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服里的240分钟,亲身感受昌平隔离病房的喜与乐、痛与累

防护服里的240分钟,亲身感受昌平隔离病房的喜与乐、痛与累

防护服里的240分钟,亲身感受昌平隔离病房的喜与乐、痛与累

你会害怕吗

当你走进隔离病房

有人挡在前面


你会担忧吗

当你靠近疑似患者

有人正将他们治愈


带着全国数以万计

白衣天使给的勇气和对他们的敬意


防护服里的240分钟,亲身感受昌平隔离病房的喜与乐、痛与累


近20个步骤,一层层将自己武装


虽然昌平区医院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经清零,目前,隔离病房内已经没有确诊患者,但是防护等级并没有降低,想要进入这个特殊区域,依旧要按照标准,进行严格防护。


4层鞋套、3层手套、2层帽子、1副护目镜、1套密不透风的防护服、1个N95口罩、1个面屏,“检查防护服是否有破损”、“给手消毒每个动作不低于15秒”、“检查口罩密封性”、“给护目镜擦拭除雾剂”、“穿上鞋套走路一定要抬起脚,避免鞋套滑落”、“护目镜要上压帽子下压口罩”,“防护面屏要适当调试松紧”、“别忘了在防护服上写名字”……对于第一次接触这套“行头”的新手来说,要想把自己武装起来,还真是需要一段时间。


防护服里的240分钟,亲身感受昌平隔离病房的喜与乐、痛与累


在护士长陈秋菊的指导和帮助下,记者在昌平区医院新冠肺炎隔离病房外将这一整套防护装备穿戴完成,此时的自己,相信最亲近的人都难以辨认。“每一批医护人员在交接工作前,都要经过严格的培训,熟练掌握防护技能是工作的前提,医院要对每一位走进隔离病房的人员负责,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尽全力救治病人。”陈秋菊告诉记者,每一个步骤都容不得半点马虎,穿上身的不是衣装而是铠甲,要进入的不是病房而是战场。


所谓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亲身体验,在电视里虽然看见过无数次这种防护装备,不穿在身,真的体会不到它的强大和这强大背后要经历的辛苦。


防护服里的240分钟,亲身感受昌平隔离病房的喜与乐、痛与累


这种分别,带着满满的喜悦


穿过3道隔离门,记者进入了隔离病房,除了医护人员特殊的武装之外,每个病房门口都摆着一瓶手用消毒液,每间病房都配有独立卫生间,为了避免交叉感染,这里的病人不能随意走出病房。


隔着病房门的玻璃,记者看见里面4岁的男孩鹏鹏(化名)正在和爸爸做游戏,欢声笑语传了出来,今天是这个孩子出院的日子,两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血液新冠病毒抗体也呈阴性,症状也有明显好转,他已经满足了出院的条件。“他可真是个活泼好动的孩子,眼睛清澈的像一湾湖水。”组长冀秀洁对记者说,“给孩子治疗,除了专业还需要更多耐心,我的儿子和他差不多大,照顾他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看得出来今天这个孩子格外兴奋,妈妈已经在楼外等他,办理完出院手续,他就可以回家了。


防护服里的240分钟,亲身感受昌平隔离病房的喜与乐、痛与累

防护服里的240分钟,亲身感受昌平隔离病房的喜与乐、痛与累


另外一位准备出院的患者,是走廊另一端病房里66岁的老人王伟(化名),经过专家组对他病情的评估,同时,核酸检测和血液新冠病毒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已经排除了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的诊断,达到出院标准。由于患有高血压,医生正在嘱咐他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及复查的时间和项目。“真是感谢这些日子你们的照顾和帮助,像家人般无微不至,只是可惜一直看不到你们的面容。”老人对医护人员感慨地说。


防护服里的240分钟,亲身感受昌平隔离病房的喜与乐、痛与累

防护服里的240分钟,亲身感受昌平隔离病房的喜与乐、痛与累


看着一个又一个病人离开隔离病房的身影,所有医护人员都倍感欣慰,“看着他们健康的离开,回到家人身边,就是我们最开心的事情。”秦素萍主任对记者说。很多离别都带着伤感,唯有这种离别,让人充满希望和喜悦。


防护服里的240分钟,亲身感受昌平隔离病房的喜与乐、痛与累

防护服里的240分钟,亲身感受昌平隔离病房的喜与乐、痛与累


240分钟,

汗与痛、苦与累只体会了冰山一角


在防护服里的4个小时,记者只是跟在医护人员后面,来回走了几趟,汗水就已经顺着脸颊流淌,其实隔离病房的温度并不高,只是穿上这套密不透风的防护装备,身体就很容易出汗。“几天前我们为了救治危重病患,连续奋战10多个小时,水气糊住口罩导致严重缺氧,几名医护人员险些晕倒在病房里,”医生王雪琴对记者回忆道,“脱下防护服,里面的衣服可以拧出水来,但是所有人都因为患者无恙感到欣慰。”


防护服里的240分钟,亲身感受昌平隔离病房的喜与乐、痛与累


看着他们穿着厚厚的隔离衣给患者诊治、放大音量与患者沟通、对患者出院后的病房进行消毒……记者所感受到的只是他们辛苦的冰山一角。由于呼吸不畅、不能进水、以及面屏过紧的束缚,记者已经出现头晕的症状,“你还不太习惯,可能面屏调节也没处理好,我送你出去吧。”看出了记者的窘迫,冀秀洁劝记者离开隔离病房。


防护服里的240分钟,亲身感受昌平隔离病房的喜与乐、痛与累


离开这里,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如果说走进去只要把自己穿戴严实就好,那么走出来就不能把一丝一毫病毒带出来,每脱掉一件“装备”,都要对手部重新进行消毒,而且不能用带着手套的手接触里面的衣物。哪些是一次性,必须扔进医疗废物垃圾桶里的;哪些是需要重复利用,泡进消毒桶里的;出哪扇门前需要卸掉什么……心里必须清清楚楚,一丝一毫不能懈怠,“摸过门把手要把手消毒之后再进行下一步!”这是护士长再三叮嘱的。


防护服里的240分钟,亲身感受昌平隔离病房的喜与乐、痛与累


直到脱掉整身防护装备2个小时后,鼻梁还在隐隐作痛,口罩的压痕依然留在脸上,手套的勒痕依旧印在腕上,这对于记者来说,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可对于依然奋战在隔离病房里的医护人员来说,只是最普通的一天。


截止到3月15日,昌平区医院隔离病房在院的本地疑似病例实现了清零,但这场战役并没有结束,面对各企业逐步迎来的复工高潮以及境外输入病例的增加,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一刻没有松懈,还将继续身着战袍严阵以待,做好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防护服里的240分钟,亲身感受昌平隔离病房的喜与乐、痛与累

防护服里的240分钟,亲身感受昌平隔离病房的喜与乐、痛与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