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是“陽春白雪”?掌握這4點,你也能寫出優質書評

什麼是書評?書評是對圖書進行價值判斷、評論的成果。

書評涉及到讀者、作者及編輯等角色,融合了評論、概括、議論等方式,為讀者導航,為書本傳播信息。

書評以客觀認識為基礎,以比較分析為手段,以書本鑑定為宗旨,以提高讀者認識為目的。我國曆史悠久,經典著作浩瀚如煙,書評是對這些經典著作的二次加工,對於經典的傳承意義非凡。

美國專家都伏思(Duffus)調查發現,讀者接觸圖書的媒介主要有三類,分別是:書評、廣告、朋友介紹。其中書評位居首位,由此可見,書評對讀者的影響。

我國書評歷史源遠流長,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孔子的弟子子夏寫的《孔子·大序》是目前能查到的最早的書評,子夏為《關雎》所作的大序便是第一篇前秦時期的總結性文字,是我國書評的起源。曹丕的《典論·論文》是我國曆史上最早的系統的書評論著。

潘文坤認為:“書評是一種常規的評論文體,它以某部書籍為評論對象,通過簡要的介紹,評論其主要特點,向讀者推薦閱讀。”

書評最重要的便是“評論其特點”,而不是“介紹其內容”。英語中“書評”由“book”和“review”這兩個單詞組成,意在強調“重新給出觀點”,因此,寫書評必須對圖書進行有價值的客觀判斷。

大多數的書評主要包括評論書籍主題、評論書籍結構、評論書籍寫作手法這幾個方面。

南朝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說道:“夫設文之體有常,變文之數無方。”

大概意思是文字的體裁有一定的規律,但是具體的寫作技巧是變化無窮的。本文主要探討書評中的“共性”問題,為大家提供幾個書評寫作方法。


書評是“陽春白雪”?掌握這4點,你也能寫出優質書評

《文心雕龍》

一、深入解讀文本

要評論一篇文章或者一本書,泛泛而談就如同隔靴搔癢,很難引起讀者的興趣。好的書評應該具有“稀缺性”,讓讀者看完後感到豁然開朗,想要重讀或者去讀這部作品。所謂“稀缺性”,可以用“新”“小”“值”三個字來概括。

要想深入解讀文本,首先要挖掘創“新”點。書評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從內容入手,也可以從結構或者寫作手法入手,甚至可以從創作背景、創作風格入手。但是無論選擇哪個點,都需要有新穎的視角、獨特的思維、巧妙的切入點,讓讀者感到耳目一新。

比如魯迅的《祝福》這篇小說,很多人都讀過,大部分人都能感受到祥林嫂的不幸、社會的黑暗。如果從這個角度入手,顯得不夠新穎。

仔細閱讀祥林嫂的故事,便會發現祥林嫂其實並不愚昧,相反,她在不停地抗爭。從出逃到魯鎮,到撞桌子以死明志,再到“捐門檻”渴望改命,到最後質問是否有靈魂,這都是她與不公的命運抗爭的表現。《重讀《祝福》:祥林嫂才是勇於抗爭的“覺醒者”》這篇文章,便是從“抗爭”和“覺醒”的角度來解讀《祝福》,重塑祥林嫂的形象。

後來我還看過一篇《祝福》的青雲文章,作者從祥林嫂沉默的角度,來深挖涅槃重生的女子都將經歷“祥林嫂式”的沉默這一主題,讓人眼前一亮。我們只關注到了祥林嫂一遍又一遍地向別人哭訴自己的悲慘經歷,覺得祥林嫂“聒噪”,卻很少關注到她臨死前的“沉默”,那是她走向絕望的信號。

書評是“陽春白雪”?掌握這4點,你也能寫出優質書評

祥林嫂


要想深入解讀文本,其次要從“小”處著眼。一部作品的成功原因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內在價值也不是單一的,但是書評不是要面面俱到,而是要從小處著眼,寫出書本的深度。

魯迅的作品經久不衰,文章思想深刻,寫作方式獨特,人物形象經典,具有普世價值。如果你每個角度都想寫,最後的結果就是每個方面都沒說透。

《風波》和《頭髮的故事》都選自魯迅的《吶喊》,這兩篇文章都強調了“辮子”的重要性。《從《風波》到《頭髮的故事》,淺析魯迅作品中的“辮子”意象》這篇文章,從“辮子”這一意象入手,串聯兩篇文章的內在價值。從“辮子”看世界,“以小見大”的寫作手法是我們寫書評時常用的手法。

