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孩子看似很“聰明”,走到社會卻很難混好,父母別高興太早

看過動畫片《櫻桃小丸子》的人一定都會被裡面的主人公小丸子的

真誠可愛所吸引,她雖然幹了很多不靠譜的事,但卻正是因為普通真實鬼靈精怪的小孩子才招人喜歡。

這種孩子看似很“聰明”,走到社會卻很難混好,父母別高興太早

我們身邊也常常能夠看到這樣古靈精怪的孩子,但事實上,這樣的孩子卻沒有小丸子那麼天真爛漫了,這些“鬼靈精”們不像同年紀的孩子天真無邪,相反,他們有著小聰明,喜歡搞怪

當你批評他們的時候,他們會轉移話題,小眼睛賊溜溜地一轉,你猜不到他下一步會做什麼,父母可別認為這樣“機靈”的孩子將來必定成才而引以為傲,過分放任他們“搗鼓”可是很難在社會混好的!

這種孩子看似很“聰明”,走到社會卻很難混好,父母別高興太早

這種孩子看起來“聰明”,長大後卻很難有出息

  • 孩子愛佔便宜

我們常常會在超市看到一些大人帶著孩子在免費試吃的地方站上老半天,家長覺得反正是免費的,孩子多吃點沒什麼,但其實助長了孩子愛佔便宜的壞習慣。

孩子愛佔小便宜,往往和父母分不開,孩子是父母的複印件,其一言一行都能反映出家庭教養,哪有天生的葛朗臺,小孩子愛模仿,很多時候愛佔小便宜,都是在父母的慫恿和影響下形成的。

這種孩子看似很“聰明”,走到社會卻很難混好,父母別高興太早

  • 孩子小心眼

隨著越來越多家庭成為“二胎家庭”以後,兄弟姐妹的紛爭成為了常有的事,父母教育不當便會讓孩子的習慣和性情往不好的方向發展,而“小心眼”

“愛佔便宜”的孩子尤為明顯。

記得看過一篇報道說,有一個二胎家庭,媽媽生了小妹妹以後,全家人對妹妹的熱情和喜愛與日俱增,漸漸忽略了姐姐的感受。

後來家人發現姐姐在妹妹身邊的時候,妹妹哭泣的次數就會越來越多,覺得不對勁,於是裝上攝像頭後發現,原來是姐姐每天趁大人不注意的時候經常打妹妹,看完真的是讓人唏噓

要知道心眼小也就是氣量小,小心眼的孩子會把芝麻大點的小事都放在心上,很容易在某一天因受到較大煩心事時,心裡一時禁不起打擊而做出過激的行為

這種孩子看似很“聰明”,走到社會卻很難混好,父母別高興太早

想讓孩子以後更有出息,父母要如何做?

1、父母保持好平常心態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所以要想孩子心態健康,父母得先正心。

有句話說得好:“心量決定氣量,格局決定結局。”

只有父母的心胸開闊氣量放寬,才能讓自己的孩子看到足夠大的格局,這樣的父母有遠見,心態平,教育的孩子不卑不亢

天才作家韓寒有一條育兒經是這麼說的:對孩子“富養”還是“窮養”,取決於父母的心態,跟經濟能力關係不大,只要有愛,孩子的心其實特別純淨並易於滿足。

這種孩子看似很“聰明”,走到社會卻很難混好,父母別高興太早

2、教會孩子上進,學會與人合作

最好的教育莫過於家長的以身作則,父母努力工作、生活的樣子會帶動孩子努力上進,同時父母還應該教會孩子主動與人打招呼,有空就帶孩子到年齡相仿的小朋友家裡

做客,為孩子創造與人交往的時機。

讓他們與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時候,培養合作意識以及學會互相幫助,這樣一個有禮貌、有上進心的孩子,必定會在社會上得到人們的敬愛和更多發展的機遇

在這個社會上,思想品德不好的人是很難立住腳的,父母要明白,不管是小心眼還是愛佔便宜的人,他們都是很難交到朋友的。

而朋友少了,人際交往和機會也就少了,因為社交力阻礙孩子進步的,其實就是從這些細枝末節中體現出來的。

父母要以身作則,引導孩子做一個有正確三觀的人,萬不可因為孩子有以上這種“小聰明”而盲目高興。

這種孩子看似很“聰明”,走到社會卻很難混好,父母別高興太早

每個孩子出生都是一張白紙,會長成什麼模樣,取決於家長如何教導。在6歲之前,孩子的性格還沒有完全形成,家長要

抓住3-6歲這個性格關鍵期,培養孩子的好性格、好品質,未來的路才會更好走。麗麗為家長們推薦2本有關性格、品質培養的繪本——《寶寶好品格培養經典童話》《德國幼兒自我管理圖畫書》

這種孩子看似很“聰明”,走到社會卻很難混好,父母別高興太早

採用經典的童話故事,在故事中培養孩子的好性格好品質。每冊都是一個單獨的故事,分別培養寶寶的愛心、樂觀、自信、分享、勇氣、善良等品質,提升寶寶的情商,讓寶寶擁有好人緣。

這種孩子看似很“聰明”,走到社會卻很難混好,父母別高興太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