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猪队友”事件改写了古代历史?

小方说历史1990


猪队友导致黄河决堤死伤受灾上千万人,酿成近代史上最大人祸。

1938年5月,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根据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指示,制定豫东战役计划。战役目标:围歼渡过黄河,位置靠前的日军第14师团于豫东(内黄―仪封地区),保障开封安全。

兰封会战形势

此役,国军参战部队多达12个师15万人,其中不乏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具体部署为:第74军和第64军的第155师从商丘西进;第27军从兰封东进;第3集团军及第20集团军为北路军,负责断敌北退之路。第8军、第94军的第187师及第24师等部坚守商丘,负责打援。

程潜认为,这一部署相当于天罗地网,四面包夹,让日寇插翅也难飞,毕竟区区两万敌军,我方就算平推都稳赢了。


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

5月19日,国军发动攻击,第74军和兄弟部队经过激战,攻克内黄,第71军攻克仪封。日军第14师团发觉有被中国军队包围的危险,遂向西攻击推进。

5月23日,程潜收到急报:兰封丢了。

what?说好的东西对进呢?我让桂永清从兰封往东进攻,四天过去了,现在你跟我说兰封丢了?这四天你是在往月球攻击推进吗?

经调查,原来是桂永清手下的第88师见到日军来攻,不战放弃了兰封。

中央军嫡系居然捅了这么大篓子,不仅程潜震怒,蒋介石也完全下不了台。于是第一战区改变作战目标,集中10个师进行反攻,目标只有一个:务必收复兰封。


5月24日反攻开始,国军付出重大伤亡代价收复兰封,并将日军主力包围于兰封以西的三义寨地区,眼看日军就要覆灭,5月28日,程潜又收到急电:

27军擅自转移阵地,总攻失利。

没关系,27军战斗力感人我已经领教了,这次总攻失败,还可以再组织一次嘛!哪怕用人海战术,耗也要耗死小日本!

但前提是:打援部队要扛住西援的日寇第10,第16师团。想到这里,程潜给第八军黄杰发了封电报:务须死守商丘,在兰封地区之敌被击歼前,不得放弃。

前脚电报发出,后脚就收到电报:5月29日,商丘失守。实际上,28日黄杰的部队就脚底抹油溜了,日军一枪未放就占领了商丘。

程潜一口老血:你们第八军到底是干什么吃的,一天都坚守不了?

第八军回复:报告长官,我们电台丢了,联系不上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

程潜急怒攻心,一口气差点没喘上来。那一瞬间,他痛彻心扉地明白了什么叫做功亏一篑。卧槽,原来是围攻敌人的部队,这下要被人围攻了。程潜不得不于5月31日下令取消原作战计划,全军撤退。6月6日,日军占领开封。

兰封会战失败,河南局势已不可收拾,为了防止日军从河南方向威胁武汉,最终国民政府不得不以水代兵,挖开黄河大堤,人为制造黄泛区,直接导致了八十余万人死于洪水,上千万人民流离失所的重大悲剧。


每日一段历史


海因茨·布兰特上校挪了施陶芬贝格的手提包

他是在二战纳粹德国著名的720“女武神”计划(又称瓦尔基里行动)中死得最冤的将领。
“女武神”计划即以施陶芬贝格为首的纳粹将领策划的一起针对希特勒最接近成功的一次行刺。在狼穴开会的时候,施陶芬贝格把装有炸弹的提包放在桌子内侧以期待炸死希特勒。然而事不凑巧,施陶芬贝格刚刚离开后,这个倒霉的布兰特上校就上前替补空缺。似乎是觉得提包在腿边碍事,他把提包放到了桌子外侧。

然而就是这个无意中的举动彻底改变了历史。

仅仅是十厘米的距离,导致狼穴中的希特勒没能炸死只是受了轻伤。事后将近五千人因为这次行刺事件或被枪决或被绞死,原本可以提前结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白白又牺牲了一千多万人。
连“沙漠之狐”隆美尔也因此此事件牵连服毒自尽。
布兰特上校也当场炸死。
一个无意的举动,居然连锁反应杀死了上千万人,包括许多世界历史风云人物。

