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给了朱由检十七年的时间,为什么还是没能挽救明朝?

历史一书生


公道地说,崇祯皇帝虽然是亡国之君,但大明朝并非亡于他之手。明朝走向衰亡,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是正德、嘉靖、万历、天启等诸位皇帝的共同努力,才把大明朝送进了棺材。

和前面的几位祖宗相比,崇祯皇帝算是个好皇帝。勤奋、不沉迷于酒色,头脑也比较聪明。但也仅仅如此了。如果放在平平淡淡的时代,崇祯绝对会是个好皇帝。可是把他放在乱世,要求他力挽狂澜于既倒,那就有点强人所难了。以崇祯皇帝的素质和能力,他无法扭转乾坤。

的确,崇祯皇帝有点倒霉。你像嘉靖、万历这些皇帝,懒得令人咂舌,可是因为天下太平,他们想亡国都做不到。可是崇祯呢,卯着劲、努着嘴,想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可是偏偏赶上了外忧内患,不想亡国也得亡国。

辽东的满清是个老问题,如果给与崇祯充分的时间,他是有可能慢慢摆平的。即便灭不掉,至少可以共存。

可偏偏西北又出了个李自成。这还不算完,偏偏又连续遇上大旱灾和蝗灾,百姓颗粒无收,国库空空。

国库没钱,就无法支持前方将士的粮饷;而 百姓挨饿,就壮大了李自成们的起义队伍。

运气实在是太背了。

在这种严峻形势下,如果想扭转局面,需要有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可崇祯并不是。

不可否认,崇祯很努力,甚至也挺聪明。可仅仅努力是不够的,聪明也往往会被聪明误。

大明朝中后期的主要问题,一直是君臣之间的矛盾。说来奇怪,明朝皇帝动辄可以打臣子的屁股(梃杖),可是大明朝的臣子又是最倔强的。

君臣的对立发展到最后,就是离心离德了。

举个例子,崇祯一朝,更换过几十个内阁首辅。平均每位首辅干了不到一年,就被崇祯开掉了。

这是君臣离心的一个缩影。

再举个例子。崇祯皇帝想和满清和谈,但他自己不愿意背锅,就让大臣暗地里操作,事发后,崇祯就让这个大臣背锅,把他直接杀掉了。

后来李自成兵临城下,崇祯又想和李自成谈一下。这时候,尽管他不断暗示,希望有大臣能够开口。但大臣们就是不开口。崇祯无奈,只能上吊自杀。并留下了什么“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的恨恨之声。

其实,一个巴掌拍不响。臣固然有问题,君难道就是一尘不染吗?我看未必吧。


趣谈国史


实际上,崇祯皇帝的个人能力,远远不如清朝的咸丰皇帝。咸丰皇帝面临的困境实际甚至大于崇祯,太平天国大军雄踞江南,掐断了江南财富北上的道路,还派出北伐军一路打到天津。

英法联军肆虐广州,北京,击败清军主力,火杀圆明园,咸丰皇帝逃到避暑山庄。咸丰手下,根本没有什么大将能臣,却敢于放手,一下子任命了40个汉族团练大臣,放手让这些人去干,结果就涌现出曾国藩,曾国荃,左宗棠,罗泽南,胡林翼等等一大批本来默默无闻的能臣干将。

此外,咸丰皇帝勇于任用改革派官员,整顿糜烂的官场风气。咸丰帝提拔敢于任事的肃顺,支持肃顺等革除弊政。免除了以穆彰阿为首的一批庸碌无能的大臣。

在军费方面,咸丰三年,国库只有22.7万两白银,就连一个月的工资都发不了。结果,咸丰下令,熔化内务府金钟,开捐例,卖官鬻爵,铸大钱,发行官票和钱票,推行厘金制度等,终于筹措到了1亿7千万两白银军费镇压太平天国。

而崇祯呢?手下能臣大将如云,洪承畴,祖大寿,袁崇焕,卢象升,孙承宗,孙元化,毛文龙,孙传庭,满桂,曹变蛟,祖宽,祖大乐,张存仁,曹文诏,赵率教,各个都是能臣猛将。

但是,崇祯谁也不信任,每天就会催促出战,不给解决粮草,不给解决军饷,就会每天催促出战。结果就是百战百胜的卢象升率领5000饥兵出战数万八旗军。杀贼最多,最骁勇,百战百胜的祖宽,带领区区300个士兵去救援济南,孙传庭带领零军粮的新兵去打李自成数十万大军送死。

