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留學:芬蘭信息技術專業情況講解

芬蘭留學:芬蘭信息技術專業情況講解

  信息技術專業始建於1995年,是芬蘭設立的第一批國際學位專業之一。在過去的十年裡,本專業的研究重點已從數字電子轉向軟件工程。本專業的主要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掌握工程學相關技能,特別是軟件設計和編程的技能。特別強調的是學習與移動設備編程相關的實時應用程序的可靠硬件建造。項目小組的討論學習和廣泛的課題項目研究,在此環境中學生掌握專業技能,並領會團隊協作的重要性。

  提起芬蘭的信息技術,有兩個聞名世界:一是世界最大的移動電話企業諾基亞公司;另一個是開拓Linux源代碼公開軟件的芬蘭人萊納斯。託瓦德斯(LinusTorvalds)。

  立思辰留學360表示,芬蘭的信息技術戰略,是政府、企業和高校等聯合一致、共同推進的。20世紀90年代,當全球各大型通信廠商下功夫研究ATM(異步傳輸模式)交換機時,芬蘭諾基亞公司則集中投資,全力開發移動通信技術。進入21世紀後,芬蘭將信息技術與福利國家相融合造就了世界上最大的移動通信公司。

  將信息技術與福利國家相接合

  芬蘭是實施廣泛社會福利的國家。在芬蘭政府主導下,設有多個政策推動組織。政府獎勵信息技術在民眾中的普及。

  芬蘭模式的基本理念是:

  1.為了提高全體國民的教育水平,實行義務教育階段以及高等教育免費的教育體制,向全體國民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機會。

  2.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兒童的才能,不論父母的收入和職業,保證面向所有兒童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目前芬蘭青年的大學入學率超過2/3。

  3.不受僱傭情況(就業、上學和失業等)左右的免費的保健和醫療制度。

  4.與勞動形態無關的有可靠保證的基本退休金制度。

  5.由受過良好教育的幼兒專家從事公共保育工作。

  6.擁有良好組織的勞動者(參加工會的職工達80%)。

  7.推進由政府主導的開放的法規環境和技術標準(在移動電話技術上有GSM的成功範例)。

  8.獎勵政府、企業、大學之間的戰略合作研究和培育創新資本。

  通過上述措施,可保障芬蘭成為福利型國家。以信息通信技術為首的技術革新為其提供了一種可能,即無論社會是否出現大的變動,都可保證國民生活的穩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