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3岁前有这4个“怪癖”,代表他们智商高,家长别盲目瞎管教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非常容易陷入一个误区,就是用成年人的思维去判断孩子的行为对错,其实正确的做法是要

通过了解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去分析,为什么孩子会出现某一种情况或行为。

从这一点上就能看出,这个世界上没有错误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当父母发现宝宝有一些“怪癖”的时候,总用成年人的眼光去判断对错,盲目的管教很有可能阻碍了宝宝的大脑发育。

孩子3岁前有这4个“怪癖”,代表他们智商高,家长别盲目瞎管教

3岁前儿童大脑发育的规律

孩子从出生那一刻开始,大脑就已经进入到了快速发展的模式,前三年是他们大脑发育最关键的三年。

他们的脑重量在出生的时候大概是300g左右,经过了三年的发展,就几乎达到了成年人的85%,这仅仅是看得见的变化,而看不见的变化则是他们大脑内部的神经突触发育。

所谓神经突触,就是连接细胞的神经节点,又叫神经元。

孩子3岁前有这4个“怪癖”,代表他们智商高,家长别盲目瞎管教

这个突触的作用就是将信息从一个脑细胞传递到另外一个脑细胞中,突触越多,这种神经传递的越频繁,孩子的大脑就越聪明。

而在孩子三岁之前,大脑的突触是增长最快的,之后慢慢随着年龄的增长,突触的增长速度就慢慢减缓了。

其实突触的形成是需要人体感官的刺激的,换句话说就是,在这个阶段受到外界刺激越多的孩子,突触形成越多,就会越聪明,智商越高。

孩子3岁前有这4个“怪癖”,代表他们智商高,家长别盲目瞎管教

孩子3岁前有这4个“怪癖”,代表他们智商高,家长别盲目瞎管教。

孩子3岁前有这4个“怪癖”,代表他们智商高,家长别盲目瞎管教

  • 眼珠“转来转去”

宝宝在10个月之前,想要接受外部的刺激,主要依靠视觉追踪触觉感知还有用嘴去认知事物,有些宝宝眼睛明亮、机警,眼珠总是“转来转去”,似乎是在想什么“鬼点子”,这样的宝宝,其实是再用眼睛来观察周边的事物

,通过眼珠转动,进行视觉追踪,这样对事物有初步认知,这样的孩子智商更高。

孩子3岁前有这4个“怪癖”,代表他们智商高,家长别盲目瞎管教
  • 手“闲不住”

总有些宝宝,感觉手总是闲不住,小的时候喜欢用手拍这拍那,这小手灵活一点后,开始天天扔东西,只要拿得起来,就要扔得出去。

再长点儿本事,就更厉害了,撕纸、拆家!对于这种手一刻“闲不住”的宝宝来说,父母该高兴,宝宝是在自己锻炼自己的大脑

孩子3岁前有这4个“怪癖”,代表他们智商高,家长别盲目瞎管教

手部被称为“人体的第二个大脑”,每一根手指都对应着相应的脑区,有句话说食指连心,是因为指尖的敏感度极高,孩子用手拍、用手撕、扔的过程是认知世界的过程,也是建立大脑神经突触的过程

这样的刺激越多,孩子自然越聪明,如果你家宝宝,手明显比别人家孩子手更“闲不住”,证明宝宝很聪明。

孩子3岁前有这4个“怪癖”,代表他们智商高,家长别盲目瞎管教
  • 做一个“光脚大汉”

有些孩子似乎天生就想要做一个“光脚大汉”,每次给他们穿上袜子,宝宝自己都会拽下来,父母只能无奈的笑一笑,他们也会嘻嘻哈哈的冲着家长笑。

有些宝宝还不仅仅是脱掉袜子,还喜欢光着小脚在地上跑来跑去,喜欢脚丫踩地的感觉,其实宝宝之所以喜欢光脚踩在地板上,是因为他们可以更好的感知地面温度,也能感受到走是什么感觉,跑是什么感觉,转圈是什么感觉

这种感受对于大脑的刺激更强烈,更容易建立神经突触,宝宝也会在这认知过程中得到满足感

孩子3岁前有这4个“怪癖”,代表他们智商高,家长别盲目瞎管教

化身“小唐僧”

当宝宝1岁后,就开始对声音语言的刺激非常敏感了,有些宝宝很聪明在3岁前,语言能力发展的就非常好,

说话不止成句,还能化身为“小唐僧”,每天对父母“十万个为什么?”这都不能满足宝宝对于语言的探索,宝宝还可能出现自言自语,对着墙壁说话的情况,这其实都是在刺激大脑的发展,宝宝说得越多,越聪明哦。

孩子3岁前有这4个“怪癖”,代表他们智商高,家长别盲目瞎管教

家长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就要了解他们的生长发育规律,而不是靠那些所谓的严厉管教,那样没准只能起到反作用。

如果家长实在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可以给他们买一些锻炼思维的游戏书,毕竟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还是有一定好处的,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开发孩子大脑潜能,活跃思维,让他们越来越聪明。

如果你在育儿的道路上经常手足无措,就请关注甜甜,每天更新一点育儿小知识,让你在育儿的道路上不孤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