崇祯对于皇亲国戚也是毫无办法,对边军经常拖欠军饷几个月,甚至几年不发军饷。而皇亲国戚财宝堆满仓库,以至于李自成进北京,对这些皇亲国戚重臣抄家,获得7000万两白银的财物。这种做法,崇祯就是当30年皇帝也是一样的失败。


深度军事


实际上,崇祯皇帝并不是没有时间,他在台上十七年。这么漫长的时间,足够他做任何他想做的事情。另外,他在拿下魏忠贤后,在朝廷中已经具有了绝对的权力。他可以安排任何他想安排的人选,配备任何他想配备的队伍。

同时,崇祯皇帝和所有的亡国皇帝都不一样。从秦朝到明末,所有的亡国皇帝之所以亡国,要么是这个皇帝贪玩好耍荒淫误国,要么是一个小皇帝,朝中群龙无首。但是崇祯皇帝不一样。他不是荒淫误国的人,他也不是小皇帝。他非常勤奋,每天都睡得非常少,以至于有时候坐着都睡过去了。像崇祯这样,如此勤政的末代皇帝,在历史上几乎是没有的。

(崇祯剧照)

崇祯作为末代皇帝,还有一点优势。别的末代皇帝因为都比较弱,因此朝廷对地方控制力很弱,造成藩镇割据,诸侯拥兵自重,并由此引发战争。但是崇祯皇帝所统治下的明朝,朝廷对地方上的官员、藩镇等,还具有绝对的控制能力,没有任何一起诸侯拥兵自重而割据一方的情况。

那么,崇祯皇帝的时间足够,自身又很勤奋,而且对地方官员又具有绝对的控制力,可为什么最终却在历史上无所作为,眼看着大明江山败亡,而自己抱着无限的遗恨,吊死煤山呢?

当人们找不到如此勤政的崇祯,为什么最终竟然毫无作为的时候,于是很多人就想到了当时出现的连年不断的天灾。

天灾在古代社会,确实是非常致命的。由于古代的农耕经济非常脆弱,稍微发生一些天灾,国家就应付不过来。老百姓无衣无食,自然会铤而走险当土匪。本来当土匪,最先只不过是想抢点粮食,活下去。后来发展壮大了,心思就野了,又看到天下大乱,就想到抢国家。也就是说,由于天灾,引发农民起义,因此天下大乱是必然的。再加上有后金在北方步步紧逼,所以崇祯最终才不得不失败。

也就是说,这些都与崇祯皇帝关系不大,主要是天灾人祸造成的。

不过,这话似乎也说不过去。清朝末年,同样是天灾,同样是太平天国、捻军、回民暴乱如火如荼,同样由列强步步紧逼,虎视眈眈,但是,清朝最终扑灭了农民起义,挺了过来。要知道,清朝当时是没有一个像崇祯这样的皇帝的。如果清朝有一个崇祯这样的皇帝(比如光绪皇帝的变法运动最终取得成功),清朝后来是不可能灭亡的。

因此,崇祯没有取得成功,其实还得在崇祯身上找问题。也就是说,除了农民军和后金的强大以外,崇祯自身也有很大的原因。

(魏忠贤剧照)

一、崇祯无信。

崇祯皇帝通过扳倒魏忠贤,扫除魏忠贤的党羽,确实极好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确立了自己的威信。但是,崇祯为了继续加强中央集权,加强皇权集中,最终沦落到“无信”的地步。

比如他对袁崇焕的使用。袁崇焕可以说是明末难得的好将领,他所打的宁远大捷、宁锦大捷,是明末在对后金上少有的胜仗。崇祯皇帝想要打败后金,他就应该非常相信袁崇焕。袁崇焕有些专权也好,袁崇焕杀毛文龙也好,这是一个大将在战争中必不可少的做法。只有具有这样的威霸,才能促进战争的胜利。古代所有的名将,大都具有这样的品质。

但是,崇祯却最终怀疑上了袁崇焕,并且残忍地凌迟了他。

崇祯这样做了后,那些将领在打仗的时候,谁还敢排除万难,奋不顾身?因为谁要是这样,必然得罪人,也必然被崇祯怀疑。

所以后来的将领,无论对后金还是对农民军,都几乎很少打胜仗。而崇祯为此杀了一波又一波大将。但是效果适得其反,他的疑心反而让大将们更加畏首畏尾,害怕哪里又出问题了。

再看看皇太极是如何对待大将的。祖大寿不投降,就围而不攻。祖大寿投降后,要回去,就放他回去。再一次捉到祖大寿,也不打击报复。祖大寿要坚持气节,不愿意带清军打明军,就让他那样,把他养起来。

两相对比,在信誉问题上,区别有多大!