要想深入解讀文本,最後要有現實價“值”。

我們評論的書籍或許離我們很遙遠,涉及到古今中外的各部作品,但是讀者是與我們同時代的,一篇好的書評不僅要挖掘書中表達的問題,更要提出解決辦法。我們可以採用“提出問題-深入分析-解決問題”的結構,為讀者提供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比如我們在分析《圍城》時,圍繞“婚姻是一座圍城”的觀點,分析了婚姻中的困境,最後可以給出相應的解決辦法,讓讀者有較強的“獲得感”。

書評是“陽春白雪”?掌握這4點,你也能寫出優質書評

《吶喊》


二、進行比較分析

我們在寫書評時,不能只將目光放在這一本書或者一篇文章上,孤本的閱讀會阻礙我們的思維,造成“一葉障目”的侷限性。我們可以將相似或不同的作品進行比較分析,以“同中求異”或者“異中求同”。

首先,可以將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進行縱向比較。一個作者在不同時期寫出的作品可能會有不同,將不同時期的作品進行縱向比較,可以更全面地瞭解作者的思想變化。

比如《明天》和《祝福》都塑造了一個底層的“寡婦”形象,她們都經歷了喪夫喪子之痛,但是這兩部作品並不完全相同。《從《明天》到《祝福》的“寡婦”形象,看魯迅思想的轉變》這篇文章,便是採用了縱向對比,“同中求異”,從兩部作品中分析魯迅思想的轉變。

其次,可以將同一題材的不同作品進行橫向比較。有些問題是人類社會永恆的話題,比如“愛情”“命運”“婚姻”“生死”等。所以很多不同的作品會有同樣的母題,指向同一個東西。這時候我們可以將這些同一題材的作品進行橫向對比,挖掘更多的“共性”或“差異”。

比如西方的《俄狄浦斯王》和我國的《天龍八部》都探討了“命運悲劇”這一話題,我們可以進行比較分析。《從《天龍八部》到《俄狄浦斯王》,解讀中西方“命運悲劇”的抗爭與毀滅》這篇文章便是以“命運悲劇”為線索,“異中求同”,分析兩部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有著“起點:出身的悲劇性”“過程:相同的抗爭性”“結局:相同的毀滅性”這些共性。

最後,可以將同一背景的不同作品進行反向比較。在同一歷史背景下,不同的作者可能以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對世界的看法。每個作者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時代的影響,社會核心價值將會在他的作品中留下烙印;但是不同的作者做出的反應未必相同,甚至可能呈現出相反的狀態。

比如:魯迅和沈從文都生活在新舊社會交替之際,他們都經歷了社會的黑暗和思想的啟蒙,但是同樣是寫鄉土,他們的作品呈現出來的感受完全相反。《從《阿Q正傳》到《邊城》,看近代鄉土文學的差異》這篇文章對比分析了《阿Q正傳》和《邊城》,以“近代鄉土文學”為切入點,發現魯迅重在“揭醜”,而沈從文重在“尚美”,兩者的表達方式截然相反。

書評是“陽春白雪”?掌握這4點,你也能寫出優質書評

《天龍八部》劇照


三、轉換閱讀視角

大部分人在閱讀一本書時,採用的是“讀者”視角,關注書本里寫了什麼,具有很強的主觀性。寫書評則要將“讀者”視角轉換為“評論”視角,客觀地鑑賞書中的優點與不足。書評的語言具有主觀性,但觀點必須是客觀的。

書評不同於圖書介紹。圖書介紹是“述而不作”,重點在於介紹書本內容,告知讀者書中寫了什麼。而書評重點在於評論書本內容,找到作品中的閃光點和不足處,是以“作”為主而不以“述”為主,甚至可以“作而不述”

書評也不同於讀後感。讀後感是以“寫什麼”為起點,而書評則是立足於“怎麼寫”。

書評作者在向讀者傳達自己的觀點時,要印證自己感受的客觀性、可靠性。而讀後感是“我手寫我心”,作者可以隨意渲染,表達人生感悟。

關注“怎麼寫”,並不是要孤立地分析作品的寫作手法,而是要用辯證的思維去發現作品獨特的角度、新穎的方法與結構。對於同一本書,如果從“寫什麼”角度出發,那麼得出的結論大體也是相當的,這樣必然會導致重複累贅,缺乏信息增量。如果從“怎麼寫”切入,便會發現同一本書有眾多不同的評價視角,書評高低立見分曉。