布兰特上校的衣服

然而这还不是最糟糕的……
因为海因茨·布兰特上校自己本身就是“女武神”计划抵抗希特勒团体的成员,刺杀希特勒的全部计划他都知道。但偏偏他不知道的就是刺杀动手的时间。布兰特上校纯属是被队友坑死,当然他也帮了队友的倒忙,把大家全部坑死了。
但由此也能看出,720密谋的操作也是相当混乱。当然该造反时间牵扯上万人行动,管理这么多人的可怕计划简直可以说是超越人类极限。
所以大家很坑爹地失败了。
从“女武神”计划中看得出“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的人还不止布兰特上校。隆美尔曾严正反对刺杀希特勒,最后反而被卷入行刺泥潭被认为是主使,被迫自尽也真算是祸从天降了。

作者:“小方说历史”团队
欢迎关注公众号“小方说历史”
雲绯历史号:故纸堆间
欢迎点赞和评论

小方说历史1990


毫无疑问,是1453年君士坦丁堡围攻战中的热那亚佣兵,当时10万奥斯曼大军兵临君士坦丁堡城下,君士坦丁十一世率领不足9000的守军奋勇作战。

虽然奥斯曼人有乌尔班巨炮和无数敢死队,但他们都在君士坦丁堡的城墙下折戟沉沙,君士坦丁堡依然岿然不动。

万般无奈之下,奥斯曼人几乎陷入绝境,因为此时的奥斯曼内部并非铁板一块,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的威望还未建立,一旦此战遭遇困局,奥斯曼后方很多不服苏丹的人大概率会起义。而且西方各国虽然忙于内斗,但是如果奥斯曼人在君士坦丁堡下停滞不前,损失惨重,匈牙利和波兰很有可能会趁火打劫,袭击奥斯曼,因此,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的压力是巨大的,一旦久攻不下,奥斯曼军队很可能会陷入崩溃。

终于,奥斯曼人找到了办法,他们贿赂了热那亚商人,通过了他们的防区,把船从陆地上运过了金角湾,从另一侧包围了君士坦丁堡,对城市形成夹攻形势。

当奥斯曼人的船只从金角湾一侧发动袭击时,拜占庭军民大吃一惊,几乎丧失希望,但他们依然拼死抵抗,为了捍卫罗马最后的香火而战。在激烈的抵抗下,奥斯曼人再次徒劳无功,连月围攻,奥斯曼人近乎崩溃,士气低落,如果君士坦丁堡再坚持一个星期,奥斯曼军队定会败北,奥斯曼国内会起义遍地,匈牙利波兰也会趁火打劫,濒临灭亡的拜占庭帝国甚至可能会就此起死回生,至少多续命几十年。

但就在胜利前的一刻,就在奥斯曼人发动的最后一次进攻时,虽然拜占庭人击退了奥斯曼人,但是热那亚佣兵由于首领阵亡而溃散,逃跑的时候忘关了一扇小门,奥斯曼人起初以为是有埋伏,试探后才发现里面空空如也,结果一拥而入,君士坦丁堡就此沦陷,君士坦丁十一世战死沙场,剩余的市民也在圣索菲亚大教堂内被系数屠杀,罗马最后的文明之火就此熄灭。

热那亚猪队友毁灭了罗马

热那亚人的两个愚蠢举动,一是被收买,让奥斯曼人得以包抄城市。二是因为疏忽忘关了小门,让君士坦丁堡被攻陷,如果没有热那亚人,也许拜占庭真的至少还能延续几十年,但热那亚人的愚蠢,最终让君士坦丁堡在1453年彻底灭亡。

罗马最后的香火忘于具有罗马人血统的热那亚人,这是多么讽刺的事实。


沉思的托克维尔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这句话起源于电子竞技游戏,其中还有诗词一首:“

文能挂机喷队友,武能越塔送人头。进可孤身一挑五,退可坐等二十投。

前能飞脚救残敌,后能放墙堵队友。静则百年不见人,动则千里送超神。

英勇闪现送一血,顺风浪,逆风投,卖起队友不回头,不服回头来SOLO”

今天我们来说一个明朝的猪队友故事

故事发生在明朝初期,高丽国王王禑和高丽右军都统使李成桂之间。

明朝建国21年后,王禑命令李成桂出兵攻打明朝,妄想吞并铁岭。李成桂面对强大的明朝军队,心里苦啊。对比自己面露菜色并且补给不畅的农民军,他直接就跪了。

“稳稳当当在野区发育不好么,干嘛要去中路和大佬抢资源?”