(李自成剧照)

二、崇祯缺彰。

崇祯皇帝的宣传工作是做得很不到位的。看看清朝的时候,曾国藩等人是如何黑化、妖魔化太平天国的,就明白曾国藩等人的宣传工作做得有多到位。

而崇祯并没有在宣传上下功夫,反而是对手李自成的宣传工作十分到位。一句“均田免赋”,尽管明显是假话空话,但是他就这么宣传了,而且产生了极好的效果,一年时间就啸聚了百万之众。

没有宣传,哪里还有民心。

三、崇祯不稳。

当年秦国能打胜仗,是因为有一套军功奖励制度。崇祯皇帝并没有这样的激励机制。他对官员的封赏没有什么标准,全凭自己的好恶。他发了很多尚方宝剑给大将们,但是这些大将却谁也不敢随便用。比如他发尚方宝剑给袁崇焕,但袁崇焕杀了毛文龙后,他却把这个作为袁崇焕的罪证之一。

由于崇祯皇帝自身具有太多的性格缺陷,因此,他虽然非常忙乎,其实都是瞎忙。就算上天给他17年,他也一事无成,反而把戏演砸了!


张生全精彩历史


当崇祯从朱由校手中接到的明朝其实就已经是一个烂摊子了。

崇祯是大明皇帝里除了朱元璋少有的非常勤奋的皇帝。在位十七年,没有一天不上朝的。有一次去给刘太妃请安,刘太妃赐座给他,没聊一会就睡着了。醒来时,崇祯说到因为批阅文书已经两天没有合眼了。饭也没吃,疲劳不堪,所以才在太妃面前失礼。

崇祯为什么没挽救明朝?有以下几点。

自然灾害频发

崇祯时期,自然灾害频发。在位十七年发生了十四次特大干旱。比如崇祯十三年的干旱,这场干旱是中国一千八百多年以来最严重的干旱事件,崇祯十二年的干旱百年难遇,崇祯十四年的干旱五百年难遇。这三次连续大干旱夺取了无数人的性命。人民生活苦不堪言。除了干旱还有瘟疫,蝗灾。这些灾害导致人民吃不饱穿不暖,从而引发了农民起义。

崇祯能力不够

崇祯用人过疑

崇祯在位十七年,一共换了十七个刑部尚书和五十个内阁大学士。用人过于多疑导致朝廷最后无人可用,就算有心报效朝廷之人,也不敢主动站出来。后来的袁崇焕,因为崇祯不信任他,听信皇太极的反间计,最后把袁崇焕给杀了。

崇祯分不清主次

对于当时的明王朝来说,应该首先平定内部的农民起义。攘外必先安内。想要全力对付后金,就先要把国内的农民起义一举平定,相对于后金的军队,农民起义更好平定,内部稳定才能共御外敌。而崇祯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把重心放在了后金上。


舟舟说历史


上天给了朱由检十七年的时间,为什么还是没能挽救明朝?

史上大多亡国之君都是昏君,好比秦二世胡亥、陈后主陈叔宝、宋徽宗赵佶等等。而崇祯帝却是个勤勉的皇帝,他一心要复兴大明,不分昼夜地处理公文,吃喝用度都相对节俭。

勤政和节俭是明君的标配,但崇祯意外成了亡国之君,他无脸面对列祖列宗只得自缢身亡。

在位十七年间,崇祯做了很多事,无论对错,他都尽了最大努力。作为皇帝,在危亡面前没有人能帮他,在压力面前只有他一人承担,付出了这么多,为何崇祯仍无法挽救大明的命运?

一、自然灾害

明末,发生了罕有的超大规模自然灾害,是四千年来全球气变冷时期之一,也就是所谓的小冰河期,剧烈的气候变化,使得饥荒连年发生。

史料记载:

“庚午旱,辛未旱,壬申大旱,野无青草,十室九空。于是有斗米千钱者,有采菜根木叶充饥者,有夫弃其妻、父弃其子,有骨肉相残食者。”

这大致就是崇祯三年到崇祯五年,河南的旱灾情况,十室九空,物价飞涨,人饿到了一定份上,什么事都可能做出来,骨肉相食这种惨剧都时有发生。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不仅仅是旱灾,鼠疫也在中原大地上肆虐。由于旱灾到处都没有粮食,老鼠也需要迁徙寻找食物和水源,于是病菌就跟着老鼠到处蔓延。没有饭吃的饥民吃过老鼠或是老鼠隐藏的食物,鼠疫开始在人们之间传播。

