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精英:学会摒弃“浮浅工作”,做高效的深度工作者

2007年夏天,美国软件公司37signals(后更名为Basecamp)做了一个决定:将每周5天工作制缩短成4天。

虽然每周的工作日少了一天,但员工同样能完成相同的工作量,于是他们将这项决定变成了永久政策:每年5~10月,37signals的员工只需从周一工作到周四(除去需要每天工作的售后部门),其余三天都是休息日。

职场精英:学会摒弃“浮浅工作”,做高效的深度工作者

这项政策遭到了很多业界人士的质疑,他们认为:在4天内完成5天的工作量,并不见得是一种有效的工作方法。毕竟很多职场人每天完成8小时的工作,已经很受煎熬了,如果让员工每天工作10小时,很有可能会降低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工作效率也无法保证。

关于这个疑问,37signals公司发起人之一贾森·弗里德解释到:“一周4天工作制的意义在于做更少的工作,不是一天工作10小时,而是正常的8小时。”

实际上,很少有人能做到一天认真工作8小时,因为我们时常受到会议、信息、邮件等琐碎工作的干扰,很难长时间专注于某项工作,如果一天能保证几小时的高效工作,将会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缩短一个工作日,是为了让员工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减少“浮浅工作”,以便在更少的工作时间里,挤压出更高的效率。

一、浮浅工作

计算机科学教授卡尔·纽波特博士,在他的畅销书《深度工作:如何有效使用每一点脑力》中这样定义“浮浅工作”

浮浅工作(Shallow Work):对认知要求不高的事务性任务,往往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开展。此类工作通常不会为世界创造太多新价值,且容易复制。

互联网时代,多数职场人越来越多地用浮浅工作代替有创造性的工作,大家总是被收发电子邮件、回复群消息、接电话等浮浅工作打断,难以集中注意力处理更重要的工作。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工作了一天,忙得都没顾上喝一口水,但却不知道自己都忙了些什么。

因为大家工作偷懒了吗?答案是否定的。之所以不知道一天都忙了些什么,是因为他们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了回复邮件、查看消息、打印资料等浮浅工作上,没有进行深度思考及从事写项目策划案、产品宣传文案等有难度的工作。

真正有价值的工作,需要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并且经过深度思考才能完成的,而不是那些多数人都能胜任的浮浅工作。

职场精英:学会摒弃“浮浅工作”,做高效的深度工作者

二、浮浅工作带给我们的烦恼

1.降低做事的专注度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发现自己做事情很容易走神,明明在做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却总是忍不住想看手机,哪怕没有新消息,都要隔几分钟看一眼。每次只要拿起手机就忘了时间,等意识到还有工作没完成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而且很难再进入工作状态,工作效率急剧下降。

很多同事都和我有类似的情况,他们在工作的时候,也在时刻关注着各种消息提醒,一旦有新消息,就会放下工作立刻去处理,本想着花2分钟回复一下群消息,结果看完群消息又忍不住看看朋友圈、刷刷微博,不知不觉浪费了很多时间。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会形成一种不好的习惯,工作中会不自觉地想看各类消息、翻朋友圈、查看电子邮件、看热搜新闻……工作的专注度降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作效率。

2.使得时间更加碎片化,不利于深度思考

一天正常的工作时间只有8小时,但我们常常会被开会、各类消息、数据统计、通知等浮浅工作所干扰,使得本应该专注于工作的时间,被分成了很多碎片,真正投入到高效工作的时间远远不足8小时。

固然很多职场精英都擅于利用碎片时间工作、学习,但他们不会利用碎片时间进行深度思考。毕竟深度思考的目标往往是一些很有价值的内容,比如年度工作安排、写书、写文章大纲、进行科学研究等。在思考的过程中,会不断提出问题,然后找解决方法,就像剥洋葱一样,逐层分析,直逼问题的本质。这个过程能创造出更多有价值的内容,同时也需要大量不受干扰的时间。

由于碎片时间都是较短的时间段,而且很容易受到干扰,所以不适合进行深度思考,如果想要在工作中收获更突出的成就,就要减少浮浅工作,为深度思考争取整块的时间。

职场精英:学会摒弃“浮浅工作”,做高效的深度工作者

三、减少“浮浅工作”的5个方法

1.科学合理地制定计划

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刚进入哈佛大学读书的时候,同学们都以为他是一个注意力分散、学习成绩极度糟糕的学生,因为他爱好过于广泛,而且花在学习上的时间非常少,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罗斯福的兴趣爱好的确很广泛,包括拳击、摔跤、健身、舞蹈、诗歌阅读和他非常喜欢的自然学,而他每天用于学习的时间只有不超过四分之一的时间。但这些并没有影响他的成绩,在大一的7门课程中,他获得了5门优秀,与此同时他还出版了第一本书《阿迪朗达克山脉夏季里的鸟》。这样的好成绩让很多人大为震惊,他们无法想象,罗斯福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同时在学业和兴趣上取得如此突出的成就的。