王禑意志坚决,你前去中路带线推塔,我来坐镇野区,谈笑间明朝灰飞烟灭,绝对稳。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李成桂推脱不过只能带兵奔向大明。李成桂自己也在琢磨,打明朝肯定打不过啊,好家伙,对面都有谁啊?宋国公冯胜、颖昌侯傅友德、永昌侯蓝玉,还有一个燕王朱棣。这都是些什么人物?六神装的王者大佬啊!真打起来一照面就死透了。但是王禑还不让回家,这可怎么办呢?

想了半天,李成桂决定拉着部队原路返回,搞一个大快人心的大新闻——弄死猪队友。结果李成桂自立为王,号称太祖,朱元璋赐国名“朝鲜”。

那么到底这里边谁是猪队友?

高丽国王王禑生气啊,你到是打啊,打得过,打不过咱不说,你到是打啊。老子辛辛苦苦在后方给你招募兵丁猛将,给你准备吃喝用度。好家伙,搞了半天,是我自己把自己给灭了。

都统使李成桂生气啊,成天打打打,也不看对面都有谁,非要让我去送人头,把老子惹急了,我回自家泉水放大招。

其实王禑也好,李成桂也好,两个人都是猪队友。

这里边最开心的就属朱元璋了,本来就在中路好好发育,什么也没干,就得到一个小弟,心里乐开花啊。

知晓更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欢迎关注道人,为你带来不一样的历史解答


科普道人


有一句话,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在历史上,很多时候,不是因为对手的强大而让自己失败,而是因为自己的战友无能,造成了自己的失败。这样的战友,比对手还要可怕,让你防不胜防,有时候连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比如在汉武帝的时候的李陵事件。汉武帝派李广利北伐匈奴,同时,他让李陵为李广利管理辎重后勤。李陵不愿意听从李广利的指挥,要求自成一队,不需要骑兵,出击匈奴,以分匈奴的兵势。

汉武帝被李陵的雄心所打动,于是答应了李陵的要求。为了接应李陵,他让路博德接应李陵。可是路博德也不愿意做李陵的后援,就推托上奏汉武帝,说等明年春天再一起出师。汉武帝以为李陵后悔,和路博德串通。于是派路博德出西河,李陵单独出击匈奴。

于是,李陵带领五千步卒深入匈奴,遭到了匈奴主力的围攻。匈奴调集了全国的骑兵围攻李陵,李陵边战边退,一直来到离汉塞百余里的地方,也没有能够见到接应的汉军。虽然李陵杀伤匈奴过万,可是箭矢射尽,兵尽援绝,投降了匈奴。

在李陵投降匈奴后,汉武帝还想能够接回他。于是在一年多后,汉武帝又让公孙敖深入匈奴去接回李陵。公孙敖没有能接到李陵,就回来报告说,李陵已经彻底叛变了,是李陵为匈奴训练兵马,出谋划策对抗汉军,所以没有接到李陵。汉武帝相信了公孙敖的报告,把李陵灭了族。

由于路博德和公孙敖这两个猪队友的坑害,使得一代名将李陵,从此再也不能回归汉朝。最后他只得娶了胡女,终老异域。

到了宋朝,由于重文轻武的原因,很多战役都要受到不懂军事的人干扰。因此,很多战役都是因为猪队友的干扰,最后惨遭失败的。

比如在宋朝赵光义的时代,公元986年的雍熙三年,北宋发动了对辽国的北伐,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宋军兵分三路,东路军,以曹彬为主将,崔彦进为副;另一路以米信为主将,杜彦圭为副,率领十多万兵出雄州,指向幽州。中路军,以田重进为主将,出定州,攻厾飞狐(今河北涞源)、蔚州(今河北蔚县)。西路军,以潘美为主将,杨业为副,出雁门,攻云州(今山西大同)、朔州(今山西朔县),寰州(今朔县东马邑镇)和应州(今山西应县)。

在曹彬等人出发前,赵光义专门对他们指示方略:“潘美之师,但令先趋云应,卿等以十余万众声言取幽州,且持重缓行,毋贪小利而要敌。敌闻大兵至,必萃劲兵于幽州,兵既聚,则不暇为援于山后矣。”从这段指示中可以看出赵光义的战略意图是:西路军先攻取山后诸州(新、妫、儒、武、云、应、朔、蔚、寰等州);东路军先扬言攻幽州,持重缓行,等西路军和中路军东进会师,再会攻幽州。

