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愙齋書法」啟功:臨帖沒必要全像

或問臨帖苦不似奈何?告之日:永不能似,且無人能似也。即有似處,亦只為略似、貌似、局部似、而非真似。苟臨之即得真似,則法律必不以簽押為依據矣。——啟功

這是啟功的原話

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臨帖不可能達到“像”的地步,也沒人能達到像的地步。

只能是差不多像、或者結構像、局部像而已。如果臨帖就必要達到全像的地步,那法律上自然就不用簽字畫押作為依據了。

這大概就是啟功對臨帖的態度

誠然,也確實有很多初學者,看高手臨帖則必以"不像”為由而唾之。也有一些初學者,看到了某家醉死蘭亭,僅臨皮毛就贊曰“惟妙惟肖”,這都是比較“可笑”的表現。

臨帖時,一定要有一一個目的。

我要學什麼?要達到一個什麼樣的結果?

這是臨帖前要仔細想一想的。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臨帖時自然也不可能對法、字法、章法全部面面俱到,如果你想的太面,則寫起來必然全部是缺陷。

說白了,臨帖要知道臨的是什麼,像在哪裡。

比如學筆法,我就專挑一些筆法動作或筆法作組合來臨,這些動作達到像就可以。


比如學結構,筆法上可以接受寫的不像,但結構的位置,重心,取勢,一定定要琢磨到位。光說沒用,還是要舉個例子。

比如光學筆法

「愙齋書法」啟功:臨帖沒必要全像

“分”的筆法,就是不斷的畫圈,其中有轉筆,有提按,這個筆路,就是筆法。

那就先學這個動作好了,無論外形像與否,這個筆路一定要正確,這其中的粗細變化,轉折提按,一定要儘可能像。

學筆法,則可以結構不像,也就是說,這個字的結構雖然是歪的,有險勢,但你寫平正了也沒關係。

因為你想學的是筆法,你只要把你想學的寫對了就行,至於其他,不用管。

「愙齋書法」啟功:臨帖沒必要全像

如果你想學結字取勢,則筆法上就可以不管。

你可以把“分”寫成行楷書,可以把“貝”下兩點分開。

無論如何,只要你把這個字的結構取勢把握好,筆法是可以隨意變換的。

甚至可以草化一點。


其實這種臨帖方法,就是“意臨”的一種。

什麼叫意臨?

其實就是有自己理解的臨帖。

當然,這都要建立在你確實已經知道該如何面對一本字帖。

如果你要學筆法,那結構變了,就算你的一點理解,一點“意”,雖然可能是淺薄的,但隨著積累和嘗試的增加,總會加深。

如果你學取勢,即便用蘇軾董其昌王鐸的筆法,依舊可以把這種取勢結字學到。

這就是意臨。

臨帖自然不必像,但這必須要建立在你自己知道如何取捨上!

如果你學章法,甚至可以拿出一張二王手札,去用一首“白日依山盡”去套章法。

而往年手札前三個字寫的窄小,那你的“白日依”也就寫的窄小。

如果他們前三個字是一筆草書,那你也要處理成一筆草書。

僅此而已。

臨帖,如果是學筆法,可以只學幾個筆畫,並非一定學單字,也並非一定要每天臨上幾十個不同的單字。

如果寫個“一”能讓你學會長橫,那這個字就值得寫一百遍乃至更多。如果”三”能讓你學會中長短橫,那三這個字也就值得寫很多遍。

學結構,就要專注結構,他們偏旁部首的比例,重心取勢等,都要專注一些。這時候如果某筆筆法寫的不對,起行收轉折寫的醜,也就別去多想了,專注結構就好。

如果學章法,那就別在筆法結字上浪費功夫都可以隨意一點,先把章法寫對,再去追求用筆結字。


「愙齋書法」啟功:臨帖沒必要全像


臨帖永遠不可能全像,全像的是複印機。

歷代名家臨帖,只有作假者可以達到形神具備,但只能模仿,不可自主創作,其餘名家臨帖,均不像。

都說米芾臨帖可亂真,事實上這只是古人的說法,因為古人真跡太少,能見著的人更少,所以難免會有這種看法。

如現在你再去看王獻之“中秋帖”,傻子也知道不可能是王獻之寫的,因為你看多了米芾的真跡運筆,即便看不到王獻之墨跡,也能發現中秋帖為米芾筆法。

但古人是沒這個機會的,一位名家一生能接觸到的真跡是有限的,所以名家也有走眼的時候,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別的就不說了,舉幾個臨帖的例子。

大家臨帖時一定要有目的,學什麼要心理有數。

比如你學了米芾,如何學蘇軾?學了二王如何學米芾?其實這就可以以這種逐步介入的方法學習。

不要一開始就企圖全像,想得太多往往無用。

「愙齋書法」啟功:臨帖沒必要全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