另外,由于大规模流民的出现,也让疾病传播的范围更广,广平、天津、河南等大量地区被病魔所笼罩。常年的天灾让无数人流离失所、死于非命,对于这片大地的统治者同样是个巨大的灾难。

自然灾害是崇祯年间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没有饭吃的人可能变成强盗、匪徒或者反叛者,一系列社会问题也会随即发生。这些流民中的一部分会加入李自成、张献忠的部队,成为压垮明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二、内外双重危机

崇祯不仅要面对连年的自然灾害,更要面对朝廷的党争、两股强大部队的进攻,一支从辽东发难,一支从陕西起兵。最要命的是,后金军和起义军同时在蚕食着大明的力量,两线作战,这让崇祯帝焦头烂额,拆东墙补西墙,再拆西墙补东墙,最后落得无墙可拆,四处漏风。

事实证明,两线作战是个极其糟糕的决策,公元1214年,在蒙古骑兵强大的攻势下,金宣宗被迫南迁,国土丢掉一半,国力衰败,已经在亡国灭种的边缘。而此时的金宣宗却仍想在南宋头上撒气,派术虎高琪征伐南宋,于是乎两线作战成型,他们不仅打不过蒙古骑兵,也奈何不了南宋,仅存的国力被消耗一空。想当初满万不可敌的金军是如何威猛,而现在只能沦为待宰的羔羊,被蒙古人杀得一干二净。

崇祯帝当然不想打仗,这也是迫不得已,帝王的尊严令他必须坚强起来,无论敌人多可怕,他也得撑下去。杨嗣昌曾建议崇祯以剿匪为重,对付后金最好用和谈来解决,虽然说这个建议最后失败了,但其中还有可取之处。

如果崇祯能坚定执行先安内再攘外的策略,大明江山还有一线生机。只不过崇祯帝总是鼠首两端、无法决断,在犹豫之间葬送了机会。崇祯十一年,杨嗣昌就暗地中和皇太极联系,希望和谈解决争端。

皇太极的回应是:“如有确议,则撤兵东归”。对于后金军,他们的处境也并非顺风顺水,后金地处辽东,天寒地冻,物资缺乏,加之战争频发,他们也需要时间恢复实力。就算皇太极的回应是假的,那也可以为大明争取时间。而崇祯帝碍于大臣们的反对,迟迟没有决断,皇太极不想再等,便再次出兵南下。

史料记载:

“辛巳,大清兵入墙子岭,总督蓟辽兵部侍郎吴阿衡死之。癸未,京师戒严。冬十月癸巳,卢象升入援,召对于武英殿。”

崇祯十一年,剿匪工作已经取得奇效,李自成差点丢掉性命,逃入大山。此时朝廷却得到皇太极出兵的消息,于是勤王诏令下达,洪承畴、卢象升等将领只得拆掉西墙去补东墙,两线作战的恶果就此成埋下。

三、没有钱粮军饷

面对接连不断的战事,明朝的军费开支也异常庞大,而崇祯根本无法筹集到足够的军费,崇祯九年,卢象升曾上疏:

“况请饷未敷,兵将从贼而为寇,是八年来所请之兵皆贼党,所用之饷皆盗粮也。”

由于卢象升部队经常断饷,于是卢象升向朝廷请发军饷,朝廷也是断断续续地给。不给工资,那么当兵的还有什么理由玩命打仗?保家卫国这种口号太过空泛,吃饱肚子才是关键。长此以往,很多军兵叛逃或投奔了土匪,变成了明军的敌人。

由此可见,崇祯年间的缺饷问题十分严重。两宋为何能屹立三百多年不倒,主要就是因为宋廷有钱,对外每年几十万岁币的赔款,仍能保持国家正常运转。

勤政节俭的崇祯也无法解决钱的问题,没钱就发不起军饷,军队就会哗变,甚至通敌,在很大程度上,战争就是在比拼财富的多寡,一旦没了钱,战争必败。

在李自成攻下京城前夕,崇祯还搞出了募捐的闹剧,但是没有几人愿意为国捐款,皇帝成了孤家寡人。那些官僚大臣家资巨富,而崇祯却只募捐出二十万两,对于巨大的军费开支,可谓杯水车薪。

四、拒绝议和、拒绝南迁

在优柔寡断的同时,崇祯帝也十分顾及面子,面对如狼似虎的敌人,崇祯帝一次次陷入摇摆与不定之间。杨嗣昌劝他和后金议和,崇祯心动了,大臣们反对,崇祯又陷入沉思,犹豫不决的时候,大将卢象升死在后金军刀下。

时间是宝贵的,尤其是在生死存亡之间,如果崇祯早做决断,最起码卢象升就不会成为牺牲品。

崇祯十七年正月,朝臣李明睿劝谏崇祯:

“惟有南迁,可缓目前之急。”

崇祯犹豫不定,等到了三月崇祯也没下定主意,还对大臣们说:

“卿向劝朕南行,今尚可及乎?”

