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大彭塆


故乡-大彭塆

前几天我写过关于泡桐店的一些文字,现在写一下大彭塆,有大彭湾自然也就有小彭塆了,而小彭塆又名寺基岗,是周边彭氏的宗祠所在地,整个泡桐片区,彭姓是一个大姓,而对于大彭塆宗族传统是发人、成材两手抓。

发人,也就是开枝散叶后人多,当然这个在计划生育时代中断,但是大多数计划生育前期的家庭一家也至少两个,多的家里四个孩子。

成才也就是读好书考好的大学。大彭塆作为泡桐边陲的一个村落,跟其他的村子显得格格不入。黄孝边界的村子大多数的出去做建筑工人为生,每到春节元宵河对面的村落的烟花,真的很炫酷。

而河这边的我们这里就显得安静多了。

这也是我一直在心中的疑问,大彭塆太穷了,没发人,没什么大老板,烟花还不如周边的小湾里。后来细问才知道湾里乡风重视教育已经有好几个读书去美国了,这是周边村子里很少有的。

在此之前,我对于大彭塆的穷的根源是仅仅的只停留在,土地太好了,水源充足,地势平坦,便于耕作,对于那些名字叫做冲的塆那真的好的不能再好了。距离集贸市场又近,相比其他的村塆子赶集那么远,大彭塆不要太近了,一脚路的事情,这也是我母亲当初嫁给我父亲的原因,我也很佩服我母亲的坦诚。他们那个时代的感情就属于纯粹的乡村爱情。

大彭塆的地理区位,进则赶集做生意,退则回乡耕田种地。在周边村落的耕地上没有一个村子的土地有大彭塆多,地缘有大彭塆好的。

导致了塆里村民的对于生活的安逸的追求。你说混的好了,也不么样好,你说混的不好了,又对于其他的村的人有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是基于大彭塆村子的,是基于自己后代的,老一辈的人奋斗了一辈子都在暗中较劲:老子不中也要把伢盘出去。

目前大彭湾塆已经成了一个人口流入型村塆。村里的姓慢慢的变杂了,开始的是同姓的迁移过来,慢慢的其他地区的迁移过来了。

但是它依旧摆脱不了乡村的宿命。


农村的问题依旧是属于泛城市化问题未完待续


附上一首我们村里的写作地位爬得高的人的诗句:

天上一个月亮,

水里一个月亮,

天上的月亮在水里,

水里的月亮在天上,

低头看水里,

抬头看天上,

看月亮,

思故乡。

一个在水里,

一个在天上。

—彭邦祯《月之故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