在描写也不会吝啬赞美之词。一般都会是英武不凡、身姿伟岸,即便是相貌奇丑的也是丑的不似常人。

《史记·高祖本纪》对刘邦的相貌是这样描写的: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左大腿有黑痣七十二颗,这吕太公是看不到的,但美须髯在古代是标准的美男子形象,而隆准龙颜更是相学里面的“帝王之相”。而吕太公又善为人看面相,初见刘邦便见其隆准、龙颜、美须髯,被刘邦容貌所折服也就不奇怪了。


而且除了相貌,刘邦也实在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

刘邦上门拜访时虽喊道“出贺钱一万”,但熟识刘邦的萧何等人还是将实情告诉了吕太公,因而也不会因为钱财高看刘邦一分。

至于身份,刘邦只是一个小小的泗水亭长,虽掌管十里方圆,实则却是一个不入流的小官吏。而且沛县长与吕太公有旧,也想着两家结为姻亲,更进一步。对此,吕太公却没答应,反在人群中一眼相中了刘邦,也不知刘邦的相貌是何等惊天动地才能使太公弃县长而选亭长。


另外,刘邦的年龄着实不小,他比秦始皇只小三岁,比吕雉大了足足十五岁,私生活也比较乱,虽未成亲却有一私生子,这也是吕雉母亲诟病的原因。不得不说女人的想法有时候理性而且真实,但见识还是差丈夫一些。

最终,吕太公力排众议将女儿吕雉嫁予刘邦,而刘邦也不负众望,打下了一座江山。


历史就在那里


历史上最有眼光的岳父排名前三应该是:汉高祖刘邦的老丈人吕太公、隋文帝杨坚的老丈人独孤信和明太祖朱元璋的老丈人郭子兴。三位老丈人比较了一下,我觉得刘邦的老丈人吕太公最有眼光。

刘邦(公元前256~前195年)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历史上一共有408位皇帝,盘点了一下,起点最低,做出的成绩最大的非他莫属。

从一个穷光蛋,到开创了大汉王朝。

刘邦在30岁之前一事无成,好逸恶劳,不事农活,「东家喝酒西家串,身无分文赊酒喝」。到了而立之年依然孑然一身。想想看谁家的姑娘能嫁给他?

不仅如此,刘邦还是一个好色之徒,没有老婆解决生理问题,于是就和村东的曹寡妇勾搭上了,曹寡妇做了他的姘头,最后还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刘肥。



刘邦百无是处,但有一项特长,那就是经常串门,因此对每家每户的情况了如指掌。秦政府“变废为用”,于是让他做了一个亭长(管十里范围的小官)。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邦就和沛县的官吏混的很熟。

有一次,沛县县令过生日,大小官员都去送贺礼。刘邦也想巴结县令,无奈口袋“羞涩”拿不出贺礼,这可难住了刘邦。

就在苦思冥想之机,突然,一个灵感闪现在他的脑海中。刘邦笑了笑,心中暗道,“也只能这样了”!

刘邦决定不带一分钱去赴宴。

刘邦来到了县令府上,一看人挺多,萧何主持礼仪。当时萧何宣布了一条规定:凡是贺礼钱不到1000钱的人,一律到堂下就座,贺礼多于1000钱的去里面上座。




刘邦虽然没带一分钱,但他想坐上座。于是对萧何说:“我出贺钱一万”,说完就去了上座。

当时,站在萧何旁边的吕太公很佩服刘邦的勇气,心想,“这家伙真敢说大话,这样的人才难得!”

吕太公不是本地人,是县令的朋友。因在老家和人结怨,于是带着老婆和女儿投奔了县令。

吕太公有识人看相之能,他一眼就看到刘邦天庭饱满,地阁方圆,气轩昂,就觉得他与众不同,心中很欣赏、很喜欢刘邦。

吕太公来到了上席,坐到了刘邦的身边。二人交谈了起来。通过仔细查看,吕太公发现刘邦非池中之物,现在只不过是潜龙在渊,早晚有一天要龙腾四海。

吕太公问刘邦娶妻了没有,多大了?刘邦据实回答。



太公接着说:“我有个女儿,和你年龄相仿,我想把女儿嫁给你,不知刘生可否接纳?”

刘邦一听,这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心内欢喜,但不露声色地说:“承蒙老丈人不弃,请受小婿一拜”说完,刘邦就要磕头。

吕太公一见,哈哈大笑,心想,这小子比我还急。急忙扶起了刘邦。

女儿的婚事就这样定了下来,酒席散了,吕太公喝的有点飘回到了家,把情况和老婆说了一遍。

老婆一听骂道:”你脑袋被门挤了吧!刘邦一个二流子怎能配上咱女儿?女儿长的要模样有模样,好多有钱的公子上赶着求婚,远的不说,就说县令多次上门为儿子求婚,县令的公子一表人才,多金又多情,你又不是没见过,放着金龟婿不要,偏要女儿嫁给一个穷光蛋,你这不是害女儿吗?”