当时假若崇祯真确定要走,可能还来得及,如果正月就南迁,成功率更大。而等到李自成攻破了京城,一切都晚了,心如死灰的崇祯便在煤山以死报国。

崇祯帝为国家的付出应该被肯定,他想挽救他的国家,他不想成为亡国之君,也不想成为万载唾弃的对象,只是他的运气太差,遇上了旷世罕见的自然灾害,遇到一大批不靠谱的文臣,

当然还有其自身的诸多问题,于是乎灭亡就成了必然结局。


杨角风发作


十七岁的崇祯从哥哥手里接过一副烂摊子,但开局还不错

明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八月,立志要做一位名垂青史木匠大师的熹宗皇帝朱由校突然死了,因无子嗣,临终指定其弟信王朱由检继位,改年号崇祯。崇祯帝朱由检彼时才十七岁,年纪不大,却十分精明干练,和他那个喜欢捉迷藏、痴迷木工活的奇葩哥哥大不相同,他还是有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的,也有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决心与意志。


崇祯帝的童年生活并不幸福,这或许给他一生都留下了挥之难去的阴影。他刚呱呱坠地的时候,贪财好货的爷爷万历皇帝已经将大明弄得千疮百孔,积重难返,父亲泰昌帝登基仅仅一个月就因过度沉溺女色而一命呜呼,哥哥天启帝朱由校最大的人生理想是超越鲁班,成为一名青史留名的大木匠,于是干脆将军国大事都托付给了宦官魏忠贤......由此看来,这是崇祯之不幸,因为他从天启帝的手里接过了一副烂摊子,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对于事业心很强 、很想有一番作为的他来说,又未尝不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上位后第一个打击目标就是势焰熏天的魏忠贤

彼时的明王朝,内忧外患接踵而至,只是保留着一个貌似强大躯壳的腐朽政权,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千头万绪,从何处做起?朱由检却在一团乱麻的局势中看到突破口,心里早有打算,当务之急是应当一举解决掉擅权揽政、天怒人怨的“魏忠贤、客氏阉党集团”。

崇祯很清楚,要扳倒尾大不掉的魏忠贤绝非易事。经多年深耕,其势力早已盘根错节,朝中都是魏的党羽,而自己呢?除了一直跟随他的心腹太监王承恩,他没有一个帮手,操之过急只会逼魏孤注一掷、疯狂反噬,力量对比对朱由检极其不利,他必须谨慎地、耐心地寻找对方软肋与破绽,在适当的时机发起致命一击。

他先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治国理政上去。彼时的大明,天灾人祸不断,大量人口流亡,饿殍遍野,土地荒芜,社会动荡,已经引起许多有识之士的深深担忧。尤其是陕西,连年大旱,田地龟裂,粮食颗粒无收,已经发生过易子而食的人伦惨剧。陕西尤其是重灾区陕北已是一个火药桶,随时都有可能被引爆。


在辽东,建州女真自万历后期兴兵发难,建立了后金政权,如今羽翼已丰,不断侵扰明境,烧杀抢掠......国家财政早已捉襟见肘,军费开支却比三十年前增加数倍,基本已占国家财政总收入的百分之九十七,且皇室支出、百官俸禄都成倍增加,早已入不敷出。彼时明廷将大量人力物力投到辽东,但战局却没有丝毫进展、缓和,这些难题都让朱由检心乱如麻。为了使大明尽快起死回生,登基后,朱由检只得夙兴夜寐、筚路蓝缕地辛勤工作。

之后,他重新起用并倚重足智多谋、能征善战的文官袁崇焕,将他由小吏而逐渐升为巡抚。袁曾经在天启七年取得过宁锦大捷,挫败了后金战神努尔哈赤,但因阿附魏忠贤而遭东林党人弹劾,被视为“阉党”,被辞职迫返回老家广东东莞。崇祯不顾东林党的反对,将袁召回,任其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使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实际上将整个辽东防务大权都交给了他。崇祯元年(1628)七月,袁从广东返京,接过了辽东防务的重任,并立下“五年平辽”的誓言。

经过初步治理,崇祯皇位得以初步巩固,遂开始集中精力解决魏忠贤阉党集团。崇祯巧施妙计,不动声色就一举翦除了祸乱朝纲的“九千岁”魏忠贤,然后逼他自尽,并干脆利落地将阉党成员一网打尽,巧妙而干净地将这颗寄生在大明躯体上之毒瘤除去。


