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預警機不再是我國專利?俄羅斯正在奮起直追,美軍卻不太感冒

空中預警和控制飛機(簡稱“預警機”)是現代空戰非常重要的節點。在各國空軍陣中,預警機絕對是戰時不容有失、地位重要的信息節點,因為數量稀少,是昂貴的高價值武器,而無人預警機似乎是一個解決這一難題的好思路,中國已經在無人預警機領域進行了深入探索,而俄羅斯人,也想“彎道超車”。

日前,俄媒發佈了對俄國內新興無人機企業——“喀琅施塔得”公司總設計師尼古拉·多爾任科夫的採訪。在這位俄最新一代“獵戶座”無人機總設計師辦公桌前,一個特殊的大型無人機引起了筆者的注意,外形上看,這是一種外形類似於美製“全球鷹”、成飛“翔龍”的大型噴氣式高空、長航時無人機。

無人預警機不再是我國專利?俄羅斯正在奮起直追,美軍卻不太感冒

最特殊的是,在發動機上方有一個三角形的雷達天線整流罩。這意味著它是一種無人預警機,三角形的預警雷達應該是三面有源或無源相控陣天線,以實現360度的掃描範圍,從它展弦比巨大的機翼、尾撐式垂尾來看,它可以在天空飛行數十個小時,比起傳統有人駕駛無人機最多8-10個小時的續航時間強多了。

無人預警機不再是我國專利?俄羅斯正在奮起直追,美軍卻不太感冒

在2018年的珠海航展上,空警500的總體單位——電科集團38所首次展示了JY-300無人預警機。它採用了彩虹4無人機平臺,卻沒有顯著的圓盤狀預警雷達天線罩,長條形的預警雷達實現了共形設計融入機身兩側,減少了飛行阻力,但其監視範圍和採用傳統的圓形或三角形的預警雷達有一定差距。

無人預警機不再是我國專利?俄羅斯正在奮起直追,美軍卻不太感冒

圖片:JY-300,預警雷達共形設計

在JY-300之前,外界就披露,中國有一種更大、更先進的無人預警機已經試飛了很久。那就是傳說中的沈飛“神鵰”反隱形無人機,它採用了非常特殊的雙機身設計,一臺渦扇發動機吊艙在機體中部,可以探測敵隱形戰鬥機的預警雷達同樣是共形設計,從兩個機身來看,其雷達探測距離要遠大於對空探測距離僅有50公里的JY-300。

無人預警機不再是我國專利?俄羅斯正在奮起直追,美軍卻不太感冒

圖片:網傳的“神鵰”反隱形無人預警機

但美國似乎對無人預警機不感冒,除了成本較低之外,無人預警機的弱點也是比較明顯的。

最大的缺陷恐怕在於探測能力的不足, 美國的E-3、俄羅斯的A-50U、我國的空警2000/500這樣的骨幹預警機,預警雷達的探測範圍都至少在400公里左右,不論是雷達採用E-3、A-50U這樣的旋轉式機械掃描天線,還是空警2000/500的三面陣有源相控陣天線,其長度普遍都在9米以上,否則探測距離是無法保證的,這是很難違背的物理規律。

無人預警機不再是我國專利?俄羅斯正在奮起直追,美軍卻不太感冒

圖片:空警500平臺縮水,雷達能力增量

另外,預警機不僅僅是做到先敵發現,還要做到指揮控制。

傳統的有人駕駛預警機裡,有很多空中指揮戰位,早期是通過語音(無線電)指揮戰機,現在早已利用數據鏈向戰機分發戰場態勢情報,本方戰機甚至可關閉雷達“靜默”作戰,而無人預警機雖然機體平臺大為簡化,也需要融入整個作戰體系中,比如美軍現在計劃淘汰E-8“聯合星”對地探測飛機,用“先進作戰管理系統”(ABMS)取而代之,需要整合戰場上F-35等各種作戰、偵察飛機雷達探測的數據,“以點帶面”的大數據整合、再分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無人預警機不再是我國專利?俄羅斯正在奮起直追,美軍卻不太感冒

不過,目前俄羅斯的長航時偵察或查打一體無人機水平還比不上中國。“喀琅施塔得”公司的“獵戶座”無人機,整體上相當於我們的“翼龍-1”,但還處於試飛階段尚未裝備部隊,去年11月還在梁贊地區墜毀,而我國的翼龍、彩虹無人機已經在中東實戰好幾年了,尼古拉·多爾任科夫也承認,在出口市場上,必須要面對中國的競爭。

無人預警機不再是我國專利?俄羅斯正在奮起直追,美軍卻不太感冒

在無人預警機領域,我們也已經處於探索階段了,俄羅斯還處於模型階段,要走的路還很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