在战役开始后,按照计划西路军和中路军进展顺利,连连告捷。这时东路军的主帅曹彬控制不住部下,连番破坏作战计划,进了退,退了又进,进了又退,最后在歧沟关被辽军追上,打得大败,在损失大半兵力后退回高阳。

在东路军主力大败后,赵光义命令西路军和中路军撤退。可是在这时,西路军中,由于猪队友干扰,又打了败仗。潘美为了掩护民众撤退,不顾众寡悬殊,逼令杨业从代县向朔州出击。杨业要求在陈家谷口派兵接应后就出击了。可是,当杨业撤回到陈家谷口时,却没有发现援军。

原来潘美丢下杨业自己先撤退了。因此,一代名将杨业在陈家谷口全军覆没,杨业也伤重被俘,绝食而死。由于有曹彬和潘美这两个猪队友的胡乱指挥,宋军的这一次伐辽以惨败告终。从此,宋朝一蹶不振,再也没有打败辽国的希望了。

到了宋朝靖康之耻时,猪队友的操作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当时金兵孤军深入,悬兵于开封城下。各地的勤王之师相继到来。老将种师道来到开封指挥宋军抗金。可是,朝廷中的猪队友到处捣乱,让种师道无法正常指挥。

比如他手下的姚平仲要求夜袭金营,种师道要等八天后他弟弟种师中带兵到来再决战。猪队友不答应,要求立刻袭击。于是姚平仲提前就袭击金营,结果失败。种师道说,既然失败,金兵必然无备,这样再袭击金营必然获胜。可是猪队友又不答应,还罢了李纲的官。

到了最后一次,宋朝君臣竟然根据丘浚感事诗中:“郭京、杨适、刘无忌,尽向东南卧白云”两句虚无的话,于市人中找到无赖郭京等人,组成所谓“六甲正兵”、“六丁力士”、“北斗神兵”等等,认为神兵“可以生擒金二帅,而扫荡无余”。

到了闰十ー月二十五日,风雪大作,郭京在宋朝君臣的催逼下,终于命令七千七百七十七个“神兵”出战,郭京与张叔夜坐在城楼上,大开宣化门,观“神兵”出城攻击金军。金兵分四翼迎战,“神兵”溃败,时城门急闭,“神兵”堕死在护龙河者填尸皆满。郭京藉口说下城去“作法”,带着残兵南逃。金军趁势登城,四壁宋军皆溃,金军焚南薰诸门,宋朝的京城就以这样荒诞的方式被宋朝的猪队友给搞失陷了。北宋随之灭亡。

历史上因为猪队友而失败的战役不可枚举,我们在这里就先说这么几个。其他的以后有时间再说吧。


历史笑春风


想起高中学的一篇课文,《鸿门宴》中的一句话,“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曹无伤言之,言之……

中国自古以成败论英雄,而项羽却是个例外,人们称他为“西楚霸王”,然而他的性格和能力,只能让他做个将军,却做不成好的领导,他的性格也决定了他最后悲壮的结局。


心无城府

《鸿门宴》: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刘邦第二天早晨使一百多人骑着马跟从他来见项羽,到了鸿门,向项羽谢罪说:“我和将军合力攻打秦国,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但是我自己没有料到能先进入关中,灭掉秦朝,能够在这里又见到将军。现在有小人的谣言,使您和我发生误会。”项羽说:“这是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如果不是这样,我怎么会这么生气?”项羽当天就留下刘邦,和他饮酒。

左司马曹无伤帮助项王杀刘邦,在刘邦的义正言辞下,项羽就把队友曹无伤卖了。刘邦从鸿门宴回去后就把曹无伤杀了。

(曹无伤:欲哭无泪mmp……)

韩信 曾批评项羽为:

“遇强则霸的匹夫之勇,和遇弱则怜的妇人之仁。既不能任用贤能将帅,又曾迁逐楚义帝,用兵赶尽杀绝。虽名为霸王,其实民心尽失。”

这个评论可以说是很贴合了。

项羽是人臣之才,却错居人主之位;是可用之人,而不是用人之人。这是他的悲剧,也是历史的悲剧。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遨游者