镇压民变 损兵折将

崇祯上位伊始,就诛杀魏忠贤,剿灭阉党,发展生产 ,恢复经济,整饬吏治,颇有一番“中兴”之君的气象。不久,其本性中一些与生俱来的性格弱点逐渐显露出来 。史载,崇祯求治心切却志大才疏,性格刚愎自用且猜忌狐疑,随着地位稳固,又开始重用宦官、亲近奸佞,对内滥加赋税;对外横加干涉、遥控指挥,掣肘前方将领,甚至自毁长城,冤杀袁崇焕,罢斥孙承宗,致使后金军步步紧逼、长驱直入。

崇祯上位不久,明末农民起义规模愈来愈大,崇祯任洪承畴为三边总督,加紧了镇压,局势有所好转,王嘉胤 、张献忠、李自成、罗汝才等陕西大股农军迫于明军压力先后偃旗息鼓,渡河进入山西。不料山西饥民群起响应,声势复炽。不久,农民军屡仆屡起,四处游走,纵横陕西、山西、安徽、河南、湖广、四川等地 ,由局部问题变成了明廷的心腹大患。

崇祯八年(1635年)正月,李自成联合罗汝才、贺一龙等农军突然离陕南下,出其不意地攻克明中都凤阳,捣毁朱氏祖陵,焚烧数千棵陵松。崇祯闻讯痛哭流涕,怒杀凤阳巡抚、都御史杨一鹏。祖陵被掘,龙脉已断,崇祯惶恐不安,于是破天荒下了一道《罪己诏》,类似于检讨书,向天下臣民承认自己所用非人而导致局势危殆。常言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在局势危若累卵的时刻所做的检讨,理应刻骨铭心,崇祯应当引以为戒、痛改前非才是,然而不久他就忘记了痛彻心扉的感觉,依然故我,继续重用宦官、猜忌贤臣、偏信小人。于是,愈演愈烈的危机不仅没有减缓,反而日益加深。

崇祯刻薄寡恩,戾狠嗜杀,先后有十几位将领因各种原因被他处死,其中有些人本不该杀,名将孙传庭、杨嗣昌、傅宗龙、汪乔年、卢象升、洪承畴等人因崇祯瞎指挥或战死、或自尽、或投降满清......到崇祯十五年(1642)左右,张献忠攻占了湖广四川的绝大部分地区;十六年(1643),辽东明军苦撑一年后基本全军覆没,明朝在山海关内外的军事要地全部丢失,清军开始将兵锋指向关内。1643年秋,李自成在襄阳建立了农民政权,开始加紧夺取全国政权。张献忠在武昌建立了大西政权,接着溯江西上,进军四川,当年九月,潼关南原之战爆发,明悍将孙传庭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被崇祯催逼,仓猝上阵,兵败身死,大明最后一支精锐全部覆灭了。《明史》曰:“传庭死,明亡矣”。李自成乘胜袭取西安,建立了大顺国,占据了明王朝的半壁江山。大明王朝的挽歌已被隐隐唱响。

在这段时期内,崇祯帝感于局势愈发不利,曾连下四道“罪己诏”,也就是写了四份检讨书,除稍稍自责外,大肆斥责贪官污吏和地方豪强仗势祸害地方民众,致使官逼民反,导致局势不可收拾。在四道罪己诏中,他要么反省自己君德不修、政令有失,要么唾骂文官贪财,武将怕死,无一人愿为国分忧......

但检讨书写的再声情并茂 、义正辞严乃至声泪俱下,感慨与愤懑能感动天感动地,就是感动不了与他离心离德的大明臣民,而且他说得有鼻子有眼,也能切中时弊,但却拿不出丝毫应对之策与奖惩措施,只能眼睁睁看着局势日益恶化。重振连下几道罪己诏,虽不乏诚意,但却无鸟用,形同虚文、毫无实际意义。

最后(1644年),李自成率大顺军直捣京师,崇祯帝被祖宗制定的“君王死社稷”所拘束,拒绝了李自成提出的拿钱犒军、平分江山的提议,只好亲自持剑砍杀妻妾、公主后,和亲信太监王承恩相对自缢于煤山。死前留下最后一道《罪己诏》,诚恳地表示“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误伤百姓一人”,他还痴人说梦地宣布只追究李自成一人之罪,虚伪地说“寇亦吾赤子”,其他从者都可赦免,一律不问。