罗斯福每天都会在固定时间学习课程,利用其余的时间去发展兴趣爱好。他对时间的利用率极高,学习、做事的时候注意力高度集中,阅读速度也非常快,这样就比其他人节约了更多的时间。

罗斯福每天的生活很有有规律,看似同时进行着很多事情,其实每一项活动都在他科学严谨的计划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他非常清楚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以及每项任务需要多长时间去完成。

职场精英:学会摒弃“浮浅工作”,做高效的深度工作者

罗斯福用行动告诉我们应该如何科学制定工作计划:

  • 找出一项优先性很高的深度任务

对于罗斯福而言,在哈佛大学读书期间,优先性最高的深度任务就是学习,所以,他每天都会在固定的时间高效学习,虽然投入的时间没有其他同学多,但也足以体现了他对学习的重视程度。

对于职场人来说,优先性较高的深度任务,就是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持续创造价值的工作,比如某个大项目的企划方案、产品的设计与研发、书籍的写作、论文的撰写、思考公司/部门的发展方向等等。

如果不知道怎么选择,可以根据“四象限法则”,找出“重要且不紧急”的任务,就是优先性较高的深度工作。

明确了一项优先性很高的深度任务,就相当于找到了一个长期的奋斗目标,很对这项任务,不断寻找高效的方法和策略,努力向着目标奋斗。

职场精英:学会摒弃“浮浅工作”,做高效的深度工作者

  • 估算这项任务需要的时间

确定了深度任务以后,还需要估算完成这项任务需要多长时间。

比较靠谱的方法,就是根据自己平时的工作进度,来估算每一项任务的时间。这就要求在日常工作中,记录下完成每一项工作需要的时间,以及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这样有助于准确预估某项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比如你要给客户写一篇产品文案,根据以往的经验,一篇文案从素材搜集、构思、完善、修改,需要一周的时间,那么完成这篇文案任务需要的时间大概是7天左右。

估算的时间要与自身能力相匹配,时间过短,非但完成不了任务,还会打击工作的自信心;时间过长,很容易形成拖延症,浪费不必要的时间。所以要结合自身平时的工作进度,合理估算完成任务的时间。

  • 设定一个硬性截止期限

人都是有惰性的,而深度工作又有一定的难度,很多人为了躲避有难度的工作,就会选择拖延,直到截止日期之前,才匆忙完成任务。

就像多数大学毕业生写论文,明明有半年多的时间,他们会在前几个月的时间尽情娱乐,在截止日期的前一周或几天发起冲刺,匆忙完成论文的写作,而这样的论文一般质量都不是很高。

为了避免拖延症,需要

给自己设定一个硬性的截止期限,也就是比预计的时间提前几天,如果预估的时间更久,那就提前一周或者半个月。

自媒体大咖、畅销书作家赵星,对公司员工有一项硬性要求,那就是客户的方案必须至少提前一周完成,然后利用剩余一周的时间反复沟通、修改,确保最终交到客户手中的方案是质量最高的。她也会要求自己提前两周写好要发表的文章,这样在遇到突发情况的时候,就能从容应对,避免过度焦虑。她在生二胎的时候,因为早已写完了半个多月的文章,所以完全不用担心文章没写,安心在家休息了一段时间。

设定硬性截至期限,和缩短一天工作时间的道理是一样的,目的就是让我们打心里重视这件事情,并且意识到时间的紧迫性,进而摒弃一些浮浅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深度任务中,追求更高的工作效率。

职场精英:学会摒弃“浮浅工作”,做高效的深度工作者

2.定量分析每项工作的深度

日常工作中,并不是所有工作都值得我们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所以需要对工作的深度进行定量分析。

如何定量分析每项工作的深度?我们可以问自己一个问题:

要让一个大学刚毕业,还没有在该领域接受特别训练的大学生完成这项工作,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1)如果要和搭档编辑一篇领域内的学术文章,没有经验的大学生需要多长时间完成?

完成这项工作,需要对工作的细节有足够清楚的了解,并且广泛阅读领域内的相关著作,了解最前沿的知识,这需要专业人员经过长时间的调研和思考才能完成,对于大学生而言,完成这项工作可能需要1年甚至更久的时间。

(2)如果要制作一份某季度的产品销量PPT,没有经验的大学生需要多长时间完成?