要说古代历史上的猪队友,那可真不少,今天小编来跟大家聊一下猪队友中的典范,一个不光坑亲人,坑国家,还把自己给坑了的厉害人物。

在西晋以后,十六国时期,有个国家叫前燕,这个国家复姓慕容,没错,就是《天龙八部》里慕容复一心想要复国的那个大燕,就是这个国家。

前燕里也是能人辈出的,比如当时的名将慕容垂。但是,著名的猪队友出场了,他也是慕容家的人,名叫慕容评。他是当时皇帝的爷爷的弟弟,听着有点绕?这个人就是皇帝的爷爷辈。

虽然是爷爷辈的,但是他可没干什么好事,第一件事就是把名将慕容垂给排挤走了,简直就是自毁长城啊。对了,这个慕容评是前燕太尉,属于最高的军事指挥官。

十六国时期,战争不断,当时的前秦来攻打前燕。无奈朝中已经没有大将,都让慕容评给排挤走了,这个慕容评就自己领兵打仗去了,然后就开始了他的“猪队友”时刻。

他在军队里立下了军令,士兵们想用柴火,可以,得交钱;想喝水,可以,也得交钱。就这样,这老小子收了不少钱。这事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赶紧给他写信,让他把钱都分了,这可是在打仗啊,你干的那叫什么事啊?不赏赐士兵,反倒是收钱,这不是坑人吗?


果不其然,战争的结果丝毫不出意料,前燕军队大败,整个国家就此覆灭。这个慕容评,真的是猪队友的典范,一下子把国家都给坑没了。就连敌人听说他干的事,都不敢相信。


历史还有哪些事


德国真正的猪队友

我们都知道德国是一个有些悲情的国家,日耳曼人一直骁勇而自律,但他们在近代两次试图挑战世界,偏偏两次输的不明不白。好吧,这次我绝对不黑意呆利人,他们已经够可怜了,我也不能总在一头羊身上薅毛。

我们需要明确一件事情,德国历史上有所谓三个帝国,分别是1512年建立的普鲁士邦国(神罗帝国算共主)、1871年威廉一世建立的德意志第二帝国、还有通常被称为第三帝国的纳粹帝国。那么问题来了,这三个帝国究竟是如何覆没的呢?

首先是第一帝国,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把国王路易同志扔上了断头台。这种怼天怼地怼空气的做法激怒了哈布斯堡王朝皇帝,他撺掇普鲁士邦国去找法国麻烦,结果大家都是知道的。法国出了一个手拿破轮子的家伙,普鲁士被碾压,继续碾压,还是碾压,最后彻底崩溃掉了。


那么第二帝国呢?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太子弗朗茨·斐迪南大公被人在萨拉热窝给嘣了,7月28日奥匈帝国宣战塞尔维亚,两天后沙皇俄国宣布总动员援助塞尔维亚,又两天后德国向沙俄宣战。

奥匈帝国把德国完美拖入战场后叫俄罗斯大熊给打了个凄凉落魄,1916年更是被布魯西洛夫把150万军队给包了饺子,要知道1917年俄国可就二月革命了,那时候毛熊根本就是苟延残喘。二德子们没办法,只能从凡尔登战线抽了二十五个师去救火,最后自己在法国打崩了。


第三帝国更惨一些,这次德国人似乎吸取了前两次的教训,坚决不被任何国家拖进战争,要打得我们自己率先开战!然而他们实在太天真了,请问下令开始战争那个人是谁?阿道夫·希特勒!请问他来自哪里?.........猪队友升级了......


出生在一个讲究科学的年代,谈论问题不止得拿出正面证据,还得能据出反证,要黑奥地利是德国的猪队友也是一样。请问普鲁士崛起之战是哪场?答七年战争,那么对手是谁?奥地利、法国、俄罗斯、瑞典等......那么那么第二帝国真正崛起之战是什么?答普奥战争,主要对手是奥地利帝国。

好吧,没什么能说的了,科学已经证明奥地利就是德国最可怕的猪队友,三次彻底改变德国的命运,而且一直隐藏极深,到了2015年,他们又非常隐蔽的把德国给坑了。


历史吐槽机


荆轲的猪队友:秦舞阳!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荆轲易水前的慷慨激昂,仿佛仍在耳边回荡!只是荆轲没有想到,此去刺杀秦王,最大的祸害竟是自己的搭档——秦舞阳,以至自己失败,死无葬身之地!