老婆的一通话简直就像机关枪,打的吕太公蒙头转向。但他不急不恼,心说,你有千方百计,我有一定之规。女儿嫁刘邦决不能错过。

吕太公缓缓说道:”你就是头发长见识短,只看到眼前,刘邦天生骨骼清奇,腿上有七个黑痣,相貌奇特,将来必有一番作为!”

听我的没错,以后你就是皇上的丈母娘了。吕太公不顾老婆的反对,毅然把女儿吕雉嫁给了刘邦,吕雉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女皇——吕后。

我之所以说吕太公眼光最独到,是因为刘邦此时很落魄,是个垃圾股,但吕太公并没嫌弃,这是我佩服吕太公的地方。

反观隋文帝杨坚的老丈人独孤信,把小女儿独孤伽罗许配杨坚时,杨坚的身份很高,是将军。他父亲杨忠是随国公,父亲杨忠死后,他继承了随国公的爵位了。

杨氏乃八柱国之一,豪门贵族,杨坚当时的情况要强似刘邦百倍,是典型的金龟婿,独孤信选择杨坚,不能代表独孤信有眼光,只能说是门当户对的不二之选。



虽然独孤信七个女儿中,有三个成了皇后,但都是必然的选择。比如,他的长女嫁给了北周第二位皇帝宇文毓,被封为明敬皇后;他的第四个女儿嫁给了唐国公李昞,李昞是后来唐高祖李渊的父亲,李渊称帝后追谥母亲为元贞皇后。

他的小女儿独孤伽罗嫁给了隋文帝杨坚,最后被封为了文献皇后。所有这些都是门当户对造成的结果,假如让三个金龟婿换成刘邦这样的人,估计独孤信不会有吕太公这样的眼光。

至于朱元璋的老丈人郭子兴更不值得一提。把自己的养女马秀英嫁给朱元璋也是出于无奈。也不过是做了一个顺水人情,马秀英很喜欢朱元璋,郭子兴想拆散二人根本办不到,所以说不是郭子兴眼光多么独到,相反我倒认为马秀英的眼光很独到。从她偷偷为关禁闭的朱元璋送热饼可窥一斑。

综上所述,历史上最有眼光的老丈人非吕太公莫属也。


秉烛读春秋


历史上最有眼光的岳父自然是刘邦的岳父吕老太公了。

(吕太公剧照)

吕老太公为了躲避仇家,举家搬迁到沛县中阳里。

在乔迁之日,大宴宾客。

后来刘邦听说了,他也想要进去混一顿吃喝。可是呢进门儿那儿需要给一些礼钱。这个时候刘邦随即喊道刘季一万钱。这个时候,吕公听到连忙迎了出来,以为来了一个什么大人物呢?并邀请到上席就坐。

这个时候时任县令萧何一看,原来是刘季这个混混,但是也没有说破什么。

就这样刘邦做到了吕公的宴席之上。

后来呢吕太公又在萧何只处了解到刘邦是一个仗义之人。
于是,即便他没有拿钱,也没有驳他的面子。

在宴席之时,吕公的仇家找上了门了。这个时候满堂皆惊,害怕极了,刘邦却站了出来。并且叫兄弟们一起赶走了仇家,并不得让他们在踏入半步。

吕老太公感激不已,急忙邀请刘邦上座。再后来的在后来的聊天之中,发现刘邦谈吐不凡,仪表堂堂。即便是现在一事无成,年龄稍大些,日后断定此人非常人,定为人中龙凤。

原来吕太公略通相面之术,发现刘邦面相惊人,是乃帝王之相。于是暗下决心,将女儿嫁给他。

想要结交一个有本事的人,最好的时候,就是他还没有成事的时候。

吕老太公恰恰抓住了这一点。

你要知道这个时候的刘邦一个街头混混,连自己的父亲,嫂子都看不上他。整天和一帮狐朋狗友混吃混喝。

而吕太公却发现了刘邦的可取之处,并及时做了最好的投资,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即便是刘邦比自己的女儿大了近20岁。

后来事实证明这也是吕家飞黄腾达的起点。


(剧照)

后来刘邦一举夺得天下,而吕太公的女儿吕雉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权倾朝野的皇后。吕公也因此青史留名,更为吕家的辉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所以个人认为,历史上最有眼光的岳父非吕太公莫属了。


观复一鉴


个人认为是蒋百里,将女儿蒋英嫁给了钱学森,获得了中国人的尊重。

蒋百里的《国防论》救了蒋介石,也救了中国,才让日本陷入中国战场无法自拔。

钱学森的《系统工程论》让中国进入“两弹一星”的时代,到现在还在根据他的理论,制定五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发展计划。

一个受到蒋介石的重用,一个受到毛泽东的重用,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应该是全中国最好的女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