李自成进京后,立国276年的大明王朝灰飞烟灭。

上天给了朱由检十七年的时间,他原本还是有机会力挽狂澜、使国家回到良性发展的轨道上来 。可严重的内忧外患把他搞得焦头烂额,精疲力竭,又看着满朝文武结党营私,全不以大明的国运为重,于是苦闷异常。后来,性格本就阴鸷的朱由检变得愈发多疑、乖僻、暴躁、易怒,最后变得神经质,文武动辄得咎,不知所措......面对兵临城下的大顺军,他哀叹:“朕非亡国之君,臣乃亡国之臣,事事皆亡国之象”......国库本已枯竭,甚至连军饷都发不出,他还表示将停止一切摊派加税,企图稳定军民之心,鼓舞士气,困兽犹斗,但是,正如他连发几道《罪己诏》一样,这种大而空泛的言论已经毫无现实意义了。

【插图源自网络】

【发文不易 严禁剽窃】


铁马冰河wu


古人讲: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也就是说一个王朝灭亡主要有三大原因,即天,地,人。

明朝末期,全球正处于小冰河时期,气温降低,干旱无收,饿瓢遍野,瘟疫横行,此为天发杀机。

地震,此为地发杀机,龙蛇起陆。

党争,弄权,专权,此为人发杀机。

三者合一,则英豪出。此为定万物化育之帝王基业之机。

1644年北京爆发大规模瘟疫,李自成兵至城下谓崇贞曰:封王,则撤军击清。对明军多有忌惮,欲正名天下,发展势力,对明徐图之。

吴三桂的五万关宁铁骑由山海关急驰北京不过八,九日。崇贞拒不封王,然而圣听早已蒙尘,军响的拖欠与瘟疫的横行,明军已不堪一战。当攻城令下之日,城门由里面被打开了,胜利出乎李自成预料。

李岩谏言:大军不能入城,驻于外。自成不讷,吴三桂反。李自成的大万大军直扑山海关,但因瘟疫,四万人不随行。大败之后一路溃逃,所过之处,瘟疫必发。

清军在明遗老臣维持修善之后入城,内城汉人全迁于外城,满人占据内城。对控制传染起到了一定隔离作用。

明朝灭亡原因有很多,但在明末接连爆发的五次大规模瘟疫无疑成为腐朽的明王朝迅速灭亡的关键。

崇贞为何不撤到南京?所谓的君王死社稷的铮铮硬骨就是个笑话,他没想到明军已经衰弱到连八,九日都坚守不住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秦二世胡亥,在听受向东方派出使者的回报:天下盗贼蜂起,已然成患,必慎之。二世大怒,杀使者。后续使者皆报二世:不过小股盗贼,不至为患。二世大喜,赏之。

重喜而怒恶,此崇贞之所以圣听蒙尘。

所以,上天根本没给崇贞机会。


青山绿水无名


崇祯皇帝是典型的拿了一手好牌,结果顺序出错了,结果一开始就把裤子都输掉了,关键他还自鸣得意,不知醒悟,醒悟了的时候就只有上吊自杀了。

他打得最错的牌就是杀掉了本来忠贤无比的太监魏忠贤,本来他在杀人之前还在担心魏忠贤反叛怎么办?结果魏忠贤不仅没有考虑造反,还在鞠躬尽瘁的为他谋划江山社稷,让他很轻易就杀了。

其实,撇开魏忠贤的太监身份,他肯定算一个不折不扣的忠臣。

魏忠贤很讨儒家的士大夫阶层的厌,甚至是仇视,很不巧,崇祯皇帝没有上台之前,也是士大夫的一员,所以他诛杀了类似道家人物的魏忠贤,却不知他结的这些仇都是为君王而结的。