首先,需要掌握PPT制作的相关技巧;其次,需要了解产品的详细信息以及销量数据;第三,要懂得如何将数据进行分析,然后以清晰可见的方式展现出来。对于大学生而言,最大的挑战,应该是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了,完成这份PPT的制作,可能需要1-2个月的时间。如果没有掌握PPT的制作技巧,就需要更长的时间去完成这项工作。

(3)如果要用专业软件绘制一份图,刚毕业的大学生需要多长时间完成?

如果这个软件在大学里反复使用过,或者他没有学习过,但软件能很快上手,对于大学生而言,可能只需要几天或者一个礼拜的时间,就能很好地完成这项工作。

如果一份工作需要经过几个月的时间进行调研、学习、思考才能完成,说明这项工作需要具备过硬的技能,和大量的深度思考,它就属于有深度的工作。如果有一份大学生能很快上手的工作,那么它对我们专业技能的提升基本上没有什么帮助,就属于浮浅工作。

职场精英:学会摒弃“浮浅工作”,做高效的深度工作者

3.实行固定日程生产力

固定日程生产力,是指确定了一个坚定的目标,在某个固定的时间后不再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持续寻找提高产出的策略,以达成目标。

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弗雷德·卡夫丽奖获得者拉蒂卡·纳帕尔,在成为终身教授之后,每周给自己设定了50个小时的工作时间上限。这让很多教授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多数大学教授每天会工作10个小时以上,而纳帕尔平均每天工作不到8小时,不但顺利拿到了终身教职,还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就成了正教授。

纳帕尔在50个小时工作时间的上限技巧中,为学术生活中的浮浅行为设立了严格的配额。比如,她为自己设立了每年出差5次的上限(初级教员一年的出差次数正常是12-24次),这样就能避免出差途中遇到的大量紧急浮浅工作,节约的时间就能用来进行深度。

在日常的工作中,为了减少浮浅工作,我们可以对各种消息实行严格的配额,比如给所有的信息设定2个固定的回复时间,利用午饭后的半小时、下班前的20分钟,集中回复所有信息,包括邮件、消息、留言等等。这样就能避免这些浮浅工作的干扰,把更多的时间用以完成有深度的工作,持续创造价值,收获成长。

实行固定日程生产力有两大好处,一是在做选择的时候会有所侧重,会尽量避免做浮浅工作,为重要的工作争取更多的时间;二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会谨慎思考,尽最大可能提高工作效率。

职场精英:学会摒弃“浮浅工作”,做高效的深度工作者

4.将浮浅工作安排给别人去做

热播剧《完美关系》中,金牌独立公关人卫哲有一个得力助手路易斯,每当卫哲需要相关信息的时候,路易斯都会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详细的内容,并且进行分类整理、做好标注交给老板,卫哲根据资料的内容不断调整对策,成功完成了很多案子。

以卫哲的能力,完全可以轻松找到这些资料,为什么还要让助理去做呢?因为作为领导者,他需要从整体出发,思考全面的应对策略,需要更多时间进行深度思考,而将找资料等浮浅工作交给助理去做,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帮自己节约时间,专注于更有价值的工作中。

樊登读书会每年都会招一些在校大学生当实习生,专门让他们完成一些基础性的工作,比如数据统计、海报制作、整理粉丝留言等等,这样公司的正式员工就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高质量地完成更多有深度的工作。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管理者都会找助理的原因,助理承担了大量的浮浅工作,管理者就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深度思考,在工作中持续创造更大的价值。

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只有在重要的事情中投入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不断收获成长,在工作中突破自我,取得更好的成绩。

如果你是管理者、创业者或者自由职业者,为了能专注于更多有深度的工作,不妨试试找人帮你完成浮浅工作,自己只负责思考、完成有价值的工作。

职场精英:学会摒弃“浮浅工作”,做高效的深度工作者

5.让深度工作成为一种习惯

深度工作(Deep Work):是指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

深度工作既能创造新的价值,也能提升我们的能力,一旦养成了深度工作的习惯,我们就会摒弃大量的浮浅工作,自觉进入深度工作状态。

良好的习惯会让我们受益终身。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深度工作习惯的养成,同样需要进行长期的训练。

  • 固定深度工作的地点和时间

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些外界条件做支撑,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工作,有助于快速进入深度工作状态。