秦舞阳,燕国勇士,十二岁时杀过人,很少有人敢与其对视,被燕太子丹收为门客!在秦军攻破赵国,大军压境,直逼燕国南界时,太子丹想着去刺杀秦王,以解燃眉之急!荆轲成为了太子丹的第一人选,荆轲同时也义不容辞!

为了能够接近秦王,荆轲准备用樊於期的头和督亢的地图去献给秦王!万事俱备后,秦舞阳被太子丹指派作为荆轲的搭档,一同前去刺杀秦王!在易水前高渐离击筑,荆轲高歌,留下了开头的传世豪言!



到了秦国后,荆轲捧着装着樊於期人头的盒子,秦舞阳捧着装着督亢地图所盒子,去秦国朝堂觐见秦王!

本来,计划确实精妙,堪称万无一失!然而刚到朝堂,秦舞阳就因为紧张害怕,不由的发抖,面色苍白,引起了侍卫和秦王的怀疑!待荆轲上前敬献地图露出匕首时,被有所警觉的秦王轻易躲开,两人绕着朝堂上的大铜柱子跑了几圈,荆轲被一旁的御医扔来的药箱干扰,秦王抓住机会,砍伤了荆轲的左腿!荆轲站立不稳,孤注一掷,把匕首掷向秦王,被提防的秦王躲开!无武器的荆轲先被秦王砍了七八刀,后被一拥而上的武士乱刀砍死!

此时秦舞阳这个非常厉害的勇士在哪里呢?在朝堂上吓得尿裤子了!怎么评价秦舞阳呢?一句话概括: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就因为秦舞阳临阵胆怯,毁了荆轲的刺杀大业,毁了整个战国格局!倘若不是秦舞阳这个猪队友,秦王会不会被荆轲刺杀成功呢?一统天下会不会另有其人呢?

只能说,没有秦舞阳这个猪队友,历史真可能会被改写!可惜,没有如果,没有假如!


瀚海说史


唐伯虎同志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位历史人物。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才华横溢,被誉为江南第一才子。

该同志之所以知名度高,与他留给后世那些价值不菲的画作有关系。更主要的原因,前些年,周星驰拍摄的一部电影《唐伯虎点秋香》,让唐伯虎的名字变得尽人皆知。 

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与电影中点秋香的风流才子区别很大。真实的唐伯虎是一个放浪形骸、一生困顿的落魄才子。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唐同志29岁参加科举考试时那次“猪队友”行为,使自己本能顺遂安泰的下半生落魄潦倒、凄苦终老,也改变了一名高官、队友和其后世子孙的命运。

唐伯虎15岁时夺得童子试第一名;28岁时又夺得乡试第一名,连中两元,被人誉为“天授奇颖,才锋无前”的“江南奇士”。

1499年,29岁的唐伯虎赴京会试。这次若能再中状元,那便是连中三元,“江南奇士”就成了“天下奇士”。赴京赶考途中,唐伯虎同徐霞客的高祖、江阴人徐经同行。唐、徐二人志趣相投,目标相同,他们成了亲密无间的队友。

唐伯虎年轻气盛,恃才傲物,口无遮拦。有人问唐伯虎:“今年的科举会考什么?”唐伯虎便将自己觉得可能要考的内容悉数道尽。

不愧为江南第一才子,猜题蒙题就是准。那年的科举考题基本和唐同学说的差不多。结果,“唐伯虎和徐经买通考官,提前拿到考题”的小道消息传开了。

一时间,朝廷炸开了锅,官场派系也借这个事件闹得鸡犬不宁。弘治皇帝怒了,为了平息风波,在不给两人辩解机会的情况下,直接削除了唐、徐的仕籍,并命其终生不得再参加科举。

主考官、时任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的程敏政,被捕入狱,严刑拷打,受尽了折磨。最后,因没有真凭实据,不能判罪,又被释放出来,革职归乡。程敏政的礼部侍郎一职就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副部长,唐同学的这次“猪队友”行为直接导致一名副部级高官“落马”。

原本对仕途信心满满的徐经,差点因为这件事吐血身亡,此后对科举也不再抱有期待,更多的是失望。

回家后,直接跟儿子们说:“我不再强迫你们参加科考,你们爱考不考。”这也成了徐家的家训,一直传了下来。

 一百年后,徐家出了一个地理学家、探险家、旅行家、文学家,徐霞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