比如:錢理群強調,魯迅的高明之處在於他緊盯著隱藏在單四嫂子、祥林嫂內心的那份不為人知的悲哀與痛苦,以人物為線索,通過集中寫人物的悲慘命運來揭露世人的冷漠和禮教的殘酷。所以,閱讀魯迅的作品,瞭解“寫什麼”固然重要,但是“怎麼寫”才是問題的根本。

一篇優質的書評,應該是將書籍中的“寫什麼”與“怎麼寫”相結合,既不脫離書本,又超越圖書內容。

寫書評就如同文物鑑賞,立足文本又高於文本。

書評是“陽春白雪”?掌握這4點,你也能寫出優質書評

魯迅


四、精雕細琢開頭

我們寫第一句話是為了讓讀者繼續閱讀第二句話,寫第一段話是為了讓讀者閱讀整個文章,由此可見,一個好的開頭至關重要。

好的開頭不僅可以讓讀者饒有興趣地閱讀下去,而且可以起到“石破天驚逗秋雨”的表達效果。

陶宗儀在《南村輟耕錄》中提到:“喬吉博學多能,以樂府稱,嘗雲:‘作樂府亦有法,曰鳳頭、豬肚、豹尾六字是也。’”

大概意思是:喬吉博學多才,他擅長寫樂府,曾經提到:“創作樂府也是有方法的,那就是鳳頭、豬肚、豹尾這六個字。”

文章的開頭要引人入勝,就像鳳凰頭部一樣俊美精彩;文章的主體要充實,言之有物,條理清晰,像豬肚一樣豐滿;文章的結尾要別出心裁,像豹尾一樣瀟灑。

“鳳頭、豬肚、豹尾”六個字高度概括了一篇好的文章的樣子。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寫出“鳳頭”呢?

1.介紹圖書法。這是書評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為了讓讀者清楚書本內容,可以在開頭對書本進行簡單介紹,高度概括文章情節,凸顯書中精彩部分,包括介紹圖書的主題、情節、作者意圖、寫作背景等。這樣可以減輕讀者的閱讀壓力,方便沒看過這本書的讀者理解本文內容。

2.揭示中心法。文章一開頭就揭示書評的中心,點出本文的論點,就如同新聞導語一般,這樣能快速抓住讀者的眼球。比如:“那個成就秦國霸業的張儀其實就是個徹頭徹尾的偽君子”“曹操並非奸雄,而是時代的英雄”。這類觀點與讀者的既往觀點有一定衝突,放在最前面可以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3.提出問題法。在表達觀點之前,可以在開頭先用幾個問題引發讀者思考,進而引導讀者閱讀後文的觀點。比如:很多人都認為孔乙己好吃懶做、品行不端,因為他“竊書”和“喝酒”。那麼,我們在寫書評時可以提出疑問:孔乙己一介書生為什麼明知自己沒有行竊能力,必然被抓捱打,卻還要“竊書”?為什麼孔乙己不偷一些貴重物品,反而只要廉價的書籍?

4.找出靶子法。即便是名家的著作,也未必十全十美。書評不只是說優點,也需要客觀地闡述作品的缺點。對於書中你想反駁的觀點或者結論,可以放在開頭,引入原文或他人觀點,進而有理有據地進行駁斥,通過駁論法來表達自己的觀點。

5.漫漫而談法。所謂漫漫而談,不是真的漫無目的地亂寫,而是有目的地先從別處說開去,以此達到“欲擒故縱”的效果。比如先從背景材料入手,或者介紹宏觀創作資料,帶給讀者更廣闊的世界,然後再引入到自己想討論的重點上來。這種書評由遠而近、從淡變濃、循序漸進,別有一番風味。

書評是“陽春白雪”?掌握這4點,你也能寫出優質書評

文章開頭要如“鳳頭”


結語

一篇優質的書評,應該是觀點突出、語言精煉、結構完整、邏輯縝密的,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自相矛盾。我們寫書評的目的不在於展現自己的專業知識,而在於用樸實易懂的語言讓讀者瞭解書本內容。所以不要故弄玄虛,故意堆砌專業術語,而是要將專業的東西簡單化,讓文章通俗易懂。一篇優質的書評,應該兼顧專業性和可讀性。

文無定法,但是書評創作依舊是有跡可循的。我們可以通過深入解讀文本、進行比較分析、轉換閱讀視角、精雕細琢開頭來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創作出具有稀缺性、專業性、可讀性的優質書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