我们可以选择在自己的办公室、公司会议室,或者图书馆、书房进行深度工作。无论地点选择在哪里,都要确保没有任何干扰,有助于快速专注于工作中。

我们每天需要处理工作、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事情,如果不固定深度工作的具体时间,很有可能忙了其他事情而忘记深度工作,或者是在精力状态不佳的时候,开始深度工作。

由于深度工作需要极强的专注度,所以最好选择自己一天中精力最好,也就是精神状态最佳的时段。比如早起的几个小时,下班后的几小时,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是上班的某个时间段。

一旦确定了时间,我们就要在这个时间段内拒绝一切干扰,不去关心是否有新邮件、是否有新消息、是否有热点新闻……这个时间段是专属于我们的个人时间,是用来进行深度工作的时间,其他任何事情都不重要。

职场精英:学会摒弃“浮浅工作”,做高效的深度工作者

一旦固定了时间和地点,经过长期的坚持,我们就会形成条件反射,到了这个时间就会自觉在固定的地点开始深度工作,进而养成深度工作的习惯。

  • 设定深度工作的规则和程序

习惯的养成,需要有一定规则和程序的约束,目的是确保努力具有结构性。

比如,要求自己在深度工作的时候切断网络,或者关闭聊天窗口,1小时内输出一篇2000字的文章等,以保持持续专注的状态。

世界著名推理小说家东野圭吾,每天早上4:00—8:00写小说,而且他不用电脑,写作的时候,桌面上就是就是一支笔,一沓纸,无论状态如何,4小时内都要写完十页纸。这个习惯他已经坚持了四十几年,每天4小时的深度工作,让他创作出了大量的畅销作品。

设定规则和程序,就相当于形成了一种无形的结构,如果不事先搭建好这个结构,我们的头脑中就要一遍又一遍地审视在深度工作期间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不断评估自己的工作深度是否足够,这样会消耗我们大量的意志力,大大降低工作的效率。

  • 用仪式感支持深度工作

生活需要仪式感,工作同样需要仪式感,不仅仅因为它能带给我们惊喜,让工作更有意义,同时也能传递正向刺激,对工作是一种极大的鼓励。

“趁早”创始人王潇潇洒姐,每晚都要在书房进行几小时的深度工作,或者写书,或者设计产品,亦或者是思考公司的发展等等,每次进行深度工作之前,她都会举行一个简单的仪式感。

第一步:她会把手机等电子产品放在书房以外的地方,确保在工作的时候,不会受到任何干扰;

第二步:走进书房,烧一壶开水,选择一款当天非常想喝的茶叶,泡一杯茶水,然后坐在书桌前,打开电脑,在茶香中开始深度工作;

第三步:每次完成深度工作以后,她都会喝一杯香槟,庆祝自己又完成了一次有创造性的工作。

有了这样的仪式感,潇洒姐每天进行深度工作的状态都非常好,这样的仪式感也让她养成了深度工作的习惯,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

职场精英:学会摒弃“浮浅工作”,做高效的深度工作者

习惯的养成,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确保大脑能够达到必要的支持,以保持大脑在高深度水平下持续高效地运转。

  • 通过持续阅读养成深度工作的习惯

持续阅读会有两大收获:一是收获知识,提升自身的思维水平和格局;二是养成专注的好习惯。

著名的企业家、学者、职场精英,都有阅读的习惯,他们每年都会阅读大量的书籍,从中收获成长,倒逼自己不断进行深度思考,收获更深层次的内容。

那么持续阅读和深度工作习惯的养成有什么关系呢?

持续阅读能提升做事的专注度,而深度工作的前提就是要长时间保持专注,这将有助于深度工作习惯的养成。

职场精英:学会摒弃“浮浅工作”,做高效的深度工作者

总结

很多职场人都很纳闷,为什么每天那么辛苦,总是有做不完的工作?不是因为他们工作不努力,而是做了太多的浮浅工作,占用了大量的时间,使得很多重要工作不得不利用晚上的时间加班完成。

浮浅工作不利于个人能力的提升,长期沉迷于各种浮浅工作,会降低我们做事的专注度,也会降低深度思考的能力,它们会将我们的时间分解成很多碎片,不利于进行深度工作,成长的速度也会很慢。

日常工作中,我们无法杜绝所有浮浅工作,但可以通过制定计划、定量分析工作深度、采用固定日程生产力、将浮浅工作安排给别人去做、养成深度工作的习惯5个方法,尽可能地减少浮浅工作,让注意力集中在深度工作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完成更多有价值的工作。

——END——

*作者介绍:大大的人儿,原500强国企员工,坚持早起、写作、学习,分享职场、成长干货。生活不易,成长还要继续,职场路上,我们一起精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