关键是魏忠贤领导的太监为核心的特务机构是专门从事国家的监察工作的,按中国古代的分类,应该属于道家人物,事实上已经形成了明王朝的灵魂。

儒教国家讲究“三人行,必有我师”,国家体系中,担任师的角色就是道家人物,主要职能就是监察,其他两人才是帝王和儒家人物,管理行政事务。

特务机构,摧毁容易,重新建立起来就是相当困难的事了,基本就叫不可能。

儒家人物缺乏监察,就容易形成专权,架空皇权,甚至篡夺皇权。

极端的王莽例子,就在那里明摆着。

宦官登上历史舞台,直接诱因就是为了抑制权臣。

结果崇祯皇帝耍了一下个性,干掉了自己看不顺眼的人,结果轻易就把明王朝的政权管理体系一下摧毁了。

袁崇焕,作为魏忠贤提拔的人,也遭到了诛杀。

所以崇祯皇帝根本没有十七年可以用,他可以用的,就是自己登基到诛杀魏忠贤的这一段时间。


河东来


非常之世,需非常之人!崇祯只是一个一般人。明王朝的覆灭,有以下几个原因:一、首先表现出来的就是财政破产,中间的食利阶层占有利益太多,导致底层负担过重,而中央所得甚少。此时,帝国最急需的政策,就是调整利益格局,压缩食利阶层所得。这样,可以让底层喘口气,不至于造反,而中央所得的比例提高,就可以保障军队供应。和满清的战争,即使没有名将,但是手里有粮,心中不慌,结硬寨,打呆仗,和满清拼消耗,也不至于满盘皆输(很多所谓的因轻敌冒进的大败,都是财政危机的后果)。二、没用好宦官集团。明朝自正统皇帝之后,基本每个皇帝都会重用宦官集团,真的是皇帝都昏庸无道吗?实际上明朝有一套宦官的培养制度,能脱颖而出的太监,其整体办事能力在官员的平均水准之上。且因为宦官的利益依附在皇帝身上,因此忠心程度比官员要高。至于其贪污腐败的状况,可能和官僚集团半斤对八两(万历皇帝用太监来征收商税、矿税,效果就不错),而且皇帝用太监来管理特务机关,监督官僚,也能使行政效率高一些,这是明朝中后期皇帝重用宦官的原因。而崇祯把宦官集团废了之后,就只能自己和官僚斗,杀了太多人,恶人都自己当了,人心散尽。结果再怎么勤政也不见成效。三、缺乏担当,对满清和战不定,对农民起义剿抚不当,力量不能集中而处处失败。到最后自己身死,也不安排后事,如果指定继承人在南京继位,则南明的自相残杀未必那么严重,满清也不会那么容易统一天下了(靖康之变后,南方如果有几个和赵构地位仿佛的王爷,内斗之下,估计早就被金朝给灭了)。

总之,我感觉崇祯接手时一把烂牌,但是还有一点翻身的机会,但是他打的更烂,就悲剧了。


读出历史中的不得已


我是莫地方,我来回答。

崇祯是个我挺同情皇帝,他是个十分勤政皇帝,无奈明末乱局不是勤政就能解决的,崇祯在如何努力也拯救不了大明王朝。

崇祯疑心病太重

崇祯虽在处理魏忠贤一事表现出色,又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强了统治,这个时候原本应该可以好好大展神威,可其最终成为一个无信之君。

袁崇焕、孙传庭、卢象升等人均为良将,可崇祯疑心病重并且无信,导致这些将领得不到有效信任及支援,先后战死战场,可以说崇祯若能给前线绝对信任及支持绝对有可能改变战局。

重用东林党人

除掉魏忠贤是崇祯人生光辉时刻,崇祯若能在这个时候重用贤才还有可能反败为胜,可无奈其居然启用东林党人,他的认知是东林党为读书人必不会威胁其权力。

东林党表面虽和善,可暗地里早已和各地官商进行勾结,从而确保自己利益能得到保护,崇祯这样重用东林党人,要这群人觉得有保护伞了,贪赃枉法啥的什么都不干,反正我的靠山是皇帝。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崇祯朝时期最缺的就是钱,这个时候局势不稳,北有女真,内有农民起义军,接着还有天灾,这个时候崇祯没想着对付东林党那群玩恩负义之人,就想着加重赋税,这要百姓没办法活下去了。

崇祯压不住底下官员,要他们越来越放肆,反正皇帝也管不住我们,那我继续贪污,明朝官场在此种歪风之下,不灭亡不可能事情,毕竟一个瘫痪国家机器还怎么处理内忧外患局面。

可瘦死的骆驼毕竟比马大,这个时候崇祯若是个好领导有可能扭转局面,可内部人人都在为自己着想,才不管大明朝死活,这这种情况下大明王朝不灭亡是不可能的。

破坏明朝监督制度

崇祯处理魏忠贤获取大权,权力虽加强了,要原本监督宦官的厂卫制度彻底给破坏,要底下官员失去监督,干起贪赃枉法之事越发嚣张。

崇祯这这一项举措,破坏了明朝中后期以来三权制衡体质,所谓三权那就是 “内阁——皇帝——司礼监”,任何一方都出现不了一家独大局面。

综合所述

崇祯虽想挽救败局,可无奈其自身缺陷较多,要其无论如何努力,也无法挽救大明之败亡,你在多勤政有何用,你在多良将也没啥用,只能说明朝败亡恶果都是由崇祯勤政种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